1、【略读】也许葬歌一个小农家的暮秋歌给暖暖妈妈1反复诵读诗歌,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2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的内容。课前预习(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1走近作者(1)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著名诗人、诗论家、学者。名亦多,字三友,号友山,家族排行家骅。后改名多,笔名一多。湖北浠水人。1912年进北京清华学校,为清华文学社成员。“五四”时期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此期常在清华周刊发表诗歌。1922年赴美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柯泉罗拉大学学美术,同时研究文学和戏剧。1925年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并与徐志摩等在晨报主办诗镌。1927年任武汉北伐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同年秋任南京国立第四中
2、山大学外文系主任。1928年参加新月社,与徐志摩等人编新月月刊和诗月刊。后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文学院长兼国文系主任,并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2年秋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开始和朱自清同事论学。抗战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日本投降后任中国民盟中央执行委员兼云南支部宣传委员,民主周刊社社长,1946年7月15日发表最后一次演讲,当晚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主要作品有诗集红烛死水及闻一多选集等。闻一多是我国现代最有成就、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主要诗学论著有闻一多论新诗冬夜评论女神之时代精神女神之地方色彩时代的鼓手诗人的蛮横诗的格律律诗的研究等数十篇,提出了建立现代格律诗的主张。(2)
3、刘半农刘半农(18911934),原名寿彭,改名复,字半农,号曲庵,江苏江阴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健将。1907年入常州府中学,1912年到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辑。1917年任北京大学预科国文教员。新青年创刊伊始,即为之撰稿,并一度参加编辑工作。1918年和钱玄同合作演双簧戏,争辩关于白话文的问题,有力地推进了白话文运动。是最早发表白话新诗的诗人之一。1920年赴英入伦敦大学学习,1921年转入巴黎大学专攻语言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秋回国,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1926年主编世界日报副刊,并任中法大学国文系主任。同年诗人将自己多年来在诗歌创作上的成果结集出版,分别是瓦釜集(诗集中对民歌形式的
4、利用做了有益的探索)、扬鞭集。1929年起历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北平大学女子文学院院长、辅仁大学教务长等职。1934年7月14日赴绥远地区调查方言,搜集民谣,途中病逝。刘半农是中国新诗的开拓者、白话文的倡导者。他积极主张写新诗和应用白话文,并亲自进行实践,他还倡导文学作品的分段和运用新式标点,并创造了“她”“它”二字,沿用至今。(3)痖弦痖弦,1932年生,原名王庆麟,河南南阳人。1949年去台湾,1966年12月退伍。1954年与洛夫、张默共同创办创世纪诗社,1975年任幼狮文化公司期刊总编辑。1977年10月起担任台湾联合报副总编辑兼副刊主任、联合文学杂志社社长。现移居加拿大。主要诗集有
5、痖弦诗抄深渊盐痖弦自选集痖弦诗集等。(4)江非江非,本名王学涛,1974年生,山东临沂人。参加第十八届“青春诗会”,获北京文学奖、诗刊社第二届华文青年诗人奖,是中国“70后诗人群”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代表作有傍晚三种事物水是怎样抽上来的中秋节到北方去一只蚂蚁上路了等。2004年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驻校诗人,也是中国首位驻校诗人。2了解背景(1)也许葬歌1926年秋,闻一多只身离开家乡湖北浠水,到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教。不久其妻和女儿立瑛即患重病。闻一多得知后,又匆匆返回家乡。但已经晚了,立瑛因病情严重,无法挽救,不幸夭亡。年轻的父亲心情异常悲痛,写下了这首诗。这是一首感情深沉的葬歌,淋
6、漓尽致地表达了生者告别死者的哀伤,哀婉而不悲惨,真挚而不夸饰。诗人没有刻意渲染,而是平静地娓娓道来,看似无章,实则有法,像是轻描淡写,实则激情内蕴,读来令人黯然销魂。(2)一个小农家的暮一个小农家的暮写于1921年的伦敦,在西方现代化的都市里,诗人思念着祖国,回想农村的生活情景,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祖国、故乡、农村、农民的深情。或许这首诗也代表了诗人对故乡江阴浓郁的怀念之情吧?这首诗以叙事的笔调朴实无华地写了一个小农家的傍晚生活。黄昏时分,下了田的丈夫回到家里,妻子在灶下烧饭,丈夫在这个空儿里,逗逗狗、探探牛,问一声新酿的酒怎样了;月亮出来了,孩子们数着星,看着月,唱着,跳着,戏耍着。一幅多么安
7、详和乐的农家生活图。(3)秋歌给暖暖秋歌给暖暖作于痖弦写作生涯的早期,大约在这一时期,痖弦提出“新民族诗型”的观点(1956),主张追求形象第一,意境至上;强调中国风与东方味。一再地回响着汉语古典诗歌的声音的秋歌给暖暖可看作对这一观点的实践。这的确是一曲秋天之歌。痖弦是那种“轻盈型”的诗人,正如这首诗,它是以轻盈的旋律、节奏和姿态步入我们的艺术想象的。实际上,也可以将它看作一首经过“剪辑”后的诗,线条由复杂归于简单,氛围由喧闹进入静谧,包括那七月、南国、北方、山径、寺院和秋天等,都显然呈现出极其单纯的品质来。(4)妈妈20世纪最后20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加速发展,一批批生长在乡村的青年背起母亲
8、们为他们收拾起的行囊,涌进城市,打工或者读书,他们穿行在现代都市里,感受到光电声色的绚烂,震惊于各种物质文明的奇观,接受了现代文化,尤其是娱乐文化的巨大冲击,地铁、电车、飞机、点钞机、印钞机、玛丽莲梦露等等,既是感官的刺激,又是心灵的改写:他们知道了另一种生活,一种与乡村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趣味,他们似懂非懂地明白了财富的生产过程和奥秘。于是,当他们再回头来看过去的乡村生活,再审视母亲一生没有走出的那块土地,那永远劳累而贫穷的命运,他们内心中有多么大的遗憾和失落、惆怅和茫然。江非,一个经过现代文明洗礼的诗人,当他以这样的视角再来看看他妈妈背柴火的身影时,他的心里经历了怎样的煎熬与辛酸。3丰
9、富视野闻一多的诗闻一多是新月派中理论和创作全面发展的诗人,尤其是新格律诗的理论方面,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他提出了“三美”主张,认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格律可以从两方面讲:(一)属于视觉方面的,(二)属于听觉方面的。这两类其实又当分开来讲,因为它们是息息相关的。譬如属于视觉方面的格律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属于听觉方面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但没有格式,也就没有节的匀称,没有音尺,也就没有句的均齐”(闻一多诗的格律)。并进行认真的创作实践,为新诗探索了一条新的道路。此外,他还反对完全欧化,认为新诗“不但新于中
10、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洋固有的诗”“它要做成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1读准字音蝙(bin)蝠(f)庇(b)护嫣(yn)红踱(du)步新酿(nin)荻(d)花砧(zhn)声辽夐(xin)2解释词义嫣红:鲜艳的红色。辽夐:辽远,广阔。进入课堂(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1诗人以“也许”为题目有什么深刻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_答:(1)“也许”含有假设、不肯定的意思,作者深爱女儿,不愿意承认她真的死了的事实。(2)诗人以“也许”为题目,且在诗中多次重复,实则以此安慰自己,以寄托自己无以言表的哀伤之情。2也许结尾处“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我叫纸钱儿缓缓的飞”有怎样的
11、表达效果?_答:这句利用叠音词,用“轻轻盖”“缓缓的飞”表现无比轻柔同时又无比哀伤的氛围,尽管诗人猜想孩子是睡了,但毕竟这种一厢情愿的设想掩盖不了残酷的现实,于是只好满腹爱意地最后一次让黄土轻轻盖上孩子的身,怕惊醒她的安眠一般地细致精心,“纸钱儿缓缓的飞”把全诗的不忍与伤心不舍的情感展示得格外鲜明。3一个小农家的暮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农家日常生活的哪几幅画面?表现了这个小农家怎样的特点?三幅画面特点农妇夜炊图屋舍自然简单、拙朴温馨,人际关系和谐美好、其乐融融,生活闲适自足、温暖安康,环境静谧清幽、纯净美妙农夫收工图孩子观月图4这首诗写了一个农家的日常生活。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妻子和丈夫分别是什么样
12、的人。_答:(1)妻子:“嫣红的火光”“嫣红的脸”“闪红”的“青布的衣裳”。通过颜色的处理,美化了诗境。我们可以看出妻子的容貌是朴实、美丽的,性情是温柔、贤淑的,心地是善良的。(2)丈夫:“从田里回来”的细节,体现了他简朴勤劳的特点。写他“便坐在稻床上,调弄着只亲人的狗”,询问新酿的酒,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丈夫的善良、可亲,对家人的关爱。5秋歌给暖暖一诗,作者选用了哪些景象来表现“秋天”的意蕴?这些景象的特点如何?_答:(1)第一节:景象:选用“落叶、荻花、湖沼、砧声”。特点:这些景象一方面使人感受到深秋的凋落萧瑟,另一方面“完成了最后的颤抖”“湖沼的蓝睛”“砧声远了”等字眼的描摹又能让人感受到轻
13、柔明净淡远的秋味。(2)第二节:景象:雁子们不在秋空写美丽的十四行诗。特点:这种雁子们消失于秋空的表述使人感受到寂寞辽远的特征,可对雁子们在秋空写美丽的十四行诗的联想却又充满诗情画意,格外轻灵。(3)第三节:景象:选用马蹄在南国山径留下踏残的落花,歌人在北方幽幽的寺院留下破碎的琴韵。特点:营造了一种秋天残缺破损的美,既传达出忧伤凄凉的内蕴,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让人迷醉于这些场面所流溢出的难以言说的幽静散淡、神秘诡奇的气氛之中。6诗的末节“只留下一个暖暖/一切便都留下了”有何深刻含意?_答:(1)这两句诗堪称点睛之笔,抒情、哲理、诗学、人生,尽在其中。(2)作者在“秋”的天幕下,采用多个外景,以“留
14、”为主角,以“去”为配角,写“去”是为了“留”。然而,这毕竟太缥缈,太微妙,在感觉上可以说,“秋天什么也没留下”。然而,暖暖留下来了,爱使一切有了生机,使心灵有了乐趣,精神得到充实,生活有了幸福,于是“一切便都留下了”。7作者笔下的“妈妈”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妈妈的感情的?_答:(1)特点:勤劳坚忍,贫穷朴素,远离都市文明。(2)感情:通过对妈妈背柴的细节描写,“你第三次背回的柴火/总是比前两次高得多”,表达了作者对妈妈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敬爱。妈妈操持着一家人的衣、食、住、行。而在现代化如此发达的今天,当城市里的人们面对各种炊具眼花缭乱的时候,妈妈还用着最原始的方法,以柴为炊。作为接受
15、过现代文明的作者,通过两种文明方式的对比,内心充满无限的感慨和辛酸。8诗歌选取了大量和妈妈生活毫不相干的现代化文明的产物作为意象,作者这样构思有什么用意?意象“地铁”“电车”“玛丽莲梦露”的照片,没有近距离见过“飞机”“银行的点钞机”“国家的印钞机”用意这些在都市里司空见惯的事物对一个偏远农村的妇女来说是那么遥远和陌生,暗示着现代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差距妈妈在现代文明面前处于失语状态,都市文明在悄悄地注进她孩子的头脑,但是面无表情地拒绝她,妈妈无力改变什么,只能一如既往地以生命的韧劲面对艰苦的人生,真切地表达了一种朴素、坚忍的女性生命态度(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1在也许中,诗人选择了哪些事物来表达
16、自己的情感?为什么选择这些事物?(1)诗人选择的事物是“夜鹰”“蛙”“蝙蝠”“阳光”“清风”“松荫”“蚯蚓”“小草的根须”。(2)因为“夜鹰”“蛙”“蝙蝠”这些恐怖的叫声和形象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诗人是以制止的口气让它们安静。不许阳光照射、清风吹拂,强光照和清风吹都会影响睡眠,最后干脆用一句警告语“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撑一伞松荫庇护你睡”,而松树是常常种在坟墓前的树木。取小孩睡觉需要摇篮曲的特点,用“也许”猜测孩子可能会喜欢听“蚯蚓翻泥”“小草的根须吸水”。2一个小农家的暮作者为什么把在军阀统治下的农村生活写得如此诗情画意?这首诗写的是被诗人理想化了的农村生活。诗人以欣赏的态度,跳荡的旋律,
17、便于表现欢快情绪的“阳”韵,描写了一个农家的傍晚年轻的女主人和她的丈夫、孩子,荡漾着幸福、和谐与欢乐的生活。描写平淡,而诗意盎然。有的论者说,诗人所写的是现实中不曾有的“世外桃源”,美化了军阀统治下的农村生活。这是一种误解。刘半农当时并非不知道农村的贫富对立,也并非不知道农民生活的苦楚。应从生活的多样化去理解这种“农家乐”。这大概是一个能够自给自足的农家,两夫妻在劳作之后晚炊时,享受一下小家庭的融融和和,也不是不可能的。之所以这样写,也与作者此时在国外,思念祖国、思念故乡有关。距离,使诗人把记忆中的农村生活的表象修缮了,变得更加美好,更加让人思念。3把握秋歌给暖暖这首诗的主题,关键是理解“暖暖
18、”的象征意义,那么你对“暖暖”的身份是如何理解的?暖暖是爱人秋天种种美好事物的远去带有作者对往昔甜美情感的回味。暖暖就是一切,表达了作者对感情的珍爱,视爱情为生命全部的决绝暖暖是朋友在冰冷的世界,暖暖人如其名,给人心灵的温暖和慰藉。朋友的关爱,给人对抗寒冷的勇气和力量暖暖是亲人,如母亲的怀抱般温暖当全世界都抛弃我们的时候,唯一的港湾就是母亲暖暖什么都是是每个人心中最隐秘、最纯洁、最令人向往的一份情怀暖暖什么都不是人们用暖暖记录季节交替变化瞬间的感受,一个暖暖对应一切,走了的秋是一个具象,留下的暖暖是一种精神。作者用绝望留下一个暖暖,又由暖暖留下一切。瞬间亦可永恒,于秋的荒凉萧瑟中给人以温暖的慰
19、藉。主题超越了悲秋的传统,减轻人类灵魂的不安,还人类以旷达4在妈妈中,诗人怎样表达对妈妈的感情?通过对妈妈背柴的细节描写“你第三次背回的柴火/总是比前两次高得多”,诗人对妈妈表达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敬爱。妈妈操持着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食即柴、米、油、盐,也就是说拾柴是家庭生活重要的部分。而在现代化如此发达的今天,当城市里的人们面对各种炊具眼花缭乱的时候,妈妈还用着最原始的方法,以柴为炊。作为接受过现代文明的诗人,通过两种文明方式的对比,内心充满无限的感慨和辛酸。从而在内心深处感到妈妈身上闪烁的人性光辉。(1)也许葬歌(2)一个小农家的暮(3)秋歌给暖暖(4)妈妈(1)也许葬歌诗人用
20、拟人、想象等手法对死亡加以表现,表达了对女儿的深深怀念之情。并把尖锐的笔锋直指造成这不幸死亡的社会。作者以决绝的方式彻底诅咒那个非人的社会及充满丑恶和罪孽的世界,以正义之声对黑暗社会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2)一个小农家的暮这首诗采用了间接抒情的方式,描写了一种典型中国农村的日常生活画面,通过这种充满温情的回忆、想象与描述,完美而意蕴深长地传达出作者对祖国的讴歌与思恋。(3)秋歌给暖暖诗人选择了“落叶、荻花、湖沼”等多种意象,从听觉、视觉的角度组成了一个淡远清凉、凄美而不肃杀、忧伤而不悲凉的意境,表达出对“暖暖”的呼唤与追求,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信心和怀恋。(4)妈妈这首诗以一个从城市返乡的儿子向母亲讲述城市的故事为话语结构,通过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巨大差别的对比,写出了在现代文明的大背景下,广大偏僻农村地区的妇女辛劳、困顿的生命状态,展示了城市与乡村的两种文化之间的巨大张力及其生存形态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