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提升(十)1.对哥伦布航行美洲的不同看法史学界对哥伦布冠以多种称誉:“哥伦布是第一个走向世界的人”,“开创了世界范围内的早期殖民主义历史”,“缩短了美洲步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是个集光荣与罪恶于一身的人物”。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我国史学界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看法:观点一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人类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特殊贡献的历史人物观点二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观点三更多的人倾向于用“进步和正义”这两条标准对其进行评价,认为哥伦布航行到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行为基础上的客观的历史进步性2.对英国工业革命的新认识观点一罗伯特L海尔布隆厄
2、在经济社会的起源中说:在许多方面,英国已经具备了发生工业革命的条件。不过,最终将工业革命从可能变为现实的却是一群新贵,他们抓住了历史的潜在机遇,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与声望。当时,所有人都热衷于扩张、热衷于发展、热衷于投资。他们全都关心技术进步和生产过程。莫兹利工厂里的一名雇工说:“看莫兹利操作任何一种工具都是令人愉悦的,他最拿手的是使用18英寸的锉刀。”瓦特不知疲倦地试验着他的机器;威基伍德一看到别人粗心工作就生气跺脚,指出“这样给威基伍德干活可不行”;还有那个不知疲倦地追求利益的理查德阿克莱特在旅途中他还不忘保持商业通信。观点二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我只能推断,英国结束长达一个世纪的动荡后,在斯图
3、亚特王朝的末期无意间开启通向现代发展的秘密之门,这一切纯属碰巧,而非刻意。”正如历史学家所言,英国是一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不列颠的崛起和现代化,是英国历史自然发展而远非外力强迫的结果,也是英国人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的,以至于拿破仑将英国称为“小店主的国家”。运用现代化史观分析解决问题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即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即生活方式、习俗的变革。现代化是
4、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现代化史观就是用现代化的视角去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和现象等。(1)注意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理解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主线。也要注意从横向角度理解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内容,主体是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同时注意横向分析对比同一时期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相互影响与借鉴。(2)注意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模式。世界现代化开始于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两种基本模式,走什么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由国情决定。(3
5、)理清人类步入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一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如西欧和北美资本主义国家;二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如亚、非、拉美落后国家。(4)防止认识现代化的几种偏差:把现代化看成人类理想目标的实现。世界现代化(近代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客观评价与认识。如工业革命带来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等。在我国,不能将现代化等同于西化。我国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态度是既保持民族独立、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考题例证】 (2017江苏无锡调研)下表为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
6、比例78%74%72%由上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解析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欧美大多数国家正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以英、美、德、法为代表的欧美国家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但其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却不断降低,这说明世界其他国家的工业化也在不断发展,故选B项。表中只是给出英、美、法、德四国的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没有其他国家的相关信息,故无法得出C项的结论。D项表述正确但是
7、无法从表中得出,故排除。答案B1.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影响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解读】 作者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出发,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流,推动了美洲文明在欧洲的传播;推动物产的交换和传播,影响民众生活;有利于欧洲
8、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开启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解读】 这段材料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新航路开辟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的论述。(1)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直接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国际贸易的发展,促使新的信贷金融机构以及股份公司、交易所等相继出现。这些都使得西欧早已萌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起来。(
9、2)引起了“价格革命”。由于“价格革命”的影响,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他们的实际收入因货币贬值而减少,在“价格革命”中获利最大的是商品生产的经营者,即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牧场的新贵族。(3)“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3.评价早期殖民扩张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所造成的新的世界市场的贸易需求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接踵而来
10、的是欧洲各国以地球为战场而进行的商业战争。这场战争以尼德兰脱离西班牙开始,在英国的反雅各宾战争中具有巨大的规模,并且在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继续进行下去,等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解读】 材料是马克思对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的几点认识。(1)主要手段:掠夺金银、种族屠杀、殖民扩张、贩卖黑奴、殖民战争等。(2)特点:血腥性、暴力性,以掠夺金银、进行资本原始积累为目的。(3)影响:地理大发现及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地理大发现及殖民扩张引发了商业战争、大国的兴衰变化;地理大发现及殖民扩张给被征服地区国家和人民带来沉重地灾难。4.工业革命的条件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
11、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解读】 作者讨论了土地、人力、技术革新与工业革命间的关系,他认为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缓解了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一些困难,如新土地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燃料,从而降低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同时
12、为英国本土节约了大量土地,带来了更多劳动力。5.工业革命的影响19世纪30年代以后,工业化进程的社会后果开始充分表露出来。经济危机加速了社会内部的阶级分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日益尖锐。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动荡和变化,也导致文化思潮的变化。在哲学领域,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孔德则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创立了唯心主义的实证主义哲学。在文学领域,批判现实主义先是与浪漫主义齐头并进,以后则逐渐取而代之成为主流。在史学领域,实证主义成为法、英最主要的学术流派。马克垚【解读】 作者分析了英国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1)工业革命引发经济危机,进而导致阶级对立尖锐和社会动荡。(2)工业革命进一步导致文化思潮的变化,在哲学领域、文学领域和史学领域出现了新流派。6.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第二次革命即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带入了电气时代。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即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的模式。这时,在生产力大发展的条件下,形成了一种“世界经济”,这已是今日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刘宗绪【解读】 作者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的巨大变化:(1)把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推进到电气时代。(2)形成了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3)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