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达标测试卷八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1)蒹葭苍苍,_。(诗经蒹葭)(2)窈窕淑女,_。 (诗经关雎)(3)其岸势犬牙差互,_。(小石潭记)(4)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5)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 (桃花源记)(6)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描画出送别地点及友人要去的地方的形势和风貌的句子是:_,_。(7)子衿中以夸张修辞,造成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的反差,突出主人公对恋人的强烈思念的句子是:_,_!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10分)范公祠是为纪念北宋
2、名臣范仲淹而建的,千年来香火不辍_(A.chuBzhu)。祠堂内设范公像及其生平壁画。祠堂外有一井,名范公井,至今水清如镜。_甲_。井畔_(A.bnBpn)有古木三株,为唐楸宋槐。树北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_乙_。竹后有碑廊,廊中镌刻着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足为天下读书人敬仰,亦可使以公谋私、明哲保身者汗颜。(1)文中处根据汉字选择拼音。(只填序号)(2分)处_处_(2)请选择合适的一项,将冯玉祥将军所拟碑联补充完整。(只填序号)(2分)上联:_下联: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A有君子风范,一代功名高宋室,千秋俎豆重苏台。B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
3、骑横飞,也无风雨也无晴。C湖山归眼底,登斯楼把酒临风,吞得进胸中云梦。D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4)从语句衔接角度判断,下面这句话应放回文段中甲、乙哪一处?()(3分)院南栽翠竹千竿,蔚然深秀。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6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在八月时节,眺望洞庭湖水,水岸齐平,水天含混,景象宏伟阔大。B“气蒸”二字写出了湖
4、水的丰厚蓄积,“波撼”二字展现了湖面的澎湃激荡。C颈联“无舟楫”暗指诗人有心出仕却无人赏识,“耻”则指为谋求功名者感到可耻。D写景抒情相结合,触景生情,情在景中,前两联写景豪壮,后两联抒情真切。4尾联化用古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6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选自老子)【注释】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重死:以死为重,即爱惜生命。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以绳记事。甘:使甘(香甜)。“美”“安”“乐”的用法同此。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1)便要还家_(2)使民重死而不远徙_(3)鸡犬之声相闻_6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B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C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D甘其
6、/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分)(2)虽有舟舆,无所乘之。(3分)8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和老子的“小国寡民”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20分)五月的桑葚周华诚须得蹲在桑树底下,假装自己是一个孩子,或假装自己是一只鸭子,小心地隐身于浓稠的桑叶之中,同时注意调整呼吸的频率与幅度,使之尽量悠长。如此,你才能发现一颗又一颗紫黑的桑葚。这样和你说吧,当你觉得自己重新是一个孩子了,或者居然是一只鸭子了,桑葚才会对你格外照顾。距离你天真无邪的目光二十厘米外,一颗红得发紫,甜到忧伤的桑葚,就会从枝
7、叶间巧妙浮现。若有人只是站在田边,背着手像视察军队一样浮皮潦草地巡视桑林,则桑林也就仪仗整齐,团结紧张严肃而不活泼,不肯轻易交出桑葚来。桑葚欢叫一声,就哗啦一下不见了,像扑打着翅膀的鸟群一样消失在田野。红色的桑葚有着吸引人的本事,但事实上它并未完全成熟,酸极。紫黑的桑葚则会馈赠给你甜美。即便落到地面,也要毫不犹豫地拾起来,吹一口气,趁机塞入口中。这是对桑葚的尊重。在我们乡下,用嘴吹一吹,是一种比梧桐树还高的礼节。孩子跑着摔了,爬起,母亲对着他的膝盖吹一吹。一吹,就好了。风沙迷了眼,睁不开,恋人对着他的眼睛吹一吹。一吹,就好了。夜里走路,被神经病一样出没的野兔哈(吓)着,老人对着他的额头吹一吹。
8、一吹,就好了。现在,对着一颗落地又被捡起的桑葚吹一吹。一吹,也就好了。桑叶给蚕吃。蚕结了茧,茧变成丝,丝织成衣,衣穿在身。所以人穿衣,就等于是穿着桑叶。桑葚是蚕节省下来,留给儿童的礼物。我吃叶子,你吃果实。桑葚在乡下,不过是孩子们的小零嘴,不是什么特别郑重的东西。桑田有主,桑葚却是谁家小孩都可以随意去吃的。它算不上“水果”,甚至都算不上什么“果”。但是这样反而使桑葚真正成其为桑葚吃也可,不吃也可,摘也可,不摘也可,落也可,不落也可。五月底的桑葚与桃子、李子、杨梅、枇杷、杏子一起成熟。不同地方的桃子、李子、杨梅、枇杷、杏子,熟得有早有晚:桃花溪南边的先熟,大山垄的还没有熟;大山垄的熟了,黄村张的
9、还没有熟;黄村张的熟了,三亩畈的还没有熟。于是,来自村庄四面八方的孩子,总是会在教室里分享他们一路采集到的果实。于是,孩子们对村庄四面八方的果树都了然于胸了。总是要等到实在没有什么好吃的了,他们才会钻进桑林。有一年,五月二十四日,我在苏州采桑葚。一群中年人模拟儿童呼啦一声钻进桑林。钻进桑林之前,一人发了一个空的饭盒。钻出桑林的时候,每个人的饭盒都是满满的。我手上,依旧是一个空饭盒。!别人很惊讶:你怎么不摘?我摘了呀。摘一颗,就塞一颗入口中。十分快活。岂是饭盒可比!#大家听我说到,紫黑的桑葚集满一掌,一并放入口中大嚼,甚美。众皆无法想象。我又说,紫黑的桑葚集满一掌,夹一粒红色酸果,味道也甚好。紫
10、黑的桑葚集满一掌,夹两粒红色酸果,味道也不错。$众皆茫然。而我独醉矣。%桑葚紫色汁液落到衣服上,洗不掉。那天在桑林里钻进钻出,居然一点紫色也没有染到衣服上,倒有些遗憾。桑,即故乡也。(有删改)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前三段详细地写出了桑葚外形小和不易发现的特点。B桑葚在乡下很常见,是孩子们的小零嘴,可以随意去吃。C文章集叙事抒情于一体,直抒胸臆,感情强烈。D作者善于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10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11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6 分)(1)若有人只是站在田边,背着手像视察军队一样浮皮潦草地巡
11、视桑林,则桑林也就仪仗整齐,团结紧张严肃而不活泼,不肯轻易交出桑葚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3 分)(2)众皆茫然。而我独醉矣。(赏析加点词语)(3 分)12本文描写的主要对象是桑葚,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桃子、李子、杨梅、枇杷、杏子”?请简要概括原因。(4 分)13作者通过描写五月的桑葚,表达了什么感情?请简要分析。(4 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2分)口罩,为呼吸道设防赵致真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全民战争中,“人自为战”最基本、最廉价、最有效的武器,莫过于口罩了。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通过病人的飞沫。飞沫的来源是咳嗽和喷嚏。咳嗽是一种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射,能把肺
12、中的空气压缩为1米多长的喷射流,携带着3_000多个细小液滴,以20多米每秒的速度冲开声门,脱口而出。喷嚏则更糟糕,这是一种调动了上半身众多肌群的爆发性痉挛,每次将4万多个细小的液滴,以超过12级飓风的速度猛烈喷涌而出。不仅咳嗽和喷嚏,从高声喧哗到日常呼吸,都能产生飞沫。如何为我们不设防的呼吸道站岗放哨呢?如何切断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链呢?从“口罩”成为热搜关键词,就可以显示出全社会共同的焦虑和急切的呼唤。市场上的口罩可谓五花八门。在紧急情况下,无论哪一种口罩都“聊胜于无”,但并非所有口罩都是预防疫情的合格之选。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两款主流口罩吧。N95,新型冠状病毒的平均直径为0.1微米,正好在N9
13、5口罩的“关照”之下。对于暴露在病毒环境下以及密切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来说,N95口罩是久经考验的“忠诚卫士”。N95口罩虽然高效可靠,却并非所有人在所有时刻都适合佩戴。另一款“主力”口罩是成本低、舒适性强、普及程度高的医用外科口罩。对于公共场所的日常防御,外科口罩应该足够了。除了呼吸顺畅、廉价轻便的好处外,我们还应该把N95口罩留给真正需要它的人。正确地佩戴是医用外科口罩发挥效能的关键。洗净双手,捏住左右系带挂在耳上,让口罩深色一面朝外,带有铝条鼻夹的一边朝上。用两手食指将鼻夹按压到位,拉伸底部盖住下巴,半张脸就在口罩的防护之下了。随着我们的呼吸,大量尘埃、飞沫和微生物会附着于嵌合的纤维中,口
14、罩就成了藏污纳垢之所,因此必须及时更换。医用外科口罩的使用时间一般为4小时,然后弃旧易新。换下的口罩切忌随手乱丢,应喷洒酒精消毒后再投进专用或有害垃圾桶。几乎所有防疫指南都不提倡口罩的重复使用,但在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在日常环境下使用时间较短且未曾污损的口罩,应该允许重复使用,但最好经过日晒、臭氧或紫外线消毒。(摘自百科知识2020年第6期,有删改)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病人的咳嗽和喷嚏,甚至高声喧哗和日常呼吸进行传播。BN95口罩虽然高效可靠,却并非所有人在所有时刻都适合佩戴。对于公共场所的日常防御,外科口罩应该足够了。C口罩不提倡重复使
15、用,所以为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我们使用4小时后就必须弃旧易新。D虽然说应急时有总比没有要强,但并不是所有口罩都是预防疫情的合格之选。15. 第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6. 根据文章内容,分点概括回答:“如何为我们不设防的呼吸道站岗放哨呢?”(6分)(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19题。(10分)材料一: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此,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我国林业建设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阶段。40年来,我国共有164.3亿人次通过不同形
16、式参与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义务植树达742亿株,着实令人惊叹!材料二:材料三:植树造林也在为实现碳中和做出贡献!众所周知,地球正在被二氧化碳这层“毯子”笼罩。这层“毯子”越厚,就越容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曾提到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其中描绘了地球气温每上升一度所产生的影响:到2050年如果气温升高1.8摄氏度,无水可用的人将增加20亿,全球物种约有2到3成濒临灭绝。也就是说,二氧化碳减排的警钟,已在不断敲响。有规划地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可以抵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碳中和。此外,为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碳中和,我国还应积极倡导节能减排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20
17、20年,我国提出了“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目标承诺,充分体现了大国责任与担当。1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把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在全国实施,到今年已经实施了40年。B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实现碳中和”在多个场合被提及,这体现了我国实现碳中和的决心。C实现碳中和有利于减缓因二氧化碳这层“毯子”笼罩导致的全球气温上升的速度。D二氧化碳的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上升、人类无水可用、物种濒临灭绝。18阅读材料二,简要概括历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森林面积变化情况。(3分)19我国为实现碳中和做了哪些工作?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4分)(六)名著阅读。(6分)2
18、0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6分)摘抄1: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摘抄2: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去哪里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摘抄3: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了亏,一个道理。(1)名著:_。(1分)(2)梗概:这部作品处处体现着舐犊深情。父亲很关心儿子_(人名)的生活与成长,用书信与儿子主要交流了_、_等方面的内容,平常的语言中蕴涵着深
19、邃的道理和厚重的文化。(3分)(3)读书笔记:以上摘抄给我的感受是:_ (2分)三、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同学给我的丝丝情谊,我不曾忘记;师长给我的缕缕关爱,我不曾忘记;书本给我的点点启迪,我不曾忘记;生活给我的滴滴印记,我不曾忘记现在,让我将它们一一拾起。请以拾起_的点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的汉字书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11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1.(1)白露为霜(2)君子好逑(3)不可知其源(4)微君之躬(5)芳草鲜美落英缤纷(6)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7)一日不见如三月兮2(1)A
20、B (2)D(3)示例:树北有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4)乙(处)二、(一)3.C4诗人巧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借以表现对丞相张九龄出来主持国政的羡慕,表达了希望能追随左右、得到引荐、为国效力的政治渴望。(二)5.(1)同“邀”,邀请。(2)迁徙。(3)听到。6A7. (1)(村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两朝了。(2)即使有船只车辆,也不必(每次)坐它。8. 两人描绘的都是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民风淳朴的社会。(或:两者都写了社会环境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乙参考译文】一个疆域不大,人口很少的国家(应当这样治理)。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
21、并不使用;使老百姓重视自己的生命,不会背井离乡,迁徙远方。即使有船只车辆,却不必(每次)坐它;即使有武器装备,也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让百姓回到结绳记事的时代。使百姓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舒适,过得快乐。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三)9.C10. 结构上是呼应前文第段。内容上回忆乡下的“吹一吹”这种很高的礼节,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桑葚的珍视、尊重和喜爱之情。11(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桑林人格化,写出了桑林的整齐和枝叶茂盛,表现了桑葚小且不易为人所察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桑葚的喜爱与尊重。(2)“独醉”是指“我”独自一人陶醉在桑葚的
22、独特吃法中,并且很快乐,突出了“我”对桑葚的独特喜好。12作者写“桃子、李子、杨梅、枇杷、杏子”等,是为了衬托桑葚的普通、平凡,表现出孩子们在没有别的果子的时候,去采桑葚的快乐。13文章表面上看是在写五月的桑葚,其实是在写故乡。作者借桑葚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美好的回忆,也抒发了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怀念之情。(四)14.C15列数字。具体说明了咳嗽压缩出的喷射流所携带的液滴之多,冲开声门的速度之快,使说明更科学准确、更有说服力。16选择合适的口罩。 正确佩戴口罩。及时更换口罩。(五)17.D18在19732018年的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第二次清查,我国森林的面积略有减少(下降),之后呈现明显增长(逐次增长)的趋势。19大量植树造林。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确定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倡导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六)20.(1)傅雷家书(2)傅聪做人生活(3)示例:傅雷与儿子之间亲密如友人般的父子关系令我感动,他不仅关心儿子的成长,教育他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方法,还理解儿子的心。面对这样的父亲,哪个孩子会不敞开心扉,与父母交流呢?三、2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