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14.73KB ,
资源ID:105613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561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3三个儿子_人教版新课标.docx)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3三个儿子_人教版新课标.docx

1、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23三个儿子人教版新课标 三个儿子是人教新课标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的23课。这篇课文故事生动有趣、感人肺腑。课文叙述了三个儿子看到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嗓子好的那个儿子只顾着唱歌,力气大的那个儿子只顾着翻跟头,这两个儿子都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浅显的文字中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用实际行动来关爱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的教学设计分为几个部分:一、提出问题:“为什么明明有三个儿子,老爷爷却只看见一个儿子”;二、寻找答案:三个妈妈各说了什么?水桶有多重?三个儿子怎么做的?三、解

2、决答案:前两个儿子欠缺的是什么?第三个儿子有什么优秀品质?下面是我对三个儿子的教学反思。 一、好的方面(一)“以读为本”,读中悟朗读是十分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学习方法。低年级的阅读课应上成朗读指导课,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读中实现语文素养的逐步提升。因此,我在三个儿子的教学过程,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代问。我始终在着力创设情境,开展多层次、多视角的读书活动。如入情入境体会地读,勾起经验模仿地读,进入角色对比地读、男女生比赛读等等。力争使学生地进入文本情境,读中理解,读中体悟。(二)加强训练,不放松阅读课堂是“练兵”场,是实践园。学生要在这里历练听说读写思的语文能力。本课教学,我

3、以文本为载体,始终致力于学生说话和理解能力的训练,如练习自主质疑,读中探究;练习读中想象,并把想象到的表达出来;练习独立思考文中包含的道理,并大胆地说出来;练习自主发现写字的要领,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记住生字等等。这堂课中,不少孩子勇敢地回答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声音响亮,这是让我感到高兴的地方。另外,我还努力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领域,在拓展部分“读故事黄香扇枕温席”、“诵记三字经”,推荐阅读以“孝”为主体的传统故事,将语文学习延至课外,并且还倡议孩子们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二、新的思考虽然这节课我觉得自己有进步的地方,可是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课后,李臻校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

4、来,非常细致地为我评课。在她的耐心指导下,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节课该怎么上,更多的是对自己今后如何教学语文的思考。我发现自己的课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反反复复地构思,对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有了新的认识。(一)要充分地利用课文插图这篇课文有一张很有特色的插图,图上的人物是外国人,上面有三个妈妈、三个儿子和一位老人。三个妈妈神态各异,其中两个妈妈手里提着重重的水桶,没有提水桶的那个妈妈神态特别地安详。三个儿子也是表情丰富,一个在放声歌唱,一个在得意的翻跟斗,还有一个提着重重的水桶,脸上有着微微的笑容。在我的课堂上,我没有引导孩子们仔细地看图,这是做得不够的地方。其实这张图对孩子们理解课文很有好处。1

5、、看图理解水桶有多重第8自然段“一桶水可重了!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这桶水到底有多重呢?孩子们大都没有提过水,可能无法领悟到。在这里,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先观察图。图中的水桶很大,第三个儿子提着水桶,水桶比他的身子还要圆,差不多有他的身子一半那么高。水桶里水满满的,两个妈妈和一个孩子都是双手提着水桶,可见一桶水真的格外沉。孩子们如果能在图中发现这些,对理解水桶有多重一定有帮助,理解了水很多、很重之后,必然对理解“水直晃荡”有帮助。在看图理解之后还可以让孩子们做动作模仿,弯着腰,用两只手做出提水的动作,再想象自己手里提了这么一桶满满的水,是什么感觉?然后再表达出自己的感

6、受。之后再来读文,相信孩子们会对妈妈们的辛苦有更深的体会。2、看图想象说话这幅图上,两个妈妈拿着水桶,站在老爷爷旁边,眼睛看着老爷爷,嘴微微张开,似乎在问:“这就是我们的三个儿子,怎么样啊?”老爷爷却说:“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图上几位妈妈的表情不一,可让孩子们先观察妈妈们的表情,再发挥想象来说一说:妈妈们听到老爷爷这句话之后会怎么想?会怎么说?还可以让孩子们再想想那三个儿子听到老爷爷和妈妈们的话之后,又会怎么说或者怎么做?让孩子畅所欲言,尽情地想象和表达。这样的环节,既对孩子们理解文章有推动,也能进一步训练孩子们思考和说话的能力。(二)要有独特的视角老爷爷最后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7、。”我们一般都会认为这一个儿子指的是那个帮妈妈提水的孩子。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老爷爷并没有指出这个孩子到底是三个中的哪一个,三个孩子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到底是哪一个,要看孩子们对文章整体的理解和把握。在这个问题上,我赞同李校长的意见:别急着给孩子答案,让他们去讨论这个孩子到底是谁更好。如果有孩子说,这个儿子就是帮妈妈提水的孩子,老师可以反问:“为什么不是那个翻跟斗翻得很好或者是唱歌唱得好的孩子?”然后让孩子们找到:“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真好看!”通过对这个比喻句的品读,细细品味一下这个孩子的优点。然后再问:“他翻跟斗翻得这么出色,为什么你认为老爷爷夸赞的那个孩子不是他?”我想,这样应该更能引起孩子们对文本的思考,说出自己的见地,使那个帮妈妈提水的孩子的优秀品质渐渐浮出水面。通过这次教研课的锻炼和学习,我学到了东西。我把这篇课文仔仔细细又看了很多遍,慢慢地思考着今后的教学的方向。我想起李校长的那句话:要沉下去,不要浮在表面。是的,语文教学不应该流于形式,更应该注重语文内涵的挖掘。希望自己今后的教学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