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质量检测十二(A卷)(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汕头模拟)15世纪中叶,在与东方的贸易中,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黄金问题”变为欧洲经济上的严重危机。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有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B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C刺激了欧洲开辟新航路 D欧洲中心地位逐步确立解析:选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寻金热”,“寻金热”的出现刺激了欧洲开辟新航路,到东方去寻找黄金,故C项正确;欧洲的金银源源不断向外流出,不利于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错误;欧洲的价格革命出现在16世纪,故B项错误;欧洲中心地位的确立是在
2、工业革命之后,故D项错误。 2对于哥伦布及其事业的评价,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不能站在当时印第安人的立场上,也不能仅从对西欧某些国家资本主义利弊得失的角度出发,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对以上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整体史观B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C哥伦布掠夺美洲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着进步作用D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性的,对近代文明有伟大贡献解析:选A。“应将其置于世界大探险时代和人类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表明是从全球史观和整体史观的角度来评价哥伦布,故A项正确;“哥伦布是将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社会大家庭的先驱”这个观点是站在欧洲殖民者
3、的立场上,故B项错误;“哥伦布掠夺美洲是非正义的,但客观上起到进步作用”是从印第安人的立场来看待哥伦布,故C项错误;“哥伦布的行为是进步性的,对近代文明有伟大贡献”的看法是片面的,没有放在历史长河中进行宏观考查,故D项错误。3(2018九江模拟)1600年前后,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发明“泰西”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一端的西欧。与此同时,英语和法语出现“远东”一词来称呼欧亚大陆另外一端的东亚。“泰西”与“远东”两个名词同时出现,表明()A海禁政策强化了国人的天朝上国观念B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亚间的相互了解C欧洲中心论已经产生并且影响到中国D早期殖民扩张结束了欧亚间彼此隔绝解析:选B。新航路开辟后,包括
4、欧亚之间的世界各地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了解日益加深,“泰西”“远东”是对欧亚大陆两端地理位置的客观描述,是相互了解后的“成果”,故B项正确。“泰西”是客观描述,且有以西方为视角的“远东一词”的信息,无法体现国人的天朝上国观念,故A项错误;如果说“远东”一词有“欧洲中心论”的意味,那么“泰西”一词则有“中国中心论”的色彩,“泰西”一词的发明从逻辑上不可能是受“远东”一词的影响,且材料也未体现,故C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活动同时也是早期殖民扩张活动,此前欧亚之间有间接、间歇、局部的交往,甚至有直接的交往,亚洲的丝绸、香料等商品辗转运销西欧市场,因而并非早期殖民扩张才开始欧亚间联系,故D项错误。4据统
5、计,14921595年,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留在国内的最多只有2亿比塞塔,仅占5%。材料说明西班牙()A确立殖民霸主优势 B未完成工商业发展的资本积累C处于贸易中心地位 D价格革命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选B。“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没有涉及其是否已经是霸主,故A项错误;据“留在国内的最多只有2亿比塞塔,仅占5%”可见财富流向了其他国家,自己财富积累少,故B项正确;材料“运回金银共约价值40亿比塞塔”,仅从掠夺财富的数量无法确定其贸易状态如何,故C项错误;据“14921595年,西班牙从美洲运回金银”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价格革命,故D项错误。5(201
6、8珠海质检)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是独占贸易公司。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有权力宣战媾和,有权力建立和管理殖民地。这反映出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是()A殖民侵略以海上掠夺为主 B建立垄断性的殖民贸易公司C以政府为后盾,官商勾结 D商品输出与文化渗透相结合 解析:选C。材料反映的是“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是独占贸易公司”,海上掠夺为主材料并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是独占贸易公司”可知,建立垄断性的殖民贸易公司是材料现象的直接反映而非特点,故B项错误;据材料可得公司具有国家职能,是进行殖民掠夺和垄断贸易的商业公
7、司,故C项正确;商品输出是工业革命后殖民扩张的特点,且D项材料无体现,故D项错误。62017年3月1日,大英博物馆的“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正式在北京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整个展览分为八个单元。其中某单元的展品主要有:基督雕像、莫卧儿王子的细密画、贝宁饰板、马尼拉钱币、爪哇皮影戏偶、毛利人铜棒、夏威夷编篮头盔,那么该展览单元可能为()A贸易与侵略(3001100年) B变革与调整(9001550年)C邂逅与连结(15001800年) D我们创造的世界(1800年至今)解析:选C。在公元3001100年新航路开辟前,欧亚地区的贸易并不频繁,英国的贸易没有涉及马尼拉、爪哇、夏威夷等东南亚国家,故
8、A项错误;9001550年英国国内的变革与调整,没有涉及材料中的国家和地区,故B项错误;15001800年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开始对亚非拉地区殖民扩张,材料中的地区沦为西欧国家的殖民地,英国与材料中地区建立了联系,故C项正确; 1800年,西欧国家通过工业革命,逐渐建立了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材料没有体现工业革命的影响,故D项错误。7(2018荆州质检)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柯尔伯曾说:“贸易公司是国王的正规军,法国的工场则是他的后备军。”材料反映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A推动商业资本转向工业资本 B专制王权能保障经济持续发展C工业生产向城郊和乡村扩散 D推行重商主义发展海外资易解析:选D
9、。材料反映了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国内发展工场手工业,通过贸易公司推动海外贸易,以此积累财富,这是重商主义的体现,故D项正确。 法国还处在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还未实现商业资本转向工业资本,故A项错误;B项说法过于绝对,专制王权也会阻碍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海外市场的开拓,而非国内市场,故C项错误。8契约持有农是17世纪以来英国普遍兴起的一个农民群体。他们与地主签订长期租约,在经营壮大时会扩大租赁土地面积并雇佣农业工人进行生产。他们能够募集并经营巨额价值的股金,以运营数百甚或数千英亩土地。他们()A是圈地运动的推动者 B倡导共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君主制C是工业革命的发起者 D实力较
10、弱,依附于新兴的资产阶级解析:选A。据材料“募集并经营巨额价值的股金,以运营数百甚或数千英亩土地”可知他们是圈地运动的推动者,故A项正确;材料“募集并经营巨额价值的股金,以运营数百甚或数千英亩土地”反映的是他们的经济行为,与他们的政治主张无关,故B项错误;17世纪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故C项错误;据材料“他们能够募集并经营巨额价值的股金,以运营数百甚或数千英亩土地”可知他们的实力并不弱,故D项错误。9下图体现了工业革命机器发明的递进状态。推动这种“递进状态”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科学理论的突破 B思想文化的进步C政府措施的激励 D市场需求的带动解析:选D。 结合材料机器发明来看,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是
11、为了解决人工纺纱效率低下问题,水力织布机的发明是为了提高织布效率,瓦特改良蒸汽机是为工业革命开展解决动力难题,每一次技术发明都是为了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促进工业生产以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故D项正确。1019世纪中期,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提出了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在当时,这些主张的提出主要出于()A对生物进化论的支持 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C遏制自然欲望的膨胀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解析:选D。瓦尔登湖“提出了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说明了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完成后,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问题,故D项正确。生物进化论正式形成是
12、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生物进化论论述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故A项错误;对理性社会的追求是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的要求,这与材料内容无关,故B项错误;遏制自然欲望的膨胀不是瓦尔登湖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故C项错误。11(2018合肥质检)下表为德国劳动力比重变化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时间农业工业服务业1882年42%39%19%1907年35%42%23%A.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 B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C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解析:选D。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和服务业
13、劳动力比重上升,故D项正确。从劳动力比重变化看,工业和服务业比重上升是因为德国的工业化,而不是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故A项错误;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是在1871年,故B项错误;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在1871年,故C项错误。12(2018日照模拟)美国电话之父贝尔于1877年创办贝尔电话公司;爱迪生发明电灯后立即创立自己的电器公司;德国卡尔本茨1885年发明汽油动力车,次年便成立奔驰汽车厂;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造出第一架飞机,1909年创办莱特飞机公司;瑞典化学家诺贝尔拥有100家工厂从此类现象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经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B经济利益的驱动是科技进步的力量源泉C
14、大力投资重化工业成为当时的社会潮流D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解析:选D。材料中贝尔、爱迪生、卡尔本茨等科学家的行为说明科学技术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社会进步是科技发展的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主题不是强调重工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环境污染是各国历史上都曾面临过的大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中国,环境污染除局部地区外,不如发达国家严重。但人口增长过快,农垦活动加剧,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北洋政
15、府时期,宋教仁任农林总长期间,曾明定林政方针,严禁私伐。不久宋离职,而滥伐树林的现象仍然严重。张謇任农商总长(19131915年)期间,先后颁布了森林法狩猎法造林奖励条例。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制定的有关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有森林法渔业法狩猎法水利法等。民国时期的环保法令占的分量不大,有些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环境继续恶化。 摘编自石丽华简论中国近现代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材料二19世纪以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既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给其带来了沉重的负面效应,其中大气污染就是代价之一。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污染事件,就是最为惨痛的教训因此,他们也强烈要求对大气环境进行治理。1819年,
16、英国政府召开讨论烟害的第一次委员会,并于1821年制定了烟尘防止法。1853年到1856年,伦敦和其他城市先后制定了伦敦法等有关防止烟尘的法律,又制定了制碱业管理法(1863年)、河流防治法(1876年)。摘编自王肃之英、美、日等国依法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与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近代中国环境问题出现的背景、对策以及保护效果不理想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出现严重烟雾污染的原因,并概括指出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所呈现出的特征。(13分)解析 (1)第一小问背景,据材料一“但人口增长过快,农垦活动加剧,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得出中国人口增长过快,乱砍滥
17、伐严重;第二小问对策,据材料一“北洋政府时期,宋教仁任农林总长期间,曾明定林政方针,严禁私伐”“张謇任农商总长(19131915年)期间,先后颁布了森林法狩猎法造林奖励条例”可得中国政治精英参与,政府颁布环境立法;第三小问原因,可以从当时中国的国内外形势,政府的不作为及中国的经济状况,民众环保意识等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二“19世纪以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既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给其带来了沉重的负面效应,其中大气污染就是代价之一”得出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或答新能源的使用,如煤和石油的使用量大增);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污染物的排
18、放较为集中。第二小问特征,据材料二“1821年制定了烟尘防止法”得出依法推进;据材料二“1853年到1856年,伦敦和其他城市先后制定了伦敦法等有关防止烟尘的法律,又制定了制碱业管理法(1863年)、河流防治法(1876年)”可得先污染后治理;随着污染的严重,治污日趋系统全面;治理艰难,过程漫长。答案 (1)背景:中国人口增长过快,乱砍滥伐严重。对策:中国政治精英参与,政府颁布环境立法。原因:列强加紧侵华,战乱频繁,政局动荡;政府腐败,立法有限,执法不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相对落后;民众环保意识薄弱。(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气排放量增加(或答新能源的使用,如煤
19、和石油的使用量大增);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污染物的排放较为集中。特征:依法推进;先污染后治理;随着污染的严重,治污日趋系统全面;治理艰难,过程漫长。(任答三点即可)14(2018昆明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世界近代工业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后发优势的规律”。也被称作“落后的优势”“落后得益”。这一规律认为:较晚开始工业化的国家往往比那些较早开始工业化的国家具有更多发展优势。作为后发地区存在着有别于先发地区的方式或途径来达到与先发地区同样发展水平或状态的可能性,即后发地区也存在着因其相对落后所拥有的特殊利益。这种益处既不是先发地区所能拥有的,也不是后发地区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的,
20、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这种特殊利益既有技术性的,也有制度性的。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关于“后发优势规律”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论述。(12分)(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解析 据材料“这一规律认为:较晚开始工业化的国家往往比那些较早开始工业化的国家具有更多发展优势”,得出论题:在世界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后发国家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阐述,结合所学以德国工业化为例,开始较晚,但是发展比较迅速,从技术、制度、科技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分析论证。答案 示例论题:在世界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后发国家具有一定的后发优势。阐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工业化开始较晚,但是发展比较迅速。正是由于开始较晚,德国更容易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技术革新;在制度上,后进国家更容易借鉴先进国家经验,改革制度以适应工业文明发展需要;相对成熟的科技体系与文化环境也减少了工业文明发展的阻力;落后国家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与国内迫切的改革压力也能推动工业文明迅速发展。(如有其他合理论述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