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15晚上的太阳苏教版晚上的太阳是一篇人物故事,课文讲述了著名科学家爱迪生在妈妈生病时,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光明,让医生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救了母亲.告诉人们遇事要积极动脑动手。导入时,我通过给孩子讲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一下子把小时候的爱迪生带到了学生面前,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使他们很快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接着,揭示课题后,我引导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的脑海里冒出了哪些问题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文的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课文中有许多词语,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隔甚远,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第一课时不能很透彻地理解的话,势必会影响到后面的课文学习。因此在学习生字
2、新词时,我采取分类出示词语的方法,把可以用同一种方法理解的词语放在一起。如,“焦急”“痛苦”“自豪”这三个词儿,都可以用给它们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放在一起出示,给学生提供了理解上的方便。而“无可奈何”“一本正经”这两个四字词语,在指导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把它们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来体验。如,出示句子:“妈妈痛苦地呻吟着,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爱迪生站在一旁焦急地看着妈妈。”学生在读句子时,会情不自禁地突出词语“无可奈何”,这时,老师趁势问:“妈妈那么痛苦,爸爸有办法吗?那你知道什么是无可奈何吗?”学生很自然地就说出了答案:“无可奈何”就是没有办法的意思。通过这种方式理解词语,降
3、低了理解难度,学生更能深刻体会。同时,把词语放到课文的句子中来理解,在理解了词语意思的基础上读好句子,两者相得益彰。由于本课内容生动易懂,叙事层次清楚。我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学习默读课文的方法。默读时请学生注意两点:一是要边默读边记忆故事的主要情节,二是要重点抓住文中的“焦急”、“手心攥出汗水”、“眼睛一亮”等词语来体会爱迪生当时由“焦急紧张激动”的心情变化,从而考虑自己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怎样插进自己的语言。在进行这一环节时,我让学生自己练说,同桌互说,小组内说,最后全班交流。通过向别人讲述故事,既完成了课后练习,也达到了让学生全面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的目的整节课遵循语文课堂教学规律,由字到词,到句,再到篇,层层推进,突出训练点,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