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石村的故事石有星,南宁市人,早期在原南宁市郊区金陵镇、三塘镇政府工作近十年,后在南宁市郊区党委办、文明办,城北区文明办、宣传部,西乡塘区政府办、组织部、卫生局、卫生计生局等近十个单位和部门任职,现任西乡塘区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主任科员。多年被评为南宁日报、南宁晚报、南宁电视台、南宁人民广播电台优秀通讯员,在区、市各级媒体发表新闻稿件近百篇。获南宁市民委民族团结中国梦壮乡情作文征文比赛三等奖,2018 年参与编撰北宋名臣石鉴并获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优秀作者奖,作品祖德荫千年,荣耀在今朝获南宁市作协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优秀作品三等奖。祠堂和庙宇小石村的祠堂和庙宇,现在有的保存完好,有的已不复
2、存在。听村里老人说,祠堂和庙宇里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灵性,不能拿回家,拿回家会遭到报应。村里祠堂和庙宇的香火直到现在从没间断过,特别是过年过节时的香火更加旺起来。土地庙。村里唯一的土地庙在村庄的最上头,庙不大,用青砖砌了一堵不到齐腰高的挡墙,紧贴挡墙的前面砌有一个神台,神台上面摆放一个香炉。当地土话叫“庙啦美”,意思是大树底下的庙。那里以前长着很多不知名的树木,大树底下还有很多杂草和荆棘,阳光几乎是照不到地上,给人感觉是那里整天都是阴森森的,清静得有些可怕。听老人说,很久以前的一年夏天右江发大水,一个香炉漂到村头岸边停了下来。村民用竹竿把香炉推出去让它继续往下游漂,可是不管怎么推,香炉
3、还是拐个弯又漂回来。如此反复很多次,村民觉得香炉有灵性,想留在这里佑护我们。村民们就齐心协力把香炉请到村头安家,便有了村里的土地庙。自从有了土地庙,村民每逢年过节,或有红白喜事,都会到土地庙来烧香祭拜,祈求风调雨顺、平平安安,这习俗已经传承了近千年。护天观。坐落在右江北岸的小石村码头,坐北向南,与大石村隔右江相望,村民叫做“群庙”,“群”壮话就是“上面”的意思,“群庙”就是“村头上面的庙”。说是庙,其实是一座道教的道观,并非寺庙。护天观占地约四百平方米,二进合院式砖混结构。观中悬挂着清乾隆十四年(1750 年)铁铸的古钟一口,钟高约一米,直径八十厘米,钟体刻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八个大字。听
4、老人说,护天观有几百年的历史,以前规模非常宏大,有好几进的院子,新中国成立前那里还办过学校,日军占领南宁后,一些难民逃难曾经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后来被拆了,拆下来的青砖、青瓦和木料等材料一部分用来建村里的小学和仓库,一部分拿去建三个生产队的牛栏,剩下的在原地建集体养猪场。古钟原有一对,后被小石村不遠的定东的劳改农场借走一口做指挥信号用,另一口搬到村里的小学做学校上下课的敲钟工具。离小学不远的地方是小石村生产队的村部,村部办公室红瓦、白墙,房间全部都有天花板。办公室是一排平房,两头厢房突出,中间正大门的房间的屋檐呈三角形凸起,凸起部分的中间有一个红色的五角星。村部办公室的后面是远近闻名的石鉴学祠
5、。村部办公室旁是村里的大晒场,大晒场从石鉴学祠旁边一直延伸到河边。每年夏秋两季,村里收割回来的稻谷大部分都在这里晾晒。大晒场靠近石鉴学祠的这一头,与石鉴学祠平行建有大小两间房子,小房子是村里的代销店。大晒场靠近河边的那一头,建有一排平房,以前曾是村里的大食堂,后来改为村里的仓库,再后来改做知青的饭堂。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城里来了两批知青,每批几十人。村里在村部办公室对面靠近河边,大晒场旁边的空地上又建了两栋“七”字形的知青宿舍。八十年代后,知青陆续回城了,村里也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集体稻谷没有了,房子没了人气,慢慢地就破败了。后来村里把两栋知青宿舍和靠近右江边的仓库拆掉,用拆下来的砖头把
6、整个大晒场和空地砌起了围墙。再后来,村里把村部的办公室也拆了,在原地建起一栋两层的楼房,就是现在的村文化室。小时候中午放学,我和同伴们经常跑到村里的养猪场去玩耍。养猪场很大,养有几百头猪;养猪场那里还有酿酒房,酒房散发出来的大米饭发酵的芬芳味道,在很远都可以闻得到。整大锅大米饭煮熟了,大人们把雪白松软、香气四溢的米饭,用大铁铲一铲一铲地往竹垫上摊凉,剩下米饭锅巴,那是我们小伙伴们的美食。好酒拿去市场卖,酒糟用来喂猪,猪吃了皮肤红润红润的,贪睡长得快。除好酒外还有低度的酒尾,酒尾用瓶子或者是罐子装,存放一个星期之后就变成了米醋。吸引我们经常去养猪场玩耍的不单是酒房,还有养猪场周边长着一种不知名的
7、绿肥,长得比大人还高,割去放到稻田里沤肥是很好的农家肥料。秋天绿肥成熟时会长出一串一串的果实,果实比绿豆小但要长得多,摘回家炒熟,比炒黄豆还香。冬天最冷的时节,村里的老牛过不了冬,往往会被冻死。村里把死牛肉卖掉,煮熟的牛骨会粘一些肉和筋,用小刀慢慢地割,拿回家就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剩下的骨头就拿到养猪场熬汤煮混合饲料给猪吃。养猪场的猪栏除了青砖、青瓦外,还有很多石墩、石板、石门枕之类的。听说拆护天观时,那些东西太重搬不动,留在原地。酿酒房旁长着一棵很大的木棉树。每年春天木棉花开的季节,周边很远的村庄都可以看见这棵大树树冠上的花朵像一片彩霞般红艳。可惜二十年前村里卖给了一个木材商贩。实行家庭联产承
8、包责任制后养猪场不存在了,那里就变成了空地。有人就在木棉树那建房子,住了一段时间,不知道什么原因,那家人全部搬走了,直到现在房子还是空的。现在的护天观是村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集资重修的。学校撤销了,小学的古钟和两根大梁又重新搬了回来。从那时起,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村里都在那里举行庙会,庙会持续三天三夜,非常隆重。主要活动就是祭祀,祈求神灵保佑全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平安安。逢年过节,或者家族、家庭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村里人也都会到那里去祭拜。石鉴学祠。一座欧式风格的两层楼,砖木结构的建筑物,坐落在村文化室后面,与文化室平行,坐北朝南,隔江对岸就是大石村。以前没有文化室挡住视线的时候,站在学祠二楼的
9、窗口,可以览视整个大石村的全貌,还可以远远地看见下游那龙码头和镇上的很多建筑物。学祠后面隔着马路的是一口近十亩地的大鱼塘,鱼塘土话叫做“坛立蹦学校”,就是“学校后面的鱼塘”的意思。可想而知,学祠以前就是一个学校的场所。村里的老人讲,石鉴学祠始建于清朝光绪初年,迄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历史。学祠青砖黛瓦,二楼楼板全部是木板结构,二楼正面所有窗口上部都有半圆拱门挡雨。据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坛洛,到大石村抢掠,村民都跑光了,没有抢到什么好东西,就想到我们小石村这边来抢。当时河面上所有的船只都停靠在小石村这边来了,日本兵没办法过河,就用三八步枪在河对岸瞄准学祠顶部进行疯狂射击。学祠是清朝时期小
10、石村村民为了改变以往私塾教育落后的状况,由全体村民捐款集资而兴建的学府。一九一七年再次集资重修,改为龙石国民学校。龙石国民学校是当时那龙中团(民国建制)建立的第三所国民学校,是那龙当地唯一一所由自然坡自行兴建的国民学校,学校的日常经费开支全部由小石村村民自筹解决。自从有了学校,小石村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石鉴学祠的建立,有两个方面的意图:一是为了方便纪念、祭祀大石村和小石村的始祖石鉴以及小石村的先祖提供场所;二是为了小石村的孩子就近读书提供方便。新中国成立前,邻近村也有很多孩子来到这里就读。记得还是小学生时,村里的石坚(石务裕,画家、书法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经代表广西优
11、秀青年在北京得到毛泽东的接见)说过,他还是小孩时,有一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早起挑水劳作的村民发现,村里一夜之间来了很多穿着黄色军装、全副武装的军人,把全村主要出入口全部警戒了,村民只许进不许出。后来才知道是解放军来了,那一天小石村就解放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村里广播室、财务室就设在石鉴学祠的二楼,村民要看报读书就到二楼,那里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广西日报和很多杂志、画报。一楼左侧有两间房间,靠近大门口那一间是医务室,另一间是仓库。右侧的两间房间没有隔开,是专门存放花生、黄豆的仓库。我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学校拆除重建。没有教室上课,有几个班就搬到石鉴学祠去上课。虽然临时教室有点潮湿,灯光通风也不足,
12、但老师很认真地教,同学们也努力地学。一九七九年毕业的时候,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考上了高中,有三位女同学还考上了中专和重点中学。当时整个那龙公社考上中专和重点中学的只有七人。那龙公社是一个拥有八万多人口的大公社,一个自然坡(那时小石村仅六百多人口)自己承办的两年制的初中部,能够考出那么好的成绩,是绝无仅有的,曾经轰动一时。那年那龙公社有的大队承办的初中部,一个都没有考上高中。县教育局生怕这些村以后没有人读书,不得不降低录取分数线,分几个名额给予照顾。那年小石村学校出名了,小石村的老师也出名了,绝大部分老师陆续被提拔重用,先是小石村的媳妇梁桂凤老師提拔到县教育局;接着石春录老师先考上师范再分配到那龙中
13、学任教,后到郊区高中当老师,再到南宁市城区教育局和城区政府当领导;石仕生、石启能、石春雷三位老师到那龙中学分别任教导主任、骨干教师;石春珠、石春宣老师提拔到别的学校当校长。最近几年,外出工作的人多了,村里的小孩少了,为数不多的小孩都全部集中到镇上的那龙中心小学读书了。村学校不存在了,石鉴学祠也少了很多昔日的热闹。尽管如此,每到逢年过节,外面的人回来了,那里又恢复热闹的场面。节日期间,村里会组织开展篮球、气排球比赛,开展游园、文艺晚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文化体育活动。特别是大年初一和大年初二的游园晚会和迎春文艺晚会,村民自行组织,节目自排自演,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更具本土文化特点,吸引各家各户亲
14、朋好友和附近村庄村民参与和观看,场面隆重热闹。其间,村民也会自发到石鉴学祠里进行祭祀活动。二一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南宁市作家协会、石鉴研究会和大石村、小石村联合在小石村石鉴学祠所在的村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北宋名臣石鉴文化节”,石鉴文化长廊展、文艺演出、历史知识抢答、书画表演、慰问老人和困难户、义务诊疗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吸引了各级领导、各级媒体记者和广西各地石家宗亲共六百多人前来参与和采访。为营造节日氛围,石宏(石坚之子,良庆区检察院检察官)在石鉴学祠的门口用大红纸写了一副对联,“学祠年年香火旺,石家代代福禄多”。庙坛祖。土话是“坛祖”,意思为“祖宗的鱼塘”,“庙坛祖”就是“祖宗鱼塘那里的庙宇”的意
15、思。以前听石春玲(广西舞台音响设备研究所所长)的祖母说,她刚嫁来小石村的时候,就亲眼目睹过庙坛祖的盛况。庙坛祖就在现在的村中间的“坛祖”鱼塘的边上,当时规模很大,单是建筑物都有三进,全部是青砖、青瓦,还有围墙,占地一二十亩。据说是小石村的兰内和五凤两个巷子的村民共有。民国初期,那龙镇刚刚开始规划建设新镇,将原来在龙达村的旧圩搬迁到新镇上来。我们小石村利用祖宗世代承传下来的资产,在那龙新镇上购买了两块地皮。直到现在,镇上的两间店铺仍是全体村民共有。人民公社时期,小石村共分为三个生产小组,以村民的聚集居住地域来划分。村头、村中间、村尾,分别简称叫做一组、二组、三组。三个小组都有各自的生产区域和耕牛
16、。虽然名义上是分了组,但村里的财务是统一的,汽车、拖拉机、碾米机、抽水机、变压器、鱼塘、煤矿等资产和生产资料是全村共有的。另外村里还分有农业科技组、渔业组、副业组等专业生产小组,各生产小组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全部归村集体所有。交粮纳税之后,剩下的才分配给村民。新中国成立前,小石村按照村民聚集居住的习惯和宗族宗亲的亲疏远近,从村头到村尾,分别划分并称呼为楼群、兰内、五凤、立仓、楼拉共五个族群巷子,这些称谓都是土话方言。“楼群”就是村头的巷子的意思;“兰内”就是村中间的巷子;“五凤”是因为以前这个巷子有五间祖屋,比拟成五只凤凰;“立仓”是因为以前这个巷子曾经有过储存粮食的仓库;“楼拉”就是村尾的巷
17、子。很久以前,大石村和小石村是同宗同祖,由于生产和医疗条件有限,人口增长很慢。后来人口慢慢地多了,小石从就大石分出来。清朝时期,小石村人口不多,村里的红白喜事,全村男女老幼都是一起参加的。后来人口逐渐增多了,红白喜事多了,负担太重,不得不按照宗族的亲疏远近来划分和安排。习惯上红白喜事也要按长幼和先后来安排。如果一个家庭有几个儿子,长子结婚,酒席规模就大一点,除了巷内宗族男女老幼全部参加外,其他巷子的所有男丁全部参加。其他的孩子结婚,酒席规模就小一点,每家派一个代表就可以了。如果是嫁女,最亲的家族全部参加,较远的家族只派男丁参加。满月、生日酒也是这样。白事基本上参照红事安排,规模比红事小。小石村
18、以前只有一个共同的祖屋、祖坟、祠堂、庙宇。后来人口多了,按家族宗亲的亲疏远近,分成若干祖屋、祖坟、祠堂、庙宇。到了清朝以后,因为瘟疫、战争、社会动荡等原因,这些建筑有的逐渐消失了。庙坛祖拆除之后,那里就变成了空地。人民公社时期,空地被村里开垦成为村集体的菜地。村里有一个能工巧匠做了一个人力抽水机,人力抽水机安放在坛祖鱼塘塘边,只需一个人不断地推拉抽水机的手柄,抽水机就源源不断地把鱼塘里的水抽上来浇灌菜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小石村的人口快速增长,每家每户生育五六个小孩是很正常的。随着人口的增多,孩子长大了没有房子住,想建房子但是宅基地又有限,于是有的根据村集体的安排,搬迁到村边荒地或者自家的自留
19、地建房;有的就在村中把旧房子拆了,进行改建扩建;有几户人家就在原来的庙坛祖,后来变成菜地的地方建了几栋房子居住,这几户人家只在那里居住了几年,后来又陆续搬走了。现在房子还在,有的房顶已经坍塌,从坍塌的瓦顶那里长出很大、很高的树木来。就算是没了庙坛祖,还是会有一些人记得曾经有过庙坛祖。村里人就在庙坛祖原地靠近路边的空地上,用一些砖块砌起了一间土地庙样大的小房屋,还用水泥砖砌起了比人还高的围墙把小房屋围了起来,小房屋里面安有香炉,供人们平时祭拜。鱼塘和闸门鱼塘。小石村有十几口大大小小的鱼塘。村民根据鱼塘所处的方位等给每口鱼塘都取了名字,如“坛群”就是村头处的鱼塘,“坛大门”就是村大门处的鱼塘,“坛
20、立崩学校”就是学校后面的鱼塘,还有“壇熬漏”就是以前那口鱼塘的旁边曾经有一个酿酒坊如此这般的称谓,全部都是土话,只有本地人或者会说壮话的人才能听得懂。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石村靠右江畔,自古以来就有养鱼的传统。每年二月份开春的时候,河水慢慢变暖了,右江的鲤鱼、鲶鱼纷纷到河滩浅水的水草丛中交配繁殖,等到鲤鱼苗长到像南瓜子,鲶鱼苗像婴儿的拇指那么大时,村里人就开始下河捕捞鱼苗。捕捞的鱼苗要把鲶鱼苗剔除,放生河里,因为鲶鱼苗长得很快,而且生性残暴,会吞食其他的鱼苗。把鲤鱼苗放到鱼苗塘喂养一个月左右,待长到大人的拇指那么大,就移到大塘中放养。每年八九月份,右江发洪水的时候,是各种鱼繁殖的季节。
21、此时的右江江面洪水滔滔,浑浊的江水混夹着泥沙,漂浮着各种垃圾、树木滚滚而来,滔滔而去。上游各种鱼繁殖的鱼卵,随着洪水激荡沉浮,到了我们小石村这一带,很多已经自然地孵化出比火柴棒还小,肉眼还看不出是什么鱼种的鱼苗了。等到河水不再涨的时候,村人用捕捞工具去捕捞鱼苗。捕捞回来的鱼苗,要经过筛选,把不值钱的杂鱼去掉,留下好鱼,然后放在鱼塘里织得很密的专用渔网里面放养一段时间。等到鱼苗长到能分辨出是鱼种的时候,把鱼苗从鱼塘的专用渔网里面捞起筛选,经过筛选的好鱼放养到鱼苗塘里,让它慢慢长大,等到长得有两个手指那么大的时候,再移放到大鱼塘。水比较深、水体较肥,而且阳光充足的鱼塘,鱼长得特别快。不到一年鱼就能
22、长到三四斤重。大头鱼长得更快,有五六斤重。村边有一口叫做坛那鸭的鱼塘,十五六亩的水面,周边没有什么树木,很开阳,而且旁边就是一组和二组的牛栏,鱼长得特别快。在不是很冷的季节,两个组的牛群刚放出来,牛群就争先恐后全都钻进鱼塘里泡澡,牛群走进鱼塘的浅水的地方开始屙屎拉尿。正因为有了牛粪作为饲料,那里的鱼都比其他鱼塘的鱼长得快。村里的鱼塘平时是不捕鱼的。只有到了清明、国庆、春节的时候,村里才统一安排捕鱼分给村民。偶尔村民有红白喜事的时候也可以捕鱼,但是要过秤交钱。集体捕鱼是一件非常兴奋的事。五六十个青壮年男子下水之后拿竹竿的猛力拍打水面,空手的在胸前的水体伸出两个掌面相向的手掌,一上一下,向内不断地
23、撞击水体,发出砰砰砰的声音,岸上的男女老幼齐声高呼,水里的鱼受到惊吓,到处乱跳乱蹿,鲢鱼、大头鱼纷纷跳跃到水面上来,整个鱼塘看过去白花花的一片,全部都是跳跃的鱼。鱼罩反拿着,举在水面的空中,用一只手掌封住小罩口,不断跳跃的鱼就纷纷自己跳进鱼罩里去了。如果要抓草鱼和鲤鱼必须得用网来网,因为这两种鱼只会在水里到处乱蹿,不会跳出水面。村里每年到冬季雨少的时候,都会轮番抽干几口鱼塘,暴晒一段时间,等到淤泥半湿半干了,集中全村所有劳动力,用铁铲来铲,泥箕来挑,或者人排成长队,用双手捧着泥块一个接着一个传递,把淤泥搬到岸上晒干之后,再搬运到水田里做肥料。塘泥是很好的有机肥,放过塘泥的水田,长出来的稻谷,比
24、没有放过的要好得很多。由于小石村有养鱼的资源优势,加上村里土地平坦,水利条件便利,能排能灌,粮食年年丰收,所以那龙一带的人都把小石村叫做“鱼米之乡”。闸门。新中国成立前,小石村被十几口鱼塘团团包围,叫护村塘。说是古代的村民为了防御盗贼的入侵而开挖的,鱼塘水底暗藏有竹签。开挖上来的泥土用来筑泥墙建房屋。一些鱼塘包围不到的地方,都有丛生的荆棘。小石村还根据村民的居住环境和家族宗亲的亲疏远近,分为五个家族村民巷子。每个巷子都建有一个闸门,村民出入村子,必须经过闸门,别无他处。闸门是用青砖来砌,双鱼砖、两层楼高,看起来很坚固。楼板是木制的。一楼就是大门,大门由两扇很长、很宽、很厚的,能够开合自如的大木
25、板组成。闸门两边的墙壁,还有两扇大门板的顶部、底部和中间的位置,还分别固定钉有能够横着扣住一根长粗木棍的机关。二楼是专门用来睡觉和值班看守的小房间,上下二楼,都是用竹梯。闸门的两旁,或是高墙,或是鱼塘,或是丛生的荆棘,人、牛、猪、狗等动物是无法逾越的。闸门一般在白天时间是敞开的,无须人看守。天黑以后,在地里田间劳作的人们全部收工回家,闸门才关闭。在两扇门板上扣上三根长粗木棍,大门就被固定得严严实实,就算门外有很多人,也无法把大门推开。到了晚上,小石村的五个闸门,全部都有村民看守值班。万一发生什么紧急的事情看守人就会敲打铜锣,全村人就会全部起来集中做好应急准备。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安定,闸门已经
26、没有使用价值,村里的五个闸门也被拆掉了。沙滩和鹅卵石滩沙滩。小石村沿右江岸往上游约两公里的地方,有一条溪水,隔着溪水就是平基村的地界。溪水的源头是定龙大水库。每年夏季下大雨的时候,集雨范围内的山坡、村庄、水塘、田地的雨水全部汇集到溪水的上游,和定龙水库溢出的雨水在溪水口与右江的洪水汇合后流向下游。右江洪水夹杂着大量的泥沙,从上游滚滚而来,在溪水口受到溪水的阻挡冲击后,江水在溪水口的下游就形成范围比较大的湾流水域,湍急的江水到了湾流水域内就变成漩涡,很多泥沙就沉积了下来。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的沉积,在溪水口的下游形成了一个平坦的、高出正常水位的沙滩。在河水涨得很高的时候,整个沙滩是看不到任何痕迹的
27、。只有到了每年的旱季,河水慢慢地变小了,沙滩才冒出水面。沙滩很大,有二三十亩地的面积,成不规则的长方形,从河岸缓缓向江面倾斜。沙滩是我们小时候的乐园。生产队在沙滩河岸上的旱地里每年都种有很多的红薯,红薯叶连红薯藤一起割了拿回去切碎、晒干,可储存一段时间,等到青黄不接的季节,煮熟了喂猪。红薯挖回去分给村民做杂粮。每年沙滩露出水面的时候,也是红薯成熟的季节。我们经常一大帮小伙伴,有的负责去挖红薯,有的负责去找柴火,有的负责去搬泥块。一起跑到沙滩上,用泥块堆砌成小窑,用柴火来烧。等到小窑的泥块被烧得通红通红的时候,用大泥块堵住火窑的口,慢慢地、小心翼翼地用一根小木棍把小窑的最顶部撬开一个小口,把一些
28、被烧得通红滚烫的泥块捅到火窑的底部,摊平,再小心翼翼地把红薯一个接一个放进火窑里。等到红薯放得差不多满窑的时候,用小锄头背部的拐弯木头,将火窑火红的泥块从外往里敲,让泥块全部覆盖窑里的红薯,把泥块全部敲碎,盖上一層厚厚的泥沙保温。大功告成,伙伴们就跑去玩其他的了。大约半个小时后,小伙伴们纷纷回来,用小锄头慢慢拨开最上面的一层泥沙,露出还热得滚烫的、冒着热气的窑泥,用小木棍小心翼翼地拨开窑泥,最后露出的是一个个表皮被烤得焦黄焦黄,里面熟透的、黏软的、香喷喷的红薯了。大家分着吃,味道确实是有让人看见了直流口水。一些家里靠近江边的村民,有时会在早上把自家的鸭群或者鹅群先赶到水边,再沿着船家纤夫平时拉
29、船用光脚走出的光滑的人行道路往上游的沙滩驱赶。鸭群或者鹅群到那里以后,人就可以自行回家干活,傍晚才去把它们赶回来。沙滩的浅水处,生长有很多的水草,水草里往往有小鱼、小虾躲藏,是鸭子的快乐天堂。沙滩上长出的嫩草,更是鹅的美食广场。整个沙滩以前都是村里集体所有。记得村里连续很多年每年冬季都在那里种有很多的蔬菜,有大白菜,也有专门喂猪的牛皮菜,还有椰菜。椰菜很好吃,有点甜,但大人不给多吃,说是吃多了很热气,容易上火。村集体也曾经在冬季在沙滩上试种过小麦。小麦是北方粮食作物,南方气候温暖,不太适合小麦的生长,产量很低,所以只是试种一造后,就不再种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外村人开船到那里挖沙。沙
30、变得越来越少了,就用捞沙船来打捞。整个沙滩的沙都捞走完了,甚至河岸边竹子丛和一些树木以及泥土都坍塌到了河里。二一七年,小石村下游不远的左江、右江汇合处三江口建了老口水库,河水被抬涨高了很多,沙滩是永远再也看不到了。鹅卵石滩。从我很小开始记事的时候,就知道我们小石村村边的右江边上有一片面积很大的鹅卵石滩。鹅卵石滩从护天观往上五六十米的河岸开始,延伸到下游的那龙煤矿抽水站附近,长度有四五百米。每年旱季河水渐渐变浅的时候,鹅卵石滩露出水面,最宽处有五六十米。从岸边的高处缓缓地向水里低处慢慢倾斜,大人光着脚在水边往水深的方向行走,走了五六米,河水还没有没到裤腰。小时候经常跟那些比我们大的小伙伴跑到河边
31、。一群人坐在鹅卵石滩上,远远地望着船家渔夫打鱼,望着上下来往的船只。每天河里来往的船只很多,络绎不绝。有的是靠用人力牵拉的大木板船,几乎每只船高高的桅杆上都张挂着三四张经过反复缝补的、大得像电影银幕似的、被日晒雨淋变得很陈旧的灰白色的风帆。逆水上行的大木船,两侧船檐窄得只够一个人行走,光滑的走道上每隔一个大人行走一步的距离,都横着固定有一节和走道同样宽的凸起的小木板,便于撑船人用力撑船时脚板不被撑滑。船的两侧走道,各有一名船工,各自拿着一条长长的竹竿。竹竿的一头固定在一根短粗的、被沙石拖磨得光亮的丁字形铁钎上,另一头连接一个三角形的、有点像医院里经常看到的病人用的腋拐杖的肩搨,肩搨缠着几层布条
32、。船工从船头开始,将竹竿插进水里,用肩膀顶住肩搨,双脚在走道上轮流用力踩踏着凸起的小木板行走,走到船尾,松开肩膀,转向回头,一只手抓住肩搨拖着下半截在水里漂浮的长竹竿,走到船头,将竹竿插进水里,转向,用肩膀顶住肩搨,行走如此反复的动作,在人力的作用下,船就不断地往前移动了。绝大部分的纤夫都是光着脚和上身走路拉船的。个个都是黑不溜秋的,但是看起来很健壮,特别是腿部肌肉很发达。由于有很多纤夫长年累月行走,河岸边自然就走出了一条沿着河岸地形起伏的、几乎两头都看不到尽头的、光光滑滑的纤夫人行道来了。船家有一句令人哭笑不得的骂人的口头禅“干活就见人,吃饭不见人”!刚开始听到的时候,我们还以为是在表扬人呢
33、。后来听了人家的解释,才懂得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其实是一句说反语的骂人的话。原来纤夫拉船是很辛苦的苦力活,大伙用力拉船的时候都是弯着腰走路的,而偷懒的人不想用力,就直着腰跟大伙走,身子显得比别人高出很多,船上的船主在后面看去,就只看到偷懒的人了,所以就是“干活就见人”了。等到吃饭时,偷懒的人往往最贪吃,把大饭碗装得满满的,几乎可以挡住人的整个脸部,所以就是“吃饭不见人”了。江面上除了来往的大木船外,还有很多大小不同的机动船。小的就是在船上安装手扶拖拉机的机头作为动力,在船尾装一个螺旋桨,行走起来嗒嗒嗒地响个不停,显得非常吃力,但是走得飞快。大的有两种,一种是单独的一艘轮船,前低后高,低的部分占了
34、整个船只的绝大部分,那就是堆放货物的船舱。船尾的小部分高出很多,那就是发动机房、驾驶室、厨房、卧室、厕所等所在了。另一种是拖驳轮船,前面是一艘较小的、没有装任何货物的机动船,在它的后面牵引着一串比它大得很多、装满货物的驳船。驳船和单独的轮船长相都差不多,只是驳船没有发动机,不能自己行走。不管是单独的轮船还是一连串的驳船,发动机功率都很大,在江面上行驶,远远就能听到轰轰轰的震动空气和江水的巨响声,船尾大口的烟窗朝天冒出滚滚浓烟。人们都很关注来往的船只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一般大木船和单独的轮船装的是贵重的货物,用帆布遮盖得严严实实的。而连成一串的驳船,装的大多是煤炭、矿石等很重的货物,不用遮挡的。
35、不装货物的空船很少见。鹅卵石滩是全村人都喜欢去的地方,女人们每天早上去那里挑水、洗衣服、洗菜,男人和小孩傍晚去那里游泳。滩上的河水清澈、干净,在河水不是很深的地方,可以清楚地看见水底大小、颜色不同的鹅卵石,还有一些游动的小鱼、小虾。大鱼是很少看见的,因为那里水浅,人可以看到鱼,鱼也可以看见人,自然就不会往这里来,所以极少有人在滩上钓鱼。游泳自然是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很多人都喜欢。游泳体力消耗很大,肚子也饿得快,东西吃得多。让人记忆犹新的是,到了冬天最冷的时候,游泳一般是没有下雨的中午才去。脱光衣服感觉非常冷,走到水边,河水刚刚没过脚板的时候感觉更加冷,全身冒起鸡皮疙瘩,哆嗦得
36、直颤抖。此时要下决心,双手连续捧起几把冷水,从额头淋到脸部和胸部,双掌用力拍打几下手臂、肩膀、胸膛。扑通一声就一头钻进深水里,双手和双脚用力在水里翻腾多次,使体温适应冷水的温度,很快就不觉得寒冷了。游够了,刚上岸时,也是非常寒冷的,要尽快用毛巾擦干全身,赶快穿上衣服。穿上衣服,很快就感觉非常暖和,非常舒服。滩上的鹅卵石大部分是两种颜色,一种是白色,有的白得像玉石一样晶莹透剔。另一种的灰黑色的。其他颜色也有,但是不多。卵石有大有小,大的有大人拳头那么大,小的有鹌鹑蛋那样的。也有一些更小的,还有一些粗沙夹杂其中,但是沙并不很多。村里的小孩在河边游泳的时候,顺便捡一些光滑好看的、圆圆的、比鹌鹑蛋略小
37、的小卵石,用作弹弓打鸟的弹丸。圆的弹丸不容易打偏,放在小口袋里随身携带也很方便。鹅卵石滩下游的浅水湾流处,有河蚌。肉小壳厚而且沉重,外表长得像癞蛤蟆似的,肉很鲜美。但是村里人都不大喜欢吃,因为那个东西很重,费很大力气拿回家,破开壳里面没得多少的肉。只是到了每年的冬季,很多人手脚的皮肤被冻得开裂了,才去河边捡几个回来。把外表像癞蛤蟆的蚌壳用火烤脆了,碾成粉末,用一点猪油来调和,涂抹在皮肤的开裂处,很快就会愈合。听人说,那蚌壳含有珍珠的成分。深水处有很多长得密密麻麻的不知名的水草。水草大多有半个大人那么高,根部牢牢地扎在河底的泥沙里,茎叶随着水流的波动在水里不断地摇曳。水草长在水中有腥味,在青黄不
38、接的季节,很多小孩去到那里,潜到水里,打捞水草,拿回家煮熟了喂猪。水中植物性太凉,猪不大爱吃,吃多了会拉稀,所以要掺杂一些野菜、青菜、米糠。几年以前,有外村人开船到鹅卵石滩那里挖沙石,村民怕挖走了沙石,河床被挖空了,河岸就坍塌,破坏全村的环境和风水,就制止了挖沙人。下游的三江口建起了老口大坝之后,为防止河岸滑坡,国家计划在小石村鹅卵石滩上面的河岸和对岸的大石村建设防护设施。原先的设计方案很简单,小石村的防护设施只是用钢丝网固定片石,只有一条很小很窄的下河阶梯。经过小石村在南宁工作的兄弟们的大力协调,设计单位改变了设计方案,增加了投入,建成了一个河道下面有坚固混凝土挡土墙,河岸上有上、下两排长长
39、的水泥柱栏杆,上游、中游、下游各有一个很宽的下河阶梯的码头。与对岸的大石村简陋的护坡相比,小石村显得更加稳固、更加漂亮。老口大坝蓄水以后,河水被抬高了很多,昔日的鹅卵石滩已经永远地沉睡在河水里了,未免有些惋惜。滔滔不绝的江水往东流去不再复返,江面宽阔宁静,两岸郁郁葱葱,小石村变得更加优雅、更加靓丽了。特别是河边的网箱养鱼撤销之后,江水清澈的码头,已经成为村民平时洗衣、洗菜、游泳和外地人观光、垂钓、游玩的场所,每到周末,市区很多市民都成群结队开车来到那里钓鱼过夜。古树和环村道路古榕树。小石村有很多樹木,最引人注目的是小石村入村口的两旁,一字排开长着六棵大榕树。就像有六顶张开的巨型的保护伞,护卫着
40、整个村庄。六棵大榕树,记忆最深的有三棵,入村口两边各一棵,村尾倒数的第二棵。入村口两旁的两棵,长得特别茂盛,果实比荔枝还大。树干不是很高,但是很粗,四五个人都抱不过来。很多树杈往上再往外生长,树冠四周很均匀,就像张开的巨伞一样。最底下的树杈最末的树枝,大人站在牛背上用手就可以摘到叶子和果实。这两棵大榕树还有两样特别之处:一是每年都多次发芽,开很多次花,花蕾有点像玉兰花,花瓣比玉兰花要大要厚,吃起来有点酸。二是果实特别大,七八成熟外壳还有点硬的时候,变成黄色,摘下来用牙齿咬着慢慢吃外层的那层皮,有点酸甜。待到完全成熟的时候,果子变成了红色,而且变得很软,是许多鸟类喜欢的食物。入村口左侧的大榕树下
41、,是一个大草坪,草是牛最爱吃的不知名的草。村里的小孩放学之后都经常到那里玩耍,翻跟斗、捉迷藏、打扑克,什么游戏都有。一些胆子大的男孩,还学会通过一个人踩在另一个人肩膀上的办法,做成人梯,从树干往上爬。再爬往较低的树杈的末端,双手抓紧树枝,用自己的身体的重量,上下摇动树枝,让树枝和人一起一上一下不断地跳跃,比荡秋千更有乐趣。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正因为大榕树底下很阴凉,加上有草坪可以坐着、躺着,所以每年到了夏季太阳很大的时候,村里人或外出劳作、或去赶圩、或去办事,回到村口时,总是喜欢到大榕树底下乘凉休息一会儿才回家。人聚集多了,自然就成为人们传播各种远近新闻、谈天说地的场所,村里的很多故事和笑话
42、,大多都是从那里听来的。大榕树的前面,有一条人行小道,从右江上游的居联村、平基村一直蜿蜒延伸到下游的那龙镇上。以前还有很多人不会骑自行车,每到圩日,上游几个村的中老年人和小孩只能步行赶圩。不管是挑东西的,还是空手的,赶圩回来的人们,路过村口的时候,都会聚集在大榕树乘凉聊天。居联村河对面有一个叫做上正村的村庄,很多人也喜欢渡河过来,然后步行到那龙镇赶圩。那里的人大多都是肩膀上背着一个布袋子或者编织袋,袋子里面有没有切成丝的晒烟叶,还有一杆秤,听说那个村的主要收入是靠种烟草的。那些人到镇上卖完了烟叶,买回盐巴、猪肉、果菜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走回来的时候,往往也在大榕树底下歇息。让人觉得奇怪的是,上
43、正村的人穿着打扮、讲话和我们那龙本地都不一样。那龙本地人穿的很多都是土布做的衣服,而那些人从来不穿土布。那龙本地女人戴头巾是从头顶往后脑再往两边脸颊都全包裹的,而那里的女人戴头巾,要把头发全部盘在头顶,然后用毛巾折叠包裹成有四个棱角的,有点像颠倒过来的担框的样子。本地人称呼他们叫做“客人”。原来很早以前他们都不是本地人,是从外地迁徙来的。“客人”都是汉族,平时讲“平话”。本地人是壮族,平时讲“土话”。“平话”开始我们是听不懂的,后来听他们讲多了以后,慢慢地也懂得一些了。有时向他们打招呼,偶尔还能喊出一两句夹生的“平话”来。村口右边的大榕树,原来长势和左边的一样,树干稍微比左边的高一点。二十世纪
44、五六十年代修建水利沟渠经过大榕树的旁边,挖去了大树的很多根条,大树树冠才慢慢地萎缩。有一段时间,大榕树变得好像就要枯死了的样子。后来村里另外有了抽水站,大榕树边的水利沟渠没有用了,人们从其他地方搬来很多泥土,把水利沟渠填平,还在大树底下的根部增加了很多泥土,把大树保护起来,大树才慢慢地恢复了生机。村尾倒数第二棵大榕树,几乎和村口的那两棵一样高大。不同的是,这棵树隔着一张大鱼塘靠近村一组和二组的牛栏。一组、二组的牛群平时在周边吃草、逗留、滚爬,大树的附近就多了几坑牛坑。水牛身上长有寄生虫,身痒难受,经常会在地上打滚。天热时,牛在地上翻滚牛身就会裹上一层泥巴作为保护层,不让太阳直接照晒在皮肤上。时
45、间长了,牛经常打滚的地方就会凹下去。凹下去的地方下雨会有积水,水牛更加喜欢,躺下去翻滚把泥巴裹住全身,才不被吸血的蚊蝇叮咬。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牛坛(这种牛打滚坑我们当地人叫做牛坛)了。牛坛不是很深,只够牛躺下去,翻身过来四脚朝天,让泥巴能够裹到牛背。牛坛也不很大,小的够一两头牛在里面滚打,大的能容纳五六头牛。牛坛平时有很浅的水,所以里面会有很多的小青蛙。每当水牛钻进牛坛的时候,被惊吓的小青蛙纷纷跳跃起来,跑到附近的草丛里躲藏去了。最让人恶心和害怕的是,牛坛里会有蚂蟥。蚂蟥有大有小,小的像铅笔芯那么细,大的金边蚂蟥有大人拇指那么粗,十五六厘米长。大树底下有几块残断的无法看清字迹的石碑,成了看牛人
46、乘凉休息的地方。谁都不清楚那些石碑是什么人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搬来的。每块石碑都被人坐得光滑油亮,天气很热的时候,人光着上身,躺在石碑上,感觉非常清凉舒服。在入村口右边离大榕树五六十米,靠近水田边的水沟旁,有一棵扁桃树,四层楼那么高。扁桃树和杧果树一样,每年开春就开花。到了四五月份,扁桃果已经有本地的桃子那么大。在扁桃果里面的核子还没有变硬的时候,用刀破开成两半,去掉核子,用盐来腌。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吃了。味道很酸、很香,如果再放一点辣椒粉,那是配稀饭最好的佐料了。扁桃树结满果实的时候,村里的小孩就用一条短木棍,用力往树冠上果子长得最多的地方乱扔。木棍砸到的枝丫,果子就纷纷落地。可是不管怎么扔
47、,大树最高处是扔不到的,那里还是有很多的果子。只有等到果子变熟了,自然掉下来,人们才去捡来吃。熟透了的扁桃果很香,只是果核很大,除了皮没有什么肉。皮是可以吃的,果核含在嘴里,那香味会保留得很久,让人舍不得吐。环村路。以前的小石村没有公路,村民外出,主要靠步行或坐船。如果去那龙镇赶圩,平时是在右江岸边跟着纤夫走出的人行道往下游走。下雨天或江水猛涨的时候,就沿着居联村、平基村一直延伸到那龙镇的人行小道行走,中间还要跨过一条小溪。右江发大水的时候,要靠船只渡人。如果去南宁城里或者其他地方,就要先步行到那龙码头,然后坐船去;要去坛洛或者扶绥的中东、富庶,就從村边的码头坐船过对岸的大石,然后再步行;要去
48、扬美和江西镇的话,要坐两次船才能到达,过了大石,到了左江,还要过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修筑了南宁至武鸣的国防公路,然后又修通了接通国防公路的双定至那龙的沙石公路。人民公社时期,很多村有了拖拉机,就有沙石公路通到那龙。后来那龙煤矿出产大量煤炭,很多运煤的车辆直达矿区和小石村边的码头,国家才修通了公路。小石村是当时整个那龙公社唯一一个有汽车的自然村,当时连生产大队都没有。小石村能够买得起汽车,很了不起,自然引起很多人羡慕。自从有了汽车,小石村通往村外的公路比其他村的公路要平坦很多,村里每年都投入人力、物力去维修。特别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小石村附近的那龙煤矿兴旺发达时,产煤量很大,那龙煤矿专门在小
49、石村边的右江岸修建了一个专门储存和装运煤炭的码头,修筑了一条从煤矿井口到河边码头的铁路,铁路旁边还同时修建了一条宽敞的沙石公路。沙石路后来又铺上了水泥,村民出入更加方便了。小石村也是当时那龙镇唯一一个通水泥公路的村庄。很久以前,小石村只有一条很小的村道,从入村口的大榕树开始,从村尾通到村头。村路的右边有一片稻田和三口大鱼塘,左边有一条很长的大水沟也是从村尾通到村头。下大雨的时候,整个村庄的雨水先分别汇集到村中的十几口鱼塘。鱼塘水满之后,再汇集到大水沟,拐个大弯,汇集到村边的一口大鱼塘。等到大鱼塘水满以后,溢出的雨水再沿着一条水沟,又拐了一个大弯,流进村头上游的溪水再流进右江里。大水沟外面是一望
50、无尽的田野。旱季的时候,村边大鱼塘积储的雨水,可以通过人工或者抽水机,抽上来灌溉农田。小石村的鱼塘可以让村里的田地旱涝保收。地理先生说,小石村是个风水宝地,连天上掉下来的雨水,都不会轻易地流走浪费掉。村路连接村里的五个居住小巷的巷道,然后再通往各家各户。因为这条道路是从村口前面进村的,所以人们习惯叫做村前道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小石村已经有了手扶拖拉机、大型拖拉机和汽车。为方便机动车辆行驶,将在村外田间地里的稻谷和其他农副产品运回村里晾晒和储存,村人修通了从村中仓库晒场到那龙煤矿水厂,接通煤矿码头公路的沙石村道。因为这条道路是从村后进村的,所以人们习惯叫做村后道路。以前村前道路只能通行牛车和人
51、力车,拖拉机和汽车是无法通过的。因为是泥路,每逢下雨天,村前路就泥泞难行,加上有牛踩踏,靠近鱼塘边的路容易坍塌,路变得越来越小。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石云盛、石春锦当村干部,小石人沿村路两边的鱼塘和水沟全部用片石砌起来。路面拓宽平整,铺上沙石,还按照同样的宽度和规格,把村路延伸,将村前道路和村后道路连接贯通,形成了今天 U 字形的环村快速环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政府号召农村各家各户建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厨房,搞生态文明建设。小石村人积极性很高,在村领导下建设的沼气池和卫生厕所又快又多,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和表扬。政府决定将小石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单位,投入了部分资金,不足部分发动村民和村里
52、在外工作的干部职工捐资,村民投工、投劳义务劳动,终于把整个村的环村快速环道全部进行了水泥硬化。政府还分期、分批加大投入,两年时间,整个村的三个生产小组,五条主要巷道和其他公共场所全部硬化。道路平坦了,交通方便了,各家各户很快就普及了电动自行车。小石村成了全那龙片区第一个普及使用电动车的村庄。连续多年的道路建设,因为经费有限,很多苦活、累活都是村民自己动手,义务完成的。没有请过一个工程队,也没有请过一个外来民工,节约了很多费用。自古以来,村民日常用水都是各家各户到河边去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解决饮水困难,村集体建了一个大水池,安装抽水机。每天把右江的水抽上来,蓄满水池。村民用水桶到水池挑回家即
53、可饮用,减轻了很多劳力。后来村里接通了那龙煤矿的自来水厂,自筹资金建设新的村小学和村文化室,获南宁市级文明村荣誉称号。当时很多人都称赞小石村有“六个第一”:那龙公社第一个村集体有汽车,第一个家家户户能喝上卫生自来水,第一个有村级文化室,第一个全村道路水泥硬化,第一个市级文明单位,第一个家家户户普及电动自行车,比其他村坡起码提早了二十年。大草坪和白坟墓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小石村已经把绝大部分的田地都分给了各家各户承包,唯独村边留有一块面积很大的草坪仍然是村集体所有。大草坪就在村口的地方,从村口的六棵大榕树一直延伸到和平基村耕作区交界边沿,有上百亩。原先是村集体牧场,改革开放之初,各家各户
54、还有耕牛,所以保留下来作为牧场用。村里规定,谁都不得在那里开荒种地,也不得铲草皮积肥。大草坪很平坦,紧贴地面的草刚长出嫩嫩的叶子,就被牛吃去了。草丛里除了有很多、很小个的蚂蚱和三角蛙外,再也没有什么动物了,所以大草坪就变成了村里很多小孩经常玩耍的的乐园。牛们边走边吃草,所到之处,藏在草丛里的小蚂蚱就会纷纷地飞起来,飞得不远,两三米就落下来。小孩们不用工具,很容易就捕捉得到。捕到的小螞蚱,用手把翅膀和两只长腿剪短了,小蚂蚱就不会跑掉。蚂蚱太小,只适合喂鸟,或者喂鸡、喂鸭,鸡鸭一口就可以吞下整只蚂蚱。有时小孩也会用蚂蚱来钓鱼,草鱼、赤眼鱼、花鱼、鲶鱼最爱吃这种饵料。最令人惊奇的是,大草坪的小三角蛙
55、个子很小,没有大拇指那么大,但是跳得很高,每次跳跃,几乎可以跳得小孩的肩膀高。小三角蛙背部长着黄黑相间的花纹,平时躲藏在草丛里,不容易发现。个子虽小,两只后腿很长,所以跳得高。被人或牛的脚步声惊动了,它才会跳跃起来。那小玩意儿跳得很高,但是不会连续跳,跳跃二三下,就不会再跳了。所以,只要慢慢地走过去,弯下腰用一只合拢手指的手掌,快速地把它盖住,它就跑不掉。大人们说,小三角蛙平时吃蚂蚁,所以很补,可以拿来泡酒,也可以生吃。吃了以后,人增强体力,走路走得快,跳得也很高。很多小孩不懂得是真是假,试着捉来吃。把捉到的三角蛙放在自己张开手指的手心上,让蛙的头部对着自己的嘴巴,蛙就飞身一跃跳进嘴里通过喉咙
56、钻进肚子里去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感觉到小蛙在肚子里不断地挣扎跳动,过了一阵子,就没有什么动静了。在离大榕树前面较远的草坪上,有很多排成一排一排的,几乎可以躺下一个大人的浅坑。坑里长着和草坪一样的矮草,那里是小孩玩乐的场所。很多人都在那里捉迷藏,人卧倒在坑里,当作战壕,学着电影里八路军打日本军的场景。后来被大人骂了,很多大人都说,那些浅坑,以前是埋死人的,不干净。以前的小石村没有医生、没有防疫,很容易流行瘟疫。大约是在清朝后期民国初期,广西全省大范围流行瘟疫,村里和其他地方一样,感染瘟疫死了很多人,早上刚把死人抬出去埋了,下午就轮到抬死人的人被人抬出来,很多就埋在那里。死人埋了两三年之后,家属挖起
57、尸骨到别处安葬,就留下一个个浅坑。听大人这么一讲,小孩害怕了,再也不敢去那里玩了。后来家家户户都有了手扶拖拉机,耕牛全都卖掉了。大草坪做牧场的作用没了,村里把大草坪按照人头分给农户耕种。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把已经分给农户而且已经开荒耕种的土地全部收归集体,统一发包给个人经营,承包金全部用于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庙会开支。现在变成了果园小农场。村口大草坪靠近大片田野旁边的草地边上,有十几座看起来年代很久远的墓葬。绝大部分都立有墓碑,有的墓碑已经有点倾斜,大部分还是挺拔屹立。有的碑文已经模糊难辨,有的还是依然清晰可见。有的只有墓碑,墓碑后面的坟冢早已变成了平坦的草地。有的墓碑后面的坟冢还是像一座小山坡
58、似的,巍然不动。这一大一小的两座墓葬,因为坟冢是银白色的,所以村里人习惯把地名叫做白墓。大的白墓的坟堆有大人那么高,底座圆形,从下往上慢慢收拢,远远看去,像大大的白面馒头放在草地上。小的白墓的坟堆有大人腰间高,底下也是圆形,只是从下往上收拢差不多到顶部就变成半圆形,像倒盖的一个大碗上面又倒盖着一个小碗。两座白墓都有墓碑,做工精细,顶端雕刻得像屋檐似的,可遮挡日晒雨淋。碑文虽经岁月风雨侵蚀,仍然依稀可见。村里人都说,这两座墓葬是村里的祖先,清朝时安葬的。坟堆外层色白且非常坚固,以前还没有水泥,用糯米粉、熟石灰膏,加上桔水,反复糅合而成,造价高昂,有钱人家才能造得起这样的坟墓。两座白墓平排坐落,相
59、距四五米。大的白墓表面造得比较光滑,而且看起来很干净,吸引很多小孩到那里玩耍。大家轮流爬上墓顶,坐着滑下来。如此经常反复,那里就变得越来越干净了。小白墓表面比较粗糙,长有一些青苔,色有点暗黑,所以大家都不喜欢在那里玩。两座白墓的前面,有一个很大的晒谷场。两个篮球场那么大,沙石和水泥铺成。晒谷场旁边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每年的夏季和秋季,稻谷成熟的时候,村民把稻谷收割了,用人力挑到晒谷场上。经过打谷机脱粒,摊平晾晒到半干半湿的状态,用汽车和拖拉机运回村中的大晒场继续晒,干之后才入仓。脱粒后的稻草,早造的稻草送回田里做肥料,晚造的稻草要晒干,堆放好,冬天用来喂牛。每年夏季收割完稻谷,接着就是收花生了
60、。村里种的花生很多,要及时从地里把花生收回来,不然就会在地里发芽了。由于时间紧迫,村民将花生连同根部和花生藤、叶子一起从地里拔出,就马上将藤和叶子用刀砍掉,藤和叶子放到马蹄田里发沤做肥料,花生连同根部一起运回晒谷场和大草坪晾晒,晒干以后运回村中仓库存放。等到插完晚稻秧苗以后再将花生荚与花生根掰开分离,用专门的机器将花生荚脱壳,花生仁用来榨油。晒谷场旁边的草坪上,躺着两根四方形的长条石柱,半层楼高,雕工很精细,顶部是一个像桃子模样的形状。据说那两根石柱原来是立在村里祖坟的正面的两边,后来被人推倒了。大草坪承包给个人经营果园了,村里平时晒谷也都在自家的楼顶上了,晒谷场就变成了果园的一部分。两座白色
61、的坟墓如今在还,但是两根石柱不知道在哪里了。文化氛围和名人录小石村的始祖石鉴,为邕州有史以来第一位进士,也是北宋时期邕州唯一的一位进士,被世人尊为邕州第一“乡贤”,南宁市历朝历代乡贤祠,都把石鉴的牌位排在第一位,永享世人供奉的香火和祭祀。石鉴小儿子石经,后来也在桂林考中了进士。父子进士,千年以来,对石氏家族来说是无上荣耀,所以石鉴的后人,都以石鉴为榜样,谨遵祖训家教。以刻苦读书为荣,以勤奋劳动为耀;讲道义,守王法,走正道,树正气,做正人。这种朴素的文化氛围和精神,虽经上千年的朝代更迭、战乱纷争、沧海桑田,但一直一代接着一代传承至今。新中国成立前,小石村拥有多处历代传承下来的祖业。主要以田地为主
62、,也有商铺房产。近的就在那龙镇范围内,远的在隆安县的地界,还有与武鸣交界的地界,每年都有较多的收益。这些收益除了用于每年的集体庙会、扫墓等公共开支外,还用来奖励考上高中、大学的学子,解决石鉴学堂聘请老师的费用和日常开支。正因为有了这些条件,小石村的文化教育氛围非常浓厚,激励了家长供孩子读书的积极性,这种崇文重教的氛围一直延续至今,造就了小石村一大批卓有成效的优秀人才。石呈斐,石鉴第二十三代贤孙,康熙壬辰年(1713 年)岁贡,怀集训导。据邕宁县志记载,石呈斐為坛洛乡大石村人,当时那龙属于坛洛乡管辖。而根据广西石氏宗谱,大石村查无此人。宗谱记载石鉴公支系南宁市城北区那龙镇小石村石起公分支应润、福
63、桂、继环、大明、中美分谱中,石呈斐为石鉴第二十三代孙。邕宁县志应是误记。石乾宗,石鉴第二十八代贤孙,正九品登仕郎。石乾宗继承发扬石鉴崇文重教精神,于一八七六年主持筹资在小石村兴建带有欧洲建筑风格的石鉴学祠,开办学堂。一九一七年,在石鉴学祠开办建制小学,建成当时整个那龙乡第一所在自然村开办的学校,为小石村和周边村庄培养了大批人才,得到朝廷的充分肯定。光绪十七年(1875 年),石乾宗得到当时钦命广西全省提督学院黄为奉请皇恩封赐正九品登仕郎,给赏“鸿案鹤筹”牌匾一块。该匾现收藏在其后代石春念家中。石怀瑜,生在小石村。后来随父移居武鸣里建(后来是武鸣华侨农场,现在的东盟开发区),抗日战争时期加入中国
64、共产党,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武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小石村的石仕恩一九三七年考入广西大学,毕业后担任过南宁和隆安县的地方官员。一九三九年和一九四五年日军两次占领南宁期间,还担任邕宁、武鸣、隆安三县抗日联防队长。新中国成立后石仕恩在南宁市第一中学工作。“文革”时,那龙乡的造反派认为石仕恩是国民党的伪职员,千方百计想把石仕恩从南宁一中抓回那龙批斗,并扬言抓回那龙就当场把他打死。石怀瑜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指示当时的军管会对南宁一中实行军管保护,造反派去了几次,都无法将石仕恩带走。石怀瑜因而有效地保护了石仕恩。石尚英,一九四八年参加共产党的地下武装,任那龙地下武工队班长,后来多次参加协助
65、解放军剿匪。一九五年八月,在那龙的高城岭对敌斗争中光荣牺牲。一九八四年石尚英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并颁发证书。石士恩,小石村民国期间能考上中学到南宁就读的就有十多人,其中石士恩考上广西大学,毕业后曾在隆安县地方法庭任职,新中国成立后在南宁市第一中学任职。石士英,民国初期考上黄埔军校,官至少尉。他文武双全,抗战时期参加长沙保卫战,率领所部坚守阵地,勇歼进犯之敌。日军久攻不下,悍然违反国际法公约向我方阵地发射毒气弹药,石士英及所部全部战死在沙场。石士英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成为小石村人的骄傲。石士英牺牲后,他的两个儿子都非常争气,刻苦读书,都考上了大学,大儿子石春松后来在南宁市第七中
66、学当教师,小儿子石春进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柳州工作,担任柳州钢铁厂一个分厂的厂长。石一华,早在青年时期在南宁读高中的时候,就秘密参加共产党,参加党的地下武装工作,为迎接南宁解放做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那龙、坛洛、蒲庙、明阳等地组织土改和教育工作,在多所中学担任了四十多年的校长职务,一九八二年享受处级干部离休待遇。二一九年,九十六岁高龄的他还健在。石中温,村里排班最老,平易近人,交际广泛,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男女老少都称呼他为二叔。早年从事教育工作,精通画画和书法,专攻宣传板报的策划、设计和制作。后来调到邕宁县总工会工作,主抓各种大型文化体育比赛活动的组织和宣传。逢年过节都回到小石村,带
67、回外面的很多信息,发挥文化宣传干部的优势,动员村干部发动村民开展慰问军烈属、舞狮舞龙、茶话会、游园、文艺晚会、体育比赛等活动,活跃并丰富了乡村文化生活,小石村浓厚的文化氛围延续至今。石务裕,又名石坚,画家,书法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代表广西优秀青年在北京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自接见。绘画、书法作品多次在当时的全区、全市媒体刊登,尤其擅长油画。我们年纪很小的时候,就看见他在石鉴学祠的木板楼上画毛主席的画像。一张有一个房间墙壁那么大的白布,四边用四根木条撑开拉紧固定,用大小不同的毛笔,分别蘸着不同颜色的颜料,直接在白布上涂画,把毛主席的头像画得栩栩如生。现在,石务裕的祖屋大厅的墙壁上,还挂着两个用玻璃镜
68、框装裱的他亲自油画的画像。一个是他父亲,一个是他伯父,画得非常逼真。两位老人虽然已经去世了几十年,但几十年前见过他俩的人,看到这两张画像,马上就恢复对两位老人的记忆。石务裕书法功底深厚,每年春节,他和石中温回到小石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给村里的文化活动乐园和石鉴学祠的大门以及村文化室的几个门口写对联。他的魏书和隶书写得特别有韵味,他用最好的墨汁加上一点高度白酒调和均匀之后才书写。他写的对联很有立体感,入木三分。过了很长时间,对联的红纸都变色、变白甚至脱落了,那毛笔字还历历在目,好像已经刻入在墙壁上一样。由于对联写得好,村里很多村民都争着、抢着请他帮写拿回家贴。他也非常乐意,有求必应,当作一
69、件好事实事来做。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家提倡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掀起建设“四个现代化”的高潮,农村很多地方都写宣传标语。石务裕应邀回到村里,亲自跑到附近的老虎岭山上,拣选了一提桶的铁矿石回来,用石臼捣碎成粉末,用水兑匀成朱红色的涂料;把棕榈叶子的柄杆的一端捣成排笔状,蘸着朱红色的涂料,在村中间路旁边一排整齐的平房的白色墙壁上,刷写了一排二十多个宋体字标语,那些字比人还高还大,规范工整、庄严肃穆。凡是外面来路过的人,走到那里的时候,都情不自禁地驻足注目,赞叹不已。听说这种铁矿石做成的涂料,写成的文字和图案永远都不会变色,可惜那排平房后来拆掉建成楼房了,标语也就不复存在了。石务忠,水利专家,美食
70、家,曾担任过柳江县水电局局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务。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国家派往非洲加蓬援助水利工程项目,为解决和改善非洲人民的生产生活贡献了力量,受到当时在加蓬访问的胡耀邦总书记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精通各种传统美食的制作和烹饪。他在柳州工作的时候,春节回乡曾经在小石村文化室举办了几期美食培训班,向村民传授各种菜肴的烹饪技术。村里很多酒席他也亲自到场进行指导,他讲究食材的选取、配料的搭配、加工过程的细节,尽量做到精益求精。直到现在,小石村的扣肉、鱼扣、鱼丸、白切鸡等传统菜肴之所以比周边村庄的好吃和出名,是与他们这一代老前辈的指导和传承分不开的。石仕桐,曾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长期在农村多
71、所小学担任校长职务,注重师德师风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重视家庭教育。他的几个子女学习成绩非常突出,后来都子承父业当了老师。书香门第的优良作风在小石村产生了很大影响,激励了家长们积极送孩子读书,激励了孩子们刻苦攻读的积极性。石仕愈,副处级领导干部。早年在多所乡村小学任校长,后来在原来的那龙农中、那龙中学任校长,注重抓教学质量。在任校长期间,那龙农中和那龙中学连续多年的中考和高考,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排在南宁市郊区乃至全南宁市农村中学的前列,周边乡镇甚至市区的很多家长纷纷送孩子到那龙插班读书。石天宝,石鉴第三十三代世孙,祖辈是小石村人,后移居隆安县西安村垌坪村,正处级领导干部。先后担任过隆安县
72、委政法委书记、县委副书记,上林县委副书记等职务,书法家。天宝和石中根、石天飞、石超雄、石中静、石春录、石春玲、石会团、石维志、石伟等石家兄弟一起,走访广西全区各地,采访挖掘石鉴文化和石鉴民间故事,参与著书和出版北宋名臣石鉴,与南宁市作家协会、石鉴研究会专家学者以及石氏宗亲会一起策划在大石村成功举办“纪念北宋名臣石鉴千年华诞”,在小石村成功举办了“石鉴文化节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今,大家齐心协力将大小石村申报为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积极协调各种关系,力争把大小石村开发建设成为历史文化旅游名村。小石村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兴学为乐、以读书为本、以知识为贵、以学业为荣,并成为一种传统的社会风气
73、,代代传承。今天的小石村是远近闻名的秀才村。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考上大学的就有五人。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以来,考上大学的近一百人。村中制作龙虎榜,记载每一年考上大、中专学生和家长信息,以此鼓励学子和家长们崇文重教。小石村还是有名的教师村,村中担任过中小学校长的就有十多人,从事教师职业的四十多人。石士桐家族有八人是教師,堪称“教师之家”“书香门第”。村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教师、高级经济师、艺术名人有十多人。八十年代初,那龙乡唯一一个小学教学点设初中教学班的小石小学,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考上中专录取线的就有五人(当年全那龙乡考上中专录取线的仅有七人),教学质量位于全乡前列,小石村崇文重教之风可见一斑。小石村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邕宁县第一批命名的那龙乡的第一个文明村。村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建设有两层楼的文化活动室,建设有文化娱乐广场。村民学有其室,乐有其场,至今不改,文化娱乐氛围十分浓厚。村中每逢春节都举办座谈会、游园晚会,并把畅谈教育、奖励学成之子、举办文化娱乐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开展。每年正初二举办小石村春节晚会,全村男女老少以及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自演自乐,并通过演小品、唱山歌童谣等形式,宣传上学读书、好学修身、崇文尚武,寓教于乐。责任编辑丘晓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