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下语文听课反思-25狼和小羊人教版狼和小羊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5课的一则童话,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故意找碴,小羊据理申辩,狼最后理屈词穷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种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文中记叙了狼和小羊的几次对话展开,口语色彩浓,符合儿童阅读心理。 桑老师的教学体现如下特色: 她抓住了中心词“找碴儿”在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回答为什么找碴儿,怎么找碴儿结果怎么样。教学过程显得层次分明,结构有序。桑老师首先指导学生读准儿化音“找碴儿”,接着让学生划出狼找了几次碴儿,最后在小羊的回答中理解找碴儿的意思。 她能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阅读教学中加
2、强识字教学,注重对词语的理解,通过重点词语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在学习三次找碴儿的对话中,通过“故意”、“气冲冲”、“争辩”、“喊”和“反正”等词语的理解突出狼的凶残本性;而通过“啊”、“亲爱的”、“上游”、“下游”等词来体会小羊温和、善良的特点。 她注重用不同语气语调来朗读狼和小羊的对话,朗读抓得实在,抓得细。首先她通过模拟动画情景范读全文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接着通过个别读、齐读、表演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加强朗读训练;最后通过师生合作读巩固全文。学生读得有声有色,特别老师在看到学生边读边加上动作的时候,能及时加以表扬,以此来激励学生,也从侧面引导了其他学生,学生也融入了狼和小羊的角色中,读得非常生动。 她能利用课文的空白续编故事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比如:在结尾处,让学生想象小羊在狼向它扑来后,会怎么做呢?拓宽了课文内容,给学生留下了一道有意思的课后思考题。一点不成熟的建议:课文结尾出给我们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师要给孩子们想象的空间,而不能把一些可能性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给孩子们设计这样一道回家作业:续编小故事(说着,狼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