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历史史学动态 秦陵考古的新认知素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55112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史学动态 秦陵考古的新认知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史学动态 秦陵考古的新认知素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史学动态 秦陵考古的新认知素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史学动态 秦陵考古的新认知素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史学动态 秦陵考古的新认知素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秦陵考古的新认知秦俑一号坑全景。秦陵铜车马。青铜水禽坑中的青铜鹤。有披膊的铠甲。1974年,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发现震惊世界。随着1979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对外开放,标志着秦陵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也标志着改革开放后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开始更上层楼,兵马俑、铜车马等秦文明、秦始皇帝的物化符号从此驰名中外。40多年来秦陵考古从未停止过,通过持续的考古勘探和发掘研究,我们对秦始皇陵园、秦帝国乃至于对秦始皇帝、秦文明都有了新的认知。这些新知与此前从战国策史记汉书等文献中看到的秦文明的形象有所不同,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历史进程的认识。布局和设计理念基本清楚现已判明秦始皇帝陵园由陵墓本体、陵园和陵区这三重空间

2、构成。陵园为南北长的内外两重城垣结构,面积2.13平方千米。以陵墓封土为礼仪中心,陵园内部有两条通过封土中心点并垂直相交的轴线,有意识地突出了陵园内城区域是整个帝陵的中心区域;封土下的地宫为始皇棺柩之所藏;内城西北区规整的建筑群为其灵魂接受宴享的寝殿便殿礼制建筑;内城东北区域是由近百座墓葬组成的嫔妃葬区。内外城之间的西北部是为陵园提供日常服务的机构所在区,著名者为食(飤)官区。内外城南部安排有铜车马、百戏俑、铠甲坑等陪葬坑。这种设计,通过对空间关系的营造,突出了居中、对称的结构特征,加强了择中、居中而治的设置理念。陵园内外还有为数近200座陪葬坑,陵园之外的陵区面积近60平方公里。秦始皇将战国

3、晚期邹衍所创造的阴阳五行的宇宙观继承并有所发展,这在他的地下帝国也得到了体现。地宫位于封土之下,距地表深30米,东西长80米、南北宽50米。墓室四周、顶部、东墓道顶部均为石质结构,地宫的空间高度为15米。地宫呈现出“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造型,顶部摹写着包括有四神二十八星宿的天文图像,地下以水银表现出帝国疆域的水系,科学探测证明“以水银为江河湖海”的记载是可信的。秦始皇是战国晚期流行的五行学说的信奉者。水银具有流动性,地宫中以水银象征水,体现了五行对应五德的观念,是秦人水德代替周人火德的象征,以水银来模拟江河湖海,彰显出秦始皇“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统一帝国的理想。缤纷多姿的

4、秦文化在秦始皇帝陵区,共发现近200座形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最著名的是我们都熟悉的兵马俑坑群,还有马厩坑群、铜车马以及石铠甲坑、百戏俑、青铜水禽坑等。兵马俑坑群。兵马俑1、2、3号坑,距离陵园1.5公里,是目前发现陪葬坑中规模较大的。兵马俑坑是秦帝国时期军事编制、作战方式、骑步卒装备以及国家管理体系的表达,昭示了秦帝国在政治和军事制度上的革新。在陵园与兵马俑坑之间,还分布着近百座马厩坑,分俑坑、马坑和俑马同坑三种形式。有真马也有陶马,出土陶器上刻有“大厩”“中厩”“宫厩”等厩苑名字,显示出这是与宫廷有关的养马机构,这一发现为记载不多的秦代养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秦史某种

5、程度上就是一部养马史,养马事业贯穿了秦人从最初的古国到王国再到强大帝国的全过程。大批良马的养成,为秦国的不断发展强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其军事力量的保证。铜车马坑出土的两乘彩绘单辕双轮青铜车马,其结构、系驾方法、天子乘舆制度和金属制造工艺等,是秦代技术发展、礼仪制度的具体表现。石铠甲坑,是武库类的陪葬坑,也是陵园内规模最大的陪葬坑,面积13680平方米,发现大量的石甲、石胄以及石质马缰构件、青铜工具、青铜车马器构件等。石质铠甲和头盔的出土,显示了秦人高超的石器加工技术,这些石铠甲为全手工制作,石片由原始石头一点点地加工而来,根据不同的使用部位,制作成不同的形状和弧度,四角钻孔后,再用青铜

6、丝将其连缀起来。从选材、切割开始,经过琢磨、抛光,最后钻孔、连缀,模拟考古实验发现,用现代工艺制作一件铠甲,一个工匠用时超过一百天。这为进一步认识秦代防护装具的特点、陵园建设组织施工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紧邻陵墓南侧的文官俑坑出土了12件陶俑和20匹马。陶俑全部戴有长板冠,其中4件为驾车的御手俑,8件为文官俑。戴长板冠者,在秦代属于贵族,是八级爵位,称之为公乘。文官俑腰带上都挂戴小刀和磨刀石两个小物件,在左臂和躯体之间,还有用来插竹简和简牍的小洞。秦汉时期,皇帝出行队伍中的前导车是斧钺车,皇帝赐予的钺,具有先斩后奏的特权。这批文官俑中有4件为袖手俑,各自持有一把铜钺,这一装束表明了他们的身份。铜

7、钺与该坑与陵墓的距离,说明了它的重要性,它们应是秦中央政府中最重要的12个管理部门之一,也许是主管司法和管理帝国监狱的廷尉。陵园外发现的青铜水禽坑,是一处娱乐休闲的机构,模仿水环境下的青铜水禽在15位音乐家演奏音乐的过程中翩翩起舞的场景,46件天鹅、仙鹤、鸿雁等原大彩绘青铜水禽排列在象征性的河道两岸,展示了动态中的某个瞬间,它们姿态各异,脖颈形态生动。这座陪葬坑还出土原大陶俑15件,其姿势为箕踞(坐)姿和跽(跪)姿两类,陶俑皆穿袜,呈室内席地而坐状,有的双手正在调琴,有的正作击打鼓状。还有百戏俑坑的发现,都代表了缤纷多姿的秦文化。秦陵规模及修建时间秦始皇陵修建周期到底有多长?文献说秦陵修建于秦

8、始皇13岁当秦王后不久,他执政37年,而他的儿子将他埋葬后又修建了近2年,那么秦始皇陵前后总共修建时间就是近40年。汉书也说过,秦始皇陵的建设是“旷日十年”。但陵园内外陪葬坑的建造方式、陶俑的制作和彩绘方式,以及有戳记与文字性的遗存都表明,陵墓的营造应在秦统一之后,陵园遗存应是一个短期行为的结果。一些覆盖在修陵人尸骨上的瓦书,标记了死者姓名和籍贯,这些修陵人有秦国本地的,更有来自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地的。而齐国是统一的那一年才最后被灭国的,说明齐国工匠能来到这里一定是统一之后的事情。此外,秦人经历了从秦国到秦帝国的变化,前后能调配的资源、管理机构以及所思所想都是不同的,而陵园内外筒瓦

9、、板瓦上的戳印文字,显示出官府机构名称一致,表明这些建筑材料制作的年代也处于帝国时期。秦陵有规模的修建始于何时?汉旧仪记载有李斯以丞相身份向皇帝上奏的一段文字,“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状”,得到皇帝同意后将陵墓位置迁址而建。李斯是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后才担任丞相的,而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那么,秦始皇陵的主体工程,包括陵墓本身、大量的陪葬坑、陵园以及陵园地面上的建筑等,都应是李斯当丞相之后所为,这个时间段大致也是秦始皇死前的几年时间。统一天下后,秦始皇采取一系列措施,将中央集权制迅速扩大到整个帝国的疆域范围。他先后5次出巡,除西南边地和岭南地区外,秦始皇一生的足迹遍

10、及38郡,最后在第五次出巡途中崩逝。二号铜车马就是他出巡时的座驾。秦始皇一生中重大的决策失误,都是在他人生最后的几年里,包括修秦始皇陵、阿房宫等,急于求成之下,大规模的非生产性活动使得国家经济几近崩溃。2010年秦始皇帝陵园列入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项目,这是秦陵文物保护事业向纵深发展的标志。“六王毕,四海一”,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以地缘为基础的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帝国文明取代了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分封制的王国文明,它确立了皇帝制度、等级官僚制、郡县制为主的行政设置,细密的律令、以文书御天下、祭祀活动等一系列政治体制。持续多年的秦陵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成果,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秦帝国统一前后物质文化以及所代表的制度文化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考古资料,我们对它的主人秦始皇帝有了超越文献记载的认识,那段在五千年文明演进中非常辉煌的10多年,被考古研究复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