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拟训练二 “12+2+4选1”限时训练(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西汉文景时期的淮南子认为:法能诛杀不孝的人,但不能使人人成为孔子曾子;法能处罚窃盗者,但不能使人人拥有伯夷那样高尚的道德。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秦亡是由于未贯彻法家的思想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C.法家学说无益于国家的有效治理D.秦朝治国的法家思想受到质疑【答案】D【解析】材料中作者认为仅仅运用法律是无法治理好国家的,D项符合题意。西汉文景时期儒学还不是正统思想,B项错误。A、C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2.北魏
2、统治者多次大规模迁徙各族人民到京师附近分土定居,实行计口授田,劝课农桑。这实际上就是( )A.俸禄制的雏形 B.租调制的雏形C.均田制的雏形 D.迁都洛阳的先声【答案】C【解析】北魏俸禄制规定,官员的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A项错误。北魏租调制是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赋税制度,即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B项错误。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这与“分土定居,实行计口授田,劝课农桑”相一致,C项正确。迁都洛阳是北魏孝文帝为了移风易俗、减少改革阻力而采取的措施,D项错误。3.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说:“顾
3、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亦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远夷,向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A.抑商的必要性 B.“海禁”政策的恶果C.小农经济的脆弱 D.明朝社会矛盾的激化【答案】B【解析】“不得下水”指的是明朝政府实行禁海令。沿海一些人“连结为盗连结远夷”的情况说明这一政策产生了消极影响,故选B项。4.下面是英国输入中国的货物统计表。造成该表所反映的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农民穷困,购买力低B.鸦片走私泛滥,白银外流C.中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低D.中国自然经济的抵
4、制作用【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期间及鸦片战争以后,英国输入中国的货物量没有出现迅猛增长,且个别时间还在减少,造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抵制,故选D项。5.“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这表明,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是( )A.尊孔复古逆流兴起B.除旧而未能立新C.新文化运动过于强调民主D.道德伦理规范混乱,出现倒退趋势【答案】B【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到“旧道德已宣告破产”,这种状况出现在新文
5、化运动后,再联系题干中的“过渡时代”“青黄不接”两个词,可以判断B项正确。6.19931994年,我国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济合同法广告法产品质量法等密集颁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是( )A.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B.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答案】B【解析】本题可以从时间上进行排除。中国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在1984年,排除A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排除B项;中国“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是在1997年,排除D项。我国颁布一系列与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背景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的改革目标,故选B项。7.读图,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古希腊民主制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古希腊民主制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C.古希腊民主制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D.并非所有人在希腊都享有民主政治【答案】D【解析】A项错误,古希腊民主制为近代西方文明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探索,但是并非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B项错误,古希腊虽然是民主制,但是从图示可以看出来,公民所占的比例相当高,是公民的集体统治;C项错误,民主制并非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直接民主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D项正确,在古希腊,并非所有人都享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并未有民主权利。8.洛克在政府论中说
7、:“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C.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答案】B【解析】材料表达的观点是人们可以利用上帝赋予的权利推翻强暴统治,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故选B项。9.霍布豪斯在自由主义一书中说:“19世纪可被称为自由主义时代,但是到了这个世纪的末叶,这项伟大运动却大大地衰落了。”导致自由主义“大大地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A.自由主义导致了无政府思想的泛滥B.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通过
8、改革加强了统治C.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战争的胜利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答案】D【解析】注意时间,19世纪末自由主义“大大地衰落”,一定与这个时期的社会环境有关系。19世纪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能够减少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对自由主义来说是个打击,故选D项。10.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赛创立了以“适者生存”为核心内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此来捍卫进化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了进化论。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A.否定了上帝的权威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C.直接导致了中英两国的政治改革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答案】B【解析
9、】把握思想文化对社会观念的影响,A项是生物进化论的影响;C项英国为直接导致政治改革与史时不符;D项错在“开始”,故选B项。11.瞿秋白(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 )A.与当时的历史基本相符B.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C.反映出作者渴望建成社会主义的愿望D.设想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实验【答案】A【解析】20世纪20年代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了苏联(俄)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在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失败后,列宁开始了新经济政策的实验。在斯
10、大林模式的指导下,苏联迅速过渡到社会主义。瞿秋白在文中描述了当时苏联(俄)的现实,但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B、C、D三项说法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选A项。12.某西方学者说:“1945年的和平从一个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 )A.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规范化B.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C.德日意变成稳定和平的民主国家D.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答案】A【解析】注意题干信息“1945年的和平”,这是指二战结束,二战后期以及战后初期,随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建立,世界经济朝着制度
11、化、体系化方向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故A项正确;多极化趋势出现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故B项错误;二战后对日本法西斯的惩罚不彻底,造成后来日本右翼势力抬头,不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故C项错误;美苏冷战,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故D项错误。二、必考题(本题为两大题,第13题为25分、第14题为12分,共37分)13.(25分)政府与经济关系的问题既是政治学,也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朝一向奉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定和
12、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材料二 把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可以有两种政策,一种是没收,一种是赎买。民族资产阶级是我们的朋友,解放前同我们一起反帝反蒋,解放以后仍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反对帝国主义,赞成土改、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由于这个历史关系,对他们实行赎买政策,是合乎情理的如果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统统没收过来,不光管不过来,还会引起资本家的抵制或破坏,势必造成停业或减产。彭真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材料三 目前,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反映了亿万农民要求按照中国农村的实际状况来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强烈愿望。不论采取什么形
13、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各级党的领导应向干部和群众说明,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1982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清政府经济立法的背景及其积极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和1982年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原因。(10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政府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哪些原则。(5分)【答案】(1)背景:甲午战败,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民族企业纷纷兴建。意义:突破了重农抑
14、商的传统政策;有利于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近代化;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任意答出两点即可)(10分)(2)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民族资本家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拥护、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赎买可以提高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性。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原因:人民公社不适应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日益阻碍中国农业的发展;各地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试验成功。(10分)(3)政策的制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水平;要符合人民的利益。(言之成理即可)(5分)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观察图一和图二,提取两项19世纪有关广东地区和英国的相关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图一 18201911年广东沿
15、海某乡 图二 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单位:人)【答案】信息1:图一居民迁出逐渐增多;到他乡种田的现象消失;到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的增多;出国从事工商业的增多。原因:国门被打开,并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列强入侵,国内局势动荡;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业、手工业衰落;我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等。(4分)信息2: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的增多,从事农业的在减少。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的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大部分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去;机器的使用把相当多的劳动力从直接生产中排挤出来,为服务业的发展准备了
16、条件;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的城市化进程。(4分)总结:中国城市化进程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影响较大;英国则主要受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影响。启示:城市化进程主要受政治、经济活动的影响。(4分)三、选做题(15分)请考生在第15、16、17、1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辽太宗时,随着辽王朝疆域的不断扩展,不同民族之间在生产方式、社会习俗方面的差异为其统治带来日益严重的困难。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高度发展的中原农耕文明,而又无法改变先进的农耕经济,于是“因俗而治”,确立了“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一
17、朝双轨政治制度。北面官制是统辖契丹畜牧经济的体制,执掌辽王朝最高军政大权。南面官制则“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仿唐制“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辽太宗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的原因。(6分)(2)综合以上材料,分析辽能够走向强盛的原因。(9分)【答案】(1)原因:疆域扩大,需要加强统治;不同民族在生产方式和社会习俗方面存在差异;契丹人难以适
18、应中原农耕文明,又无法改变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6分)(2)原因:重用人才;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进行相应的改革;保护发展农耕经济;接受汉族先进的政治制度;在推动契丹社会封建化的同时兼顾了契丹贵族的利益。(9分,任答3点即可)1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 这样来看问题,可以得出结论说:一种纯粹的民主政体这里我指的是由少数公民亲自组织和管理政府的社会不能制止派别斗争的危害。共和政体,是指采用代议制的政体而言,情形就不同了,它能保证我们正在寻求的矫正工作。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它和纯粹的民主政体的差别,我们就能理解矫正的性质以及它必然会从联邦得到的功效。民主政体和共和政体的两大区别是:第一,
19、后者的政府委托给由其余公民选举出来的少数公民;第二,后者所能管辖的公民人数较多,国土范围也较大。因此,很清楚,共和政体在控制党争影响方面优于民主政体之处,同样也是大共和国胜于小共和国之处,也就是联邦优于组成联邦的各州之处。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著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1)材料中所说的“民主政体”有何特点?你如何评价?(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美国历史,评析“联邦的功效”。 (5分)【答案】(1)特点:小国寡民,直接民主。评价:这是讲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体,它重视和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而真正享有民主的只是少数人。这种民主政体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仅适合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其弊端有:
20、行政效率低下、容易造成决策的腐败和失误等。(10分)(2)美国的联邦共和体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依据分权与制衡原则实行三权分立,避免了专制政体,确保了美国的民主政治;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市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5分)1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冷战”是对抗和合作的混合物。一方或另一方升升降降,但是任何一方都没有完全消失。摘编自美加
21、特霍夫冷战史:遏制与共存备忘录材料三 下图为苏联的政治宣传画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永保和平。(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后,人们对以美苏为首的军事同盟的影响的看法出现变化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论证“冷战是对抗和合作的混合物”这一观点的合理性。(6分)【答案】(1)“冷战”时代,在两极格局之下,许多地区和民族的局部性矛盾和问题被掩盖;以美苏为首的军事同盟(北约和华约)虽疯狂开展军备竞赛,不断制造紧张局势,但双方势均力敌,再加上核威慑的存在,任何一方都不敢贸然挑起新的世界大战,这使世界处于冷和平状态;“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走向淡化,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可逆
22、转,这改变了人们的看法。(9分)(2)美苏争霸使国际局势处于紧张状态,但在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这也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尖锐对立,但两种社会制度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例如人造卫星、互联网等。(6分)1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四书五经,故(固)是最富矿藏,惟须改用新式机器发掘淘炼而已。士生蜕化时代,一切事殆莫不然,依乎天理,执西用中,无一
23、定死法,止于至善,而已。 严复集材料二 严几道(严复)先生译的书中,天演论和法意最糟。假使赫胥黎和孟德斯鸠晚死几年,学会了中文,看看他们原书的译文,定要在法庭起诉,不然,也要登报辩明。这都因为严先生不曾对于作者负责任。他只对于自己负责任。他只对于自己的声名地位负责任、他要求名,然后译书,只要他求名的目的达到了,牺牲了原作者也没不可以。我并不是说译书定不为求名,这是不近人情的说话。但是断断乎不可牺牲了作者,求自己的声名。严先生那种“达旨”的方法,实在不可为训,势必至于“改旨”而后已。 摘编自傅斯年译书感言材料三 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全国,竟做了中学生的读物。在中国屡战屡败之后,在庚子
24、、辛丑大耻辱之后,这个“优胜劣败”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多少年轻人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渐渐成了一班爱国志士的口头禅。摘编自胡适文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6分)(2)根据上述材料,评价严复的译作。(9分)【答案】(1)态度:严复主张用西方学说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仍有自信;“执西用中”,只要达到目的即可。(6分)(2)评价:从翻译学角度看,严复的译作掺杂了自己的主观意志,不忠于原著;从产生的影响看,适应了中国社会现实的需要,有利于唤醒民众的意志,传播了西方的理论,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理论基础。(9分)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