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明一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开学考试高二政治试卷(文科)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 哲学与世界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揭示二者区别的是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而哲学则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世界观就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A. B. C. D. 【答案】C【解析】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是哲学家,正确;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的、零散的,而哲学则是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正确;世界观就是哲学观点错误,不选;世界观和哲学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并不是哲学
2、与世界观的区别,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2. 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A.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 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 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答案】A【解析】在接受了“慢生活”的理念之后,人们纷纷加入“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A项符合题意;哲学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项观点错误;材料强调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没有体现方法论体现世界观,C项不合题意; 【点睛】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方法论区别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
3、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体现世界观。两者统一于哲学。3.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工作者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形象化解读、故事化表达,让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基于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哲学能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A. B. C. D. 【答案】B【解析】让以马克思主义
4、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基于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功能,正确;真正的哲学才能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法论,正确;哲学并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4.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举一纲而万目张”“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与“天不变,道亦不变”“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
5、起”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A. B. C. D. 【答案】B【解析】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举一纲而万目张”体现了辩证法,没有体现哲学基本派别的对立;“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体现了辩证法道理,“天不变,道亦不变”体现的是形而上学观点,二者不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不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体现了唯物主义,“未有此气,已有此理”体现了唯心主义,应选;“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体现了唯心
6、主义思想,应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具有从属的意义,故哲学的基本派别应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5. “物是观念的集合”和“理生万物”这两类哲学观点因对意识的不同理解而分属不同的基本形态。要正确区分这两种形态,必须理解A. 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 B. 思维与存在的区别C. 认识与意识的区别 D. 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区别【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物是观念的集合
7、”认为人的主观存在、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理生万物”认为理念等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区分这两个哲学观点就是要区分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的区别,故D符合题意;A有助于判断是否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故AB不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认识与意识的区别,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6. 2017年6月,新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借助夏威夷凯克天文台近20 年的数据,获得了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附近两颗恒星S0-1和S0-38的清晰运行轨迹,发现这两颗恒星的运行方式没有偏离广义相对论;同时,也未发现第五种基本力存在的证据。这发现佐证了哲学是是科学之科学这一观点的错误性 唯心主义是一朵
8、“无实花”思维与存在具有同性 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A. B. C. D.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意识的能动作用。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发现这两颗恒星的运行方式没有偏离广义相对论;同时,也未发现第五种基本为存在的证据”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意识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故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说法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不能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故排除。故选D。7. 2017年5月22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在扬州论坛上指出,宇宙中90%的物质是看不见的,被称为一暗物质”,我们的目标之一
9、就是寻找“暗物质”。材料中的“暗物质”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反映 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的概括 是客观实在的外在表现A. B. C. D. 【答案】C【解析】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表现。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我们的目标之一就是寻找“暗物质”,材料的物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是客观实在的外在表现,适合题意;是哲学的物质,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点睛】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
10、反映的客观实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是指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先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具有客观性。“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是指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物质,具有可知性。8.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濒临太平洋,台风影响频繁。2016年9月第十四号台风“莫兰蒂”所带来的狂风暴雨给福建带来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对台风研究取得的长足进步,使福建台风防范工作站上新台阶,也为福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这表明A. 人类可以改造规律趋利避害 B. 尊重和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C. 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防灾减灾 D. 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有其内在规律【答案】D【解析】近年来,随着对台风研究取得的长足进步,使
11、福建台风防范工作站上新台阶,也为福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这表明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有其内在规律,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D正确且符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不能改造,A说法错误;B说法错误,错在“根本出路”;C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说法太绝对;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定位】运动是有规律的。【名师点睛】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答题效率,但前提是对教材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理解,本题难度不大。9. 图中是某同学在听课时所记的课堂笔记。下列说法能够依次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是流水不腐,户枢不蠢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
12、化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A. B. C. D. 【答案】B【解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体现世界是物质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体现物质是运动的;“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体现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规律是客观的,因此能够论证课堂笔记中哲学观点的正确顺序是,故B选项符合题意,应选;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点睛:有关规律的几个易错易混点:(1)唯心主义不承认规律的存在。唯心主义同样承认规律的存在,但是却否认规律的客观性。(2)规律本身有好坏之分。规律可以给人带来积极的作用
13、,也可以带来消极的作用,但不等于规律有好有坏。(3)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只能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客观规律是不能被改变或创造的,也不能消灭规律。1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排名第一,成为2016年全民流行语。推动供给侧改革有利于改善供给质量,提高供给效率,更好地满足群众需求。从哲学的角度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流行语来自于A. 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B. 现实生活,因为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 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 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答案】C【解析】本题题考查意识的本质,
14、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可用排除法作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流行语属于意识范畴,所有的意识都来自于客观存在,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C符合题意;流行语不是来自于人脑,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故A错误;流行语来自于客观存在,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不是因为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故B错误;材料强调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强调意识的产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 文人云:“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逮,画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对此解读正确的有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是对地上之山水的再现
15、地上之山水是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的内容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是对地上之山水的主观映象画上、梦中、胸中山水之妙源于创作者的智慧和情感A. B. C. D. 【答案】D【解析】选项表述错误,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是有意识的参与,不纯粹是对地上之山水的复制。选项表述错误,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之妙源于创作者的实践活动。故排除法选项表述正确入选。选D。12. 因为眼睛不同于照相机,视觉是对客体再加工的心理历程,而不是机械的复制,所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这表明错觉夸大了人的主观意识,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
16、象错觉的客观物质性表明意识与物质具有同一性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A. B. C. D. 【答案】B【解析】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并不是具有唯心主义的倾向,不选;“视觉是对客体再加工的心理历程”这表明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正确;错觉的客观物质性并不表明意识与物质具有同一性,不选;“视觉是对客体再加工的心理历程,而不是机械的复制,所以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这表明错觉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13.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文联和第九次作协代表大会上指出,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
17、、艺术家也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这要求文学家、艺术家发挥意识的主动创造性,结合历史事实创作文艺作品发挥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根据自身优势进行文艺创作尊重历史事实,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的历史展开合理想象,以此作为根本出发点进行文艺创作A. B. C. D. 【答案】A【解析】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不能只根据自身优势进行文艺创作,要结合事实进行艺术创作,故选项符合题意
18、,选项说法错误;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尊重客观历史事实,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客观的历史,故选项符合题意;选项说法错误,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改变成现实,开展合理想象进行文学创作是正确的,但根本出发点还是客观实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14. 信息社会,广告无处不在,一些广告词值得我们推敲,如央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这些广告词的问题在于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忽视了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
19、的制约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忽视了实践的决定作用A. B. C. D. 【答案】A【解析】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这些广告词的问题在于忽视了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生活中的唯心主义表现,项符合题意;这些广告不只是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而是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项与题意不符;项不是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问题,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点睛】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
20、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唯心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15.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这是林徽因笔下的四月天。“雨气空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这却是余光中笔下的四月天。品味作家笔下的四月天能够感受作家内心精神世界的差异 可以感受客观世界是变幻莫测的可以认识到天气变化
21、规律因人而异 可以感悟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A. B. C. D.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意识活动的特点和意识的本质的知识。选项说法错误,世界运动是有规律的,故排除;选项观点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故排除。选项符合题意且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B。16. 2017年6月7日,智能教育机器人Aidam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与6名高考状元同台PK,分别解答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完成整张试卷。Aidam在1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卷,最终获得134分。所得分数超过其中两位状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idam”的诞生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Aidam”是人类智慧的物化,可以成长为新的实践主体
22、“Aidam”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制造物,可以代替人脑 “Aidam”的研发表明实践的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A. B. C. D. 【答案】C【解析】Aidam的诞生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表明实践的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项正确;“Aidam”是人类智慧的物化,但永远代替不了人类成长为新的实践主体,也永远代替不了人脑具有独立的思维或意识。因为实践的主体只能是人或人类,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17. 别生气了,不然会变丑。生气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面部表情肌肉紧缩产生皱纹。肾上腺素诱导应激状态,雄激素水平增加,色素分泌增加,色素沉着,皮肤变黑。这表明 意识是客观
23、存在的反映 意识对生理活动有调控作用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和变化A. B. C. D.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意识的反作用和联系的观点的知识。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生气对皮肤的影响,故从唯物论的角度看,体现的是意识的反作用,故选项正确;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强调的是联系的观点,故选项正确。选项说法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18. “科学”流言,就在你身边。比如,自制水果酵素排毒减肥、淡盐水浸泡果蔬可去除农药残留、跑步比久坐死亡率高、车里晒过的矿泉水有害不能喝,等等。科学家用科上这些看似真实的无稽之谈。这佐证了A. 流言是现象,真理是本质 B. 实践是检
24、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 谬误的叠加就转化为真理 D. 真实的东西往往不是真理【答案】B【解析】A选项表述错误,流言是对事物歪曲的反映,真理是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科学家用科上这些看似真实的无稽之谈。这佐证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故选项B正确。选项C表述明显错误,故排除;选项D错误,不能用是否真实来判断真理。故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定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题方法】选择题解题方法之条件排除法:设问一般要求说明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得出题干中的结论,或者要得出题干中的结论,需要题肢中的哪些条件。考生要注意排除以必要条件代替充要条件、表述太绝对、不符合或夸大事实的题肢。19. 微博
25、,更新快、互动性强,高度移动化和个性化等特点,正在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但被微博热议的有时候真相居多,有时候假象居多,热议还会使人们的观点莫衷一是。有人认为:“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微博热议中走失。”该观点把检验真理的标准主观化了 否认了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否认了真理在热议中变成谬误 否认了真理因人而异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的知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不在于是否在微博中被热议,正确;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在微博的热议中,真理不仅不会走失,真理还会不断发展。正确;真理会在不明真相的微博热议中走失,认
26、为真理在热议中可能变成谬误,热议可能改变真理,故排除。答案选A。20. 我国以“悟空”为名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空间探测器。目前在粒子的电荷测量、能量测量、方向测量、粒子鉴别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现在还不能肯定已经找到暗物质。这说明“悟空”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认识的发展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无法认识的客观事物是复杂的,暗物质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对暗物质的认识是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的螺旋式上升过程A. B. C. D. 【答案】A.21. 有一种雷人的“楼盘文化”:挨着臭水沟叫水岸风光;旁边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
27、围有荒草地叫无限绿意;弄个喷水池叫英伦风情。这种现象反映了A.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 人的主观随意性C. 真理的条件性 D. 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答案】B【解析】材料并没有体现思维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没有体现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项不选;材料中这种雷人的“楼盘文化”反映了人的主观随意性,B项正确;这种现象没有反映真理的条件性,也没有体现出实践和认识具有统一性,C、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点睛】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也叫统一性)是指思维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如果认为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可知论,如果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思维与存在不具
28、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22. 今年两会上,刑事诉讼法迎来了第二次修正。此次刑诉法修改,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原则体现了认识论的A.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B. 要重视意识的作用和精神的力量,抵制和克服错误的意识C. 要努力树立正确的认识,努力学习真理与科学理论D. 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属于唯物论,而不是认识论,故排除选项A。意识的能动作用,属于唯物论,而不是认识论,故排除选项B。选项C观点虽然是认识论的内容,但材料讲的是实践对认识
29、的作用,而不是认识对实践的作用,故排除。故答案选D。考点:在实践中追求真理23.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于2017年1月1日全面启动。这是继1996年和2006年两次全国农业普查之后,我国又一次摸清全国“三农”家底的大普查。通过这次普查,为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持。这说明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正确的意识是人们行动的出发点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A. B. C. D.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本题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对于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难度适中,得分关键在于抓住题干。通过第三次全国农业普
30、查,为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持,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事物,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排除;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行动的出发点,排除。故选D。【点睛】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获得认识的途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A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B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
31、可以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立足于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24. 肝癌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某科学研究小组通过深度测序技术对肝癌进行组学分析,发现人体内一种名为microRNA-199的基因,其表达高低与肝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并证明它能够靶向抑制促肝癌激酶分子PAK4,从而显著抑制肝癌生长。该发现将为肝癌生物治疗提供新方法。这说明 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离开了事物的真
32、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建立在人类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方向转化A. B. C. D. 【答案】C【解析】其表达高低与肝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能够靶向抑制促肝癌激酶分子PAK4,从而显著抑制肝癌生长,体现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正确;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依然能发挥作用,错误;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是以人的认识为基础的,错误;发现这种基因,并认识了其与肝癌酶的关系,有利于肝癌的治疗,符合题意。25.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年俗之一。然而,在各地PM25指数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集中燃放烟花爆竹往往会使空气
33、污染加剧。在年俗的坚守和环境的守护中取得平衡,过一个环保绿色的春节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2017年除夕夜的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往年。上述材料表明人们能够把握年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有利联系传统习俗的继承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观念的创新实现了坚守年俗和守护环境的平衡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的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A. B. C. D.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意识的能动作用,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题干中“在年俗的坚守和环境的守护中取得平衡,过一个环保绿色的春节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这表明人们能够把握年俗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有利联系,传统习俗的继承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故正确;题肢表述错误,实现坚守
34、年俗和守护环境的平衡并不是观念的创新,而是实践的发展;人为事物联系是客观的,表述错误。故选A。26. 生活处处有哲学,近年来出现的下列流行语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接地气一一一一一一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新常态一一一一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相统一也是蛮拼的一一一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权不可任性一一一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A. B. C. D. 【答案】B27. 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工业4. 0”则描绘了一个通过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与有效沟通,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从工业1
35、.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表明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新事物在对旧事物的肯定中实现飞跃 事物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体内成长的A. B. C. D. 【答案】C【解析】从工业1.0到工业4.0的发展历程表明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体内成长的,故正确;新事物是在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中实现飞跃的,即否定中有肯定,肯定中有否定,错误;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28. 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永远在路上,务必“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勇闯难关,聚焦落细落小落实,关注细节小事,剖析典型,凝聚共识,以推动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从辩证法的总特征看,作风建设强调了:量变必然引
36、起质变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坚持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A. B. C. D. 【答案】A【解析】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与发展,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勇闯难关,聚焦落细落小落实,关注细节小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说明了必须重视量的积累,符合题意;作风建设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持之以恒,定会有个好的结果,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正确;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错误。坚持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属于矛盾观的内容,不是辩证法的总特征,不选。【点睛】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
37、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29. 2017年我国将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带出协调、绿色、开放发展新局面,达到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提升和落实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享发展。下列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A. B. C. D. 【答案】B【解析】“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带出
38、协调、绿色、开放发展新局面”体现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道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均体现了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道理,应选;“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矛盾双方的转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应为B。30. 一部人民的名义掀起了全民反腐的热潮,腐败成为全社会深恶痛绝的弊病。有人以韩非子的话“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来形容党员干部腐败对党和国家的危害。这说明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
39、以向质变转化A. B. C. D. 【答案】C【解析】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错误;“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这说明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正确;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C。【点睛】要准确把握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只有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2)事物发展必须经历质变的飞跃,但是质变也有上升的和倒退的质变之分,不能认为质变就是发展。31.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7年3月27日4月4日
40、云南发生7次3级以上地震,其中5级以上一次,引起了民众的恐慌。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呢? 研究人员永不言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科学家为什么会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答案】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人类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于先进的科技工具和手段,是可以把握和认识地壳
41、运动规律的,进而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解析】本题以地震预测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意识的能动性、规律的客观性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回答本题,考生可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类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可以把握和认识地壳运动规律的,进而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等角度进行说明。32.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福建文化底蕴深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倡导全民读书对于推动“书香福建”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据调查数据显示,福
42、建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阅读呈现功利化、实用化等倾向。人们注重现实利益,偏重书籍的实用性,无论是在实体书店还是网络书店,有关人际关系、升学升职、投资理财、养生保健、家庭教育等实用类书籍往往热销,而文学、哲学、史学等滋养心灵、奠定文化基础的书籍则少有人问津。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评析全民阅读中的功利化、实用化倾向。【答案】物质决定意识。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适当偏重实用性,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人们的读书除了实用性外,还要选择一些对提高人的道德修养、文化素质有促进作用的书籍;要注重对阅读内容的选择,坚持
43、正确的价值取向。过于注重现实利益,偏重实用性等功利化、实用化倾向,只看到了物质的决定作用,而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不可取的。【解析】此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此题要求运用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属于有明确知识范围限定的主观试题;设问要求评析全民阅读中的功利化、实用化倾向,属于评析类的主观试题。评析类的主观试题要做到先评后析,即先摆明观点,然后分析。考生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进行。依据所学知识和对材料的分析,考生可从以下角度作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考生围绕这些自行组织语言作答即可。33. 随着互联网发展,信息成本降低,互联网
44、和出租车行业的融合网约车正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2012年,中国选择网约车的人只有0.13亿,2016年,这个教字已经达到4.13亿。网约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户在特定场景下叫车难的问题,甚至因为速度快、车况好、服务优而成为许多人出行首选。但是网约车也存在运营安全风险、增加城市交通拥堵、对传统出租车行业形成不公平竞争等问題。对待网约车既不能一放了之,也不能一禁了之。一放了之,是管理不负责任的表现;一禁了之,是背离市场规律的表现。这两者皆不可取,正确之道就是“鼓励+规范”。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相关知识,为政府“鼓励+规范”网约车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45、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政府要深入市场,调查研究网约车发展的情况和了解把握网约车市场规律。解放思想,科学规划,不断创新,为网约车的发展创造更好的运营环境,使其规范健康地发展。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既要用严谨踏实态度规范网约车,又要积极妥善的满足百姓的“约车”需求。既不能陷入唯意志主义,一禁了之,也不能片面强调客观条件,一放了之,无所作为。【解析】本题以随着互联网发展,信息成本降低,互联网和出租车行业的融合为话题,以网约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载体,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相关知识,为政府“鼓励+规范”网约车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属于措施建议类的
46、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知识,因此考生可以结合着教材的知识,分别从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坚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进行说明即可。34. 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严重后果,最终形成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的“低碳生活理念”;由于人们的努力,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特别是一些人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转变了观念,理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保护催生了绿色产业大发展;今天,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
47、和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 请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低碳生活”成为新生活方式的必然性。【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口的增长和无节制的生产生活消耗造成环境恶化,让人们认识到低碳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低碳的生活方式得到了检验,使人们越来越认同这一理念。(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促进的作用。低碳生活生产方式,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必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解析】本题以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哲学生活的相
48、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本题要求考生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角度,说明“低碳生活”成为新生活方式的必然性。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解析试题。它首先考查的是考生对知识的再现能力,要求考生能再现这些知识点;其次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分析出这些观点;最后要求考生能分析出材料与观点的关系,能够运用材料印证观点即可。故本题考生着重可以从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动力以及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即可。35. 近年来国内史学界围绕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问题,展开了相当规模的讨论。在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8年抗战是
49、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的全面抗战;14年抗战则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开始的抗战,包含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九一八事变”不仅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开始,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应该得到重视,时间跨度的增加,是对中国人民连续一贯、脉络清晰的抗战历史的一种恢复和升华。8年到14年不是改变,而是还原历史原貌。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全面真实地反映日本侵华罪行,教育部要求在大中小学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我们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的原因。【答案】真理是客观的,人们对同
50、一个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14年抗战”概念更全面更真实反映了抗战史实。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随着对抗战历史研究的深入,我们要不断纠正对历史的看法,这种修改体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实践证明,“14年抗战”的表述正确反映了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解析】本题以抗争史为话题设置背景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真理的特点、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等有关知识点的掌握,着重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我们
51、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的原因,属于原因类的解答题。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所以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因此历史学者
52、对抗战年限有不同认识,我们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36.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0月15日在北京会见了出席亚洲政党丝绸之路专题会议的外方主要代表。习近平表示,此次会议以“重塑丝绸之路,促进共同发展”为主题。重点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深入交流对话,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加快“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和区域经济合作,也有助于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沿线国家人民的伟大事业。相信这次专题会议将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作出贡献。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知识谈谈亚洲各国重视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答案】联系具有普遍性。
53、沿线各国加强交流联系,可以促进各国经济的繁荣与不同文明的借鉴,甚至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沿线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了区域经济合作,造福沿线人民。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立足整体,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沿线各国立足整体,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的交流借鉴,不仅促进了各国的经济繁荣,更促进了本区域和世界的和平发展。【解析】本题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整体与部分的联系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54、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亚洲各国重视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考生可从联系具有普遍性。沿线各国加强交流联系可以促进各国经济的繁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沿线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深化了区域经济合作;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立足整体,搞好局部。沿线各国立足整体促进了各国的经济繁荣,更促进了本区域和世界的和平发展等角度进行说明。【点睛】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的侧重点不同:联系普遍性侧重于强调一事物总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联系;联系的客观性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侧重于强调联系的形式多种多样。37. 中国制造2
55、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制造业如何践行制造强国战略。【答案】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
56、境发生重大变化,要求我们全面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突出创新驱动,优化政策环境,发挥制度优势,支持制造业变强。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机遇,实现质的飞跃。实现制造强国梦,既要调整结构,转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又要抓住机遇,全面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才能由“制造”向“创造”转变,由“速度”向“质量”转变,由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 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 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面对挫折与考验。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要对制造业的未来充满信心,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我国制造强国梦。
57、【解析】本题以中国制造2025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发展的普遍性、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等知识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究和论证事物的能力。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要求我们突出创新驱动,支持制造业变强;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机遇。实现制造强国梦,既要调整结构,转方式,又要抓住机遇,全面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对制造业的未来充满信心,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我国制造强国梦等角度进行说明。【点睛】事物发展的总趋势、道路和途径:(1)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指事物发展的总方向。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即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的。(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不能说明事物每时每刻都在前进。事物在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点上有可能是前进的,也有可能是停滞的,甚至有可能是倒退的。正因为如此,事物发展的道路才表现出曲折性。(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