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三专题 第二课时《六国论》(下)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54081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三专题 第二课时《六国论》(下)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三专题 第二课时《六国论》(下)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三专题 第二课时《六国论》(下)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三专题 第二课时《六国论》(下)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一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分课时教案全集:第三专题 第二课时《六国论》(下)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六国论(下)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 教学方法: 诵读 研习 教学过程:一、研习新课内容 本文一共6段,可分成几个部分?每部分的中心内容是什么?1、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本文论点:六国破灭的原因在于赂秦。并作理性分析,从“

2、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证。2、第二部分(第3, 4段),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以韩、魏、楚三国赂秦而灭亡的情况。论证“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以齐、燕、赵三国“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而灭亡的情况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 3、第三部分(第5,6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申明“为国者”应当吸收六国“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而灭亡的历史教训,并力却敌。告诫北宋统治者勿重蹈复辙。二、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5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6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

3、章布局和理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推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

4、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4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6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2.课文最后一段,也用了比较法,请问比较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课文第6段也有两组比较,一组是明比,将“六国”与“秦”比,结果是秦强而六国弱,但六国当有不赂秦而战胜秦的可能。第二组比较是将“宋朝”与“契丹

5、、西夏”比,是暗比。作者所处的宋代,正逢契丹、西夏等外患骚扰,宋朝统治者不是坚决抵御,而是割地赔款,然而从力量的比较上,统一的大宋远远强于边境小国的契丹、西夏,宋朝就更有战而胜之的可能。 宋与契丹、西夏比,为何要暗比而不明说? 明确:这正是苏洵散文的长处,行文至此,作者观点已十分明确,用旧事来讽喻今事,含蓄而又明晰,这是其散文具有战国策风格的体现。三、运用比较法进一步领会作者意图。阅读苏辙六国论中的一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熟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

6、不知天下之势。 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 诸侯及士人不明大势,见识短浅,策略失误。 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小结: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这是内容的不同。苏洵是借古讽今,不是单纯论史,所以结尾谈到现实问题;苏辙是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这是基本构思的不同。苏洵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后),苏辙以“不知天下之势”为议论的出发点(置于最前)这是布局上的不同。 一、 小结 苏询六国论行文纵横悠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

7、表现力。作者很注意气势的营造,追求一气呵成、前后相应的浑然一体的气概。如文章开头,单刀直人从正反两面提出论点,容不得人反驳。第2段,设问呈疑,代读者提出疑问,接着径自作出回答,对论点作了补充,从而把论述向前推进一步。作者除了运用对比、类比推理及比喻的论证方法以外,还使用形象描述的方法。如写先人创业的艰难过程,用“暴霜露,斩荆棘”;写成效得来的不易,用“以有尺寸之地”,运用了夸张手法,极言其所得甚微。对于“割城”、“赂地”的具体方式,“今日”、“明日”,夸张地说明了“赂秦”的频繁,“五城”、“十城”,用层递的方式揭示赂秦的数量越来越大,换来的只是“一夕安寝”,实在是损失巨大,收效甚微。一个“视”

8、字,一个“又”字,用类似漫画的手法刻画出割地求安者的痴态和秦国侵略者的贪婪。“起”与“寝”紧紧相应,突出秦兵来得急,苟安已不可得。这样描写把历史大事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如身临其境。作者很注意语言的锤炼和变化。如写六国并力西向,秦人势必陷于困境,用了“食之不得下咽”,表现出秦人极端紧张的心态,含蓄生动,还带点幽默味道。再如“封天下之谋臣”、“礼天下之奇才”是对偶,又是“互文”。本义是“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天下之奇才;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天下之谋臣”。“两边各举一边而省文”,封则举“谋臣”,礼则举“奇才”,使得文字简练。二、 作业板书设计:六 国 论 诸侯所亡 赂秦而力亏 固不在战 破灭之

9、道也 奉之弥繁 (论据1) 侵之愈急 为国者六国破灭 无使为积威之所劫(非兵不利, 齐附于秦 无从六国破亡故事战不善 ) 终继迁灭 (结论)弊在赂秦 不赂者以 燕行刺客 (论点) 赂者丧 始速祸焉 (论据2) 赵诛良将 用武不终六国论教学后记苏洵的六国论为传统名篇,历来选作教材。这次教学六国论拟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个角度,作些试验。在方法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学。 教学设计: 学习六国论,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因此要提供一些历史材料,为学生自学创造条件;同时再介绍学生读一些其他人评论“六国”的文章,可以进行比较。 为此,我们除课文外,提供以下参考材料和补充教材: (一)关于历史方面的材料:七国兴亡

10、概述,北宋政治外交概况(从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中国通史中摘编)。这些材料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情况,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二)补充教材:苏辙六国论(见栾城文集,古文观止曾选入),李桢六国论。这两篇文章也是针对六国破亡的历史来发议论的。三篇六国论论述对象相同,而观点各异,学生读后,可以通过比较,展开讨论。为了便于学生自学,对两篇补充阅读的六国论,教师先作了批注。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作扼要讲解,着重理清文章脉络。 在学习课文、补充教材和参考资料后,进行写作指导,讲授“论事”的知识。目的是把感性材料提高到理性认识,再用理性知识指导写作实践。 写作前出些思考题作为启发。思考题多一些,以利打

11、开思路。每人被指定一题写文章,也可以自由选题多写。有的多选几题多写几篇则受到鼓励。写作后组织交流,最后教师小结。小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关于战国历史。说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秦并吞六国是侵略,反抗侵略是应该的。(二)关于古人论史。说明历史是一面镜子,古人论史多借古喻今,对古人的观点应批判吸收。今天论史,可以古今有所联系,但要适当。(三)关于论说文的写作。强调要提高分析能力,注意解决说不出、说不清、说不透的问题。教师小结时要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来谈。 教师讲授和同学发言交流时都要求学生作笔记,这也是一种听和写的训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可各有侧重,但都着眼于智力、能力的培养,由浅入深,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综合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