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粤教版):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04.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5408 上传时间:2024-05-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粤教版):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0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粤教版):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0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粤教版):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0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粤教版):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0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粤教版):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0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专项复习(粤教版):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04.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见学生用书第113页)【举一反三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赅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

2、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味和美感世界

3、。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我们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的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

4、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节选自人民日报,作者:叶朗)1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提升软实力,依靠的是文化产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

5、产品,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B作者认为渲染、放大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的作品,使得中国文化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同。C介绍中国文化,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介绍各种文化遗产,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才有活的灵魂。D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中国特色的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世价值。E弹琴、下棋、饮酒、喝茶的生活实践,展示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审美追求。【解析】A项太绝对了,文中是说“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C项条件不充分,文中强调的是要展示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E项过分延伸,原文中说这些生活实践“可以

6、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答案】BD2依据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材料中不符合文中列举的“普世价值”的一项是()A庄子中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意识。B玄奘大师和义净大师先后赴印度取经。C孙子兵法韩非子中揭示的“兵不厌诈”的思想。D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解析】C项在原文中未涉及;A、B、D项分别涉及到普世价值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吸收与包容外来文化、世界共同和平的思想。【答案】C3最后一段强调“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更高的精神追求”是针对什么情形而提出的?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纵观全文,摘取关键句子作答。【答案】有的人(作品)以偏赅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

7、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有的人(作品)介绍中国文化,满足于肤浅讲述历史故事,肤浅介绍各种文化遗产,没有挖掘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的深度。4根据文本内容,文化产品应该如何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_【答案】应该着力于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正面的、美的东西。要力求提供对于中国文化精神与价值方面的深度认识。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世价值的内容。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以及从中体现出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滚动提升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诗经与伊利亚特战争审美倾向之比较倪乐雄把诗经中的战争题材诗篇同伊利亚

8、特作一比较,明显会感到东西方两大民族对战争审美的旨趣迥然相异。战争审美倾向是一个重要环节,它一方面联系着历史文化背景,并由这种背景所决定,另一方面联系着艺术领域里战争题材作品的特征和风格,并给以直接的影响。多少年来,北方各部落一波一波不断地涌向希腊半岛,人口与生存空间的冲突显示出尖锐性,使地区保持着一股强大而持续的对外扩张力,直到亚历山大远征东方,这股力量才得以彻底释放。这种环境遵循的是“弱肉强食”的法则,各民族、部落的关系完全由暴力来决定,即使是平等的关系,也是力量的平衡所致。战争暴力既是获得生存权利的第一工具,又是保持独立地位的唯一手段。汉民族因生存空间的幅员辽阔,虽偶有扩张性战争之举,然

9、而极其有限。农耕社会追求安宁和谐的生活境界,这种生活秩序又被道德伦理所肯定。战争掠夺从根本上与农耕生活的秩序相悖。因此,从社会控制角度而论,战争是维护农耕社会秩序的最高手段,并在伦理道德的层面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决不可能产生以对暴力的崇拜为核心的极端之尚武精神。只能产生以“禁暴除乱”为目的、包含生活与伦理的合理性在内的一种有节制的尚武精神。所以,古希腊民族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力”;汉民族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德”。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一旦进入艺术领域,必然转化为一种战争审美意识。古希腊民族尚“力”导致了对战争作无理性节制的纯粹审美观照,把战争审美推向极端。汉民族尚“德”导致了具有道德节

10、制的战争审美意识,对战争进行有限的审美观照。首先表现在艺术家们对战争题材的选择上。伊利亚特所渲染的故事取材于一次征服性质的战争:特洛伊战争。历代诗人们对这次战争备加颂扬和夸张,并将之神化,层累地堆聚成一部史诗,世代传颂。诗经大都选择保家卫国性质的战争作为题材。那些为数极少的征服性战争也仅仅为维护中原地区正统地位的等级秩序。因为这种等级秩序在当时看来是维护中原农耕生活秩序所必须的。在军人形象的塑造方面,区别更明显。由于古希腊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力”,战争审美的本质便是对力量的赞美,所以勇武有力成为塑造典型的最高原则。而汉民族在军人典型的塑造上,着重于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所讴歌的人物大都是勇武和仁厚

11、的结合。因此,诗经反映了一个特征:汉民族的伟大军人形象既是有德的君子,又是杰出的战士。“荷马史诗”中的伟大英雄却个个强悍残忍、好狠斗勇、野性十足,丝毫感受不到“东方式”的仁厚德性。在战争场面描述上,由于把战争审美推向极端,伊利亚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血腥的战争场面作精雕细琢,对残酷的厮杀场景给予尽情渲染。反观汉民族,所持的是一种有节制的战争审美意识,故而诗经对残酷的血腥场面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战争情景的展示大都侧重军威气势的威武雄壮。在对战争双方关系性质的构成和情感态度方面,也有显著的差异。诗经里战争双方一律构成一种“不对等”关系,即东方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善”与“恶”的对抗(或者说“东方式”的正义

12、与非正义的对抗)。伊利亚特则不然,冲突双方构成一种“对等性”关系,诗人们对战争的双方一视同仁,一样地歌颂赞美,一样地同情怜悯。1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正确的两项是()A汉民族与古希腊民族具有不同的尚武精神。B古希腊所崇尚的平等与现代人崇尚的自由是相同的。C伊利亚特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对血腥的战争场面作精雕细琢,诗经则没有战争残酷场面的描写。D在军人形象塑造方面,汉民族比古希腊民族成功。E伊利亚特中战争的双方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解析】B古希腊民族即便是平等的关系也是力量的平衡所致,与现代人崇尚的平等不一样。C.判断绝对化,原文第五段是诗经对“战争情景的展示大都侧重军威气势的威武雄壮”。D.据第五段可

13、知文中并没有这样的表述,属无中生有。【答案】AE2对首段画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同的战争题材作品往往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B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决定着不同的战争审美倾向。C一个民族的战争审美倾向对其战争题材的作品有影响。D战争题材作品的特征和风格受到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解析】A项表述不完整,原文是“战争题材作品的特征和风格”。【答案】A3根据文意,诗经与伊利亚特对战争题材进行艺术处理时迥然相异,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本题答案的有效区间在第五段,摘取关键句子作答。【答案】两部作品对战争题材进行艺术处理的不同表现在四个方面:战争题材的选择;军人形象的塑造;战争场面的描述;对战争双方关系性质的认定和情感态度。4在作者看来,东西方古代两大民族的战争审美旨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_【答案】生存条件不同。汉民族有足够的生存空间,追求和谐宁静的生活境界,战争只是维护农耕社会秩序的手段;古希腊民族生存空间狭小,因而保持了强大而持续的对外扩张力,战争是获得生存权利的第一工具,也是保持独立地位的唯一手段。尚武精神不同。汉民族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德”;古希腊民族尚武精神的核心是“力”。战争审美意识性质不同。汉民族具有道德理性节制,对战争进行有限的审美观照;古希腊民族对战争进行无理性节制的审美观照,把战争审美推向极端。(答出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