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互联网+”服务模式的构建孙作萍摘要:在大数据时代实现了数据和应用之间的有效对接,在图书馆管理中,服务数据化的实现能够使阅读中存在的矛盾得到根本解决,对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在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中开始积极构建“互联网+”服务模式,这也是新形势下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能够促进图书馆多维度发展。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Abstract:In the era of big data,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data andapplications has been achieved.In library manage
2、ment,therealization of service dataization can fundamentally resolve thecontradictions in reading,which has important practicalsignificance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In the eraof big data,libraries began to actively build an Internet+service model,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directio
3、n for library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and can promote the multi-dimensional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Key words:the era of big data;library;service model0引言圖书馆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图蕴含多种功能,在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和读者的学习效率、方式、质量紧密相关,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图书馆逐渐运用电子模式进行管理。同样在管理中也需根据互联网发生的变化,对服务内容、形式进行更新,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因此图书馆需为读
4、者提供数据化、信息化服务,使读者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互联网+”模式优势比较明显,能够使图书馆在轻松的状态下实现系统升级1。1大数据的主要概念和特点大数据属于一种数据分析技术,具有一定前沿性特点,总体来讲,是从大量数据中以较快的速度获取价值性明显的信息。在物联网、云储存以及云计算广泛使用背景下,无论是人还是物,产生的数据都能被记录下来。大数据在图书馆中应用的价值在于能够从大量数据中对读者的爱好、习惯、行为等进行分析和挖掘,为读者提供更符合需求的服务以及产品,并且根据读者实际情况,对自身服务进行优化与调整2。就大数据的特点来讲,首先体现在容量比较大,部分人尝试测出周围产生的数据和其增长速度,但是
5、始终难以给出一个比较具体的数据,这主要是由于各个行业、机构中每时每刻都会不断产生大量数据。其次体现在数据多样性。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在格式上更加多样,其中包括文本、音频、视频、图片等,同时在来源上也更加多样,数据不仅会产生在组织内部的各个环节中,也可能来自于组织的外部。再次体现在速度快,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大数据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出分析结果。最后体现在真实性。大数据能够为决策者制定决策提供数据上的支持。2“互联网+”服务模式实施的优势2.1 检索技术实现多功能大数据时代的主要标志是应用数据技术。对于图书馆来讲,在大数据的大量信息中,图书检索是众多工作中尤为重要的一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能够对计算
6、机中检索功能进行挖掘,使检索功能更具多样性。检索系统的使用能够在短时内使读者找到需要的信息3。同时检索功能更帮助用户在资源方面进行自由匹配。大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对电子信息的运用,“互联网+”服务在图书馆中的运用,能够使数据资源和网络之间实现有效对接,保证检索的高效进行。在检索时可以使用标题,可以使用关键词,也可以使用文献。2.2 信息资源有效共享图书馆在应用时的主要模式是实现读者和自身之间的交互。在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中,主动权更多是掌握在图书馆“互联网+”服务的运用,能够使大量资源放置在一个平台中,在横向和纵向都获得比较宽泛的管理环境,在此情况下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这种服务模式
7、时图书馆在功能性方面更加明显,资源能够实现重复利用。摆脱了传统借阅模式中一人一书的状态,相同资源可以被多人同时使用,进而实现资源的高效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读者的时间。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馆“互联网+”服务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3.1 信息安全问题大数据时代能够使数据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服务的提供能够使读者在使用时更具便捷性,但是也存在着隐私发生泄漏的风险,“互联网+”服务在图书馆当中的使用,往往需读者在使用时需输入个人信息,以验证的形式保证个人信息的真实性,实现对读者信息的核对4。但是个人信心往往隐私性较强,如果互联网中存在漏洞,就十分容易发生隐私泄露问题。如果被不法分子窃取,会对个人造
8、成伤害,尤其是和学术研究相关的问题,这是此种服务中存在的比较明显、重要的缺陷。3.2 馆藏资源和信息难以有效对接我国图书馆实际上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发展,馆藏资源是在长期积累中产生,每个图书馆在馆藏资源上都有所不同,既有优势、也有不足。图书馆在运用“互联网+”服务时,和馆藏资源之间在结构上会有一定缝隙存在,一些读者在使用时难以获得比较准确的信息5。图书馆中的资源分布和“互联网+”服务中的精确性往往有一定差距,因此获取的信息难以实现高效。纸质信息、电子信息难以实现全面、精准覆盖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其数据化发展受到了影响。3.3 数据信息难以实现充分利用大数据主要优势在于信息的准确性、充足性,因此在“
9、互联网+”服务中应该为注重个性化服务的设计,使用大数据能够为读者进行针对性服务。大数据能够给实现对读者阅读类型、时间、要求、内容以及以往阅读信息的有效存储,读者在对资讯进行选择时,能够查询历史信息,也能得到期望阅读信息方面的引导。但是这种服务模式在使用时,会受到数据使用范围上的限制。一些比较必要的服务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在此情况下,难以使读者获得良好交互体验。3.4 服务层次性欠缺就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现状来讲,在信息化方面比较落后,“互联网+”服务在图书馆当中的使用尚处在概念性范畴内。很多图书馆在提供服务时往往会停留在表面。在读者借阅者方面,拓展和延伸并不够。在借阅时只能运用客户端或者是门户网站
10、的形式,然后对信息进行检索,这种信息获取方式往往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在提供服务时,应关注层次性的体现。4“互联网+”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4.1 重视网络安全问题服务专业化的体现是图书馆获得长久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对服务人员的选择,并且保证选择的准确性,“互联网+”服务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管理人员具备信息技术,也需在构建服务模式时对工作方法进行创新,高效利用大数据的优势,保证使用大数据时的有效操作6。在此过程中,可以将技术团队引入进来,这也是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在“互联网+”服务中获胜的有效途径。除了引进技术团队之外,也需注重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并且在培养时加强以人为本理念的
11、体现,强化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将管理和考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着重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强调,进而使读者在图书馆中个人信息安全得到充分保证,构建安全网络环境,并且注重环境的长期性和稳定性。4.2 实现资源之间精准对接“互联网+”服务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使资源存在优势得到比较充分利用,图书馆要想在发展中实现数据化对接。就需将“互联网+”服务的实际运行模式作为依据,在模式上实现结构性调整。如优化馆藏资源,重新整理图书馆当中信息资源,使其在结构上保证科学性。并且从纵向、横向对接互联网中的检索模式7。“互联网+”服务在实施时对资源利用方面有着较高要求,同时在精准度方面也有较高要求。因此需在结构上进行调整,并且
12、保证调整时内部和外部、上层到下层的同时进行。4.3 增强读者粘合度在大数据时代,信息资源增强,在进行信息阅读时,模式也更多样。在此背景下,图书馆中知识的更新受到了较大考验。“互联网+”服务的构建,需其在运行中和读者之间实现相互融合,这样才能使读者对知识的需求得到满足,提升读者粘合度,增强对图书馆的信任和依赖8。在服务中,需使图书馆的资源进行系统整合,进而获得较为清晰、明确的发展路径,保持对读者的长久吸引力。并且在对资源进行整合时,需保证在时间、空间上顺畅,将图书馆在不同时期的资源的特征凸显出来,这样才能使读者在图书馆中获得更完整的信息资源。4.4 提高数据利用价值图书馆只有保证图书资源在利用时
13、的高效性,才能使知识和经济之间更好融合。“互联网+”服务在运用时能够体现出对数据的超价值利用,因此在服务时需运用科学技术,保证信息在推送时的稳定性、快速性、安全性。同时针对数据和信息之间的供求关系,运用数据构建对应分析模式。在此情况下,能够使读者使用的实际信息数量得到随时调整,增强信息的整体利用价值。在此过程中,需建立较为高端的分析系统,系统主要是针对技术。4.5 重视人才培养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获得了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图书馆中的相关工作人员也应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具体实施时可以运用定期培训,建立奖惩机制的方式,实现对创新、专业人才的培养,使工作人员的综合
14、素质得以不断提升。尤其要强调工作人员对互联网的使用,这样才能使互联网服务模式在实施时获得更好效果。5结束语总之,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加快了知识在获取和传播时的速度。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被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图书馆也在其影响下获得了较好发展。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图书馆应对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将互联网积极运用其中,并且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其进行细致分析,转变传统服务模式,凸显人本理念,构建“互联网+”服务模式,增强读者使用满意度。参考文献:1李沛.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应对模式和服务创新研究以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8):32-36.
15、2黄立丽.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术信息服务模式的重构路径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22):135-137.3梁智霞.探析大数据平台的智慧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J.卷宗,2018(27):37-38.4李霞.“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J.卷宗,2018(17):75,44.5高媛.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智慧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30(6):189-192.6任丽萍,袁爱莲.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J.科技资讯,2018,16(4):196-197.7敖小爽,余成斌,罗圣梅.大数据背景下服务区域发展的图书馆信息服務模式研究J.贵图学苑,2018(002):22-24.8宋馥莉,鲁明,缪宁,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 MOOC 服务模式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2(3):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