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生用书P339(单独成册)一、选择题(2018齐鲁名校协作体一模)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有人说:“小小餐盒既轻又重,既小又大,既简单又复杂”。据此完成12题。1.一次性餐具生产后以就近销售为主,主要原因是()A.产品运量大B.产品价值低C.市场需求大 D.产品运输不便2.小小餐盒的“重”与“大”是指()A.产品重量大 B.原料消耗大C.环保责任大 D.大气污染大解析:第1题,一次性餐具既轻又小,产品的运量小,A错误;产品的运量小可使其生产地远离市场地,D错误;市场需求大不是其生产接近市场的主要原因,C错误;一次性餐具的市场价格低,长途运输会增加运输成本,利润降低,故
2、选B。第2题,一次性餐具又轻又小,故产品重量小,消耗原料少,A、B错误;使用一次性餐具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D错误;一次性餐具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故环保责任重大,故选C。答案:1.B2.C(2018定州模拟)读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示意图,完成35题。3.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自然环境决定论B.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C.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4.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A.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时代B.农业生产破坏的自然环境是其主要影响C.工业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其主要影响D.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5.下列做法或说
3、法不符合观点三思想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解析:第3题,读图,观点一指人类社会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环境只是影响人类,而人类不会影响环境,这是人类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时形成的自然环境决定论,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没有主观能动性。第4题,观点二指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得资源,然后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人类不断地开发环境,这是在工农业时期形成的,造成人地关系的全面不协调。第5题,根据观点三示意图,人类社会从环境获取资源,也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人类社会作用于环境,同时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社会,体现了人地协调发展
4、。“斩伐养长,不失其时”“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植树造林,修建水库”这些都符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而“竭泽而渔,焚薮而田”会使人地关系不协调。答案:3.C4.D5.C(2018南阳五校联考)下图为我国某种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读图,回答67题。6.该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7.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D.种植牧草,严控放牧规模解析:第6题,该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内蒙古、西藏等省区,集中分布在
5、西北地区,说明该生态环境问题为土地荒漠化,A对;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B错;酸雨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西北地区发生概率小,C错;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是人类的生产活动导致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物种减少,是全球性问题,D错。第7题,荒漠化是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农垦造成的,避免西北地区荒漠化愈演愈烈的措施是种植牧草,严控放牧规模,D对;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植树造林会加剧水资源消耗,故不应大面积植树造林,A错;西北地区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畜牧业,不是种植业,B错;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治理荒漠化无关,C错。答案:6.A7.D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
6、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据此完成89题。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只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每日能源消耗不断增长9.关于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利用的能源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B.农业社会时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工业社会时期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D.环境文明程度较高的现代美国,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完全解决解析:第8题,前四个阶段(原始社会后期农业社会)人类消耗
7、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早期工业社会现代美国)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由图可知,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美国,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在不断增长。第9题,原始社会时期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较小。农业社会时期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工业社会时期大量使用能源,生态环境问题加剧。现代美国环境文明程度虽然较高,但其环境问题并未得到完全解决。答案:8.D9.B人口分布适宜度反映的是不同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数值越大,协调程度越高(数值范围0100)。椎体顶点P表示该地区人口集聚度(某一地区以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上集聚的全国人口比重)。图1是我国人口分布适宜度
8、研究思路示意图,图2是人口分布适宜度结构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图2所示地区的地形最有可能为()A.高原 B.山地C.丘陵 D.平原11.图2所示地区水土资源适应度低的原因最可能是()A.地势起伏大 B.水资源短缺C.石漠化严重 D.冻土广布解析:第10题,从图2中可以看出,该图所示地区人居环境适宜度和社会经济协调度都很高,最有可能位于平原地区。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区最可能位于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平原地区主要分布的是土壤,石漠化不严重。冻土主要分布在高原和高纬度地区,而我国高原和高纬度地区人口较少,人口集聚度低,人居环境适宜度也相对较低。因此该地区水土资源适应度低的原因最可
9、能是水资源短缺。答案:10.D11.B二、综合题12.相对湿度为80%90%时,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低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即雾霾。北京市于2016年11月17日零时启动空气污染橙色预警。根据预报,17日起连续3天,北京将陷入重度污染。与此同时,与空气质量相关的呼吸道疾病病例相应增多,引发了民众的“空气焦虑”。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为原因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雾霾天气增多主要由增多造成的。简述我国中东部地区这种大气污染物增多的主要原因。(2)简述减少雾霾现象应该采取的措施。解析:(1)从材料中雾霾天气的形成过程可知,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是空气中固体颗粒
10、物增多,而空气中固体颗粒物增多主要与人为因素有关,可以从图中获取信息。(2)大气中固体颗粒物增多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针对原因来回答减少雾霾天气的主要措施。答案:(1)固体颗粒物工业生产排放;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高,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机动车增多,大气污染物排放增多等。(2)转变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煤炭在生活中的使用;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使用清洁能源等。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示意土壤污染的形成与对人体的危害过程。材料二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土壤中的微量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过背景值,过量沉积。图2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
11、修复原理示意图。(1)结合材料一分析土壤污染的形成及对人体的危害过程。(2)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治土壤污染?(3)结合材料二简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原理。解析:(1)结合材料一分析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其进入人体的过程即可。(2)应从控制污染源角度进行分析。(3)结合材料二可知,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并在地上部分积累,通过收获含重金属的植物地上部分实现重金属的处理或回收。答案:(1)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农药、化肥,一方面形成灌溉污水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另一方面通过污染大气而污染土壤;汽车尾气、工业废气通过污染大气间接地污染土壤;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固体废弃物也可以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土壤中的有害物质被农作物吸收,通过食品进入人体;被污染的土壤会使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增加,当人类饮水和食用水生生物时,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从而危害人体健康。(2)工业、农业、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增施有机肥料;发展生态(绿色、有机)农业;提高公众的土壤保护意识;确立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3)植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重金属,然后向地上部分转运,并在地上部分积累;通过收获含重金属的植物地上部分,实现重金属的处理或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