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51381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浙江省金华十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试卷I一、选择题1.学者姚大中在其著作黄河文明之光中指出:“周文化对中国域内人类活动秩序最早设定统规则与制度化成功中国文化的正统便以周文化为深厚根基。”下列表述属于周朝政治文化范畴的是殷民七族封于殷 别黑白而定一尊 立嫡以长不以贤 凡周之土,不(丕)显亦世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殷民七族封于殷,意思是把殷商遗留下来的殷民七族集中到殷商旧地进行管理,没有体现周朝的政治范畴,错误;别黑白而定一尊,意思是黑白分明,彼此明确,天下的大事,事无巨细都由皇帝一人定夺。这是秦始皇开始的,错误;立嫡以长不以贤,是

2、周朝宗法制的特点,正确; 凡周之土,不(丕)显亦世,意思是凡是周朝继承爵禄的卿士,累世都光荣尊显,是周朝的选官制,正确。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2.吕思勉在秦汉史中提到:“川、滇、粤、桂之开辟,战国时启其端,秦始皇继其后,汉武帝成其功。”下列项中,属于“秦始皇继其后”的有修筑长城和“直道” 在岭南置郡县,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辖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流官统治 开辟五尺道,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岭南置郡县,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辖,正确;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云南设置郡县,开“五尺道”,正确;正确,故选D;长城在北

3、方地区,与川、滇、粤、桂之开辟无关,排除,故排除AC;清朝废除土司制度,实行流官统治,排除,故排除B。【点睛】3.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忆昔中写道:“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从中我们能够获取的信息有丝织业相当发达 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商业贸易活跃 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诗句的大意是:当时丝织业、商业发达,到处是贸易往来的商贾的车辆,络绎不绝于道。男耕女桑,各安其业,各得其所。正确,故选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商人政治地位提高,排除,故排除AC;“男耕女桑不相失”可知是手工业和农业相结合,排除,古排除D。【点睛】4.广东“南海1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

4、掘项目成功入选了2019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发掘的约16万件套瓷器几乎囊括了当时南方主要的窑口(瓷器的产地)。下列名窑位于南方的是A. 邢窑B. 定窑C. 钧窑D. 景德镇窑【答案】D【解析】【详解】景德镇窑位于江西景德镇,属于南方,D正确;邢窑位于今河北,定窑位于今河北保定,钧窑位于今河南禹州,三者都北方,排除A、B、C。5.据文献记载,元朝某地“(人口)不到一个行省,由于是上师的住地和佛教教法兴盛之地,所以也算作一个行省。”当时对该地管理的中央机构是A. 四川行省B. 中书省C. 宣政院D. 理藩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元朝”“(人口)不到一个行省,由于是上师的住地和佛教教法兴盛

5、之地,所以也算作一个行省”,结合所学可知,元朝设立宣政院,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故选C;四川行省不符合“上师的住地和佛教教法兴盛之地”,排除A;中书省管辖大都周围地区,也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不符合“上师的住地和佛教教法兴盛之地”,排除B;理藩院是清朝政府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排除D。【点睛】6.古代中国某一朝代开始将“中书之政,分于六部”,使六部为皇帝“总理庶务”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下列政治制度属于这一时期的是A. 中朝制度B. 三省六部制C. 二府三司制D. 内阁制【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分权六部

6、,明成祖时期设立内阁,故选D;西汉设立中朝,西汉没有设立中书省,排除A;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帮助皇帝“总理庶务”,并非六部,排除B;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是“总理庶务”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排除C。【点睛】7.如图描绘了明朝中后期某都市商业区茶楼酒肆店铺林立,金店银铺人如潮涌的盛况。据此可推断市打破了空间的限制 江南市镇经济繁荣 商业区已经相当繁华 商业不受政府监管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市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正确;“商业区茶楼酒肆店铺林立,金店银铺人如潮涌”说明商业区相当繁华,正确;正确,故选A;图片反映的是都市商业区情况

7、,无法体现“江南市镇经济繁荣”,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监管商业的信息,排除;错误,故排除BCD。【点睛】8.有著作记载:“条约取消了只准在广州进行中外贸易和由广州特许的公行垄断商来进行中外贸易的限制,从而开始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此条约是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C. 辛丑条约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条约取消了只准在广州进行中外贸易和由广州特许的公行垄断商来进行中外贸易的限制”可知指的是南京条约中的五口通商,故A项正确;BCD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9.一份对当时文献进行初步调查的材料记载,在18921913年期间,至少有415家手工缫丝厂,主要分设在广东

8、、四川和山东等省。丝织业全部使用手织机,它是华中和华南的主要工业。这一时期,手工缫丝厂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A.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 欧洲列强减少对华的资本输出C. “实业救国”思潮盛极一时D.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以资本输出为主,故B不是手工缫丝厂发展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故选B;ACD都是中国手工缫丝厂发展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10.如图所示为近代一则电话广告,中有“只要打一个电话,通知各商店送货,货到收钱简便省事现在各商店都愿意听候你的电话,替你服务”等字样。该广告反映出A

9、. 电话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B. 新事物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C. 电话购物在当时的上海十分普遍D. 晚清时期民族工业重视广告宣传【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只要打一个电话,通知各商店送货,货到收钱”可知,近代电话这种新型通讯工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故选B;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电话广告,无法体现民族工业重视广告宣传,排除D。【点睛】11.有关如图所示战役的表述,正确的是A.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B. 为渡江战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C. 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D. 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答案】B【解析】【详解】图例中有双堆集、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结合所学

10、知识可以判断出这是淮海战役,这一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军渡江战役打下来坚实的基础,B正确;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排除A;题干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役,C是平型关大捷,发生在抗战时期,排除;D是渡江战役的成就,排除。12.“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类国家的代表人物。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同一阵营国家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新中国在此次会议上A. 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 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 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D. 以“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亚非友好【答案】C【解

11、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这次会议是周恩来出席的,涉及到中国、美国、苏联和越南地区,结合所学可知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故选C;A是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材料反映时期不符,排除;B是1971年,与材料1954年时间不符,排除;D是1955年亚非会议,没有美国参加,排除。13.下列关于如图人民日报中所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有宣布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的常化 实现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人民日报中所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结

12、合所学可知,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宣布了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正确,故选A;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的常化,错误,排除BD;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错误,排除C。【点睛】14.在中国共产党的某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这次会议A. 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B.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C. 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D.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共十五大上首次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

13、史任务,这次会议上还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故选D;A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B是中共十四大,C是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排除。故选D。15.公元前621年,雅典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德拉古法典规定:“凡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而不能自备武装的人则无公民权。”这一规定A. 改善了平民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地位B.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贵族的专横C. 极大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的社会矛盾D. 改变了权力掌握在贵族手中的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能自备武装的人有公民权”的规定扩大了雅典公民的范围,使能够自备武装的平民也拥有了公民权,能够参与城邦政治,从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故选B;这一规定是确立

14、了公民权的标准,不能自备武装的人没有公民权,所以不一定改善平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排除A;这一规定主要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公民权的范围,并不一定能够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社会矛盾,更不一定能改变权力掌握在贵族手中的局面,排除CD。故选B。16.某宪法规定:“无论何州,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另一州或外国缔结协议或条约合众国应该保障联邦各州免遭入侵,并且根据各州州议会或行政部门的请求,平定其内部的暴乱。”由此可见A. 这是一部限制王权的法案B. 三权分立原则得以体现C. 邦联体制得到确立D. 考虑了中央与地方的平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宪法的内容可知,这是美国178

15、7年宪法,材料内容说明宪法中央与地方的平衡,故选D;美国没有世袭国王,排除A;材料信息与三权分立原则无关,排除B;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排除C。【点睛】17.伦敦工人协会公布的人民宪章主张:“凡是年满21岁,身体健康,没有刑事犯罪记录的男子都应该拥有选举权”。随后,宪章运动很快从伦敦扩展到全国各地。结合所学,下列项中,有关宪章运动说法不正确是A. 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B. 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C. 反映了无产阶级政治诉求D. 客观上推动了1832年议会改革方案的通过【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英国宪章运动发生于18361848年间,因此不可能推动1

16、832年议会改革,故选D;宪章运动扩展到英国全国各地,表达了工人的政治诉求,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阶级和实践基础,A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8.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梁赤民译:全球通史A. 英国资本总额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B. 英国资本总额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C. 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英国资本总额的增加D. 英国资本总额的变化得益于垄断组织的建立【答案】A【解析】【详解】据图示内容可知,与1750年相比,1865年英国的资本总额有了大幅增长,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段时间内英国发生了第

17、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应用使工厂的创办摆脱了自然环境的限制,所以资本总额的增长与工业革命中的核心动力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故选A;是工厂制度的出现催生了资本总额的不断攀升,排除B;地理的广泛使用和垄断组织的建立都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与题意不符,排除CD。故选A。19.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一条规定: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土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从中可以看出统一后的德意志A. 实行联邦制B. 结束了专制C. 皇帝对议会负责D.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结合所学可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意志君主立宪

18、政体,故选D;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20.严复在评价某次战争时指出,“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严复这一评价的主要依据是A. 战争爆发的导火线B. 交战双方的目的C. 战争持续的时间D. 战场形势的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 “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利己杀人,寡廉鲜耻”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非正义的,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交战双方的目的是为了争夺殖民地,故选B;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莎拉热窝事件,是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

19、者普林西普枪杀,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并成为列强借口发动战争的导火索,无法体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排除A;CD无法体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排除。【点睛】21.下表是1922年到1926年苏联不同类型商业机构在商品流转量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从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时间私商国营商业合作社1922年下半年73%18%9.5%1926年上25%57%18%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效明显B. 新经济政策实际上被停止C. 苏联正在向社会主义过渡D. 苏联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数据看出,1922年到1926年,私商在商品流转量中所占比重下降,国营商业、合作社具有公有制性

20、质的商业机构在商品流转量中所占比重上升,说明苏联正在向社会主义过渡,故选C;1921年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A;B不符合史实,排除;1936年苏联宪法颁布,标志苏联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排除D。【点睛】22.二战中,欧洲战场上苏德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展开激烈的巷战。与此同时,在太平洋战场上,美军采取重大军事行动,率先展开反攻,并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美军这一军事行动的主要地点位于图中的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 “二战中,欧洲战场上苏德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展开激烈的巷战”指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8月,美军率先展开反攻,夺取所罗门群岛的瓜达尔卡纳

21、尔岛,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符合题意,故选B;是中途岛,是关岛,是冲绳岛,AC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23.二战后期美英中发表公告:“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吾人通告日本政府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这一公告发表后,盟军的军事行动有A. 苏军攻克柏林B. 英美联军开展“霸王行动”C. 美军占领冲绳岛D. 美军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公告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改公告为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发表后为促使日本尽快投降,美国在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故选D;苏联攻克柏林、英美联军开展“霸王行动”和美军占领冲绳岛都

22、在公告发表前,排除ABC。故选D。24.20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政府将采煤、电力、天然气、铁路民航等收归国有。1979年撒切尔夫人担任首相后,很快掀起了私有化的浪潮,许多国有企业都转变为私有制,卖给个人。这种变化表明英国A. 放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B. 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C. “多市场、少政府”成为趋势D. 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风靡【答案】C【解析】【详解】20世纪四五十年代,英国政府将采煤、电力、天然气、铁路民航等收归国有,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撒切尔夫人推动私有化浪潮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一变化意味着在资源配置中,市场占据主导,即“多市场,少政府”成为趋势,C正确; 20世纪

23、四五十年代,英国政府将采煤、电力、天然气、铁路民航等收归国有就意味着放弃了自由放任的自有主义经济政策,排除A;题干内容与“世界工厂”无关,而且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地位是在19世纪末,排除B;凯恩斯主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撒切尔夫人的举措相反,排除D。25.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后,美国以自己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为基础,进口加拿大丰富的自然资源,再运至拥有众多廉价劳动力的墨西哥进行加工;墨西哥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资金和先进技术。从中可以体现该组织的特点是A. 优势互补B. 承认多样化C. 大国主导D. 强调灵活性【答案】A【解析】【详解】北美自贸区成立后,美国获得了资源和廉价劳动力

24、,墨西哥获得了就业机会、资金和先进技术,加拿大出口了资源,说明在北美自贸区这一组织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了优势互补,A正确;承认多样化是亚太经合组织的特征,排除B;大国主导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C;强调灵活性在题干中未体现,而且这一特征更多体现在亚太经合组织中,排除D。试卷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进军岭南过程中,为解决粮草运输困难,秦始皇命监御史禄主持开凿水渠。该水渠利用湘江、漓江源头相距较近,水位差仅数米的自然条件,横断湘江,另开南、北两条分水渠到了明代时,官员重修该水道,仍认为它“当南服往来喉舌之地。田畴之灌溉,舟楫之通塞系焉。”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兴安县

25、志材料二 中国传统农业的历史是从农具作用于农事活动开始的。农具演变是与农业的发展同步进行并相互促进的,纵观农具发展历史,铁质农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这点毫无疑问。然而农具的形态和功能在其后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只是局部的改进,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苏黎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演化特征及成因分析(1)指出材料一中“水渠”的名称,并概括该“水渠”修建的历史作用。(2)根据材料二,结合汉代农业耕作技术进步的史实说明“铁质农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并分析古代中国农具形态和功能“没有太大的变化”的根本原因。【答案】(1)名称:灵渠。历史作用:为统一岭南提供交通支撑:灌溉农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南

26、北经济文化交流。(2)史实:铁犁牛耕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一牛挽犁;铁质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出现了曲柄钠、大镰、耧车等;农耕技术的进步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汉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原因:长期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解析】【详解】(1)名称:根据材料“该水渠利用湘江、漓江源头相距较近,水位差仅数米的自然条件,横断湘江,另开南、北两条分水渠”可知,这一水渠名称是灵渠。历史作用:根据材料“在进军岭南过程中,为解决粮草运输困难,秦始皇命监御史禄主持开凿水渠”可知,灵渠修建为统一岭南提供交通支撑;根据材料“田畴之灌溉,舟楫之通塞系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灵渠是重要的水利工程,灌溉农田,促进农业经济

27、发展;根据材料“当南服往来喉舌之地”可知,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2)史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铁犁牛耕普及全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出现一牛挽犁,取代二牛抬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铁质农具的数量大大超过前代,出现了曲柄钠、大镰、耧车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农耕技术的进步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汉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导致古代中国农具形态和功能长期停滞不前的根源是古代中国长期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后期首先工业化的国家掀起了殖民扩张的新高潮到1900年,非洲面积的90.4%,亚洲的56.6%,美洲的27.2%,大洋洲的

28、100%已沦为殖民地,整个世界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的势力深入到世界各个角落。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整体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曹顺仙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形成的第三世界是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和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结果。作为国际舞台上的一种政治力量,它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客观上加速了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对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作出了贡献。吴于雇、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第三世界崛起的历史背景,并指出六十年代在其形成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事件。

29、【答案】(1)原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2)历史背景:二战后,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步瓦解:美苏两极对時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出现:战后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意介入美苏争斗,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中立。历史事件: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 19世纪后期首先工业化的国家掀起了殖民扩张的新高潮”可知,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

30、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根据材料“整个世界被列强基本瓜分完毕”可知,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根据材料“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的势力深入到世界各个角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形成的垄断组织,其中实力强大的垄断公司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次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2)历史背景:根据材料“它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客观上加速了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的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逐步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苏两极对時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出现客观上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

31、;根据材料“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形成的第三世界是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和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结果”可知,战后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愿意介入美苏争斗,希望在两极格局中保持中立。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28.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为中国人之中国。我同胞皆须自认自己的汉种中国人之中国不许异种人沾染我中国丝毫权利株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以做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中华共和国,为自由独立之国。邹容革命军材料二 1919年5月5日早

32、晨,清华大学里,学生们惊奇地发现食堂门口贴出了一张大红纸,上面用工楷抄着岳飞的满江红贴这张满江红)的是高等科二年级学生、时年20岁的闻一多。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紧随潮流投身斗争,发表演说,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文艺的拓荒者之一,并作为清华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在1919年5月日给父亲的家书中,他说:“国家育养学生,岁麇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国?摘自2019年9期环球人物材料三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90年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积弱积贫、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亟待改变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需要,是时势造就了

33、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以星火燎原之势红遍中华大地。吴国华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1年6月28日)(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主张并分析其影响。(2)五四运动中,以闻一多为代表的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并从中提炼青年学生的精神品质。(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时势造就了中国共产党。试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论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国的社会形势。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试从革命的纲领、道路和动力等角度,论述中国共产党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成功探索。【答

34、案】(1)主张: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实现民族独立;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国。影响: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2)表现:罢课,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发放传单,发表演说,创作新诗等;组织和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精神品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3)政治: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制度建立;北洋军阀统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没有改变。经济: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无产阶级的力量壮大。思想: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民主科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青年学生民族意识觉醒。纲领: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道路:

35、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动力:依靠工农联盟和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工农运动等)。【解析】【详解】(1)主张:根据“株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得出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根据“我同胞皆须自认自己的汉种中国人之中国不许异种人沾染我中国丝毫权利”得出实现民族独立;根据“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中华共和国,为自由独立之国”得出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共和国。影响:根据所学,可从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等分析总结。(2)表现:根据“全国学生联合会”得出组织和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根据“发表演说,创作新诗”得出发放传单,发表演说;根据所学,还可从罢

36、课,游行示威,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等分析回答。精神品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提炼出五四运动的品质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3)时势造就了中国共产党。可从政治上北洋军阀统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没有改变;经济上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无产阶级的力量壮大;思想上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思想得到传播等分析回答。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可从确立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依靠工农联盟和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等分析总结。【点睛】29.法国作为西方大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议会建立之初,共和派议员人数不足君主派的2/5,到1875年初,议会中共和派的数量不仅远远超过每一个君主派,而且与三个君主派之和也已相当接近波拿巴派的再起,向议会中其他各派表明,如果再不结束政局的临时状态,刚被推翻的帝国就有可能复辟。于是,制订一部宪法来结束政局的临时状态、以制止波拿巴派复辟,成了共和派和波旁两派的共同政治需要。这些就形成了通过共和宪法的客观条件。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材料二 爱徳华达拉第,法国政治家、总理,绥靖政策的积极推行者。1938年4月第三次出任总理1938年9月,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1939年初承认佛朗哥政权,并封锁法国西班牙边境193

38、9年9月向德国宣战,但未采取任何军事行动援助波兰,坐视其覆亡1940年3月下台材料三 从1954年起法国又开始实行为期4年的第二计划(19541957年)1950年法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849亿法郎,1958年时增至2603亿法郎。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1958年工业生产指数为1939年指数的两倍,特别是在电力、煤炭、石油、汽车、飞机、制铝等方面更是飞速发展。1957年发电量为580亿千瓦时,钢产量为1400万吨,化学工业产量翻了一番,煤炭产量已达到法国历史上的最高点。沈炼之主编法国通史简编(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述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处的历

39、史事件,并分析该历史事件“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理由。(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五十年代法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原因:工业革命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国民议会中共和派力量的不断壮大;保皇派和共和派共同政治需要(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等。(2)事件:签署幕尼黑协定或幕尼黑阴谋。理由: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把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公开与法西斯国家勾结在一起,明目张胆出卖他国利益。(3)趋势:快速发展。原因: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发展模式;马歇尔计划;欧洲的联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等。【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到1875年初,议

40、会中共和派的数量不仅远远超过每一个君主派”得出国民议会中共和派力量的不断壮大;根据“制订一部宪法来结束政局的临时状态、以制止波拿巴派复辟,成了共和派和波旁两派的共同政治需要”得出保皇派和共和派共同政治需要(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根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是根本原因。(2)事件:根据所学可知,慕尼黑阴谋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理由:根据所学,可从慕尼黑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把苏台德等地区割给德国;公开与法西斯国家勾结在一起,明目张胆出卖他国利益等角度分析回答。(3)趋势:根据“工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1958年工业生产指数为1939年指数的两倍”得出快速发展。原因:根据“实行为期4年的第二计划”得出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发展模式;根据所学,还可从马歇尔计划、欧洲的联合、第三次科技革命等角度分析总结。【点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