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856.50KB ,
资源ID:1051260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5126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1 第4单元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版新一线高考历史(新课标)一轮复习教学案:模块1 第4单元 第10讲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WORD版含答案.doc

1、第10讲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点1 民主民权的制度保障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背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2筹备: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筹建新中国事宜。3成立: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4意义(1)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2)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3)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二、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中国共

2、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初步形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内容: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作用: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了准备。(2)职能转变: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主要职能转变为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3)新阶段: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标志: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体现了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两大原则。(2)意义:人民代表

3、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目的: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2)确立:“共同纲领”明确规定,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其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实施: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后相继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4)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三、“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法律制度:大批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和学者惨遭迫害;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失去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一纸空

4、文。2社会秩序:各“造反派”之间激烈斗争,许多地方发生武斗,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从中央到地方掀起夺权风暴。3民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4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四、新时期民主法制的重建与完善1法制建设(1)措施法制建设方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方针。平反冤假错案:对包括刘少奇冤假错案在内的各种冤假错案平反。加紧全面立法: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

5、趋于制度化、法律化。2民主制度(1)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1998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素养对接融会贯通素养1时空观念素养2史料实证探究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及实质史料一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

6、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料二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什么特点。(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促进史料三中选举比例规定的时代背景。(1)史料一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具有真

7、正的人民性和广泛的代表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2)史料二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人大代表城乡的比例。解读史料注意关键信息“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人大代表农村与城市的比例为14,从此时的选举法对农村和城市选举代表的规定可以看出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工业化发展方向。(1)全权性:人民代表大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全权性。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真正的人民性和广泛的代表性。(2)新民主主义

8、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建设;工人阶级居于主导地位。素养3历史解释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1)政党地位:在多党合作关系中,中国共产党是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唯一政党,这种领导地位是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而为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所公认的,各民主党派彼此在法律上是平等的,组织上是独立的。(2)政党关系:政治上是密切合作关系,中国共产党不是独揽政权,各民主党派也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在野党,二者是政治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共同参政的关系。(3)合作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4)合作方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中国

9、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特色(1)本质: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2)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其根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主政治建设的民主化、法制化。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民主化、法制化为保障,依法治国成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素养4家国情怀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教训1民主一定

10、要制度化、法律化。这是建国前三十年最主要的教训。2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但党必须善于领导,也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党政关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3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进程。4只有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才能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2018济宁期末)美国史学家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所谓民主党派也被吸进了统一战线和政协”,“在24名新政府部长中,有11人是这些小党或无党派民主人士”。其记述在客观上体现出()A新中国政权具有鲜明的民主性 B新中国各政党共同执政C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D民主人士拥有政治特权A材料中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之

11、初有许多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被吸纳进新政权中,而且甚至担任了部长级的职位,这反映了新中国的政权代表了更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具有鲜明的民主性,故A项正确。2(2018常州期末)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功绩是()A确立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的制度 B中国人民开始成为真正的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C人大代表是由“普选”产生的,故A项错误;中国人民开始成为真正的国家主人在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故B项错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1954年宪法,故C项正确;“唯一”两字不对,还有民族

12、区域自治机关、政协会议、特别行政区等等,故D项错误。3(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中的领导地位,以及中国和苏联牢不可破的友谊,但却没有关于政协组织的规定。究其原因,主要在于()A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职能即将结束 B政协是中共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已基本形成 D政协组织的职能已被人大完全取代B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和外交方针,我国的政协是在中共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因此服从于中共的领导,所以没有其规定,故B项正确。4(2018济南期末)“革委会”是“文革”期间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其领导成员采取“三结合”

13、方式,即包括部分没有被打倒的“革命干部”、群众代表和“工宣队”“农宣队”或军管代表。这个机构()A发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是民主建设遭破坏的产物C消灭了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D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表现B根据材料“采取三结合方式,即包括部分没有被打倒的革命干部、群众代表和工宣队农宣队或军管代表”得出政权组织形式缺乏民主色彩,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原则,是民主建设遭到破坏的产物,故B项正确。考点2 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整合厘清史实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1背景(1)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隔绝的敌对状态。(2)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14、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3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4意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二、“一国两制”的实践1背景: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了极大发展。2香港回归(1)概况:1984年12月,中英双方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2)意义: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3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三、

15、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1打破两岸隔绝状态(20世纪80年代)(1)1979年元旦,中国人民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间30年来的真正停火。(2)中央人民政府倡议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3)1987年开始,台湾当局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2海峡两岸关系的新突破(20世纪90年代)(1)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2)1992年,两会达成“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3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000年以来)(1)2005年,胡锦涛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和平之旅”访问团,促进了

16、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2008年,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素养对接融会贯通素养1时空观念素养2史料实证探究“一国两制”的内涵与实践史料一孙先生手创之中国国民党,历尽艰辛,无数先烈前仆后继,终于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光辉业迹,已成定论。国共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首次合作,孙先生领导,吾辈虽幼,亦知一二。再次合作,老先生主其事,吾辈身在其中,应知梗概。事虽经纬万端,但纵观全局,合则对国家有利,分则必伤民族元气。今日吾弟在台主政,三次合作,大责难谢。评价历史,展望未来,应天下为公,以国家民族利益为最高准则,何发党私之论!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节选)史料二中

17、央人民政府决定,西方国家如果要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就得按平等原则。保留香港作为大陆的国际通道。为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提出,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据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整理(1)书信往往带有浓厚的亲情、乡情,反映写信者的诚挚愿望。根据史料一,指出作者的政治愿望。(2)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有利于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3)根据史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共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采取了怎样的政策。请简析这一政策产生的影响。(1)史料一反映了写信者的诚挚愿望。解读史料的关键是对“三次合

18、作,大责难谢”的理解,可以看出写信者渴望实现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史料二反映了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采取的政策。解读史料注意结合关键信息“平等原则”“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来分析归纳,表明中国为解决殖民主义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实行“一国两制”的构想。(1)国共再度合作,实现民族复兴。(2)两岸同胞的民族感情;国共合作的历史传统;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或“九二共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等。(3)政策:“一国两制”。影响: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彻底结束外国列强的占领,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

19、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1(2018天津十二区县一模)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与印尼总统苏加诺会谈时,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祖国,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由此说明()A“一国两制”思想的雏形已经出现 B海峡两岸关系的坚冰得以打破C和平统一祖国是建国以来的一贯方针D“一国两制”的方针正式提出A题干是说在1961年时,毛泽东已经就台湾问题提出台湾回归祖国可以保留社会制度不变,这就说明此时“一国两制”这一思想已经萌芽,雏形已经初现,故A项正确。2(2018天津河东区二模)读图告台湾同胞书。

20、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此举的主要背景是()A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B一个中国的原则获得两岸认可C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运用“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C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是中国统一政策的特点,不是背景,故A项错误;一个中国原则是在1992年达成的,即九二共识,故B项错误;告台湾同胞书是在1979年元旦,内容是中国宣布用和平方针解决台湾问题,与中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关系密切,故C项正确;“一国两制”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而告台

21、湾同胞书是在1979年元旦,故D项错误。3(2019山西六校联考)2001年,海峡两岸达成使用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各自不悬挂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悬挂各自公司旗,开通了两地直航航线。这反映出()A大陆提出“一国两制”理论 B通过协商解决了香港问题C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D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根据材料“两岸资本并在两岸注册的船舶,各自不悬挂五星红旗和青天白日旗,而只悬挂各自公司旗,开通了两地直航航线”,属于两岸达成的经贸往来,故C项正确。4(2019贵阳普通高中摸底)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项目合计约20000个,投资额约110亿美元,年

22、平均项目约3000个,金额约18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承诺 B对“一国两制”构想达成共识C解除了台胞赴大陆探亲的限制D对“坚持一个中国”达成共识D中国对于台湾问题的解决办法没有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承诺,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构想是大陆解决统一问题的措施,两岸对“一国两制”构想达成共识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解除了台胞赴大陆探亲的限制是1987年,故C项错误;1992年海峡两岸对“坚持一个中国”达成共识,两岸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故D项正确。20142018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

23、)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与法制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全国卷一直未命题模拟精选直击考法1考查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政权的民众认同(2019重庆调研)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A材料在重大节日突出“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使之“合法化、神圣化”,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故A项正确。2考查点:新中国

24、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2018四川资阳二模)在各级人大召开的基础上,1953年1月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3月,全国政协邀请各界民主人士500余人进行15次座谈宪法草案初稿。此后,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宪法草案后,全国有1.5亿人参加讨论。材料表明()A新政权建立充分体现民意 B新中国已经步入法治国家C新中国制宪程序的民主性 D人民普遍参与新中国立法C根据材料“政协邀请各界民主人士500余人进行15次座谈宪法草案初稿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宪法草案后,全国有1.5亿人参加讨论”,都体现了宪法制定过程中,社会各界对宪法制定的讨论关注,民意基础比较广泛,故C项正确。3考查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5、和过渡时期的阶段特征(2018临沂期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了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但没有把社会主义前途明确写进条文。这主要是基于()A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现实需要 B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目标C鼓舞全国人民继续争取独立民主D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仍然艰巨A新中国建立后,我国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过渡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共同纲领明确了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但没有把社会主义前途明确写进条文,主要是基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现实需要,故A项正确。 4考查点:“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香港回归祖国两年前,美国财富杂志曾发表封面文章预言“香港已死”。香港回归十周年时,美国财富杂志又公开发表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坦诚认错。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美关系由对抗到正常化的转变B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政策的首次实践C“一国两制”政策保障了香港的繁荣稳定D美国政府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失败C由材料中的“香港已死”到哎呀,香港根本死不了,客观上说明了香港的繁荣稳定,故C项正确。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