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德州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期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下列金属能跟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Fe+H2SO4(稀) BAl+H2SO4(浓)CAg+ HCl(稀) DZn+HNO3(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Fe+H2SO4(稀)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氢气,正确;BAl和H2SO4(浓)在室温下会发生钝化现象,而不能产生氢气,错误;C由于Ag活动性在H的后边,所以不能与稀HCl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错误;D由于硝酸有强的氧化性,与金属发生反应时一般不能产生氢气,错误。考点:考查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的产物的种类的判断的知识。2下列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浓硫酸的箱子
2、应贴的图标是(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浓硫酸具有腐蚀性,装运浓硫酸的铝槽车应贴的图标应是腐蚀品 考点:化学试剂的分类 3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已知2=3、3=2,则此反应可表示为A、2A+3B = 2C B、A+3B = 2C C、3A+B = 2C D、A+ B = C【答案】A【解析】因为反应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根据反应速率可知,232,选项A正确,答案选A。4有a、b、c 3种金属,将a、b放在稀硫酸中,用导线连接,电流方向由a到b。把a放在c的硫酸盐溶液中,a表面有c析出。这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bac Babc C
3、cba Dcab【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可知a、b相连时,电流方向由a到b,所以b的活泼性强于a的;一般活泼金属置换不活泼金属,所以根据把a放在c的硫酸盐溶液中,a表面有c析出可知,a的金属性强于c的,所以金属性强弱顺序是bac,答案选A。考点:考查金属性强弱的判断点评:该题的关键是明确金属性的强弱判断依据,然后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5下列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
4、的的是A利用图1装置制备乙烯B利用图2装置除去Cl2中的HClC利用图3装置证明酸性:CH3COOHH2CO3苯酚D利用图4装置探究NaHCO3的热稳定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该装置不能迅速将温度升高到170,生成物为混合物,错误;B、除去Cl2中的HCl,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正确;C、醋酸先与碳酸钠反应,可证明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但无法证明碳酸的酸性大于苯酚,错误;D、实验装置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与碳酸钠对比,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错误;故本题选择B。考点:化学实验的评价6含有下列各组离子的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气体后仍能大量共存的是AH+、Ca2+、Fe3+、NO3- BBa
5、2+、Cl-、Al3+、H+CK+、NH4+、I-、HS- DNa+、CO32-、K+、NO3-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因足量SO2通入溶液时,SO2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SO2+2H2O=2Fe2+SO42-+4H+,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B、该组离子不反应,能大量共存,通入过量SO2气体后,SO2+H2OH2SO3,H2SO3H+HSO3-,HSO3-H+SO32-,因溶液中有大量氢离子,所以二氧化硫几乎不溶,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C、因亚硫酸的酸性比氢硫酸强,所以当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气体后,SO2+H2OH2SO3,H2SO3H+HSO3-,HSO3-H+S
6、O32-,H+HS-=H2S,2H2S+SO2=3S+2H2O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D、该组离子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气体后,SO2+H2OH2SO3,H2SO3H+HSO3-,HSO3-H+SO32-,氢离子CO32-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了的相关知识。7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如果离子间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A中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不能大量共存;B中在酸性条件下,CO32-不能大量共存。D中MnO4在溶液中显紫红色,不能大量共存,答
7、案选C。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需要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即(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4)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 Fe3+和 SCN-);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一般有:(1)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2)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 Fe2+、Fe3+、MnO4
8、-等有色离子的存在;(3)溶液的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4)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8分子式为C9H18O2的酯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的两种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其可能结构有A16种 B24种 C 32种 D64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分子式为C9H18O2的酯在稀硫酸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的两种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C3H7COOC5H11。是丁酸戊酯,C3H7有两种不同的结构;C5H11有三种不同的碳链结构,正戊烷基有三种不同位置的H原子,异戊烷基有4中不同位置的H原子;新戊烷基只有1种位置的H原子,即C5H11有8种不同的
9、结构,每一种结构与丙基就形成一种酯,所以形成的酯的种类是28=16种,故选项是A。考点:考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种类的知识。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可用铜罐代替铝罐贮运浓硝酸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二氧化碳等气体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用热的碳酸钠溶液可去除金属表面的油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铝活泼金属,表面产生一层致密氧化薄膜氧化铝,氧化铝熔沸点高,可做耐高温材料,故错误;B、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铝和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生成一层致密氧化薄膜,因此不能用铜罐代替铝罐,故错误;C、氨气的水溶液显
10、碱性,浓硫酸和NH3反应,因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故错误;D、Na2CO3属于强碱弱酸盐,CO32H2OHCO3OH,油污成分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成溶于水的物质,故正确。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盐类水解等知识。10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碳酸钠、氧气和硫酸为原料生产重铬酸钠(Na2Cr2O72H2O),其主要反应为:4FeOCr2O38Na2CO37O2 高温8Na2CrO42Fe2O38CO22Na2CrO4H2SO4Na2SO4Na2Cr2O7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和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的氧化剂是O2,还原剂是FeOCr2O3C高温下,O2的氧化
11、性大于Fe2O3小于Na2CrO4D生成1mol的Na2Cr2O7时共转移5mol电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反应(2)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反应(1)中,氧气中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到-2价,作氧化剂,FeOCr2O3中Fe、Cr的化合价均升高,作还原剂,正确;C、因为氧气是氧化剂,Fe2O3和Na2CrO4是氧化产物,则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所以氧气的氧化性大于Fe2O3和Na2CrO4,错误;D、生成1mol的Na2Cr2O7时,消耗2mol Na2CrO4,而反应(1)中,则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是27/8mol=7/4mo
12、l,1mol氧气参加反应,则转移4mol电子,所以生成1mol的Na2Cr2O7时共转移7mol电子,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与判断11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6种 B7种 C8种 D9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子式为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有主链有5个碳原子的:CH3CH2CH2CH2CH2Cl;CH3CH2CH2CHClCH3;CH3CH2CHClCH2CH3;主链有4个碳原子的:CH3CH(CH3)CH2CH2Cl;CH3CH(CH3)CHClCH3;CH3CCl(CH3)CH2CH3;CH2ClCH(CH3)CH2CH3;主
13、链有3个碳原子的:CH3C(CH3)2CH2Cl,共计有8种,答案选C。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判断12某烃结构式如下:CCCHCHCH3,有关其结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C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所有氢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甲基是立体结构,不可能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不选A;B、苯环是平面结构,不可能是直线,所以不选B;C、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正确,选C;D、甲基上的氢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不选D。考点:烃的空间结构。13据下表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元素代号G
14、LMQRT原子半径/nm0.1860.1600.1430.1040.0750.066主要化合价+1+2+3+6、-2+5、-3-2AGOH溶液和M(OH)3可以相互反应B非金属性:TQ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TDL2+与T2-核外电子数相等【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从表中来看G、L、M元素的的原子半径都比较大依次减小,且都为正价,所以是金属元素。而Q、T元素都有-2价,所以推测是第六主族元素,根据半径可得Q、T分别为元素S、O,由此可推R是N,G、L、M则分别为Na、Mg、Al。所以NaOH溶液和Al(OH)3可以相互反应,A正确;O的非金属性强于S元素,B错误;O的非金属性同样强于N元素
15、,所以对应的氢化物稳定性也要强,C错误;Mg 在第三周期,O在第二周期,所以形成的离子Mg 2+与O2-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数相同,D正确;故选A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元素化合物的推断。14臭氧在烟气脱硝中的反应为2NO2(g) + O3(g)N2O5(g)+O2(g)。若此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相关图象如下列选项,其中对应分析结论正确的是ABCD平衡后升温,NO2含量降低02 S内,v(O3)=0.2 molL-1s-1v正 :b点 a点b点:v逆 v正恒温,t1时再充入O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根据平
16、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NO2含量增大,错误;B.根据图示可知,在02 s内,c(NO2)减小0.4mol/L,则根据反应方程式中物质的关系可知,O3变化的浓度是0.2mol/L,所以该时间内的化学反应速率是V(O3)= 0.2mol/L2s=0.1mol/(Ls),错误;C.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由于温度:ba,所以化学反应速率:ba,正确;D.恒温时,向容器中再充入O3,由于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同时也增大了体系的压强,V正突然增大,V逆在这一瞬间不变,由于V正V逆,所以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错误。考点:考查图像法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中的作用的知识。15
17、含硫化合物的种类很多,现有H2SO4、H2SO3、SO2、Na2SO3、BaSO4、CuSO4、Na2SO4这7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H2SO3转化为硫酸是酸雨形成的重要过程之一,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Ba2+有剧毒。某市曾发生一起“毒烧饼”事件,起因是烧饼摊主在制作烧饼的过程中误将碳酸钡当作干粉使用,导致多人食用烧饼后中毒。试写出碳酸钡与胃酸(以盐酸表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患者被送往医院后,医生往往让其服用 (填题干所列7种物质中的1种)来解毒。(3)常温下,将铁棒置于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有人认为未发生反应。为验证此过程,某同学经过思
18、考,设计了如下实验:将经浓硫酸处理过的铁棒洗净后置于CuSO4溶液中,若铁棒表面 ,则发生了钝化;若铁棒表面 ,则未发生反应。【答案】(1)2H2SO4(双线桥也可以) (2)BaCO3+2H+=Ba2+CO2+H2ONa2SO4(3)无明显现象(填“无现象”也可)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解析】试题分析:(1)亚硫酸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根据电子转移守恒配平后,标出电子转移数目与方向为2H2SO4;(2)碳酸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CO2+H2O;(3)钝化是在金属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内部金属进行反应,若发生钝化,则氧化物保护膜
19、阻止Fe与硫酸铜反应,无明显现象,否则发生反应,会有紫红色的铜析出。考点:硫酸的制备和性质16(12分)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lO、I2、SO42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强弱,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取适量实验后的溶液,滴加4 mL 05 molL1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2)实验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3)以上实验说明,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实验:取适量实验后的溶液,继续滴加次氯酸钠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生成物之一为食
20、盐加碘的原料。(4)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拆写成两个“半反应式”,一个是“氧化反应式”,一个是“还原反应式”。如2Fe3+Cu=2Fe2+Cu2+,可拆写为氧化反应式:Cu2e= Cu2+,还原反应式:2Fe3+2e= 2Fe2+。据此,将反应2Al2OH2H2O = 2AlO23H2拆写为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式: ,还原反应式: 。【答案】(1)ClO2I2HI2ClH2O(2分)(2)0004 mol (没单位给1分) (2分)(3)SO42、I2、ClO(2分)(4)I2+5ClO+H2O2IO3+5Cl+2H+ (或I2+5ClO
21、+2O H2IO3+5Cl+H2O)(2分)(5)2Al+8OH6e=2AlO2+4H2O(或Al+4OH3e=AlO2+2H2O)(2分), 6 H2O6e=6OH+3H2(2 H2O2e=2OH+2H2)(2分)。【解析】试题分析:(1)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少量次氯酸钠溶液,并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溶液立即变蓝,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2I2HI2ClH2O;(2)实验:取适量实验后的溶液,滴加4 mL 05 molL1的亚硫酸钠溶液,蓝色恰好完全褪去,发生的反应为I2 + SO32-+H2O = SO42-+2I- + 2H+ ,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004 mol;(3) 根
22、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结合以上实验的反应方程式判断,在酸性条件下ClO、I2、SO42的氧化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SO42、I2、ClO;(4)实验:取适量实验后的溶液,继续滴加次氯酸钠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生成物之一为食盐加碘的原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I2+5ClO+H2O2IO3+5Cl+2H+ (或I2+5ClO+2O H2IO3+5Cl+H2O);(5)根据题给信息将反应2Al2OH2H2O = 2AlO23H2拆写为两个“半反应式”:氧化反应式:2Al+8OH6e=2AlO2+4H2O(或Al+4OH3e=AlO2+2H2O),还原反应式:6 H2O6e=6OH+3H2(
23、2 H2O2e=2OH+2H2)。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17(8分)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填“相等”、“不相等”),【答案】(1)保温隔热,减少热量的损失。 (2)偏小 (3)
24、不相等,相等。【解析】试题分析:(1)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答案为:保温隔热,减少热量的损失;(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答案为:偏小;(3)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若改用8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是中和热的均是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所以用80mL 0.50mol/L盐酸跟100mL 0.55mol/L NaO
25、H溶液进行反应,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答案为:不相等;相等。考点:考查中和热的测定。18(6分)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1)指出提取的过程中有关实验操作名称: ; 。 (2)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溶剂是 。 A. 水、酒精 B. 四氯化碳、苯 C. 汽油、酒精【答案】【解析】19某校兴趣小组对S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进行探究,实验如下:装置序号试管中的药品现象持续通入实验1.5 mL 1 molL1 CuSO4溶液和3.5 mL 1 molL1 NaOH溶液混合开始时有砖红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砖
26、红色沉淀消失,静置,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 实验1.5 mL 1 molL1 CuCl2溶液和3.5 mL 1 molL1 NaOH溶液混合开始时有黄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黄色沉淀消失,静置,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绿色(1)制取新制Cu(OH)2悬浊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2)甲同学重新用实验II的方法制备新制Cu(OH)2悬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向洗净后的Cu(OH)2中加入5 mL蒸馏水,再持续通入SO2气体,现象与实验I相同,此步实验证明: 。检验Cu(OH)2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3)同学们对白色沉淀的成分继续进行探究。查阅资料如下: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27、,能溶于浓盐酸。它与氨水反应生成Cu(NH3)2+,在空气中会立即被氧化成含有蓝色Cu(NH3)42+溶液。甲同学向洗涤得到的白色沉淀中加入氨水,得到蓝色溶液,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Cl + 2NH3H2O Cu(NH3)2+ + Cl + 2H2O 、 _ 。 乙同学用另一种方法证明了该白色沉淀为CuCl,实验方案如下:填写下表空格:试剂1试剂2蒸馏水现象1现象2写出实验II中由Cu(OH)2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4)丙同学通过实验证明实验中观察到的砖红色沉淀是Cu2O。完成合理的实验方案:取少量Cu2O固体于试管中, _ ,则说明砖红色沉淀是Cu2O。【答案】(1)Cu
28、2+ + 2OH- = Cu(OH)2 (2)黄色沉淀消失,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或实验II与实验I的现象差异)与Cl-有关(或与SO42-无关)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不出现白色沉淀,证明Cu(OH)2洗涤干净(3) 4Cu(NH3)2+ + 8NH3H2O+ O2 = 4Cu(NH3)42+ + 4OH- + 6H2O或4Cu(NH3)2+ + 8NH32H2O+ O2 4Cu(NH3)42+ + 4OH 试剂1浓盐酸现象1白色沉淀溶解现象2出现白色沉淀 2Cu(OH)2 + 2Cl- + SO2 = 2CuCl + SO42- + 2H2O (4)
29、加5 mL蒸馏水,向其中持续通入SO2,一段时间后,静置,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或现象与实验I相同)【解析】试题分析:(1)制取新制Cu(OH)2悬浊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u2+ + 2OH- = Cu(OH)2;向洗净后的Cu(OH)2中加入5 mL蒸馏水,再持续通入SO2气体,现象与实验I相同,此步实验证明,反应与Cl-有关(或与SO42-无关);检验Cu(OH)2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不出现白色沉淀,证明Cu(OH)2洗涤干净;(3)Cu(NH3)2+,在空气中会立即被氧化成含有蓝色Cu(NH3)42+溶液,所以此过
30、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3H2O Cu(NH3)2+ + Cl + 2H2O 、4Cu(NH3)2+ + 8NH3H2O+ O2 = 4Cu(NH3)42+ + 4OH- + 6H2O;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浓盐酸,先把氯化亚铜溶于浓盐酸,再加水稀释,又会生成沉淀,试剂1浓盐酸试剂2蒸馏水现象1白色沉淀溶解现象2出现白色沉淀写出实验II中由Cu(OH)2生成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被二氧化硫还原为氯化亚铜,离子方程式2Cu(OH)2 + 2Cl- + SO2 = 2CuCl + SO42- + 2H2O;(4)Cu2O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自身氧化还原,生成单质铜和铜离子,所以取少
31、量Cu2O固体于试管中,加5 mL蒸馏水,向其中持续通入SO2,一段时间后,静置,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即可证明。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探究。 20(6分)实验室常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0g/3。此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列式计算)配制100mL3.00mol/L的盐酸,需以上浓盐酸多少mL ?(列式计算)用浓盐酸配制该稀盐酸需要以下哪些步骤(按配制顺序填写序号): 。计算 装瓶用50 mL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盐酸洗涤移液稀释定容摇匀【答案】(6分)(1)C(HCl)=(1000mL1.20g/mL36.5%)36.5mol/L1L=12.0mol/L
32、(2)V(HCl)=100mL3.00mol/L12mol/L=25mL (3) 。 (每小题2分)【解析】21(2015秋曲沃县校级期末)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甲 乙 丙 丁(1)若甲是一种黄色固体物质,丁是一种常见的酸,则丁是 ,写出 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甲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丙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则丙物质是 写出 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H2SO4;2SO2+O22SO3;(2)NO2;4NH3+5O24NO+6H2O【解析】(1)若甲是一种黄色固体物质,丁是一种常见的酸,则甲为S,则乙为SO2,丙为SO3,丁为H2SO4,的化学方程式:2SO2+O22SO3,
33、(2)若甲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丙是一种红棕色气体,则甲为NH3 ,乙为NO,丙为NO2,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点评】该题考查无机框图题的判断,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训练,物质特殊的颜色是推断的突破口22化合物X是一种香料,可采用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已知:RXROH;RCHOCH3COORRCHCHCOOR请回答:(1)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2)CD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为 。(3)BDF的化学方程式 。(4)X的结构简式 。(5)对于化合物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水解反应B不
34、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C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D能发生银镜反应(6)写出一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为 。苯环上有三个侧链且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遇FeCl3溶液显紫色;能使溴水反应而褪色;1moLF最多能和2molNa反应【答案】(1)醛基;(2);取代反应;(3)(4);(5)AC;(6) 【解析】试题分析:乙烯与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A是乙醇,乙醇催化氧化最终生成乙酸,故B是乙酸;甲苯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发生的是取代反应,则D为醇,由D能被氧化为E,且结合给出的信息:RCHO+CH3COORRCH=CHCOOR,那么E应为醛类,
35、即甲苯与氯气发生的是甲基上的取代,那么C为,C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发生的是取代反应,那么D应为,即E为,据此推断得出F为:,那么X为。(1)依据分析可知:E为苯甲醛,含有官能团为-CHO,即醛基,故答案为:醛基;(2)CD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3)B为乙酸,D为苯甲醇,两者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苯甲酯,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E与F形成X,即与反应生成X,依据信息可知:RCHO+CH3COORRCH=CHCOOR,那么X应为:,故答案为:;(5)A、X中含有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正确;B、X中含有苯环,能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C、X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故C正确;D、X中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D错误;故选AC;(6) 苯环上有三个侧链且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两种;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遇FeCl3溶液显紫色,表明分子结构中不存在酯基,含有酚羟基;能使溴水反应而褪色,表明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1moLF最多能和2molNa反应,表明分子结构中含有2个羟基或羧基。满足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的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