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地理自助餐地理计算综合题类型2(三)图表结合型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以图像和表格相结合的形式提供地理数据信息,要求考生从图、表格中提取有效的数据信息,运用地理规律、原理,通过数据的计算来分析、判断、评价相关的地理事象。是上述两种题型的综合。河名RRF0.10G0.25H0.4957005100450039003300海拔(m))P(32N,93E)Q(35N,99E)怒江源FGH 【例6】右图所示的剖面,切过F、G、H三条大河的河源段。河源区径流(R )与全流域径流(R)的比值如表所示。(1)据图回答河流名称,F是;G是;H是。0100140501712月流量/s223034256.007.
2、508.008.509.00DO.毫克/升6.507.0014:0024:0010:0015:00水温DO时间图1图2水温()(2)依据表中资料和所学知识,判断3条河流河源地区的径流量之和约占全国的( B )。(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括号内)A15 B110 C115 D120【解析】从纵坐标海拔、横坐标经纬度和“怒江源”的提示信息可知,剖面图中的F、G、H是我国青藏高原的大河,根据横坐标向东北方向延伸可知剖面切过黄河和长江,根据排列顺序判断推知F是澜沧江。第(2)小题的题目属偏题,考查对主要数据的记忆能力。要记住长江和黄河径流总量(分别约为9700亿立方米和660亿立方米),根据yq的比值算出
3、长江和黄河河源段径流量之和为2700亿立方米。澜沧江流经横断山峡谷区流域面积小,流到外国,河源段径流量可以忽略不计,由此估算出三条河的河源段径流量之和大致数值,再根据我国径流总量为27000亿立方米,便可估算答案要求计算的比值接近选项B(110)。【例7】人类不恰当活动,常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从而破坏了水体环境。图1、图2及表格是黄河中游某支流一水文站的实测结果。据此回答:不同温度下DO(溶解氧)饱和值表水温()25262729313234DO饱和值(毫克升)8.158.007.857.657.437.307.20(1)该河月均流量最低值与最高值之比约为_分之一。(2)当地的黄金生产及造纸、食
4、品加工等乡镇企业的排污造成该河段枯水期富营养化严重,在凌晨5:00,河水的DO(溶解氧)含量的饱和度仅为,但在午后,DO出现过饱和,DO的饱和度可达110。其主要原因是:,。(3)因地制宜地控制该地水污染的措施有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柱状图的读图能力和技巧和学生对环保知识关心和了解的广度和深度,此类设问对教学和未来高考都具有导向性。第(1)小题要求考生人图1中读取流量最低值(3月)和最高值(7月)的数值进行比值计算,约为四分之一,可说明该可段枯水期流量很小,易造成水污染,为后面的答题打下伏笔,立意很好。第(2)小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很高,要求考生首先从图2中读取凌晨5:00的水温(27)及DO
5、的数值(6.00),再查表读取27时DO的饱和值应为7.85,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二者之间的百分比 为6872。原因分析需从影响DO的因素水温高低和光合作用入手,根据所供材料和有关生物知识分析得出:是水温增加,饱和值下降;是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产氧量增加。第(3)小题需要考生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既要从材料的分析、计算中寻找治理对策,又要对水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有较全面的认识,答案可组织为:污染较重的小工业停产;对工农业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减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调整生产过程,适当洪水期排污等。四、文字材料型计算综合题。该类试题以文字形式展示有关地理计算信息,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或材料中提供的有
6、效计算信息加以计算得出正确的数据;或根据所得到的相关数据推断地理结论。【例8】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0单位,则次级消费者固定的能量大约是:( B )A10单位 B100单位 C1000单位 D5000单位【解析】本题属于较简单的应用计算题,解题的关键是把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规律,能量在生态系统食物链营养级中流动时,从上一级营养级传递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占10左右,大部分能量被生物呼吸所消耗。次级消费者应位于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是生产者的1100,故B选项正确。【例9】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蛇与老鼠和其他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食物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重
7、要作用,蛇是老鼠的天敌,它通过接收热辐射来发现老鼠的,假设老鼠的体温约37,它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的波长为m,根据热辐射理论,m与辐射源的绝对温度T的关系近似为Tm2.9010mK。1、老鼠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波长为:( B )A7.810m B9.410m C 1.1610m D9.710m2、老鼠发出的最强的热辐射属于:( C )A可见波 B紫外波段 C红外波段 DX射线波段【解析】本题把生态系统相关知识与物理学知识相结合,文字材料中提供波长与温度的近似计算公式。要求考生根据老鼠的体温37换算成绝对温度:37273310K,代入公式计算得出最强的热辐射波长为:9.410m。再根据太阳辐射的波段
8、分布规律:波长大于7.610m为 红外线波段。故本题组答案为:1B,2C。二、地理计算综合题的复习备考策略近年高考试题中的地理综合计算题,从解题的思维过程看,大致又可分为二种类型。一是提供信息材料运用教材中相关地理概念、规律和原理加以计算;二是提供信息材料和计算公式(教材中未涉及的计算方法)来计算。针对这一高考命题思想,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归纳整理教材中的相关地理计算原理。运用地理规律、原理,通过一定的运算,求出各种地理数据,是学习地理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相关地理计算的规律、原理还是较多的,教师和学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应归纳整理相关的地理计算
9、原理,搞清各种计算方法。例如:比例尺的计算,包括比例尺的三大要素的相互换算、经纬网图中实际距离的计算等;等高线地形图中的高度计算,包括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水库大坝高度计算等;温度计算,包括利用气温递减率计算某一高度的气温、利用地温递增率计算某一深度的地温等;时间的相关计算,包括地方时、时区、区时计算和逆向的根据时间推算经度,两天不同日期范围计算等;昼夜长短的相关计算;包括昼长与日出、日落时间的相互换算、光照图中的昼长计算、极昼极夜的纬度推算等;正午太阳高度的相关计算,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建筑物合理间距的计算、根据正午太阳高度推算纬度等;人口密度计算;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森
10、林覆盖率计算;各类构成比例的计算,包括农业产值构成计算、工业产值构成计算、能源消费构成计算等等。(二)强化材料信息的处理能力。从各类资料中认定和提取地理信息,并对其做出判断和思考,是目前高考地理的十大能力要求之一。近年的高考地理计算综合题充分反映了这一能力要求趋向,或以文字材料、或以图像材料、或以表格材料展现地理信息,要求考生从中提取有效的解题信息,再根据相关的地理计算规律、原理或公式加以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对指导教师而言,应以典型试题为例加强解题思维方法的点拨和试题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处理能力。例如对本文中例1的解析,应指导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正确处理: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
11、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公转速度较慢说明是7月前后,晨昏线应与经线斜交,北极地区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可判断左侧虚线为晨线,通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时间为6时正;地球上两天日其的分界线为0时经线和日界线(180经线为基准略有弯曲)应与经线重合,根据“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这一信息可判断右侧虚线为180经线。如果能正确把握这些关键信息,再运用时间计算的基本原理,就不难得出本题的正确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设计计算时间、日期相关的类似试题,强化学生对此类问题的信息处理能力。对考生而言,则应以近年高考试题为样本,加强相关试题的适应性训练,从中寻找一些规律性的材料信息的处理方法和解题方法,以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