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选择题1(2010年高考江苏卷)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A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B用被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C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D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解析:A项卵裂是有丝分裂,若抑制第一次卵裂不可能产生三倍体;B项精子被破坏,则只靠卵细胞的遗传物质发育而成的个体为单倍体;C项中去核卵细胞中植入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则发育成由该细胞核决定的二倍体;D项中受精后的卵
2、细胞将正常发育成为二倍体,若极体不能正常释放,则极体中所含的一个染色体组将保留在受精卵中,导致产生三倍体。答案:D2(2009年高考广东卷)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解析:本题提供的材料为“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故用单倍体育种无法达到改良此性状的目的,因为单倍体育种只是让单倍体原有的染色体及其上面的基因加倍;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基因;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将抗病基因(即目的基因)导入这种植物,使其获得抗病性;也可让该植物与有抗病性的品种杂交,使后代获得抗病性。答案:B3(2009年高考上海卷)下列技术中不能获得抗锈高产小麦
3、新品种的是()A诱变育种 B细胞融合C花粉离体培养 D转基因解析:要获得抗锈病高产小麦新品种,可采用基因工程育种、诱变育种、细胞工程育种,花药离体培养为植物组织培养,不能产生抗病基因。答案:C4(2011年烟台检测)现有三个番茄品种,A种的基因型为aaBBDD,B种的基因型为AAbbDD,C种的基因型为AABBdd,三种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若通过杂交育种要获得aabbdd植株,且每年只繁殖一代,至少需要的时间为()A2年 B3年C4年 D5年解析:aaBBDDAAbbDDAaBbDD一年AaBbDDAABBddAaBbDd一年AaBbDdaabbdd一年种植aabbdd种子一年得
4、aabbdd植株,所以需要4年的时间。答案:C5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下列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是单倍体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能形成可育的配子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一定是纯合子 是二倍体A BC D解析:二倍体玉米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是同源四倍体,取其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新植株,是由生殖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属单倍体。此单倍体是由同源四倍体形成的,因此其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且有同源染色体,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可育的配子。由于题干中没有说明原二倍体玉米的基因组成,所以此新植株是
5、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不能确定。答案:B6(2011年南京调研)下列各育种过程中,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A小麦育种,F1自交,选择F2中矮秆抗锈类型,不断自交,不断选择B亲本杂交,取F1花粉,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选择所需类型C酶解法去除细胞壁,物理法或化学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植物组织培养D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导入受体细胞,需用鉴别培养基鉴定,用病原体感染解析: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检测是通过标记基因是否表达实现的,目的基因的表达则可通过生物体是否具有相关性状确定,若为抗虫基因,则可用病原体感染的方法确定。答案:D7(2011年常州质检)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纯种的高秆(D)抗锈
6、病(T)纯种的矮秆(d)易染锈病(t)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该育种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程(1)(2)(3)是杂交B过程(4)必须使用生长素处理C过程(3)必须经过受精作用D过程(2)有减数分裂解析:该育种过程中,(1)为杂交,(2)为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3)为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的过程,(4)为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恢复成正常纯合个体,故D对。答案:D8在引进优良家畜(如牛、羊)时,一般引进雄性个体让其与本地的同种雌性个体杂交。考虑到经济和遗传方面的因素,一般以引进4头雄性家畜为宜。具体做法是:让一头引种雄畜与一头本地种雌畜杂交得F1,让F1与
7、第二头引种雄畜杂交得F2,让F2再与第三头引种雄畜杂交得F3,F3与第四头引种雄畜杂交得F4,试问:在F4个体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属本地种的理论上约有()A1/2 B1/8C1/16 D15/16解析:在生殖的过程中,子代从每一个亲代那儿获得一半遗传物质,这是由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决定的。让一头引种雄畜与一头本地种雌畜杂交得F1,F1个体中有1/2遗传物质来自本地物种,让F1与第二头引种雄畜杂交得F2,F2个体中有1/4遗传物质来自本地物种,以此类推在F4个体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属本地种的理论上约有1/16。答案:C9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中限制性内切酶的描述,错误的是()A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一种特
8、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限制性内切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C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和切割RNAD限制性内切酶可从原核生物中提取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特点以及理解和综合分析能力。生物体内有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它是可以将外来的DNA切断的酶,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限制性内切酶只能识别和切割DNA,不能识别和切割RNA。答案:C10用纯合的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
9、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和纯合子各占5/8,1/4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为2/3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引起的解析:杂交育种F2中重组类型有DDtt(1/16)、ddTT(1/16)、Ddtt(2/16)、ddTt(2/16)占3/8;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加倍,由于F1产生的四种配子的比例为1111,故用此法所得植株中纯合类型占1/4;杂交育种的原理
10、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答案:C11(2011年广东五校联考)对于下图所示育种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方向所示的途径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C、过程都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过程一般发生在生殖细胞中才具有遗传性解析: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过程所示的育种方法为多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过程中最常使用的药剂是秋水仙素,但是过程不能处理种子,只能处理幼苗;过程是基因突变,实质是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但是,一般发生在生殖细胞中才具有遗传性。
11、答案:C12(2011年武汉模拟)太空育种是将农作物种子搭载于返回式地面卫星,借助于太空超真空、微重力及宇宙射线等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变化,使种子发生变异,从而选择出对人类有益的物种类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太空育种的原理主要是基因突变B太空条件下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C太空育种可以缩短育种周期,但从太空搭载回来以后,在地面上要进行不少于四代的培育,才可能培育出优良性状品种D不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产生新物种解析:太空育种的原理主要是基因突变,但在太空中由于受太空超真空、微重力及空间辐射多种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也可能会引起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异。太空育种能提高突变的频率,从而加快育种进程;当太空搭
12、载种子送回地面后,需种植种子获亲本植株(第1代),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从子二代中选择出所需性状的个体再自交,观察F3是否会出现性状分离,因而在地面上要进行不少于四代(即亲代、F1、F2、F3代)的培养,才可能培育出优良性状品种。答案:D二、非选择题13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TTRR)和矮秆易感病(ttrr)两个品种,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请分析回答:(1)A组由F1获得F2的方法是_,F2矮秆抗病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_。(2)、三类矮秆抗病植株中,最可能产生不育配子的是_类。(3)A、B、C三组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矮秆抗
13、病小麦品种的是_组,原因是_。(4)通过矮秆抗病获得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是_。获得的矮秆抗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5)在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矮秆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解析:(1)将F1高秆抗病类型自交,在F2中可获得高秆抗病、矮秆抗病、高秆易感病和矮秆易感病四种类型,从四种类型中选择矮秆抗病。该矮秆抗病类型的基因组成为ttRR或ttRr,其中,不能稳定遗传的(ttRr)在矮秆抗病植株中占2/3。(2)B组中矮秆抗病类型是由F1高秆抗病类型的花药离体培养直接获得,其基因组成为tR,属单倍体,高度不育。(3)由题
14、干信息可知,A为杂交育种,B为单倍体育种,C为诱变育种,因诱变育种具有突变率低且不定向等特点,所以C组最不易获得矮秆抗病品种。(4)矮秆抗病是单倍体,要经过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才能得到矮秆抗病小麦新品种,基因型ttRR,全部为纯合体。(5)一块高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秆小麦,属于变异。导致变异的原因有两种:环境条件导致的不可遗传的变异和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所以探究该矮秆性状出现可能原因的实验思路是通过判断该变异性状能否遗传来获得结论,若该变异性状能遗传,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若该变异性状不能遗传,则是环境引起的。实验方法有两种,其一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杂交,
15、如果子二代:高秆矮秆3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其二,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秆性状由环境引起,否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答案:(1)自交2/3(2)(3)C基因突变频率低且不定向(4)秋水仙素(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100%(5)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杂交;如果子一代为高秆,子二代:高秆矮秆31(或出现性状分离),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否则,矮秆性状是环境引起的。或将矮秆小麦与高秆小麦种植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如果两者未出现明显差异,则矮秆性状由环境引起;否则,矮秆性状是基因突变的结果。14(201
16、1年济南统考)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控制小麦高秆的基因A和控制小麦矮秆的基因a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小麦抗病的基因B和控制小麦感病的基因b是一对等位基因,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1)若要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选育矮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所选择亲本的基因型是_;确定表现型为矮秆抗病小麦是否为理想类型的最适合的方法是_。选择合适亲本F1F1花药甲植株乙植株基因型为aaBB的小麦种子(2)某同学设计了培育小麦矮秆抗病新品种的另一种育种方法,过程如上图所示。其中的表示_ 技术,应在甲植株生长发育的_时期进行处理,乙植株中矮秆抗病个体占_。(3)自然情况下,A基因转变为a基
17、因的变异属于_。(4)为探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特点,某同学首先采用适当的方法使小麦根尖细胞染色体的DNA全部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标记,然后转移到不含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染色单体的标记情况。对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进行观察时,常选择有丝分裂_期的细胞。转移培养基培养后,细胞第一次有丝分裂的标记特点是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_被标记,细胞第二次有丝分裂的标记特点是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_被标记。解析:(1)要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矮秆抗病纯合体,应选用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亲本杂交,获得的F1自交,F2中选择矮秆抗病个体(aaB_)自交,观察后代是否
18、出现性状分离,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为所需的矮秆抗病纯合体。(2)题图所示的方法为单倍体育种法,即取F1的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幼苗(甲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加倍后的乙植株应该有矮秆抗病、高秆不抗病、高秆抗病和高秆不抗病四种纯合体,各占25%,从中选出矮秆抗病即可。(3)基因突变的一个重要结果是产生等位基因。(4)由于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中期便成为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标记的DNA经过第一次复制,获得的染色单体都含有标记,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每条DNA分子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具有3H标记;第二次复制后获得染色单体就只有1/2具有3H标记,其中被标记的染色单体中,只有一
19、条DNA链具有3H标记。答案:(1)AABB和aabb连续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或连续自交,或自交)(2)花药离体培养 幼苗25%(3)基因突变(4)中都都只有一条15(2011年广州质检)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改善小麦的遗传性状是科学工作者不断努力的目标,下图是遗传育种的一些途径。(1)以矮秆易感病(ddrr)和高秆抗病(DDRR)小麦为亲本进行杂交,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品种过程中,F1自交产生F2,其中矮秆抗病类型出现的比例是_,选F2矮秆抗病类型连续自交、筛选,直至_。(2)如想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上述新品种小麦,可选图中_(填字母)途径所用的方法。其中的F环节是_。(3)科学工作
20、者欲使小麦获得燕麦抗锈病的性状,应该选择图中_(填字母)表示的技术手段最为合理可行,该技术手段主要包括:_。(4)小麦与玉米杂交,受精卵发育初期出现玉米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时全部丢失的现象,将种子中的胚取出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是小麦_植株。(5)两种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进行杂交,常出现杂交不亲和现象,这时可采用_技术手段进行处理。(6)图中的遗传育种途径,_(填字母)所表示的方法具有典型的不定向性。解析:图中A、B为诱变育种,C、D为基因工程育种,E、F、G为单倍体育种,H、I为细胞工程育种,J、K为多倍体育种;(1)用矮秆易感病(ddrr)和高秆抗病(DDRR)小麦为亲本进行杂交,培育矮秆抗病小麦
21、品种的过程叫做杂交育种,F2中矮秆抗病类型出现的比例是3/16,让F2矮秆抗病类型连续自交、筛选,直至不再发生性状分离,即新的品种培育成功;(2)要尽快获得矮秆抗病类型新品种,应该采用图中E、F、G单倍体育种的方式;(3)欲使小麦获得燕麦抗锈病的性状,应该是用基因工程的育种方式,其过程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4)小麦与玉米杂交后,由于发育初期受精卵中玉米染色体全部丢失,胚细胞中只剩下小麦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因此将胚取出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是小麦单倍体植株;(5)要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需要采用细胞工程育种的方式,让两个物种的体细胞融合,通过组织培养的方式培养杂种细胞,即可得到新的物种;(6)诱变育种、杂交育种都是不定向的过程。答案:(1)3/16不再发生性状分离(2)E、F、G花药离体培养(3)C、D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4)单倍体(5)植物体细胞杂交(6)A、B.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