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区域经济联系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区域发展差异(对应学生用书第155页)识记基础梳理1四大地区的差异(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2)表现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但在中、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在东部地区,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然是以传统工业为主体。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分布密度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
2、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尤其是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经贸合作。2南方与北方(1)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2)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比较区域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优势地跨三大温度带,平原面积广阔,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限制性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等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等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积极对外开放、推进外向型经济建设,治理环境污染3西部大开发(1)范围西部地区12个省
3、(自治区、直辖市)。字母代表的省区简称:A内蒙古;B川或蜀;C藏;D贵或黔。(2)西部地区优势及不足优势:开发开放的优惠政策;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不足: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3)意义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解要点突破1我国四大地区的差异比较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优势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海运便利;城市化、科技文化水平高;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4、能源、矿产丰富;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等重工业发达;对俄罗斯和蒙古的边贸有优势;交通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有70%的国境线,利于沿边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力资源充足存在问题能源、原材料不足;有些城镇人口密集区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洪涝多;北方各省区淡水资源短缺;东北森林过度砍伐山西煤炭外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河下游、长江中游的水患;长城沿线的风沙工农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土地荒漠化严重;西南交通困难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成为人才信息基地,参与国际竞争;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
5、料基地;建商品粮、农、林、渔基地;东西交通建设;通信和生态环境建设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发展边境贸易2我国南北方的差异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形多样,以低山丘陵为主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植被落叶阔叶林为主,还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草甸草原分布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水文有结冰期无结冰期自然资源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水热丰富,生物资源、水力资源、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生产旱地为主,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全国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6、南部沿海地区、海南岛和云南南部盛产热带经济作物工业生产重工业、能源基地工业实力强、种类齐全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大,调整产业结构任务紧迫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交通运输以铁路和公路交通为主,铁路网稠密以铁路和公路交通为主,并有内河运输,通达性好限制性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面临问题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地关系日趋紧张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2017江苏高考)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题) 【导学号:920
7、40110】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A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B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C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D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2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A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B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C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D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1BD2.AB第1题,B对:读图可知,中部地区的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趋势。D对:读图可知,1
8、9781990年,表示西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的柱状与表示全国平均水平的虚线基本平齐。A错:读图可知,20002015年,中西部的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已经超过东部。C错:读图可知,19781990年,人均GDP年均增速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第2题,A、B对:图中显示,三个时段东中西部的人均GDP年均增速各不相同,东部地区首先发力,中西部地区后来居上,这是改革开放对不同区域影响的差异性的体现。其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C错:由于我国人口、经济的重心都在东部,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东部。D错: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15年这一时段,虽然中西部人
9、均GDP年均增速已经赶超东部,但其发展水平依然低于东部。(2016浙江高考)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34题。3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4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
10、低能耗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思维流程3B4.A第3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图中坐标轴的含义。读图可知,山西人均GDP低于湖北,故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选项A错误。上海人均GDP增长率低于江苏,故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选项B正确。湖北人均GDP低于江苏,故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选项C错误。广西人均GDP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故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选项D错误。第4题,经济结构的调整方向应与当地产业结构和资源状况相适应。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西万元产值能耗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选项A正
11、确。广西万元产值能耗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也不合适,选项B错误。上海和江苏经济技术水平较高,资源和能源都比较缺乏,应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新兴工业,选项C错误。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不利于降低能耗,选项D错误。考向2我国南北方的差异5根据图文材料(图1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2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问题。图1图2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析黄河三角洲地处华北,有大量待垦地,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热量不占优,但光照充足。华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障碍是旱涝、盐碱、风沙等,这些都是开发过程中应考虑的。答案有利条件:未利用土地数
12、量大;光照条件好等。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治理盐碱地;防治洪涝、低温灾害等;注重湿地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几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68题。6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7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ABCD8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C冲积平原、沙漠、
13、海蚀崖、溶洞群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6B7.B8.C第6题,读对联分析,“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苍松雪岭是黑龙江的特征,是黑龙江。“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是内蒙古的特征。“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是海南省。“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是云南省的特征,所以B对。第7题,上述四省区的云南和海南位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季相变化不明显,对。黑龙江、内蒙古位于温带地区,四季变化明显,错。第8题,结合所学知识与前面分析的省区判断,黑龙江的东北平原是冲积平原,内蒙古有沙漠分布,海南岛有海蚀崖景观,云南有云贵高原,是石灰岩高原,有溶洞群景观,C对。区域差异比较类题目(1)自然地理要素差异答
14、题要素答题术语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或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临太平洋(大西洋);四面环海,深居内陆气候气温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降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旱、雨两季地形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广(狭小)地势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小);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河流水文特征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明显夏汛;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水能丰富水系特征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南北)对称
15、分布;河网密布(稀少)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植被类型、覆盖率以亚热带常绿硬(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资源种类、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2)人文要素差异答题要素答题术语农业农业类型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区位条件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历史其他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工业工业类型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区
16、位条件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工业基础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低)、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交通交通运输线、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线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环境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破坏,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矿产)破坏与浪费和环境恶化(如荒漠化、水土流失)两大方面考点二| 区域经济联系(对应学生用书第159页)识记基础梳理1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2资源跨区域调配(1)南水北调线路西线中线东线起点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丹江口水库扬州终点黄河上游北京、天津天津、烟台、威
17、海线路特点需开凿输水隧洞可以基本自流可利用京杭大运河意义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2)西气东输工程起止点(3)西电东送我国水能分布特点: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及西北地区。西电东送的三线工程北线工程中线工程南线工程输出地黄河上游、晋陕内蒙古三峡、金沙江贵州、云南、广西输入地华北华东华南电力构成火电、水电水电水电、火电(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地理环境带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工程或技术等手段加以克服。3产业转移(1)近十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类型主要原因影响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促进迁入区
18、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大陆经济发展,投资环境改善加速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相对落后地区扩散,缩小地区差别(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区域不同发展阶段来看: | |从地域分布来看: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减轻转出区的环境问题。理解要点突破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和意义(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分析如下:(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
19、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意义方面对调入地区对调出地区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经济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2产业转移(1)产业转移的规律产业类型转移的先后顺序产业转移的方向及原因(2)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和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随着产业转移的发
20、生,产业迁出区和产业迁入区在产业结构、生产分工、区域环境等方面均发生着变化,具体表现分析如下:(4)我国产业转移的路线及主要驱动因素路线:主要驱动因素:a劳动力成本变化是国内产业转移最基本的动力。b政策引导、市场拓展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c其他因素,如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物流速度和物流成本等。运用考向通关考向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和意义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运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下表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12题。年份“水银行”买入“水银行”卖出价格/(美元/m
21、3)水量/亿m3价格/ (美元/m3)水量/亿m319910.1010.120.148.1519920.042.340.061.9719930019940.042.720.062.091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北部地区湿润多雨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ABCD2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A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B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C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D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解图流程答案1.B2.D3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
22、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本题只讨论“有利影响”,南四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可以增加和稳定湖泊的水量,有利于水质的改善、有利于调节局地小气候。第(2)题,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应关停水污染严重的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并做好污水的处理工作。答案(1)增加湖水水量,改善湖区局地小气候,提高地下水水位,稳定湖泊水位,提高航运效益,改善水质。(2)
23、关停重污染企业,加强污水净化排放,广泛宣传、严格执法。考向2产业转移(2016全国卷)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45题。 【导学号:92040111】4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A产业结构调整B原材料枯竭C市场需求减小D企业竞争加剧5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A资金充足B劳动力成本低C产业基础好D交通运输便捷思维流
24、程4A5.C第4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佛山的陶瓷产业面临高能耗、高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因此,2003年,随着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第5题,位于江西省的景德镇在资金方面远不如佛山充足;与佛山相比,景德镇虽在劳动力、物流等方面具有成本较低的优势,但最大优势还是景德镇作为“瓷都”,拥有其他区域不可比拟的人才资源优势与陶瓷文化底蕴,即产业基础好。(2016海南高考)某中德合资大型汽车企业总部设在吉林省长春市,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长春基地原来生产高中低档各种车型,现主要保留高档车型的
25、生产,中低档车型的生产大部分转移到其他基地。据此完成68题。6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合理市场定位是()A吉林省市场B东北市场C全国市场D欧洲市场7与保留生产中低档车型相比,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可以()A减少运输成本B降低生产成本C获取更多利润D扩大市场占有率8该汽车企业在成都等地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B抢占当地的消费市场C利用当地的交通优势D借助当地的科技优势6C7.C8.B第6题,材料中,汽车企业“总部设在长春市”“已形成长春、成都、佛山、青岛等生产基地”说明长春基地高档车型的市场并不止吉林省或者东北,应为全国市场。相比欧洲,长春在高档车型生产中不占优势,所以市场定位为欧洲市场不合理。选C。第7题,根据产业转移的规律看,一般产品附加值较小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地区。长春基地保留生产高档车型对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影响不大,保留附加值较大的能达到追求更高利润的目的,但对扩大市场占有率起的作用不大。选C。第8题,相比长春基地,其他汽车生产基地由于建设历史比较短并不具备科技优势。成都基地位于我国内陆,相比长春基地,不具备交通优势。佛山基地经济较发达,劳动力成本较高。该汽车在其他地区建生产基地的主要目的是占领当地市场。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