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10 短文三篇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4933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10 短文三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10 短文三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10 短文三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10 短文三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10 短文三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10 短文三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10 短文三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10 短文三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10 短文三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试题:10 短文三篇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短文三篇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舌苔上的记忆雷抒雁在人类所有的记忆里,我以为以味觉的记忆最为深刻,最为顽固。那是在你饥饿时,或者在你的成长期里,某种饮食以它独特的滋味突然地闯入,或者是经常性地光顾,刻写在你的舌苔上,濡染了你的味蕾,使你有了一种与生俱在的感觉记忆。此后,随着年岁的增长,环境的迁易,也许有过无数次更美妙的食物冲洗、覆盖过你的舌苔,那种特殊口味的记忆却生机勃勃地清醒着,牵动着你一生的神经。有些口味缘地域而形成群体,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居京的陕西乡党,每每有机会聚会,必到“蓝花花”“老孙家”什么的陕西馆子里去,饱餐一次“土得掉渣”的陕西食品。那时的快乐,肯

2、定是舌头挑起的。吃着辣辣酸酸,油油汪汪的油泼面,或来一碗掰得细细的、煮得烂烂的、肉肥汤醇的羊肉泡馍。一时之间,只听见吸吸溜溜、呼呼噜噜的进食声。只有吃陕西这种合口味的饭,老陕们才有这种旁若无人、汪洋恣肆的场面。三碗下肚,打个饱嗝,用厚厚的掌心抹一把油嘴;然后,几双豹眼,吃傻了一般,呆呆地相互望着,半晌嘣一句重重的陕西话:“美!”这叫“解馋”。只有在这种场合,那些学了多年的、半生不熟的普通话,才会一概扔掉,显出西北语言凝重、朴拙的本色。一位目睹了这场面的外省人,惊得连连摇头:“要真正认识陕西人,你得看陕西人吃陕西饭!” 口味,就是这样让你变得原始,甚至恢复野性。陕西乡党到一起,说文学,论世事,多

3、有见仁见智,唯在这吃食上,意见一致得惊人。凭着那一口辣、一口酸,让撸起袖子去拼命,也都值得。我的老母亲,已是八旬高龄,总惦记家乡县城钟楼巷里那家卖馄饨的。说那馄饨皮薄,馅香,煮馄饨的汤,是老母鸡炖的。还有家乡的蜂蜜与凉粽子,甜、软、香。老太太说起这些时,总会蠕动嘴唇,还要不时用手擦擦嘴。北京有的是馄饨,有的是凉粽子。不行,吃了后,说不是味,不如家乡的好。我和老娘开玩笑,说有位皇帝想吃“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逗得老太太直乐,说: “也怪,这口味一旦有了,硬是改不了!”说改不了,也真是。日前回西安小住几日,朋友安排我在一家豪华饭店里。一上餐桌,打开菜谱,溜一眼:川、粤、潮州,生猛海鲜,应有尽有,

4、唯独没有魂牵梦绕的陕西地方食品。朋友热情,珍馐满桌;我却淡然,难以下箸。第二天早早起来,穿街过巷,只在味觉记忆的顽强指引下,寻那早年让我恋恋难去,又常因无钱而空回的地摊食。先来一碗胡辣汤。中国饮食,说全了,色、香、味、器、形、意,字字得到。可这种街头传统食品,重的只在一字:味!若看那色,黑糊糊一锅浓汤,没少倒酱油,少打淀粉;里边若隐若现些白菜、粉条、肉丸之类。很像旧时的木匠师傅做活时,熬下的一锅皮胶,腾腾冒着热气。要是外省人看了,怕要呕出胃来。可咱要的,就是那一口“味”儿!拿起汤匙细品那碗胡辣汤,几十年前的种种记忆,裹了一些人和事,都一勺勺,或酸或甜地随它灌进肚子去。吃罢,那辣、那粘、那香,似

5、乎跨越岁月,和生长在记忆中的口味衔接在了一起,舌齿之间,久久难去。虽说只是一碗俗常饭食,此时,冲击情感,竟如面晤久违亲朋,或者徜徉于友人书信的墨香之中。在西安的日子,天天如在梦里,有时驱车十里八里,也就为吃一碗开胃的“歧山臊子面”,或者一块干硬的乾州“锅盔”。往事、乡情,我是用舌头一点一点贪婪地品尝它的滋味。前些年,我去了趟台湾,偏偏台北就有一家羊肉泡馍馆子。入座,老板操一口地道陕西乡音迎上,只三、五句交谈,便一见如故,把所有陕西饭食,都一一端了上来。只可惜,名实相去甚远,大大走了口味。想想也是,几十年的阻隔,那水、那土、那用料,全不是故乡的了,连食客的口味,也变得失去辨别力。可是,环顾左右,

6、那些客居的陕西乡党,吃得却是津津有味。其实,来这里的人,吃的也只是那食品的名字,以及由此引起的乡思,满足的也不过是深深打上故乡烙印的味觉怀旧。如果某一日,能回到陕西,真真切切地触摸一下折磨了他们几十年的味觉记忆,怕会未曾举箸泪先落了。舌苔上的记忆,是渗入血肉和生命同在的东西。那根,深深扎在故乡情思的厚土里!(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独句成段,总领全文,以“深刻”“顽固”突出了味觉记忆的无比独特和难以改变,点明主题,吸引读者兴趣。B.文中写外省人对老陕们进食场面的惊叹后,又写了自己的真切感受,富有生活情趣,凸显了故乡美食的独特魅力。C.作者以

7、具体事例从“群体”和“个体”两方面印证“舌苔记忆”的深刻,其中作者老母亲的口味属于“个体”方面。D.作者不惜笔墨写自己细品胡辣汤,既是为了弥补早年留恋却无钱品尝的遗憾,也是为了强调故乡胡辣汤味道的正宗。解析:D “为了强调故乡胡辣汤味道的正宗”错误。作者细品胡辣汤不仅是为了弥补早年无钱品尝的遗憾,更是为了“品尝”往事和乡情。2.结合上下文,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精妙之处。解析:这是一道赏析文中的句子的题目,注意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从内容上看这是一句描写的句子,主要是语言和动作描写,为的是突出人物的“旁若无人、汪洋恣肆”;从结构上看既呼应了上文老陕们“三碗下肚”的满足感,又表现了下文老陕们吃

8、饭时的“原始”和“野性”。答案:描写精炼传神。运用神态(细节)描写(“豹眼”“傻”“呆呆地”)、语言描写(“嘣一句重重的陕西话:美!”),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老陕们吃饭时的“旁若无人、汪洋恣肆”。前后照应。既呼应了上文老陕们“三碗下肚”的满足感,又表现了下文老陕们吃饭时的“原始”和“野性”。3.有人认为本文至倒数第三段已可作结,最后两段内容多余。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解析:答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具体分析。若不同意,则结合最后两段的内容来说明原因:倒数第二段结合自己的经历,拓宽了作品的选材范围,让“舌苔上的记忆”更具有普遍意义,使“舌苔上的记忆”内涵更为深刻

9、,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最后一段卒章显志,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若同意,则主要从倒数第三段的作用,以及与后两段内容上有重叠等方面来论述。答案:不同意。倒数第二段结合自己的经历,再次从群体的角度写客居台北的陕西乡党对故乡饭食的留恋,拓宽了作品的选材范围,让“舌苔上的记忆”更具有普遍意义。倒数第二段写台北的陕西乡党津津有味地吃“名实相去甚远”的“陕西饭食”,突出了味觉记忆的“深刻”和“顽固”,使“舌苔上的记忆”内涵更为深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最后一段卒章显志,以“舌苔上的记忆,是渗入血肉和生命同在的东西。那根,深深扎在故乡情思的厚土里!”作结,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若答同意,理由充分也可)二、语言运用4

1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十几年前写给旧友的信还压在箱底,可惜当时山水阻隔,无法送达,朋友至今也不能领会我的雅意,令人唏嘘感叹。B.我翻开筹委会赠阅的百家论坛活动指南,看到许多名家都来出席,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让我受宠若惊。C.笔者仅是谈一谈自己的浅知拙见,当然,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需要我解答的,我也会倾其所有,不吝赐教的。D.听说那位同学家庭困难,却积极乐现,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大家都表示愿意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鼎力相助。解析:BA项,雅意:旧时敬辞,用于对方的情意或称对方的意见。C项。不吝赐教:请别人指教的客气话。D项,鼎力相助:敬辞,一般是用于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5.填入下

11、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线城市逐步收紧城市人口扩张的趋势,加之其本身存在的生活成本高、居住压力大、环境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而二、三线城市正在迅猛发展,所以, 。A.90后大学毕业生选择二、三线城市就业的越来越多,对“北上广深”的青睐正在逐步减弱。B.二、三线城市正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心,“北上广深”对90后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减弱。C.90后大学毕业生对“北上广深”的青睐正在逐步减弱,选择二、三线城市就业的越来越多。D.“北上广深”对90后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正在逐步减弱,二、三线城市正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心。解析:D通读语段可以发现谈论的是城市对90后就业的

12、吸引力问题,句子的主语是城市,因此排除A、C两项。然后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先说一线城市后说二线城市,排除B项。此题要注意话题的一致性。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偕老同穴是海绵动物门中一个极特殊的组成,严格地讲,:外面的海绵动物,以及它体内的一只俪虾。海绵动物体壁表面有诸多进水孔,。俪虾进入海绵动物体内后,在那里生活、成长,个头逐渐增大,已不可能再通过进水孔离开海绵动物的身体,最终与海绵动物合为一体。它们在经过海绵动物体内的海水中觅食,不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却可能同年同月同日死。于是,人们将这种体内寄居着一只虾的海绵动物称

13、为偕老同穴,而这只虾被类比于,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解析:本题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处,前面说“偕老同穴是海绵动物门中一个极特殊的组成”,“严格地讲”说明此处是对“携老同穴”的介绍,破折号是具体的内容“外面的海绵动物,以及它体内的一只俪虾”,由此可知,此处应是说“它是由两种动物构成”;处,前面说“海绵动物体壁表面有诸多进水孔”,后面说“俪虾进入海绵动物体内后”,那么此处应是说“俪虾通过这些水孔进入海绵动物体内”;处,前面说“人们将这种体内寄居着一只虾的海绵动物称为偕老同穴”,后面说“便是很自然的事情”,那么此处应是说这只虾被类比于“它所寄居的海绵动

14、物的配偶”。答案:它是由两种动物组(构)成的俪虾通过它们进入海绵动物体内(或:成为俪虾进入海绵动物体内的通道)它所寄居的海绵动物的配偶7.下面是某杂志编辑部收到的一封读者来信的部分内容,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更改,要求修改后语言得体,语意连贯。我是一位退休的先生,长期以来一直自费订阅贵刊。我之所以如此,除了它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之外,也有一点就是它格调高雅。因为贵刊今年第I期刊载的烟酒与健康一文不仅与你们一贯的风格明显不合,况且还有一些科学性错误,让我大感意外。解析:“一位”是对人的尊称,用于称自己不合适;“一个”属比较客观的说法。文中用“一个”更得体。“先生”是敬称,此处用“医生”得体。“也

15、”与“除”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为“还”。“况且”与“不仅”搭配不当,应改为“而且”。答案:“一位”改为“一个”;“先生”改为“医生”或其他职业性称呼;“也”改为“还”;“因为”改为“不过”;“况且”改为“而且”。8.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四个较短的句子,注意逻辑顺序,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观点。解析:长句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用得多,二是并列成分用得多,三是某一成分结

16、构比较复杂。长句变短句最常用的手法是将修饰成分如定语、状语等独立出来,让它们各成一个分句,相应的主干也独立成一个分句。可先总述后分说,也可先分说后总述。如本句适合作主语的词语有四个: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找到主语后再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即可。答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本次大会上作了报告。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化的观点。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三、片段写作9.人们称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请选择其中之一

17、作为描写对象,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揭示人生大道理,不少于300字。写作提示:明要求。即从梅、兰、竹、菊中选其一为描写对象,运用以小见大手法,揭示人生大道理,不少于300字。懂技法。即以小见大的“小”指什么,“大”又指什么,如何以小见大。扬长避短。即选择有话说的描写对象,如梅、菊;揭示人生大道理忌空洞等。答案:(示例)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珀或美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它们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梅花开放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犹如新婚的娇娘;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惹人喜爱。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天生一副傲骨,但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总有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从窗外飘来。正应了古人那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