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卤族元素【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物质的保存不正确的是( ) A. 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B. 氢氟酸应保存在塑料瓶中 C. 溴应用水封存 D. 漂白粉可露置于空气中保存 2. 对于离子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能发生升华现象B. 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C. 易发生还原反应D.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3. 砹是卤族元素中核电荷数最大的一种元素,推测下列单质或化合物的性质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 砹单质有颜色B. 砹的化合物较稳定 C. 砹单质不易溶于水D. 砹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4. 卤素单质的性质与的变化规律不符合的是( ) A. 与反应剧烈程度B. 非金
2、属的活泼性 C. 单质的氧化性D. 熔沸点 5. 要除去液溴中溶解的少量氯气,可向其中( ) A. 加入适量氯化钠B. 通入溴蒸气 C. 加入适量溴化钾D. 通入氯气 6. 根据下列四个反应分析,A、B、C、D四种物质氧化性强弱的顺序是( ) A. B. C. D. 7. 下列物质可用加热方法分离的是( ) A. 液溴和水B. 碘和食盐 C. 和D. 和 8.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区别三种溶液,该试剂可用( ) A. 溶液 B. 氯水 C. 溴水 D. 碘水 9. 在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后静置,现象是( ) A. 下层液体呈紫色,上层液体接近无色 B. 上层液体呈紫色,下层液体接近无色 C. 液
3、体均显无色 D. 溶液浑浊不分层,整个溶液呈紫红色 10. 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卤素单质与水反应的通式是 B. 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C. KI久置显黄色,是因为被氧化所致 D. 卤化氢可用相应的卤化物与不挥发的浓共热制取 11. 通入气体后,下列离子浓度会降低的是( ) A. B. C. D. 12. 下列物质,可用来人工降雨的是( ) A. 氟化钙B. 氢氟酸C. 溴化银D. 碘化银 13. 下列变化中,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进行的是( ) A. B. C. D. 14. 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现有下列叙述:(1)X被氧化;(2)X是氧化剂;(
4、3)X具有氧化性;(4)是还原产物;(5)具有还原性;(6)具有氧化性;(7)Y的氧化性比的氧化性强。其中正确的是( ) A. (1)(2)(3)(4)B. (1)(4)(5)(6)(7) C. (2)(3)(4)D. (1)(3)(4)(5) 15. 11.7 g食盐跟10 g浓度为98%的浓硫酸反应,微热时可生成氯化氢( ) A. 7.1 gB. 3.65 gC. 7.3 gD. 9.8 g 16. 鉴别溴水和碘水时应选用( ) A. 碘化钾淀粉试液B. 淀粉溶液 C. 氢氧化钠溶液D. 四氯化碳 17. 把通入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A. B. C
5、. D. 18. 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当有36.5 g氯化氢被氧化时,可生成氯气( ) A. 35.5 gB. 36.5 gC. 71 gD. 73 g 19. 对于这一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被氧化的氯原子是被还原的氯原子的5倍 B. 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 C. 反应过程中共有电子转移 D. KOH是还原剂 20. 某溶液中和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为了氧化而不使氧化,试依据下列三个反应,判断可选用的氧化剂是( ) (1) (2) (3) A. B. C. D. 21. 已知氟化氢、氯化氢等都易溶于水,在空气里均会呈现白雾。又知氯化钠是一种用来杀灭地下害虫的农药,其水
6、溶液中加入稀硝酸银溶液未见有浑浊现象。则下列对卤化氢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它们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 B. 水溶液都能与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C. 它们的密度都比空气大,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D. 随核电荷数的增大,稳定性越来越差 22. 碘被人们称为“智力元素”,主要是因为严重缺碘会造成儿童智力低下,甚至痴呆。防止碘缺乏病,以食用含碘食盐为方便,含碘食盐中的碘是以化合态的碘酸钾形式存在的。已知在酸性溶液中,可和发生下述反应:。现有下列物质:(1)pH试纸、(2)稀硫酸、(3)淀粉碘化钾溶液、(4)淀粉溶液、(5)硫酸钠溶液,利用上述反应,可用来检验含碘盐中是否含有的是( ) A.
7、(2)(3)B. (1)(3)C. (2)(4)D. (1)(4) 23. 方志敏烈士生前在狱中曾用米汤(内含淀粉)给鲁迅先生写信,鲁迅先生收到信后,为了看清信中的内容,使用的化学试剂是( ) A. 碘化钾B. 碘酒C. 溴水 D. 碘化钾淀粉溶液 24. 下列各混合物在常温下能爆炸的是( );光照不爆炸,点燃时爆炸的是( ) A. B. C. D. 25. 甲、乙、丙三种溶液各含有一种(为、)离子。向甲中加淀粉溶液和氯水,则溶液为橙色;再加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则甲、乙、丙依次含有( ) A. B. C. D. 【试题答案】一. 1. D2. D3. B4. D5. C 6. A7. B8. AB9. A10. C 11. B12. D13. CD14. B15. A 16. BD17. D18. A19. BC20. CD 21. BC22. A23. B24. AB25. A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