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749.50KB ,
资源ID:1047427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4742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练习:第3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6讲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版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练习:第3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6讲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

1、学生用书P56 (2013高考全国卷)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知识定位】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维新思想、辛亥革命。【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通过几个历史事件的组合排列,考查晚清近代化。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主要有“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时空观念从信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可知考查考生的时空观念及对晚清历史的认识历史解释从“现代化”角度来分析理解晚清历史发展的趋势,实际上考查考生不同角度

2、的历史解释素养能力【解析】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等。中国的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治上民主化的趋向。这三者最能体现晚清的现代化这一趋向。选择B项。【答案】B (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

3、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知识定位】本题考查太平天国指导思想的演变。【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史料实证由史料“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孔庙”到后期洪秀全则要求“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得出“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的结论历史解释“学尧舜之孝弟忠信,尊孔孟之仁义道德”说明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解析】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

4、尊孔方式维持政权,故A项正确;B、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不是原因。【答案】A练真题1(2015高考全国卷)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解析:选D。本题关键信息是“皖直交斗”。材料“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反映了当时中国处在大分裂时期,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混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局面出现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D项符合题意。2(

5、2017高考海南卷)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可判断出这是清末预备立宪,材料“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师、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体现出预备立宪的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C正确;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故A错误;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说明预备立宪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了

6、民主,故B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一次在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预备立宪没有涉及,故D错误。3(2015高考海南卷)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A立法服从于政治B行政服从于司法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解析:选A。据材料中从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到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结合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背景分析,目的是防止袁世凯的独裁,可见立法服从于政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行政服从于司法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可见并未实现从人治走向法

7、治,故C项错误;这时民主共和政体刚刚确立,因此臻于完善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4(2017高考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国接触的西洋“除了强大的武力,尚有别具一格的政治组织、经济力量、高度文化,一旦彼此短兵相接,中国的藩篱为之突破,立国基础为之震撼”。面对这“旷古未有的变局”,中国“应付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等围绕材料,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解析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首先要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围绕材料主旨拟定论题,可以是中西文明冲突或中

8、国近代化趋势,也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选取一个角度;其次要围绕论题进行阐述,以中国近代史的历史知识为依据,史论结合。答案 近代中国由于闭关锁国而落后于世界发展大势,东西方的列强竞相侵略中国,在巨大的变故面前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断的探索救国之路,由军事而政治,由政治而思想文化,探索的主体由资产阶级而至无产阶级,最终走上了光明之路。明清之际,中国衰落,西学东渐之势渐强,鸦片战争迫使中国人开始主动向西方学习军事技术,中体西用成为主流。但后来的一系列中外战争的失败使后继的先进的中国人再次觉醒,进而掀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不仅学习西方的军事,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但由于中国

9、的特殊国情,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最终历史选择了无产阶级来完成任务,从而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练模拟1(2018湖南十三校高三联考)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有金银山而招别邦人来采,别邦人有能者册立为官”。他注意到美国“邦长”“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是者为公也”。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选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材料中洪仁玕(

10、)A主张通过改革来加强中央集权B对西方政治制度认识较为清楚C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来振兴天国D主张引进外交方面的专门人才解析:选A。“权归于一”反映出洪仁玕主张通过改革来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洪仁玕认为美国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否定了联邦政府的权威,对西方政治制度认识不够清楚,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洪仁玕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与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主张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涉及引进外交方面的专门人才,故D项错误。2(2018德阳高三诊断)在全国15个巡抚中,1840年有7个满人和8个汉人任此职,18641866年间,均由汉人充任,18671869年间,有14个汉人和1个满人

11、担任此职。在18511911年,65.4%的总督和77.8%巡抚是汉人。这些变化()A证明满汉矛盾得到缓和 B表明汉族官僚势力扩大C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是列强干涉内政的结果解析:选B。辛亥革命时倡导民族主义,说明“1911年”前满汉矛盾没有缓和 ,故A项错误;汉族官僚势力扩大,与材料中“从7个满人和8个汉人任此职”到“有14个汉人和1个满人担任此职”相符,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与材料“巡抚是汉人”不符,故C项错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汉族官僚势力开始扩大,而非是列强干涉内政的结果,故D项错误。3(2018安徽皖智教育高三联考)武昌起义发生后12天,湖南、陕西两省首

12、起响应,当月内宣布独立的还有江西、山西和云南,这5个省的独立集中地发生在9天以内。这直接表明()A革命内部潜伏巨大危机 B清王朝的统治已被推翻C全国性武装暴动提上日程 D武昌起义带来了示范效应解析:选D。武昌起义发生之后的很短时间内,各省相继宣布独立,立宪派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旧官僚也乘机混进革命队伍,表明革命内部潜伏着巨大危机,但与材料中“直接表明”不符,故A项错误;清政府统治被推翻是在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与题目中武昌起义后的“当月”不符,故B项错误;各省大多数是在立宪派的支持下宣布独立,并没有经过大的流血冲突,故C项错误;武昌起义之后,“5个省的独立集中地发生在9天以内”

13、体现了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所带来的示范效应,故D项正确。4吴佩孚等在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有北京学生因开会宣讲被捕者数百余人,沪商全体罢市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下列对材料解析正确的是()A当时中国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B发电报时中国面临主权受损的新危机C当时学生强力抗争,北京是运动中心D吴佩孚等人积极呼吁促成初步胜利解析:选B。当时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还未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故A项错误;发电报时日本要侵占山东,中国面临主权受损的新危机,故B项正确

14、;“沪商全体罢市”,这是五四运动第二阶段,上海是运动中心,故C项错误;促成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工人罢工,材料也没有反映出吴佩孚等人积极呼吁的影响,故D项错误。学生用书P313(单独成册)(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8四川六校诊断)“中国传统依礼制惟天子得祭天地,臣民皆不得预。太平军虽不废君臣之等级,然既明白承认一切人类皆为上帝之子女,在宗教生活中根本平等,则事奉天主乃君臣共有之权利。”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A仍未摆脱封建君臣等级观念 B是杂糅中西观念的反清运动C承认君民在信仰上是平等的D利于打击西方殖民侵略活动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在宗教信仰上的平等性,而

15、非封建等级制度,所以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太平天国运动是杂糅中西方观念的反清斗争,所以B项不选。D项材料未体现,排除。2(2018洛阳模拟)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这主要说明了()A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C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农民思想的变化解析:选B。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不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故A项错误;材料中“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

16、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属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符合当时世界潮流,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农民阶级运动,没有因为资政新篇的颁布使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3(2018郑州高三质检)清朝的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是总督和巡抚,督抚多由满族贵族担任;而从1860年到 1864年,汉族官僚曾国藩组建的湘军集团中先后有21位将领担任督抚。这一变化反映出()A清政府利用湘军来开展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朝军政局面C汉族官僚开始掌握中央政权D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到解决解析:选B。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故A项错误;督抚由满洲贵族担任变为汉

17、族地主担任,反映了清朝重用汉人超过满人,清朝的军政局面开始发生变化,这一切源于太平天国运动,故B项正确;督抚是地方行政长官,故C项错误;清朝满汉矛盾最终得以解决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4曾国藩、李鸿章以及直接受太平军威胁的地方官吏何桂清、薛焕等人感知,在军事上,太平天国借用了西洋技法,因而需“借洋兵助剿”,在中央的奕、桂良等人也力主改变国策,向西方学习长技。材料主要说明()A清政府已认识到“借师助剿”的重要性B洋务派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壮大了势力C太平天国间接地影响了洋务运动的发生D太平天国运动给予列强侵华以可乘之机解析:选C。“借师助剿”与“借洋兵助剿”不同,洋务派不等于清政府,故A项错误;

18、题目中提到洋务派是为镇压太平天国,开始学习西方技术,从而形成了洋务派,故B项错误;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是内忧外患,而内忧指的就是太平天国运动,故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给予列强侵华以可乘之机与题干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5(2018黄山质检)1862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该报刊的观点()A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C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

19、场反帝爱国斗争解析:选B。由“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可以看出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选择B项符合题意。6“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一场兵变引发了大规模的分裂运动,蔓延至大部分省区。”这场“兵变”()A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B是近代中国首次反封建的武装起义C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为主旨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高潮的到来 解析:选A。据材料判断,这次“兵变”应为武昌起义,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目的是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制度保障。在武昌起义之前

20、,中国已经发生多次反封建的武装起义,比如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时期并未明确提出反帝的要求。综上分析,A项正确。7(2018广州五校联考)美国历史学家周锡瑞曾言:“有必要从我们的关于革命阴谋的故事,转入革命政党存在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中去。只有在那种情况下,才能理解辛亥革命运动突飞猛进的原因,以及当革命于1911年10月10日爆发时,人民的其余部分愿意接受革命的原因。”这主要表明()A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武昌起义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C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讲究斗争策略D中国同盟会具有坚强的领导力量解析:选B。由“转入革命政党存在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环境中去。只有在那种情况下,才能理解辛亥革命运

21、动突飞猛进的原因”可知,题干材料认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和迅速发展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B项正确;由“人民的其余部分愿意接受革命的原因”可知,A项错误;C、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可以排除。81912年初孙中山在给蒙古诸王公的电报中说:“今全国同胞见及于此,群起解除专制,并非仇满,实欲合全国人民,无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自由。”材料()A表达了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理念B明确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原则C表明孙中山强调五族共和、共倡自由平等D标志着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成立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群起解除专制”“无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自由”等可知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民族平等发展

22、及共同繁荣之事,故排除A、B两项。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排除D项。9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两个“临时”的提法从本质上体现了()A革命党人为袁世凯夺权留余地B革命党人追求民主共和的精神C孙中山不计较个人名利的品质D中华民国政权还缺乏人民支持解析:选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民主共和,故A项错误;临时政府是相对于正式政府而言的,根据宪法的原则,选举总统、成立一届政府需要召开国民大会,当时的中国尚未统一,还无法召开国民大会,所以,当时的总统、政府都是临时的,“临时”的提法体现了革命党人的民主共和精神,故B项

23、正确;孙中山只是政府的代表,两个“临时”体现的是政府行为,并非个人品质,故C项错误;两个“临时”的出现是当时形势发展的需要,与政权的人民支持程度无关,故D项错误。10(2018丹东高三质检)有学者认为:临时约法中反对总统制,追求“超议会制”的所谓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而且立法与行政机关,“万一发生争执,双方都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制约对方”。该学者旨在说明临时约法()A权力分散降低行政效率 B赋予议会过大权力C有利于防止专制维护共和 D政体构建本身存在缺陷解析:选D。根据材料“临时约法中反对总统制,追求超议会制的所谓民权主义制宪目标,忽视了在宪政制度框架中仍

24、然握有实权的总统角色;而且立法与行政机关,万一发生争执,双方都没有合法的手段来制约对方”可知,临时约法本身在政体构建方面就存在着天生的缺陷,故D项正确。11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学生会建立“讲习团”,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以及山东、日本介入中国及巴黎和会等问题。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这些现象反映出()A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B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D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诞生解析:选C。南方学运注意与工运相结合不符合材料,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实际是新文化运动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宣讲朝鲜、越南、印度等国衰亡史毛泽东则提出应定期

25、给学生提供世界各地的报道”可见五四运动放眼于全球的特征,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呼唤了共产党诞生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12有人认为“五四”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科学和自由,乃至现代/西方、传统/中国这样的认识问题的方式,在晚清时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都已经提出了。下列观点与该说法一致的是()A“五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五四”彰显了彻底地反传统精神C“五四”仅是探索史的一部分D“五四”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解析:选C。从题干材料中“五四提出来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化的问题在晚清时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中都已经提出了”,可知该观点认为五四运动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是探索中国现代化

26、历史的一部分。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8鹰潭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爆发后,袁世凯政府于1914年8月6日宣布严守中立,然而9月日本便登陆山东与德开战,很快取代德国占领青岛,中国政府屡次要求其撤军均被无视。袁世凯急召在欧洲休假的陆征祥回国,组织全国一流的外交家和国际法学者,包括曹汝霖、顾维钧等,研究怎样解决青岛问题,至袁氏倒台之前,他们召开了数十次研究会议。此外,政府还委派驻外使节与欧、美、日、俄各国首脑及公法家联系,取各方建议和支持。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材料二日本意识到,中国势必在战后提出山东问题,遂抓紧进行秘密外交,寻求霸占山东的法理依据。英、法希望日本向地

27、中海派遣舰队护航,日本趁机要求英、法保证,在将来的媾和会议上,支持日本获得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以及占领南洋德属诸岛;英国提出,日本应以同样精神支持英国对赤道以南德国各岛屿的领土要求,两国一拍即合,达成密约。随后,日本以类似手段,与法、俄、意签订了有关山东问题的密约。唐启华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材料三关于五国暂管青岛之议,以外交上急遽之变化,未必能见实行,本社昨已报告。兹确闻某方面接到巴黎紧要可靠消息,言意大利之出和会,我国外交大受其恶影响。因意国如不出会,则日本之态度尚不敢过于强硬,亦不敢轻言脱离和会以要挟也。自意大利有此一举,日本乃声言如不彻底其所主张,即将仿照意大利之办法。美总统与英、法等对于意国

28、之出会已极感其困难,今见日本态度如此,则和会殆有动摇之虞,山东问题或将因此而生极大之变化。明知日本利用机会,而三国不能不有所踌躇。至日本最近所藉口者,为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中日间二十一款及去年九月之中日协定,此种条约如不废除,日本即永远据为外交口实。一方又有可惊之消息,英、法因山东问题其先亦与日本订有密约,故英、法虽明知日本之野心欲对我国有所尽力,然为条约所束缚,亦甚难于为力。我国代表奔走呼号,请求各国支持正道,亦已力竭声嘶。国内若再无一致之精神以对外,则此次外交之失败殆足以亡国云。1919年5月1日天津大公报(1)根据材料一说明北洋政府对1919年巴黎和会的态度如何?(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日本

29、妄图侵占中国山东的因素。(3)结合所学指出大公报对“山东问题”的报道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有哪些?解析 (1)依据材料一“组织全国一流的外交家和国际法学者政府还委派驻外使节与欧、美、日、俄各国首脑及公法家联系,取各方建议和支持”可知是积极准备,并在赴会之前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由此可见是积极准备。(2)依据材料二“英、法希望日本向地中海派遣舰队护航,日本趁机要求英、法保证与法、俄、意签订了有关山东问题的密约”可知日与英、法、俄、意订有密约;依据材料三“至日本最近所藉口者,为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中日间二十一款及去年九月之中日协定”“因意国如不出会,则日本之态度尚不敢过于强硬,亦不敢轻言脱离和会以要挟也”“

30、自意大利有此一举,日本乃声言如不彻底其所主张,即将仿照意大利之办法”可知日本的所谓借口和意大利态度的变化。(3)根据整个材料三的内容可知大公报报道十分的详实,因此可以了解巴黎和会进程。依据材料三“我国代表奔走呼号,请求各国支持正道,亦已力竭声嘶。国内若再无一致之精神以对外,则此次外交之失败殆足以亡国云”可知有利于鼓动国民发动爱国运动。答案 (1)态度:积极准备(或应对)。说明:北京政府从日本与德国在青岛开战那一刻起,就认识到世界大战结束后将召开和会,中国需要向国际社会发言,解决青岛问题。说明最终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并非仓促成行,而是经历了四年的充足准备。(2)因素:日与英、法、俄、意订有密约;

31、意大利态度的变化;日本的要挟;英、法、美态度的转变;日本的所谓借口。(3)影响:大公报对“山东问题”的报道使中国民众比较详细、全面地了解巴黎和会的情况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反映了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及爱国民众的呼声和要求;报道助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总之,对当时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和积极影响。14. (2018昆明高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到要求。材料洪秀全(18141864年),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主张建立“天下为公”的盛世。他在反对封建统治的同时,也反对列强侵略。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称天王,1853年以南京作为首都,改名天京,1

32、864年在天京病逝,太平天国在他去世后不久覆亡。孙中山(18661925年),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以“洪秀全第二”自居,他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提出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他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高举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文字材料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 材料中洪秀全、孙中山为坚持中国民主革命的革命者,也是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者,可以两者为

33、代表,阐述近代中国人不断进行民主革命斗争的历史,也可以阐述先进中国人对中国近代化的不断探索。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答案 示例一观点: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坚持民主革命斗争。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情相结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经过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示例二观点: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道路。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掀起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学习君主立宪,领导戊戌变法;陈独秀以“民主”“科学”为旗号,发起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学习西方先后经历了学习器物、制度、文化三个阶段,不断为后人的探索抗争奠定基础。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