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456KB ,
资源ID:1047009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4700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1、安溪八中2012-2013学年高三年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文科)命题人:李贵林 2012-11-5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左传桓公二年云:“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材料中政治制度相关的人生理念是A“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2 史载:嘉庆十年,有个叫何元琅的御史,给皇帝上了一个请酌改军机处名目的奏折,理由是“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与兵部之专司戍政者不同

2、似应更改名目,以纪偃(停止)武之隆。” 此事反映了军机处 A. 与兵部的职能相互重叠 B已演变为一个综合政务机构 C. 其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满 D已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机关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统治者为了维持皇权的“万世一系”和宗法等级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重视以明人伦为核心的道德伦常教育,并使之与选官制度相结合。下列最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4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但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起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 A“不得为任何个

3、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权而获得解放” 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族亲继承”5恩格斯指出:“原来,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其中“这些机构”是 A内阁 B联邦议会 C帝国议会 D巴黎公社委员会6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饰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

4、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试图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的原因 B说明法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 C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D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7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说:“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的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此番话体现了美国大法官的权力是A言论自由权 B司法审查权

5、 C司法解释权 D弹劾总统权8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以南京条约的签署宣告了中国战败。事后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理性的角度看,清政府此举是 A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反思有限 B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C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 D想尽量保持自己天朝上国的颜面9下左图为一张已经发黄的传单图片,下列关于此传单图片的说法错误的是A内容纯为欺骗宣传,与事实完全不符 B宣传目的是为了削弱我抗战军民士气C此传单包藏祸心,为日本的侵华服务 D体现了抗战初期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10研读右上图,此图反映的军事行动A表明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6、 B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C主要为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11图一、图二是反映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史料。下列对其解读正确的是图一 图二A图一的“天命诏旨书”具有浓厚的反封建意识B图二是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安民靖土”文告C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革命运动都打击了西方列强在华势力D与图片内容有关的两次革命都学习西方,试图建立民主制度121918年孙中山著孙文学说指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扶助农工13下图所示为

7、1920年胡适等发表的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部分),由此可见1920年5月4日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要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荒唐的中年老年人闹下了乱子,却要未成年的学子抛弃学业,荒废光阴,来干涉纠正:这是天下最不经济的事。A作者不完全认同五四运动 B作者主张改革应从学生开始 C五四运动没有带来任何影响 D五四运动的余波延续了一年14孙中山说:“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孙中山这一认识基于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

8、运动 D、辛亥革命15中国近代一整体军事战略部署方案说:“先定三湘(湖南),规复武汉,进而与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该方案最有可能出现在 A. 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6“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 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 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 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17.周恩

9、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8. 图1和图2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A1921年和1922年 B1927年和1928年 C1937年和1938年 D1949年和1950年19“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

10、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 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第七次战役规模相当火,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l,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C国共合作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停止内战,一致对外”“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

11、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B抗击外国侵略 C推翻国民政府统治D民主革命21一部法律文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部法律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75年)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222012年11月8日将召开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有人曾用“日出东方”、“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拨乱反正”、“历史跨越”、“世纪之交”等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下列关键词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力挽

12、狂澜中共一大、遵义会议 B力挽狂澜、进京赶考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 C拨乱反正、历史跨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 D历史跨越、世纪之交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231953年选举法规定实行“同票不同权”,即:城市选民每10万人可选1名全国人大代表,而农村选民则每80万人才可以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 推动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B明确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作用 C为三大改造提供法制保障 D促使农村尽快开始城市化进程24我国著名外交家吴建民在回顾1979年以来的外交成就时,用了三句话概括:“形势大变化,政策大调整,外交大发展。”这里的“政策大调整”主要指提出了“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

13、集团结盟”的新战略 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作出了实行对外开放的调整 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A B C D251802年出版了圣西门的日内瓦书信;1808年出版了傅立叶的第一部著作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还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之中,所以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来。上述材料表明 A空想社会主义只适合未来社会B空想社会主义已经超越当时经济发展阶段C思想的进步受经济发展的限制 D随着经济进步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一定实现26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

14、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271917年10月24日,列宁给中央委员会写了一封:“我写这封信是在24日晚上,情况已经万分危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确实等于自取灭亡。我力劝同志们相信,现在正是千钧一发的关头,不能等待了!等待会丧失一切!”下列对该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列宁希望立即举行武装起义推翻沙皇统治 B该信有利于布尔什维克党夺取并巩固政权 C客观上反映出当时中央委员会不急于起义 D列宁在中央委员会内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威28我国史学界曾就“二战后”某一事件的影响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经济的“强心剂”和“

15、及时雨”,是促进西欧走向联合的“粘合剂”;另一种观点认为该事件是欧洲分裂的“加速器”和“绝缘体”。这一历史事件是A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 B北约的建立C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 D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29对右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发生在二战后的联邦德国境内与美国的“冷战”政策有关受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制约体现了雅尔塔体系的特点A BC D30、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它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A英国光荣革命

16、成功时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3120世纪60年代初,某一国际组织成立宣言中指出:“坚持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非集团的原则,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当时中国处理与该组织关系的原则是 A. 求同存异,团结多数 B勇于担当,敢于领导C. 重视联系,保持合作 D权衡利弊,保持中立32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到:“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此话属于A历史事实 B一手史料 C史料解释 D历史评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3题19分,34题18分,35题15分,共52分)33、(19分)在

17、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材料一: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摘自浅析欧洲民主的渊源(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哪些宝贵的经验?4分材料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

18、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13世纪上半期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从法律和制度方面实现政治权力由国王逐渐向议会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7分材料三: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3)材料三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是指什么?你是怎样理解材料中“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

19、民族带来无穷灾难”这句话的?3分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4)依据材料四,归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3分(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2分34(1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抛弃西方传统的以国家为单位的分析模式;在世界史进程中,不以某一国家的进步代替全球的发展;社会交流的意义日益受到重视;从学术发生学的角度批评欧洲中心论同时,全球史忽

20、视了各个社会内部的发展动力;把跨文化互动作为全球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文化和跨文化的概念还不够清晰等。摘编自刘新成全球史观与近代早期世界史编纂学术讲演材料二 和中国古代那种静态的、有很大凝固性的社会不同,中国近代是一个动态的、新陈代谢迅速的社会;和西方从中世纪到近代是通过自我更新的机制来实现社会变革也不一样,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又通过独特的社会机制由外来变为内在,推动民族冲突和阶级对抗,表现为一个又一个变革的浪头,迂回曲折的推陈出新(即推封建主义之陈而出民主主义之新)。所以,中国近代社会的演变有其很大的独特性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材料一

21、反映了何种史观?根据材料分析用这一史观进行学习、研究的利弊(不得摘抄材料原句)(6分) (2)根据材料二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新旧变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840年以来“接踵而至的外力冲击”和中国近代社会演变的“独特性”各指什么?(10分) (3)在“接踵而至的外力冲击”下,中国社会内部“迂回曲折的推陈出新”。结合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11分) 3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李鸿章问:“阁下对贵国舍旧服而仿欧俗,抛弃本国独立精神而甘受欧洲支配,难道一点都不感到羞耻?”森有礼回答:“相反,我们对这些变革感到骄傲:这些变

22、革绝对不是受外力强迫,完全是我国自己决定的只要发现长处就要取之用于我国。” 1875年李鸿章与日本外交公使森有礼谈日本的服装材料二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三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材料四

23、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处无操之过,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处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戊戌政变记(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维新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看起来非常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4分)(3)材料四中关于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及“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4分)试对此阐明你的看法。(3分)安溪八中2012-

24、2013学年高三年期中质量检测历史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BBBCACAABCC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答案CBDDBBDACBBCD答案272829303132答案CDDDCD33.(1)途径:通过思想家著作流传。(1分)经验:集体管理的新形式;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3分)(2)13世纪初签署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2分;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2分;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

25、王统而不治”1分;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2分。(3)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1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1分;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1分(4)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建设与经济体制改革并举;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3分(5)各国的国情不同决定民主政治模式的多样性等;民主政治需要不断完善;民主政治的建设不会是一帆风顺的。(2分,任答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得分)34、(1)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2分)利弊:利:以整体世界或全球视野看待世界历史的发展;重视文明间交流的意义;批判欧洲中心论;分析历史发生的必

26、然性。忽视了各个社会内部的发展动力。对文化和跨地区文化的概念解释不深;对全球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不准确。(4分)(2)主要原因:“接踵而至的外力冲击”。(2分)“接踵而至的外力冲击”指自1840年以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战争及战争后签定的不平等条约及其影响;不断东渐的西洋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等,来自异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急速地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4分)独特性指正是在“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下中国社会内部的自身变革开始启动,从而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或变化。因此,近代中国社会的变更是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与中国社会、近代欧洲社会的转型所不同的,也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言之有理即可)(4分)(3)注意史论结合。事实的原因-事实的内容-事实的影响-观点。三民主义与辛亥革命的原因及其影响。民主科学与新文化运动原因及其影响。马克思主义与五四运动原因及其影响。综合上述内容得出观点。(9分)35(1)答:特点:主动学习;学习领域广(或有选择地学习)。(4分)(2)答:经济:国家扶植和发展国营企业、私人企业。(2分)政治: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加强天皇制。(2分)(3)答:“论”者:变法策略过于激进。(2分)“辩”者:制度变革不彻底。(2分)看法: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过于弱小,变法的失败是必然的。(3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