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豆子大作为.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46823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豆子大作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豆子大作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豆子大作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豆子大作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豆子大作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豆子,大作为摘 要:小班幼儿“玩豆”区域特色活动操作简单,既方便又实用,它的开设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可通过“喂豆子”的活动发展幼儿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通过“滚豆子”的活动,让幼儿体味科学探究的快乐,通过“粘豆子”的活动促进幼儿造型能力的发展,通过“做豆泥”的活动给予幼儿对形态变化的直接感受等功能。关键词:“喂豆子”;“滚豆子”;“粘豆子”;“做豆泥”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236-04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2.146“哈哈,豆子开会啦”,孩子们一听到此消息就欢呼,就知道“玩豆区

2、域”又开始了。“老师,豆子开什么会呀”“老师,豆子也会开会”“什么是开会”,一双双小眼睛好奇的盯着我,我神秘地说:“豆子开会就是各种颜色的豆子聚在一起,像一家人咯”“哦”,孩子们似懂非懂,一边听我讲一边欣赏民间艺术家用五颜六色的豆子变成的美妙艺术品。可是今天,孩子们用豆子做什么呢?你瞧圆圆大大的身体,细细短短的头发啊,原来那是太阳公公,看孩子们聚精会神的样子就知道对豆子有多喜欢啦!这就是我们开展的“玩豆”区域中的一次快乐的豆子粘贴画太阳公公活动。一、“玩豆”区域特色活动创设的背景与意义(一)“玩豆”区域特色活动创设的背景我园处于城乡交接处,大部分幼儿来自农村,而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因此开发

3、乡土资源是我园特色教育之一。在农村,“豆子”到处可见,它不仅品种多,颜色也丰富。在一次中班平行组“夹豆子”比赛中,一颗颗调皮的豆子吸引了我班幼儿的注意力,他们个个睁大好奇的眼睛,有一股蠢蠢欲动的兴奋。纲要指出:“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材料的选择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我想:能否抓住幼儿喜欢“豆子”这一兴趣,让幼儿乐意去玩,大胆去玩,并玩得快乐呢?能否利用“豆子”这一乡土资源来激活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大脑的发展呢?能否通过幼儿“玩豆”活动,让幼儿的手部的小肌肉群得到锻炼,从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呢?小班的幼儿因年龄较小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但又往往表现出紧张的情绪,为了消除紧张,就需要借助游戏来解决内

4、心的需要与现实矛盾,以达到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感悟。指南提示我们: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以区域活动形式开展的游戏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为了更好地开发“豆子”这一乡土资源的特色教育价值,我班创设了“玩豆”特色区域,通过开展各种特色活动,发展幼儿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促进幼儿造型能力的发展,让他们感受到了形态变化和科学探究的快乐。(二)“玩豆”区域特色活动创设的意义1.有利于幼儿手指灵活性与协调性的发展指南中谈到:幼儿手部动作的发展对于适应社会生活以及实现自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手的动作能力是实现生活自理能力的基础,小

5、班幼儿刚入园不久,这些基础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力在他的手指尖上。”心理学家也认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在“玩豆”区域中,我们可通过“喂豆子”活动来锻炼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群,让他们的手部控制能力更加灵活、协调。这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意志力也都大有好处。2.有利于幼儿各种能力与兴趣的发展在“玩豆”区域中,我们可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各种活动。爱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没有游戏就没有发展,正如维果斯基所说,“游戏是儿童自己创造了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我在“玩豆”区域中通过“滚豆子”“粘豆子”等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发练习的机会,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自主活动,

6、充分挖掘幼儿潜在的各项能力,这样,不仅能使幼儿变“要我玩”为“我要玩”,真正成为活动区的主人,还能更好地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和探究欲望,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3.有利于幼儿获取成功的愉悦情感体验小班幼儿通常会因为与亲人的分离以及对环境的陌生感而产生焦虑、紧张、害怕等负面情绪,而良好的感受和体验是幼儿形成安定、愉快情绪的基础。指南中提出要使幼儿“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玩豆”区域各种体验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幼儿缓解焦虑情绪,使他们逐渐安定下来,在生活和活动中体验到轻松、快乐和满足。二、“玩豆”区域特色活动的实践小班幼儿对豆类虽有一定的认识,但都比较粗浅。一段时间下来,我

7、发现幼儿只是把豆子从这里倒到那里,表面看似玩得不亦乐乎,却玩不出其他花样。那“豆”你玩,要玩出怎样的精彩呢?(一)“喂豆子”活动实践幼儿喜欢把豆子握在手心摆弄,但是一不小心就会把豆子滑落在地上,对此,我们进行了“喂豆子”活动,希望通过活动锻炼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群,让他们的手部控制能力更加灵活,从而发展幼儿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案例 1“我来喂豆子”教学设计设计原则:这个活动看似简单,却是一项对小班幼儿发展有意义的操作活动。这对于幼儿的手部操控能力是有要求的,投放的活动材料大小也是不同的,要先让他们用手指把豆子从这个筐子放置到另一个筐子中,接着用大勺子移动豆子,再让幼儿进行更加精细一些的动作,

8、用小勺子移动豆子。幼儿在这一简单到复杂的活动过程中经验得以不断提升,手部小肌肉群也得到了锻炼。活动指导:针对幼儿活动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不同阶段的内容操作,给予了幼儿不同的指导。(见表 1)表 1:“喂豆子”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情况一览表内容设计环境、材料运用指导要点第一阶段捡豆子:让幼儿把豆子从一个小筐放到另一个小筐。不同种类的豆子,筐子捡豆子操作示意图。着重指导幼儿把豆子用手指拿起来,从这一个筐子放到另一个筐子中,允许幼儿两颗、三颗进行。第二阶段“喂豆子”:利用大勺子把豆子喂入小动物的嘴巴中。大勺子,大些嘴巴小动物瓶子娃娃若干,不同种类的豆子,筐子喂豆子操作示意图。重点指导幼儿用大勺子移动豆子至小

9、动物的嘴巴中。第三阶段“喂豆子”:利用小勺子把豆子喂入大小不同的小动物嘴巴中。不同种类的豆子、大小不同的勺子,大小不同嘴巴小动物(瓶子若干),喂豆子。重点指导幼儿用小勺子移动豆子至小动物的嘴巴中。成果分析:在刚开始活动的时候,幼儿确实不太会使用勺子移动豆子,对于平稳移动豆子的动作也不是很灵活,有的幼儿在拿勺子移动豆子的时候手部还会晃晃悠悠,但是随着不断练习,他们对于这些动作的掌握还是不错的,特别是在午餐活动中,前后有了一个明显的对比,刚开始没有开展活动的时候,幼儿对于拿小勺的动作不是很灵活,因为刚入园,都是家中的宝贝,每次吃饭都是家中的长辈喂的,但是现在幼儿们都能稳稳地拿住小勺子自己主动吃饭,

10、这让我们非常欣喜。随着“喂豆子”不同阶段的活动操作,幼儿手部的小肌肉群不断地得到了发展,而且他们的动作变得非常娴熟,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都有了长足发展。(二)“滚豆子”活动实践豆子具有一定的可滚动性,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开展了“滚豆子”活动。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参与活动,在提供的活动材料上,我是按照循序渐进的顺序进行的。在活动墙面布置好后,我先在有些 PC 管的管口放置了漏斗,减少了幼儿活动的难度,在随后的活动中再相应地增加难度,如有些管子是直的,有些管子是弯曲的,让幼儿观察哪根管子的豆子流动得快,哪根慢。通过让幼儿观察豆子在材料中的流动现象,体验“滚豆子”带来的科学探究乐趣。案例 2 教学案例

11、“滚豆子”背景介绍:幼儿对于“喂豆子”的动作掌握得还是较好的,大多数幼儿在移动豆子的时候掉落的现象较少,但是每次豆子一掉落就会马上去捡,有几个幼儿还故意让豆子掉落下去,并反复做这样的动作,于是,我们“滚豆子”的活动就这样开始了。情境描述:活动开始了,“玩豆”区角里,毛毛正把豆子从桌子上滚下去,一边弯着头看,乐乐和敏敏抓了一颗豆子在地上你滚给我,我再滚给你,玩得不亦乐乎。彤彤干脆抓了一大把,一松手,豆子噼里啪啦滚下来,他哈哈大笑教育策略:幼儿喜欢玩,但又不知怎么去玩,因此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水平分成了不同的三个阶段,结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幼儿更好地参与活动。第一阶段重点:指导幼儿把豆子用勺子移

12、动到 PC 管中,观察豆子在管内中的滚动现象;第二阶段重点:指导幼儿观察豆子在管内中的滚动现象,比较豆子在不同管子中流动的速度;第三阶段重点:指导幼儿把沾有颜料的豆子放置于准备的材料中进行滚动作画,观察豆子的滚动方式,体验豆子滚动的乐趣。分析与反思:从活动来看,幼儿还是很乐意观察豆子在管道内的流动,喜欢听到豆子“咕噜,咕噜”滚动的声音,经常能在活动中听到他们的欢呼雀跃声。他们会互相进行比赛,看谁的豆子滚动得快,谁的慢,并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此外,我们还尝试进行了将豆子放在鞋盒和蛋糕盘中滚动,让幼儿体验豆子在不同材料中的滚动变化与速度,从中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滚豆子”游戏活动的开展,带给了

13、幼儿快乐的体验、强烈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升。(三)“粘豆子”活动实践豆子已经成为了幼儿在区角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玩物,在“豆子展厅”中,幼儿也会经常光顾,会细致地观察豆子的特征,经常讨论豆子的颜色。“粘豆子”活动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还是初次尝试用物体来进行装饰活动,教师要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先让幼儿尝试用豆子简单地进行一些装饰活动,如照片相框的装饰、笑脸等,然后过渡到一些基本的造型,如太阳、小动物等。案例 3“粘豆子”操作方法第一步:教师提供豆子、相框、范画作品、鱼儿操作用具等材料,孩子们挑选自己喜欢的豆类在相框上简单、随意地进行装饰,教师则重点指导幼儿粘贴装饰的操作步骤。第

14、二步:教师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物体造型画,幼儿有了粘豆子的前期经验,他们会沿着线条进行豆子粘贴,如小花、太阳等。教师则重点引导幼儿去感受色彩美和造型美。在“玩豆”区域活动中,各种豆子摇身一变成了一条条美丽的花边、一个个靓丽相框、一幅幅精致的作品。当幼儿看着自己制作的艺术品时都会情不自禁地说:“真美呀,豆子的本领真大呀!”通过豆子粘贴装饰,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作画的兴趣更加浓了,动手更加自信了,造型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四)“做豆泥”活动实践豆子在区角中发挥着它的价值。幼儿平时摆弄的是生的豆子,生的豆子质地较硬,不容易捏碎,那熟的豆子是怎么样的呢?为了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豆子的特征,我们特地把几

15、种不同的豆子煮熟了,让幼儿通过捏一捏、尝一尝的方式感受熟豆子的形态。通过尝试,幼儿发现原来熟豆子捏在手里软软的,还带着一点粘性。针对熟豆这样的特性,我们开展了“做豆泥”的活动,让幼儿感受豆子熟后的形态变化。1.“做豆泥”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活动中我们准备了捣蒜泥的工具让幼儿进行操作,幼儿把煮熟的豆子放入容器后把豆子捣碎成豆泥,这过程看似简单却有一定的要求,在容器内的豆子的量一次性不能放入很多,否则不容易捣碎。为了使活动更加有趣,我们把捣碎的豆泥进行了造型活动,让幼儿利用一些泥工活动中用到的工具对它进行压印造型,于是一个个造型产生了。活动中,幼儿发现这些造型好像是一块块的饼干,亲切地称唤它们为豆泥饼。2.“做豆泥”活动的成果分析在制作豆泥的过程中,幼儿通过实践操作直观感受到了豆子由颗状向团状转变的形态变化过程,并利用豆泥的可塑性转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豆泥饼,这对于幼儿来说是一次很好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