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过关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坐落在贵州黔南州平塘县一个喀斯特地貌坑“大窝凼”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主体工程于2016年7月3日顺利完工。这只“观天巨眼”于同年9月25日投入使用,开始探索宇宙深处的奥秘。据此完成12题。1.“大窝凼”特殊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是()A.风力B.流水C.冰川D.生物2.“大窝凼”适合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建设的有利条件是()喀斯特地貌地表不易积水海拔很低降水丰富人烟稀少A.B.C.D.答案:1.B2
2、.C解析:第1题,“大窝凼”特殊地貌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属于流水侵蚀,B项正确。第2题,“大窝凼”适合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设的有利条件是位于山区,喀斯特地貌地表不易积水,正确。地势低,降水丰富是建设望远镜设施的不利条件,错误。该地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正确。故选C项。岩石及地貌的形成均与地质作用有关。下图各字母表示地质作用的不同类型。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表示干旱环境下的风力沉积作用B.b表示地壳运动中的外力侵蚀作用C.d表示流水溶蚀对岩石的破坏作用D.e表示流水搬运对岩石的破坏作用4.下列人类活动中,能够加重e过程
3、的是()A.退耕还林B.围湖造田C.陡坡垦荒D.营造薪炭林答案:3.C4.C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的是云贵高原的地貌形成过程。云贵高原因石灰岩发育,在流水的溶蚀和淀积作用下,形成多溶洞的喀斯特地貌。a表示湿润环境下的固结成岩作用,b表示内力上升形成高原,c表示溶蚀后水中物质的淀积作用,d表示流水的溶蚀作用,e表示流水侵蚀对地表的破坏作用。第4题,陡坡垦荒会造成植被破坏,从而加大水土流失,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读图,完成56题。5.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A
4、.流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海浪侵蚀6.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A.岩洞B.沙滩C.海岸D.岩礁答案:5.D6.B解析:第5题,根据题干文字描述可知,巨岩受海浪侵蚀形成鼓浪石,故选D项。第6题,在沙质海岸,海浪向海洋运动过程中,因速度变慢,大量沙子淤积在海岸地带,形成沙滩。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79题。7.就相同海拔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A.大体相等B.北坡较多C.南坡较多D.难以判断8.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A.南坡3 500米B.南坡2 000米C.北坡3 500米D.北坡2 000米9.该山地所属山脉可
5、能是()A.南岭B.秦岭C.阴山山脉D.天山山脉答案:7.B8.D9.D解析:第7题,在图中选择某一海拔,作横坐标的平行线与地形剖面线交于两点,从两个交点向上或向下作垂线与降水量线有两个交点,读出这两个交点的降水量数值即可。该山地北坡的降水多于南坡。第8题,结合上题所述方法可以判断北坡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海拔2 000米处,南坡随高度增加降水量一直增加。第9题,根据山体海拔(约4 000米)和山麓年降水量可判断其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为天山山脉。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读图,完成1011题。10.对图中扇三角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一定发育在河流入海口三角洲前缘沉积物
6、颗粒较小一定发育在河流出山口水体既可能是湖也可能是海A.B.C.D.11.下列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量稳定B.河道较浅C.河流不易改道D.河水主要来自地下答案:10.D11.B解析:第10题,依据概念可知,说法不准确,故选D项。第11题,图中显示辫状河流主要分布在冲积扇的底部,而此部位地势较低平,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故河道较浅。辫状河流主要是河流多次改道的结果。丹霞地貌是水平或平缓的层状红色砾岩或砂岩,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宝塔状、柱状、峰林状的地形。湿润地区丹霞地貌(见图1)很多只露出“腰身”,干旱地区丹霞地貌(见图2)几乎是“全裸”的,甚至变得“圆头圆脑”。据此完成1
7、213题。12.湿润地区丹霞地貌露出“腰身”的主要原因是()A.“腰身”被雨水冲刷严重,植物易遭破坏B.河流下切作用强烈,“腰身”陡峻挺拔C.“腰身”地势陡峻、土壤浅薄,植物难以生长D.岩石硬度不同,风化作用差异显著,“腰身”耸立13.干旱地区丹霞地貌“圆头圆脑”的形成条件是()A.风化和风沙侵蚀作用强烈B.光照强烈,对岩石破坏作用大C.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球状风化显著D.冰雪融水冲刷地表岩石答案:12.C13.A解析:第12题,在湿润地区,外力作用主要以流水作用为主,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再加上山腰处地势陡峻,土壤流失较为严重,土层浅薄,植物难以生长。第13题,干旱地区由于降水少,昼夜温差大,温度
8、的剧烈变化导致岩石的崩解破裂,即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干旱地区由于地表植被缺乏,风沙较大,大风吹扬起碎石等,对较大的岩石块进行磨蚀,使其最终形成“圆头圆脑”的形态。读下列景观图,完成1415题。14.四种地貌中,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A.B.C.D.15.四种地貌中,因沉积作用形成的是()A.B.C.D.答案:14.B15.A解析:第14题,四种地貌分别是河口三角洲、风积沙丘、河流侵蚀峡谷、风蚀雅丹地貌。第15题,河流入海时,因流速降低,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淤积延伸、填海造陆,逐渐形成河口三角洲平原。风力携带的沙尘在遇到阻力或风速减弱时,沉积下来形成沙丘。16.“蓝窗”是马耳他戈佐岛最为著名的景
9、点,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形成“蓝窗”的主导作用是()A.流水沉积B.风力侵蚀C.海浪侵蚀D.冰川侵蚀答案:C解析:读图,图中沉积岩是石灰岩,与海水长期接触过程中,石灰岩松软的部分被侵蚀掉,形成天然拱门,称“蓝窗”。“蓝窗”的形成过程中海浪侵蚀起主导作用,故选C项。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完成1718题。17.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较软,开挖容易18.处植物生长比处茂盛,最主要的原因是()A.地势低,坡度小B
10、.蒸发量小,土壤湿润C.光照条件好,气温高D.土层厚度大,地下水位浅答案:17.C18.D解析:第17题,由等高线的分布可知,高速公路通过的地形部位是鞍部,此处地势相对较低,故选C项。第18题,处地势较低,坡度较小,土层厚度大,地下水位浅,植物生长条件好,故选D项。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群集独特奇绝的溶洞与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于一体,被誉为世界岩溶圣地,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据此完成1920题。19.下列几种地形剖面图中,与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有相同地质作用的是()20.下列著名风景区、名胜地中同属这类地貌的有()长江三峡台湾日月潭云南路南石林广西桂林山水A.B.C.D.答案:19.D2
11、0.D解析:第19题,A图为风力侵蚀地貌,B图为冰川侵蚀地貌,C图为流水侵蚀中的冲蚀地貌,而D图为流水侵蚀中的溶蚀地貌。第20题,路南石林、桂林山水都属于喀斯特地貌。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自然界中,相邻两个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称为主动河流袭夺。图2是图1方框处的分水岭变化图,该处分水岭从经演化到,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读图,完成2123题。21.发生河流袭夺前,图1中两水系之间分水岭的走向是()A.南北B.
12、东西C.西北东南D.东北西南22.图1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A.甲B.乙C.丙D.丁23.图2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D.冰川侵蚀答案:21.A22.C23.C解析:第21题,发生河流袭夺前,图1中两水系之间分水岭是两河间的支流的源头的连线方向,结合指向标,走向是南北走向,A项正确。第22题,结合图2,山岭东侧河流海拔低,由于河流袭夺,图1中西侧河流甲段注入东侧河流,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丙,C项正确。甲河段注入地势低的东侧河流,A项错误。乙、丁是东侧河流,水量不会减少,B项错误。丁河段水量增大,D项错误。第23题,图2中导致分水岭迁移
13、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是由流水的溯源侵蚀形成的,C项正确。风化、风力侵蚀不是主要外力作用,A、B两项错误。地壳断裂属于内力作用,D项错误。下图是云贵高原形成与发育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24.云贵高原的形成发育顺序正确的是()A.B.C.D.25.贵州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人均耕地不足,石漠化现象突出。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降水丰富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土层薄,水土易流失地表干燥度大A.B.C.D.答案:24.B25.A解析:第24题,结合四幅示意图分析可知,显示海水的淀积作用形成石灰岩,显示随地壳抬升形成云贵高原,显示喀斯特地貌的不断形成,故选B项。第25题,贵州地处季风
14、气候区,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石灰岩地区土层薄,地势起伏大,水土易流失,再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对植被的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突出,故选A项。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2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喀斯特地貌指可溶性岩石(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下面图1为某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气温和降水图。图1图2(1)根据图1,判断该地区的突出地貌类型是。据材料分析,图示地区突出地貌类型发育的自然条件有哪些。(2)图示地区为(干湿地区),但当地有“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俗语。请解释其
15、主要原因。答案:(1)喀斯特地貌气候:气温较高,降水丰富。岩石:可溶性的碳酸盐岩分布广泛。(2)湿润区喀斯特地貌地下多溶洞、地下河,地表水大量下渗,地下水丰富;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地表水蒸发量较大,工农业用水量较大,地表水相对不足,因此有“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之说。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地区为我国的云贵高原,再结合图例可知该地区碳酸盐岩石广布,从而确定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的发育主要从岩石类型、气候方面分析。第(2)题,结合该地区的气候、地貌特征分析。27.(10分)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指出G河
16、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答案:(1)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2)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解析:第(1)题,根据河流水系分布特征结合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图中地形。再联系经纬度判断,可知此地为刚果盆地。第(2)题,河流入海口三角洲的成因:一是河流下游地势低平;二是河流自上游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淤积而形成河口三角洲。而此
17、处河流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也是用这样的思维分析。28.(12分)读某地区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一般来说,河流的上游地势高,落差大,河流流速(填“快”或“慢”),以作用为主,多形成“V”形谷;河流的下游正好相反,以作用为主,形成了河漫滩等地貌,如果河流入海处坡度平缓,还会形成河口三角洲。(2)计划修建a村镇到b村镇的公路,从两个线路方案中选出较为合理的线路方案,简要说明理由。(3)修建b村镇到d村镇的公路,没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村镇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快侵蚀堆积(2),公路沿谷地修建,成本低,难度小。(3)将c村镇与b、d两地联系起来,改善了c村镇的交通条件。解析:受山区坡度较大
18、的影响,河流上游的流速一般较快,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常形成“V”形谷;而到了中下游的平原地区,河流的堆积作用强烈,常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两线中,线虽然线路较长,但它经过山谷地区,坡度平缓,修建的成本低、难度小;而线要翻越两座山。修建b村镇到d村镇的公路,绕道经过c村镇,是为了改善c村镇居民的出行条件。29.(13分)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为论证这一设想,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CaCO3)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地区广西中部湖北三峡河北西北部降水时间分布相对均匀中等集中年降水量/m
19、m1 5002 0001 0001 200400600年平均气温/2022121568年溶蚀率/(mm/年)0.120.30.060.020.3(1)分析解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设想二植被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2)分析解释植被覆盖率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关系曲线的形成理由。(3)为什么在我国北方的深厚石灰岩分布区没有形成像桂林那样的“山水”?答案:(1)年降水量大、时间分布均匀促使了石灰岩受溶蚀的时间长,年溶蚀率大;年平均气温高,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加快了石灰岩的溶蚀。(2)植被覆盖率高,减弱了地表径流,加快下渗量,从而促进了地下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同时植物根系排放的酸性物质也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蚀。(3)北方热量较差,降水较少;北方生物量少,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含量较南方低;北方石灰岩分布区流水的侵蚀、溶蚀作用都比南方弱。解析:降水量大,温度高,植被覆盖率高,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反之不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我国北方没有形成像桂林那样的“山水”主要是因为北方水热条件差,生物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