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2 ,大小:144.50KB ,
资源ID:1045973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4597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史书精读 袁崇焕传辨素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史书精读 袁崇焕传辨素材.doc

1、袁崇焕传辨第一部分序 袁崇焕年谱 附文:论袁崇焕 后记 自序自序 明朝为辽东边事,错杀了两个人:一个是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另一个是蓟辽督师袁崇焕。万历朝误杀了塔克世,崇祯朝错杀了袁崇焕,从而引发出一连串的历史事变:前者,努尔哈赤含恨起兵,成为明亡清兴的历史关节点;后者,朱由检自毁长城,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通俗地说,万历帝误杀了塔克世,大明皇朝自己制造了焚烧朱家皇朝大厦的纵火者;崇祯帝错杀了袁崇焕,大明皇朝又自己杀死了保护朱家皇朝大厦的救火者。 历史逻辑,值得深思:前因后果,因缘相报袁崇焕是努尔哈赤的克星,皇太极又是袁崇焕的克星。 本书主要是写袁崇焕的一生,写

2、他如何打败天命汗努尔哈赤和天聪汗皇太极;又写崇祯帝中反间计、杀袁崇焕而使皇太极成为袁崇焕的克星。本书重点写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袁崇焕为辽事而投笔从戎,为辽事而施展才华,也为辽事而建树功勋;因辽事而召唤仇神,因辽事而惨遭冤杀,也因辽事而名垂千古。 袁崇焕留下滴滴血、声声泪、字字金、句句玉的至理名言: 勇猛图敌,敌必仇;奋迅立功,众必忌。任劳则必招怨,蒙罪始可有功。怨不深,则劳不著;罪不大,则功不成。谤书盈箧,毁言日至,从古已然。 撰写袁崇焕的生平传记,使我想起石灰吟诗云: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形象地概括了英雄豪杰人

3、物生命历程的四种精神境界,也形象地概括了袁崇焕生命历程的四种精神境界。 袁崇焕平生第一大历史功绩,就是夺取宁远大捷。袁崇焕获取宁远大捷的原因,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凭坚城以用大炮”。这个历史经验概括得很确切,也很精辟。我认为,袁崇焕获得宁远大捷,自然有其政治的、军事的、策略的、思想的、经济的、地理的、民族的、文化的、指挥的、武器的原因;然而,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的主要经验,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八个字,这就是:“指挥正确”与“武器先进”。 袁崇焕夺取宁远大捷之后,又先后夺取宁锦大捷和京师大捷。宁远、宁锦、京师三次大捷,奠定了袁崇焕的历史地位。袁崇焕感人之处,既是他的丰功伟绩,更是他的品格精神。 袁崇焕的

4、性格,凸显一个“敢”字敢走险路,敢担责任,敢犯上司,敢违圣颜。他为坚持真理而不怕披荆斩棘,不怕承担责任,不怕得罪上司,甚至于不怕违逆天颜。袁崇焕的这种性格,既成就了他的丰功伟业,也造成了他的人生悲剧。 袁崇焕的精神,主要是爱国、勇敢、求新、清廉。宋史岳飞传记载:“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袁崇焕的确做到了当文官不爱钱,做武官既不爱钱又不惜死。他能够爱国亲民,任劳任怨,知难而上,敢于创新。他居官十年,热血沸腾,俭朴清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坦坦荡荡,熠熠煌煌,其“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 袁崇焕留给后人的座右铭是:

5、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袁崇焕的德言与功业、勤政与清廉、无私与无畏、冤死与风骨,动天地、泣鬼神、撼人心、贯古今。袁崇焕之死,不仅是袁督师个人的悲剧,也不仅是大明皇朝的悲剧,而且是中华文明的一幕悲剧。袁崇焕以陨星的悲鸣与光亮,划破君主专制沉寂与黑暗的天庭,换来千万人的智慧与觉醒。 早在1984年,我就打算写一本袁崇焕传。出版社为此发布了新书预告。时间已经过去20年,这个文债始终没有偿还,心中甚为愧疚。现在承蒙中华书局出版这本袁崇焕传,以了结我多年的心愿。 阎崇年草识 2005年4月24日第一部分读书科考(1) 当时形势:明廷皇位更迭,宦官专政,朝政混乱,军备废弛;满洲崛起,八旗建制,

6、拓土开疆,逐渐与明朝分庭抗礼。 大事件:萨尔浒之战。 主要人物:明万历帝、明军主帅杨镐;后金(清)天命汗努尔哈赤。 结局:明军大败。 影响:军事上,明军由攻势转为守势,后金由守势转为攻势。 袁崇焕: 主要事迹:读书、中举、进士题名。 主要活动区域:广东东莞和广西藤县之间。 遗迹、文物:袁世祥墓,马槽,柱础。 青年时代袁崇焕是明末清初中国政治军事舞台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杰出的军事统帅和著名的民族英雄。蓟辽督师袁崇焕的崇高精神、勇敢品格、顽强意志、求新态度、清廉作风、骄人业绩,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上,都是汗青留名,千古永垂。 1读书科考 袁崇焕,字元素,号自如,生于明万历十二年四

7、月二十八日(1584年6月6日),死于崇祯三袁崇焕像 年八月十六日(1630年9月22日),享年47岁。明史袁崇焕传记载: 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邵武知县。为人慷慨负胆略,好谈兵。遇东莞水南袁崇焕故居(复建) 老校退卒,辄与论塞上事,晓其厄塞情形,以边才自许。 这段话,对袁崇焕志向、品格的描述,说得好。 袁崇焕的祖父世祥、父亲子鹏,世居广东东莞水南袁屋坪,今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水南村。石碣镇位于东莞市东北部,濒临东江,东接石龙镇,西临东莞市区,南距深圳78公里,西北离广州62公里。水南村在石碣镇北部,其北紧接石龙火车站,距广州市70公里、东莞市12公里。水南村东临东江,山青

8、水秀,林木葱茏,风光绮丽。袁崇焕的祖父从东莞乘船,顺溯两江东江与西江,到广西梧州府(今梧州市)藤县、平南,从事木材、药材生意。后来开设店铺,盖房定居。袁崇焕的父亲子鹏,子承父业,落籍藤县。母亲叶氏。兄弟三人,伯崇灿、仲崇焕、季崇煜袁崇焕兄弟排行,在三乞给假疏中称“臣之嫡兄崇灿丧矣”;在读书示灿、煜二弟诗中则称崇灿为弟,文献缺乏,尚待考证。后来他的祖父和祖母的坟墓都在那里。袁崇焕青少年时,经常随家人乘船往返西江,到广东东莞老家,求学探亲,游览风光。 崇祯东莞县志内页,记载了 袁崇焕祖父世祥,父亲子鹏因崇焕 而得朝廷封赠之事。袁崇焕的青少年时代,在藤县的县学读书。他在游雁洲诗中回忆道: 雁信连宵至

9、,洲边与往还。 阵遥鹏欲化,队整鹭同班。 烟水家何在?风云影未闲。 登科闻有兆,愧我独缘悭。 第一部分读书科考(2) 原诗有一条小注:“予居平南,初应童子试,被人讦告,今改籍藤县,故云。”这首诗出自清朝广西学政梁章钜编纂的三管英灵集。对这首诗,学界有两点争论: 第一,游雁洲这首诗是否为袁崇焕所作,存疑。其理由是袁督师事迹里没有收录这首诗。当然,仅这条理由不能证明这首诗不是袁崇焕作的;同样,梁章钜收录此诗,也不能证明这首诗就是袁崇焕作的。 第二,袁崇焕的学籍,是平南,还是藤县,也有两种对立说法。平南的学者认为:袁崇焕本来是平南籍,因被人讦告而改为藤县籍。藤县的学者则认为:袁崇焕学籍在藤县,听说平

10、南的考生有登科吉兆,就到平南县学读书,借着吉兆,争取考中;但被人告发,又转回藤县读书。 从游雁洲诗的内容分析,似乎后一种解释更近乎诗的原意。总之,袁崇焕的县学,主要是在广西藤县上的,这一见解,似无异议。因为北京孔庙现存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广西藤县白马村相传袁崇焕亲手植下的榕树 )己未科进士题名碑记上第三甲第四十名进士,刻着: 袁崇焕,广西藤县。 谈迁在国榷中说:“崇焕,字自如,藤县人,万历己未进士。”这当然是根据进士题名碑的史料写的。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说:“袁崇焕,广西藤县籍,东莞人。”颜俊彦在详袁崇焕家产并流徙地方(府署)中说:“查看得袁崇焕原籍广西,入士后始以东莞为一枝之托,浮沉宦

11、途,家无子息,所有财产尽经其弟崇煜掌管营理。”登贤书后回东筦县谒墓诗云: 少小辞乡国,飘零二十年。 敢云名在榜,深愧祭无田。 邱陇棠梨在,衣冠手泽传。 夕阳回首处,林树郁苍烟。 上诗可见,袁崇焕往来于广东东莞和广西藤县之间。袁崇焕下狱后,袁崇煜等前往藤县。看来,袁崇焕在广东东莞、广西藤县都有家产。所以,李济深撰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碑载:“督师为广东东莞人,而以广西藤县通籍。两粤人士感今怀古,用纪其事于石,以谂来明督师袁公崇焕故里,已成为藤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公布。者。”有诗云:“县志至今传两地,田园犹在不须争。”就是说袁崇焕原籍是广东东莞,后落籍广西藤县,两广都是他的故乡,不须去争。

12、明蓟辽督师袁崇焕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先贤、共同的英雄。 前面已经说过,广东、广西相邻,有西江经过两广,水路交通,舟楫便利。袁崇焕在广东东莞与广西藤县都有亲人与朋友,顺溯江水,泛舟往返,两地读书,勤奋攻读,是很自然的事情。 袁崇焕出生于农民兼商人的家庭。农民的勤劳与朴实,商人的睿智与机变,两种文化,两种性格,两种养育,两种熏陶,都对袁崇焕的性格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袁崇焕在家庭的影响下,既不想种地务农,也不愿奔走行商,而有志于读书上进,求得功名,光宗耀祖,为士做官,报效社稷。青少年时代的他,聪明伶俐,胆大果敢,身体矫健,读书刻苦。 明朝科举,先做童生。童生,要通过考试取得秀才资格。考前报名要填写籍贯

13、、三代履历、同考五人联保,还要请一位廪生作保。尔后要经过县考(知县主持)、府考(知府主持)、院考(省学政主持),考中者为秀才,才算有了资格成为县学或府学的生员,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入学考试。袁崇焕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补为弟子员,时年14岁。 袁崇焕后在乐性堂读书示灿、煜二弟诗中云: 兹堂何以名?乐性乃吾志。志苟得其真,忠孝无异事。弟也当少年,勿为世俗累。百城南面中,旗鼓列队队。驰骋古今人,志乃气之帅。精神宜专精,勿以半途废。此心不可欺,贵真不贵伪。老大徒伤悲,年华不能再。三省吾此言,夙夜其无昧。 第一部分读书科考(3) 他教诲二弟要少年立志:“驰骋古今人,志乃气之帅。”要专心学习:“精神宜

14、专精,勿以传说上图为袁崇焕青年时代跑马射箭之地 半途废。”要修养品德:“此心不可欺,贵真不贵伪。”要珍惜光阴:“老大徒伤悲,年华不能再。” 他有一番凌云之志,其咏独秀山五言绝句云: 玉笋瑶簪里,兹山独出群。 南天撑一柱,其上有青云。 袁崇焕念书准备参加乡试。乡试每三年一次,秋天举行,也称“秋闱”,在省城桂林考试,由主考官主持,考试三场,每场三天,考中为举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袁崇焕在广西桂林丙午科乡试中,考中举人。这年他23岁。对当时的全国生员来说,考中举人是一件大事。举人每科名额,各省数量不同,人数不多,读书之人,皓首穷经,很难得中。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因考中举人,高兴得发了疯。这个

15、例子说明:中举,既是科举考试的一件大事,也是科举考试的一件喜事。清朝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19岁中秀才后,参加乡试,屡试屡败,“三年复三年,所望尽虚悬”,到老也没有考中举人。袁崇焕23岁中举,年龄不算太大,是比较早地得到了功名。他的心情可从秋闱赏月诗中得到反映: 战罢文场笔阵收,客途不觉遇中秋。 月明银汉三千里,歌碎金风十二楼。 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头。 嫦娥必定知人意,不钥蟾宫任我游。 北京贡院 袁崇焕中举后,像其他举子一样,要参加会试。会试,每三年一次,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举行,也称“春闱”,在北京贡院,由礼部主办,皇帝特派高官主考。外省来京应试者给路费、驿马,踌躇满志,风光进京。考场叫

16、贡院,考生入号,关门上锁。考试三场,每场三天。袁崇焕中举后,继续读书,参加会试,很不顺利,屡考不中。就是说,他从中举人到中进士,中间经过13年。袁崇焕连续12年,四次机会,都没有取得进士的功名。袁崇焕也有过落第的苦恼,下第诗云: 遇主人多易,逢时我独难。 八千怜客路,三十尚儒冠。 出岫云应懒,还枝鸟亦安。 故园泉石好,归去把渔竿。 他虽萌生归园钓鱼的闪念,但实际并未气馁,而是愈挫愈奋,更加努力,积极进取,一定要金榜题名。“苦心人,天不负”,袁崇焕会试考中,成为贡士。接着,再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 明朝制度,每三年考一次进士,分为会试、殿试两次考试。会试在二月初九日开始,十五日结束。三月初一日

17、殿试,也称廷试。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袁崇焕在北京通过会试和殿试(廷试),考中万历己未科进士。这一科的状元是庄际昌,所以万历己未科进士又称“庄际昌榜”进士。第一部分读书科考(4) 北京孔庙进士题名碑 袁崇焕青少年时,便以豪士自许。他在秋闱赏月中“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头”,就是诗证。他考进士多次落第,每次上北京赶考,总是沿途游历,足迹几乎踏遍了半个中国。他说:“十四公车,强半在外,足迹几遍宇内。”他喜欢游历,在募修罗浮诸名胜疏说:“余生平有山水之癖,即一丘一壑,俱低徊不忍去。”他喜欢同好朋友谈天说地,纵论山川形胜、兵戈战阵之事。 袁崇焕中进士的这一年、这一月,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

18、事情:明朝辽东经略杨镐于二月誓师辽阳,三月四路丧师。这就是明清之间在辽东大地上进行的萨尔浒之战,结果明军大败,后金军大胜。此事,明史神宗本纪二记载: 万历四十七年春二月乙丑(十一日),经略杨镐誓师于辽阳,总兵官李如柏、杜松、刘、马林分道出塞。三月甲申(初一日),杜松遇大清兵于吉林崖,战死。乙酉(初二日),马林兵败于飞芬山,兵备佥事潘宗颜战死。庚寅(初七日),刘兵深入阿布达里冈,战死。辛丑(十八日),赐庄际昌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萨尔浒之战战场遗址 萨尔浒大战,从某种意义上说,既决定了明皇朝的历史命运,也决定了袁崇焕的个人命运。袁崇焕这个向来关心国事、边事的新进士一喜一忧,心情一定很复杂。他那

19、时在北京,会听到不少辽东战事的消息。 其实,袁崇焕从求学时代起,就关心国家大事:虽身居岭表南国,却心念辽东失地。有一个民间故事,说在他上学的路上,有一座土地庙,庙里的土地神,不去关外守护土地,却在南国庙里坐享百姓香火。袁崇焕每当放学回家路经土地庙时,总要在庙前驻足,面对着土地神,念念有词地说: 土地公,土地公,为何不去守辽东! 这个故事,只是民间传说,没有史料根据。但这个故事说明:袁崇焕在读书的童年时代,便关心国家大事,并下定报国之心。 萨尔浒大战为什么会改变袁崇焕的命运?这要从满洲崛兴说起。第一部分满洲兴起(1) 满洲是女真的后裔。女真贵族曾建立金朝,与南宋对峙,占半壁山河。元太祖成吉思汗,

20、兴起蒙古草原,发展实力,骑兵强大,攻打金朝的都城中都(今北京)。贞祐三年(1215年)五月,蒙古骑兵攻占中都后,纵火焚烧宫殿:“可怜一片繁华地,空见春风长绿蒿。”三百年后,女真后裔满洲崛起,成为明朝东北边患。 赫图阿拉汗王殿遗址 满洲族,简称为满族。满族先人女真,在明代分为四大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建州女真明初主要生息繁衍在牡丹江与松花江汇流处地域。永乐二年(1404年),明朝设立建州卫,封女真胡里改(火儿阿)城万户阿哈出为建州卫指挥使。这是建州女真名称的由来。永乐十年(1412年),明朝增设建州左卫,封建州女真另一首领斡朵里城万户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指挥使。正统七年(1

21、442年),明朝分建州左卫,析置建州右卫,以猛哥帖木儿异父同母弟、都督凡察掌建州右卫事。于是,形成建州卫、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建州三卫,经过转徙,先定居在今辽宁省桓仁县浑江(佟家江)地域,后定居在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浑河支流苏克素浒河(苏子河)灶突山(烟筒山)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地域。 赫图阿拉北临苏子河,四周环山,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宜于农耕、牧猎、种植、采集、捕鱼。赫图阿拉地近辽阳、抚顺,又为群山阻隔。这里东隔鸭绿江、图们江通朝鲜,西接辽河平原,受东西两面农耕文化影响,农业发展较快。又与蒙古、朝鲜、明朝贸易,购进铁器、耕牛、布帛、器皿,卖出人参、马匹、皮张、蘑菇

22、、木耳,互通有无,扬长补短。所以,赫图阿拉成为满洲、后金的发祥基地。 建州三卫相邻而居,部族兴盛,势力渐大,逐渐形成为两大部建州部和长白山部。建州部又分为苏克素浒河部、浑河部、完颜部、董鄂部和哲陈部;长白山部则分为讷殷部、朱舍里部和鸭绿江部。当时建州各部的形势,如满洲实录所载: 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战杀。甚且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 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利用蒙古与女真、海西女真与建州女真以及建州女真内部的各种矛盾,纵横捭阖,分化瓦解,拉此打彼,利诱威胁,以实现明廷对辽东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统治。女真首领不断到辽河平原“犯抢”,明军也不断反击。到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发生古勒寨事件。

23、这件事成为明朝与女真关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其时在建州女真诸部中,以王杲()势力最强。王杲为建州右卫指挥使,史称他“生而黠慧,通番、汉语言文字,尤精日者术”。他勇敢多谋,武艺超群,兼通女真语和汉语,成为当时建州女真的著名首领。王杲称雄诸部,辽东大震。明万历二年(1574年),王杲以明廷断绝贡市、部众坐困为借口,大举犯扰辽阳、沈阳。明李成梁督兵进剿王杲所在的古勒寨。但寨在山上,形势阻险,城高坚固,易守难攻。李成梁率领6万车骑,携带炮石、火器,分路围攻王杲寨。明军先挥斧砍断数重城栅,又用火器进攻。王杲督领守寨军兵,施放矢石,奋力据守。李成梁令军士冒矢石,攀险崖,登寨垣,强仰攻。王杲以三百勇士守城堞

24、,固御守,射明军。明军纵火,寨内房屋、粮秣焚毁,烟火蔽天,守军大溃。李成梁令明军纵击,“毁其巢穴,斩首一千余级”。王杲势穷,突围遁走。明军车骑6万,杀掠人畜殆尽。翌年,明万历八年为表彰李成梁镇守辽东军功而建的石坊王杲再出兵犯边,为明军所败。王杲兵败无依,逃到觉昌安六弟宝实之子阿哈纳寨隐匿。后明军得讯前来攻捕,阿哈纳穿戴王杲蟒褂红甲,伪装掩护王杲出逃。王杲投奔海西女真哈达部首领王台。王台一向忠于明朝,缚王杲,献朝廷。明万历三年(1575年)八月,万历帝御午门城楼,受辽东守臣献俘王杲,命将其“磔尸剖腹”。这就是史籍记载的建州女真首领王杲被“槛车致阙下,磔于市”。王杲为努尔哈赤的外祖父,王杲之死在少

25、年努尔哈赤心灵里,埋下了对明朝不满的种子。王杲之子阿台,在危难中逃脱而去。努尔哈赤父亲塔克世、祖父觉昌安,曾参与此事,暗通于明辽东总兵李成梁,均忠顺于明朝。 王杲死后,其子阿台驻古勒寨,另一头人阿海驻莽子寨,两寨相依,互为犄角。万历十一年(1583年)正月,李成梁以“阿台未擒,终为祸本”,督兵攻阿台驻地古勒寨与阿海驻地莽子寨。寨势陡峻,三面壁立。李成梁麾军火攻两昼夜,攻而不克;其别将破阿海寨,诛阿海。时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图伦城的城主尼堪外兰,受到明朝的扶植。李成梁利用尼堪外兰为傀儡,企图通过他加强对建州女真各部的控制。尼堪外兰为讨好李成梁,引导明军到古勒寨,攻打阿台。阿台之妻是觉昌安的孙女(

26、努尔哈赤伯父礼敦之女)。觉昌安见古勒寨被围日久,想救出孙女免遭兵火,又想劝说阿台归降,就同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到了古勒寨。塔克世留在外面等候,觉昌安孤身进入寨里。因等候时间较久,塔克世也进到寨里探视实情。明军攻城益急,双方交战激烈,觉昌安和塔克世父子都被围在寨内。 明宁远伯、辽东总兵李成梁,攻城不克,颇为恼怒,要绑缚尼堪外兰,问他师老兵折之罪。尼堪外兰很害怕,愿身往城下招抚。他到古勒寨下,高声喊话骗道:“天朝大兵既来,岂有释汝班师之理!汝等不如杀阿台归顺。太师有令,若能杀阿台者,即令为此城之主!”太师就是辽东总兵李成梁。阿台部下有人听信尼堪外兰的话,杀死阿台,打开寨门,投降明军。是役,古勒寨与

27、莽子寨都被攻破,阿台与阿海并死,明军共斩杀2222级,并此前曹子谷之战,总共为3000余级。明以此功,告捷郊庙。第一部分满洲兴起(2) 李成梁虽然占领古勒寨,但因攻城损兵折将,极为生气,以杀泄愤。他在古勒寨兵民降顺之后,下令“诱城内人出,不分男妇老幼,尽屠之”。古勒寨内,男女老幼,均遭屠戮!全寨兵民,几无幸免,尸横屯巷,血流成渠。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和父亲塔克世,也都在混乱中被攻陷古勒寨的明军所杀。 努尔哈赤惊闻父、祖蒙难的噩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他往诘明朝边吏道: 我祖、父何故被害?汝等乃我不共戴天之仇也!汝何为辞? 明朝遣使谢过称:“非有意也,误耳!”明朝归还努尔哈赤祖、父遗体,并给他“

28、敕书三十道,马三十匹,复给都督敕书”。努尔哈赤得到了明朝赐给的朝贡敕书30道、马30匹和都督职衔。 努尔哈赤像大明皇朝万历帝,辽东总兵李成梁,破一座边塞小城,杀若干女真草民,易如翻掌,如耍儿戏。但是,人心不可欺,民志不可辱。怨,可散不可聚;仇,可解不可结。明军一次一次地焚掠女真屯寨,一次一次地屠杀女真部民,同女真各部结下民族冤仇。女真与明朝,边民与明军,其怨其仇,其愤其恨,集中表现在其未来的首领努尔哈赤身上。努尔哈赤同大明皇朝结下四重仇恨外祖父王杲、姑父阿台、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都死于明朝官军之手。万历帝、李成梁杀了觉昌安、塔克世,在他们子孙努尔哈赤心里,点燃起复仇星火,挖掘开溃堤蚁穴。努

29、尔哈赤对明朝极为不满,椎牛祭天,起兵复仇。 清朝的兴起,明朝的灭亡,从中国辽东建州女真古勒寨揭开了历史的序幕。一座高楼大厦被大火焚毁,往往是从一点火星引发的;一个庞大王朝被民众推翻,往往是从一件小事引起的。星火燎原,蚁穴溃堤,古今中西,概莫能外。这点火星,这个蚁穴,在萌发时,细如秋毫,对立的双方,都没注意到。然而,它燃烧成为熊熊烈火,汇合成为滔滔洪水,能将大厦吞噬,会将王朝冲垮。这个小小的火星,这个小小的蚁穴,就发生在明朝辽东建州女真一个普通的屯寨古勒寨。这里是清朝焚烧明朝熊熊烈焰的火星,也是清朝冲垮明朝滚滚江河堤坝的蚁穴。努尔哈赤成为女真焚毁明朝大厦的点火者,成为埋葬大明皇朝的掘墓人。 明神

30、宗实录关于努尔哈赤称汗的记载 努尔哈赤(15591626年),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生于建州女真苏克素浒河部的赫图阿拉。他兄弟五人,努尔哈赤居长。他10岁丧母,继母对他刻薄寡恩,19岁分家另居。努尔哈赤青少年时期,经常到山林里,挖人参、采蘑菇、拾松子、摘木耳,运到抚顺马市(集市)贸易,换回一些生产和生活用品。他体格健壮,精于骑射,广交朋友,聪睿能干。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五月,因父亲、祖父被杀而含恨起兵,时年25岁。经过十年时间,统一了建州女真,随后逐渐统一了海西女真,到他的儿子皇太极时,又统一了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并战败蒙古林丹汗。后来皇太极说: 自东北海滨,迄西北海滨,其间使

31、犬、使鹿之邦,及产黑狐、黑貂之地,不事耕种、渔猎为生之俗,厄鲁特部落,以至斡难河源,远迩诸国,在在臣服。 就是说,东起鄂霍次克海,西北到贝加尔湖,西至青海,南濒日本海,北跨外兴安岭,东北到库页岛的地域,实际辖境大约有500万平方公里,和明朝实际控制面积大致相等。东北地区的重新统一,结束了长期蹂躏掳掠、相互杀伐,“介胄生虮虱”、“黎民遭涂炭”的悲惨局面。这就为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奠定了基础。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先后在文化与军事上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创制满文。先是,金朝女真文到明朝中期已经逐渐失传。满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洲没有文字,同语族的其

32、他诸民族也没有文字。努尔哈赤兴起后,在向女真人发布军令、政令时,则用蒙古文,一般女真人既看不懂,又听不懂。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努尔哈赤命巴克什额尔德尼和扎尔固齐噶盖,用蒙古字母拼写满语,创制满文,这就写在明朝旧公文纸上的老满文是无圈点满文(老满文),皇太极时改进成为有圈点满文(新满文)。满文是拼音文字,有6个元音字母,22个辅音字母,10个特定字母。满语文成为清朝官方语言和文字。其时,东北亚满通古斯语族的诸民族,除满洲外都没有文字。满文记录下东北亚地区文化人类学的珍贵资料。满文通行后成为满汉、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后来耶稣会士通过满文将“四书”、“五经”翻译到西方。所以,努尔哈赤主持

33、创制满文,是满族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是中华文化史上、也是东北亚文明史上的一件大事。现存满文图书1000余种,满文档案200余万件,是人类重要的文化财富。第一部分满洲兴起(3) 第二件,创建八旗。努尔哈赤利用女真原有狩猎组织形式牛录,创建八旗制度。每旗分为三级组织,即牛录、甲喇、固山。按规定:每300人为一牛录,设牛录额真,后称佐领;5个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后称参领;每5个甲喇为一固山(就是旗),设一固山额真,后称都统。初设四旗,分别以黄、白、红、蓝为标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在原有四旗基础上增加四旗,将原来旗帜周围镶边,黄、白、蓝三色旗帜镶红边,红色旗帜镶白边。这样,共有8种

34、不同颜色的旗帜,称为八旗,即满洲八旗。尔后逐渐增设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共二十四旗,但统称为八旗。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所统领的八旗军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骑兵部队。努尔哈赤以八旗为纽带,将全社会的军事、政治、经济、行政、司法和宗族统制起来,联结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生气蓬勃的社会机体。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的一个创造,是清朝的一个核心社会制度,也是清朝定鼎燕京、入主中原、统一华夏、稳定政权的一个关键。 第三,建立基地。努尔哈赤以父亲、祖父的“十三副遗甲”起兵,先后统一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基本统一东海女真和黑龙江女真。并对漠南蒙古采取联姻、编旗、封赏、会盟

35、、尊重喇嘛教等政策,势力逐渐强大。努尔哈赤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在赫图阿拉建立金政权,又称后金,年号天命。努尔哈赤被尊为聪睿汗,又称天命汗。 “七大恨”的木刻揭榜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天命汗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告天布民,进兵抚顺。从此,后金与明朝在辽东地区,展开正面的军事冲突。明朝所谓“辽事”,就是从抚顺之役开始的。明朝万历皇帝为回击努尔哈赤的进攻,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派经略杨镐统帅12万大军,号称47万,兵分四路,分进合击,犁庭扫穴,直取核心,进剿后金的政治与军事中心赫图阿拉。努尔哈赤则采取“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兵略,就是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

36、人”的谋略。杨镐统率的四路大军,三路覆没,一路败退。这次战役,明军损失:文武将吏死亡310余员,军丁死亡45870余人,阵失马、骡、驼共28600余头匹。后金兵民死伤不超过3000人,其中并无贝勒大臣。 萨尔浒大战的结果,明朝军大败,后金军大胜。萨尔浒之战使明朝和后金在军事上互换了位置:明朝由进攻转为防御,后金由防御转为进攻。所以,萨尔浒之战成为明清兴衰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后来乾隆帝在萨尔浒山之战书事共3442字的碑文中说:萨尔浒一战,使“明之国势益削,我之武烈益扬,遂乃克辽东,取沈阳,王基开,帝业定”。由此,“我大清亿万年丕丕基,实肇乎此”。这段话说明萨尔浒大战对于明清兴亡的重大历史意义。 总

37、之,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对努尔哈赤来说,是开始人生喜剧的高潮;对袁崇焕来说,却是拉开人生壮丽戏剧的序幕。第一部分满洲兴起(4) 明光宗像 当努尔哈赤兴起之时,明朝宫廷,极为腐败。著名的“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就是明朝黑暗腐败的一个缩影。万历帝晚年,立太子事,非常烦恼。他在犹豫之下,立朱常洛(光宗)为皇太子。而备受宠爱的郑贵妃不愿意立朱常洛为太子,想立自己生的儿子为太子。于是发生“梃击案”。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张差手执木棍,闯进太子(朱常洛)居住的慈庆宫,打伤守门太监,被捉拿后供出系由郑贵妃手下太监引进。时人怀疑郑贵妃欲谋害太子。万历帝与皇太子朱常洛不愿深究此

38、事,就以疯癫奸徒的罪名杀张差于市。这就是“梃击案”。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万历皇帝病死,太子朱常洛继位,改年号为泰昌,就是光宗或称泰昌帝。但是,泰昌帝继位刚一个月,吞下红丸而死。这就是“红丸案”。紫禁城内,一月之间,梓宫两哭,前后大丧,接连发生。泰昌帝死后,天启帝当立。抚养他的李选侍(时宫中有二位李选侍,此人称为西李)与心腹宦官魏忠贤,想利用天启帝年少的机会,居乾清宫,把持政权。大学士刘一燝() 、吏部尚书周嘉谟、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疏请李选侍不能与天启帝同住一宫,迫使她迁居哕()鸾宫,不久又移居仁寿殿。尔后,天启帝举行即位仪式。此事后来引发复杂的宫廷斗争。这就是“移宫案”。“

39、万历年造”铜鎏金龙凤纹镜 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三案,闹得宫廷内外,朝野上下,相互厮杀,乌烟瘴气。 天启元年(1621年),16岁的朱由校继位,年号天启,即熹宗。 天启皇帝是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的长子,母亲王氏,为选侍,进才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十一月十四日。他的祖父万历皇帝以长孙诞生,十分高兴,昭告天下。明神宗万历帝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二十一日,病死于乾清宫。他的长子朱常洛于八月初一日继位,年39岁。九月初一日,泰昌帝朱常洛吞下“红丸”而死。接着由泰昌帝朱常洛之长子朱由校继位,年16岁。其时,他的生母王才人已故。天启帝朱由校面临的局势,外有满洲兴起,内有宫廷

40、纷争。明史光宗本纪论曰: 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岂不谅欤!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搆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 天启帝继位后,宠信太监魏忠贤,封乳母客氏为奉圣夫人。魏忠贤不识字,以客氏缘故,升任司礼秉笔太监。天启帝朱由校是一位优秀的木匠,不是一位称职的皇帝。明史魏忠贤传记载:“帝性机巧,好亲斧锯髹(xi)漆之事,积岁不倦。每引绳削墨时,忠贤辈辄奏事。帝厌之,谬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忠贤以是恣威福惟己意。”魏忠贤逐渐专擅朝政,出现“内外大权,一归忠贤”的局面。 努尔哈赤借明朝皇权更替,军备废弛之机,乘萨尔浒大捷之势,攻破开原、夺占铁岭。尔后,发倾国之师

41、,进军沈阳、辽阳。九天之内,明朝先失陷沈阳,接着又失陷辽东政治与军事中心辽阳。努尔哈赤随即将都城从赫图阿拉迁到辽阳。败报传京,举朝震惊。京城九门,白天关闭。一些朝廷官员,密嘱家眷,收拾细软,准备车辆,回老家去。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努尔哈赤进兵辽西,夺占明朝在辽西的镇城广宁(今辽宁省北宁市)。就在明朝社稷危难之时,袁崇焕到京师朝觐(考核)。不久,到兵部任职,走上辽东前线。 袁崇焕登上辽东军事舞台,成为清太祖天命汗努尔哈赤的克星。第一部分邵武清官(1) 当时形势:明朝先后失陷沈阳、辽东首府辽阳、辽西军政中心广宁,关外危机更加严重;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后金由辽东山区进入辽河平原。 大事件:后

42、金军进攻广宁。 主要人物:明辽东经略熊廷弼、辽东巡抚王化贞;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 结局:明军兵败,弃守广宁。 影响:明军广宁兵败,京师震动,对关外形势普遍持悲观论调,辽东经略王在晋甚至认为已经无局可守。 袁崇焕: 主要事迹:任福建邵武知县、赴京述职、单骑出关巡察辽东形势、任职辽东。 主要活动区域:福建邵武、北京、辽东。 遗迹、文物:聚奎塔。投笔从戎袁崇焕本是南国的一介书生。在明朝社稷危难之时,愤然立志,投笔从戎,走上边疆,捍卫坚城,救民水火,报效朝廷。 袁崇焕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没有立即被朝廷分派做官。 原邵武县衙旧址,现在除一棵樟树外,已是楼房林立。 万历四十八年(1620

43、年),37岁的袁崇焕,被朝廷任命为福建邵武知县。邵武(今福建省邵武市),位于福建西北部,武夷山南麓,濒临闽江支流富屯溪,为“八闽屏障”。他走马上任,三管英灵集中载述他的至闽谒大府诗云: 侵晨持手版,逐队入军门。 衙鼓三声急,官仪一面尊。 人情今未熟,政事昔曾论。 私谒吾何敢,归来夜未昏。 这是说他是平生第一次做官,规规矩矩,敬敬慎慎。 天启二年即天命七年(1622年),袁崇焕在邵武县令任上,虽然为官时间很短,却居官清廉,尽心为民。三管英灵集中载述他的初至邵武诗云: 为政原非易,亲民慎厥初。 山川今若此,风俗更何如。 讼少容调鹤,身闲即读书。 催科与抚字,二者我安居。 袁崇焕在邵武知县任上,做了

44、五件重要事情: 今邵武和平镇街巷第一,救民水火。袁崇焕体察小民疾苦,救民水火之急。乾隆邵武府志记载:袁崇焕“素(qio)捷有力,尝出救火,著靴上墙屋,如履平地”。这说明身为县令的袁崇焕,不摆官架子,不搞特殊化,视同布衣,救火为民。在皇朝时代,作为一县的父母官,能亲自上房,为百姓救火,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第二,平反冤狱。在袁崇焕接任知县之前,前任知县留下积案、冤案。袁崇焕到任之后,有冤屈县民,到县衙申诉。袁崇焕接到诉状后,微服私访,仔细查证,秉公办事,折狱公断,平反错案,为民伸冤。为此,乾隆邵武府志记载袁崇焕为民伸冤平反: 明决有胆略,尽心民事,冤抑无不伸。第一部分邵武清官(2) 第三,关心辽

45、事。袁崇焕中进士那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四路大军两双败北;任邵武县令那年,明军丢掉辽东重镇沈阳和辽东首府辽阳。其时,明廷朝野震惊,京师九门昼闭。明朝辽军的败报,不断传到福建邵武。这就使得忠于社稷、胸怀大志、满腔热血、图复失地的袁崇焕,公务之暇,了解边事,偃文习武,志图报国。袁崇焕虽身在“八闽”,却心系辽东。他为人机敏,胆壮,肝肠热,喜交友,善骑艺,好谈兵。夏允彝幸存录记载:袁崇焕“为闽中县令,分校闱中,日呼一老兵习辽事者,与之谈兵,绝不阅卷”。袁崇焕了解辽东边事,为后来的军旅生涯,做了初步的准备。 第四,聚会奎英。袁崇焕企盼做一番大事业,就要联络、组织志同道合者,为共同理想而奋斗。他在走上仕途

46、的第一站任邵武知县,便为尔后要迈越的征途铺垫基石。袁崇焕在邵武招纳的军人如罗立,后在固守宁远之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天启六年即天命十一年聚奎塔近景(1626年)正月二十三日,天命汗努尔哈赤率军首攻宁远城,袁崇焕命家人罗立等向城北后金军大营,燃放西洋大炮,一炮发中,“歼虏数百”。这个勇士炮手罗立,就是袁崇焕从闽北邵武招募的,彼此结为心腹,辗转跟到宁远,参与宁远之战,获得极大战功。 第五,题辞高塔。袁崇焕在邵武为民救火、平反冤狱、关心辽事、聚会奎英的文物标志,是他题写塔名的聚奎塔。在邵武县西南42公里处的和平里(今邵武市和平镇),西南15公里处有座天符山,聚奎塔就建在天符山上,为六角五层高塔,建于

47、天启元年即天命六年(1621年)。塔为砖木石混合结构,底层塔门镶嵌黑砚石门额,上面书写“聚奎塔”三个大字。其上款题为“天启元年秋月吉旦”;下款题为“赐进士第知邵武县事袁崇焕立”。塔额中题“聚奎塔”三个字,阴文,颜体,行楷,舒朗,苍劲,刚挺,圆浑,流畅(见影印拓片)。这方题刻,字迹清晰,完好无损,是至今袁崇焕留下惟一可信的极为珍贵的墨迹与文物。 袁崇焕题写“聚奎塔”塔额(拓片) 福建邵武的聚奎塔,对于了解袁崇焕的功业与思想,非常之重要,故多着笔墨,不厌其烦,加以介绍。笔者值参加“武夷山专家休假团”在武夷山市休假之机,于1996年7月5日,专程到邵武市和平镇察看聚奎塔。蒙邵武市博物馆副馆长傅唤民先

48、生陪同考察。1999年3月31日,值赴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学返程之机,又专程到和平镇考察聚奎塔。时和平镇地区连续阴天或下雨一个月,是日晴空万里、阳光灿烂,蒙镇党委宣传委员曾献伟先生、镇党委办公室黄承坤主任、镇文化站廖孝德站长和镇干部陈国明先生陪同,再次考察了聚奎塔。此外,笔者得到张俭东(铁文)先生赠送“聚奎塔”塔额文字拓片。谨此致谢。 聚奎塔位于今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天符山上。塔为六角形,高五层,系砖、木、石混合结构。全塔分为塔座、塔身和塔刹三个部分。 塔座:石砌,三层,高为85厘米,平面呈六角形,每边长380厘米,其上层每边长为445厘米,下层每边长为425厘米。 塔身:面北,塔体以砖筑为主,

49、共五层,每层有券门,其朝向各异。门中有砖雕佛像,雕像细腻、凝重,其上部雕像较为完好。每座券门或券窗上面,有一组(三块)镂空花纹砖雕。每层塔檐,分作六层,自下而上,第一层为方砖,第二层为立砖,第三层又为方砖,第四层为尖砖,第五层为圆木椽,第六层为石板,构成斗栱状。塔身外部每层均辟有券门,券门横额第一层北向,上部有黑砚石塔额一方,长106厘米,宽46厘米,额镌阴文“聚奎塔”三个行楷大字,并有上、下题款。第二层券窗额题“昼锦锁钥”,第三层券窗额题“二涧玄朝”,第四层券窗额题“雄峙中区”,第五层券窗额题“层峦耸翠”。塔身底边每边长380厘米,佛龛高151厘米、宽67厘米、距底座高143厘米。塔高逐层递

50、减,第一层高450厘米,第二层高420厘米,第三层高400厘米,第四层高370厘米,第五层高350厘米。总计塔高为2125米。塔内中空。塔内沿壁嵌砌石蹬旋梯,第一层15级,其余每层14级,可攀达顶层。楼板及桁()条,均为木质,塔券窗高229厘米。内壁亦每层辟有朝向各异的窗龛。窗龛横额均系四个砖雕大字:第一层为“一柱擎天”,第二层为“慈悲普度”,第三层为“三元昭应”,第四层为“文昌拱照”,第五层为“玉铉上映”。塔的内边,依层递收。其内边长第一层为185厘米,第二层为176厘米,第三层为172厘米,第四层为170厘米,第五层为165厘米。该层内壁镶嵌四块碑石,其中长方、横方各二。塔内每层有佛龛,内

51、龛高150厘米,宽100厘米,各供石雕佛像三尊,历经漫毁,残多整少。其第四层佛像保存完好,左尊座狮,右尊座象,中尊座莲花,雕工细腻,造型拙朴。第一部分邵武清官(3) 塔刹:原塔刹已毁,其高度无据可查。新修塔刹,呈宝珠状,高约50厘米。 “聚奎塔”三个字是否为袁崇焕所题书?邵武市所立聚奎塔修缮记撰者认为,“塔名系民族英雄袁崇焕于天启初任邵武知县时书题”。邵武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聚奎塔撰者也认为,“天启元年知县袁崇焕题塔名”。我认为,聚奎塔塔额上的塔名“聚奎塔”三个字,是邵武县知县袁崇焕题书的。根据是:第一,袁崇焕时任邵武县令,为当地最高行政长官;第二,袁崇焕支持修建聚奎塔,自愿应请题写塔名;第三

52、,塔额系袁崇焕所立,有下款题记为证;第四,邵武是闽北文化繁盛之区,曾出名臣李纲、文学家严羽,宋代就出251名进士,袁崇焕系进士出身,题书塔名为士望所归;第五,袁崇焕以知县的身份、进士的名望,理应由其题书塔名;第六,袁崇焕为当建于明代通往聚奎塔的古桥地父母官,如由官位、声望出其右者题书塔名,定会在塔额下款志记;第七,袁崇焕以“聚奎”名塔,同其聚会奎英、报效社稷的志趣相符;第八,袁崇焕为人谦恭,如果是由他人题书的塔名而不落款题记,似有掠美之嫌。据上八点,整合分析,我认为:福建邵武“聚奎塔”之塔名,是由时任邵武知县的袁崇焕所题书。 聚奎塔有重要价值。 一是历史价值。袁崇焕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之惊天

53、地、泣鬼神的伟烈英杰,由于死得惨烈,加上专制淫威,至今没有见到一件关于他的确无争议的书法真迹。中国有造假文物的传统,连儒家经典古文尚书都敢伪造,遑论其他!但是,聚奎塔耸立于闽北偏乡僻壤,在1990年修缮前,塔额字迹已漫漶不清,近世以来无人知其由袁崇焕题书塔名。在这次修缮时,邵武文物专家傅唤民先生等见由袁崇焕题书塔名,著文介绍,并在塔南的聚奎塔修缮记碑及文物保护碑上做了文字说明。这是20世纪关于袁崇焕文物最重要的发现,对于研究袁督师的性格、思想、功业、书法及与之相关的历史问题,有着广泛的意义。 二是思想价值。“聚奎塔”的“聚”字,许慎说文:“聚,会也。”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聚奎

54、塔”的“奎”字,指的是奎宿。奎宿为天庭二十八宿之一,其一说主文运,故学人拜天之楼为奎星楼(又作魁星楼);其另一说主库兵,后汉书苏竟传载“奎为毒螫(sh),主库兵”,李贤注曰:“奎主武库之兵也。”袁崇焕以“聚奎”二字名塔,其涵义可诠释为会聚天下之文武英才。此塔没有以“报国”、“报恩”为名,而以“聚奎”为名,这充分说明袁崇焕有着朴素的民本思想。这是他关怀民瘼、救民水火,进而投笔从戎、图复辽疆的思想底蕴。 三是文物价值。明代的塔,现存不少。北方的塔,砖石结构为多;南方的塔,木结构的不少。但像聚奎塔那样砖、木、石相混合结构的塔,并不多见。聚奎塔以其砖、木、石相混合的结构,为明塔的研究多提供了一个范型。

55、 四是艺术价值。塔中的题字,尤以“聚奎塔”三字为佳,是一份明代书法艺术珍品。塔中券门、券窗之砖雕,简洁疏朗,技艺纯熟;龛内的佛像,造型典雅,质朴慈祥;龛顶花卉,雕朴无华,图案清晰是明代闽北民间工艺的精品,也是明代南方民间工艺的佳作。 综上,袁崇焕与聚奎塔之历史关系的重新展现,既充实了袁崇焕研究的新资料,又丰富了明清之际历史研究的新内容。 邵武知县袁崇焕任职不久,就到北京朝觐。他利用在京的时机,察视边塞,了解形势,为弃文从武,在进行准备。 第二部分察视边防(1) 袁崇焕遵照朝廷的规定,于天启二年即天命七年(1622年),千里迢迢,到达北京。这次到辽东志全辽总图 京,是来朝觐,主要是接受朝廷的政绩

56、考核。他在北京的日子,无心升官发财,只念社稷安危。他在北京的居所里,食不甘味,夜不安寝,要到塞外,了解边情。 辽东形势,更加严重。天启元年即天命六年(1621年),天命汗努尔哈赤率领八旗军,进入明朝辽河流域的核心地带,将兵锋指向明朝辽东重镇沈阳和明朝辽东首府辽阳。 沈阳是明朝在辽东的重镇。三月初十日,努尔哈赤亲率诸贝勒大臣,统领八旗大军,将板木、云梯、楯牌、战车,顺浑河而下,水陆并进,向沈阳进发。明军闻警,举燧传报。沈阳守将总兵官贺世贤、尤世功得警报后,连夜率领一万兵丁守城。沈阳城坚濠深,外围木栅,埋伏火炮,布置严密。十二日,八旗军兵临沈阳城下。明朝武举出身的总兵尤世功,带家丁冲出,杀死四人,

57、略获小胜。努尔哈赤命令用战车冲锋,马步继之,将沈阳城围困。十三日清晨,努尔哈赤再派骑兵挑战。明朝行伍出身的总兵官贺世贤勇而无谋,日日饮酒,贪功冒险,出城迎战。据明熹宗实录记载:“世贤故嗜酒,次日取酒引满,率家丁千余出城击奴,曰:尽敌而反!”努尔哈赤以羸卒诈败,引诱明军。贺世贤乘锐轻进,离城野战。后金军精骑四合,世贤且战且却,从东门退到西门,身中数十矢,坠马而死。总兵尤世功出西门营救,士卒哄散,马仆身死。八旗兵乘机蜂拥过濠,急攻东门。此时,城中溃乱,暗藏奸细,从中内应,八旗军进占沈阳城。明沈阳城兵民被杀死者,有记载说7万人。努尔哈赤攻陷沈阳后第五天(十八日),乘势长驱,集中兵力,一鼓作气,进攻辽

58、阳。 满洲实录太祖克沈阳图 辽阳是明朝辽东首府、辽东经略驻地,是东北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辽阳为繁华之区,尝有“辽阳春似洛阳春,紫陌飞花不见尘”之誉。辽阳城高池深,四隅角楼,防卫森严。明辽东经略袁应泰得到沈阳失陷败报后,急檄撤回各路兵马,集中守卫辽阳。十九日,后金军包围辽阳。经略袁应泰督五总兵侯世禄、李秉诚、梁仲善、姜弼、朱万良,率军出城五里处结阵,与后金军对垒。后金军火器齐放,拥众冲杀;明军营乱,开始溃散。后金军乘胜追击60里,至鞍山胜利返回。同时,辽阳西关出援的明军,也被后金军击败。是夜,明兵在城外扎营,经略袁应泰宿在营中。努尔哈赤也在包围辽阳的八旗军中过夜。二十日,八旗军两面攻城

59、:右翼四旗兵攻打东门,左翼四旗兵攻打小西门。明军发火箭抗击,后金兵稍受挫。努尔哈赤命右翼分兵堵塞城东入水口,左翼分兵挖开小西门闸口以泄濠水。后金兵呼喊而进,明骑兵先动摇。后金兵发动强攻,明军步兵受挫败退。明总兵梁仲善、朱万良战死,步骑兵大溃,望城而奔,被杀及溺死者甚众。袁应泰退入城内,与巡按御史张铨分陴固守。左翼军派骑向努尔哈赤驰报:小西门桥能夺下来!努尔哈赤命令道:“你们试夺桥入!”莽古尔泰贝勒、阿敏贝勒遂率兵冒炮火夺桥。扬古利奋勇陷阵,夺桥渡河,近城强攻。城上万矢下射,后金兵奋死前进。傍晚,左翼军竖云梯,列楯车,登城而上,同城垛守军展开肉搏战。明军提灯夜战,直至天亮。明监司高出,道员牛维曜

60、、胡嘉栋及督饷郎中傅国等乘乱缒城而逃,人心涣散。二十一日,努尔哈赤督率左右翼军发起总攻。袁应泰列楯大战,奋死抵御。傍晚,小西门火药起火,守城军士溃乱。城外后金军夺门,城内谍工巨族内应。后金军入城,城里民家多开门张灯,妇女也盛饰迎门。袁应泰见城陷,佩剑印,自缢死。其仆唐世明,伏尸大哭,纵火焚楼亦死。辽东巡按御史张铨被俘,李永芳劝降,不服;努尔哈赤诱以高爵,也不从,被缢死。努尔哈赤攻占辽阳,下令汉民剃发,以示归顺。他利用已降顺的通判黄衣,剃去头发,披红蟒衣,骑着骡子,沿街游说,但受到拒绝降金汉人的唾弃。 满洲实录太祖克辽阳图 辽阳既下,辽河以东的三河、东胜、长静、长宁、长定、长安、长胜、长勇、长营

61、、静远、上榆林、十方寺、丁字泊、宋家泊、曾迟、镇西、殷家庄、平定、定远、庆云、古城、永宁、镇夷、清阳、镇北、威远、静安、孤山、洒马吉、云爱阳、新安、新奠、宽奠、大奠、永奠、长奠、镇江、汤站、凤凰、镇东、镇夷、甜水站、草河、威宁营、奉集、穆家、武靖营、平虏、虎皮、蒲河、懿路、汎河、中固、鞍山、海州、东昌、耀州、盖州、熊岳、五十寨、复州、永宁监、栾古、石河、金州、盐场、望海埚、红嘴、归服、黄骨岛、岫岩、青台峪等大小70余城官民,都剃发投降。 后金军连下沈阳、辽阳后,将都城由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老城村)迁到辽阳。努尔哈赤迁都辽阳,表明后金由辽东山区,进入辽河平原。接着,后金在辽阳兴建新城,就是

62、东京城。 天启二年即天命七年(1622年)正月,努尔哈赤统领军队,进攻明朝在辽河以西的重镇广宁(今辽宁省北宁市)。按明朝的制度,辽阳是辽东的首府,也是辽东总兵的驻地。辽东巡抚则驻广宁。所以,广宁是当时辽西的军事与行政中心。明军失陷沈阳、辽阳后,便加强对广宁的防守。第二部分察视边防(2) 熊廷弼像 原明朝辽东经略袁应泰,失守辽阳,自缢而死。明廷启用熊廷弼任辽东经略。 熊廷弼(15691625年),字飞百,江夏(今湖北武昌)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进士。熊廷弼先后三次为官辽东。 第一次,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巡按辽东。当时辽东大旱,熊廷弼巡行途经金州(今金县),在城隍庙求雨,“约七日雨,

63、不雨毁其庙”。过期三天,没有下雨。他“大书白牌,封熊廷弼按辽疏稿剑,使使往斩之”。就是派使臣前往城隍庙,斩城隍庙神。使臣“未至,风雷大作,雨如注,辽人以为神”。这个故事,属于巧合,但说明熊廷弼敢于同天神搏斗的胆量与气概。他巡按辽东的政绩,明史熊廷弼传记载:“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熊廷弼拒绝送礼,整顿粮饷,严肃军纪,雷厉风行,收到实效。 第二次,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杨镐萨尔浒丧师之后,熊廷弼代杨镐为辽东经略。熊经略接受任命后,未出京,开原失;刚出关,铁岭陷。关外防线,一片混乱。他派佥事韩原善前往沈阳招抚流民,原善害怕不肯行;又派佥事阎鸣泰去,鸣泰刚到虎

64、皮驿,吓得大哭而返。熊廷弼亲自巡历,自虎皮驿,抵沈阳,乘雪夜,赴抚顺。他整顿辽东防务,大见成效。天命汗努尔哈赤很怵“熊蛮子”,未敢轻举妄动。 但是,熊廷弼遭到廷臣的嫉妒、阉党的诽谤,被迫离职,“回乡听勘”。努尔哈赤得到熊廷弼去职的消息,又利用明朝皇帝更迭的时机,举兵攻下沈阳、辽阳。阁臣刘一燝奏称:“使廷弼在辽,当不至此。”于是,朝廷又想起熊廷弼,再次启用他为辽东经略。以王化贞为辽东巡抚。 满洲实录广宁官生出城纳降图 第三次,天启元年(1621年)六月,熊廷弼为辽东经略。明朝辽东经略熊廷弼与巡抚王化贞不和,朝廷内部矛盾激化,前方兵略意见抵牾(w)。后金军统帅努尔哈赤统领八旗大军,乘己方的锐气,彼

65、方的弱势,渡过辽河,进兵西平。经过激战,西平失守。后金进军广宁。广宁游击孙得功内应,王化贞狼狈出逃。后金军没有发一矢、挥一刀,占领广宁。努尔哈赤的军队,继续南进,攻入义州,逼近宁远。明辽东经略熊廷弼、巡抚王化贞,带领逃将溃兵、大量难民,以10万计,向山海关全面溃退,饥民哀号,哭声震野。后金占领广宁,并接连攻陷义州、平阳桥、西兴堡、锦州、铁场、大凌河、锦安、右屯卫、团山、镇宁、镇远、镇安、镇静、镇边、大清堡、大康堡、镇武堡、壮镇堡、闾阳驿、十三山驿、小凌河、松山、杏山、牵马岭、戚家堡、正安、锦昌、中安、镇彝、大静、大宁、大平、大安、大定、大茂、大胜、大镇、大福、大兴、盘山驿、鄂拓堡、白土厂、塔山

66、堡、中安堡、双台堡等40余座城堡。后金军将广宁等地数百万饷帑()、粮食、军器、火药、马牛、布帛等,车推驴驮,运回辽阳。努尔哈赤还下令把辽河以西的人民,驱赶到辽河迤东。以右屯卫为例,被驱赶的人口有14728人,被掠走的牲畜为6197头,被运走的粮食有503681石7斗7升。后来明朝天启帝以辽东经略熊廷弼“失陷广宁罪”,遂于天启五年(1625年)八月,将他柴市处斩,传首九边辽东、蓟州、宣府、太原、大同、延绥(榆林)、固原、宁夏、甘肃九个边镇。 广宁兵败,北京大震。关外局势,更趋恶化,社会危机,更为深重。明朝弃守广宁之后,辽东形势,为之一变。明朝任命王在晋为辽东经略。辽东经略王在晋分析当时关外形势道

67、: 东事离披,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无局之可布矣!逐步退缩之于山海,此后再无一步可退。 王在晋的意思是:明朝先失陷抚顺、清河、开原、铁岭、辽阳、沈阳,又失陷广宁,丢弃全辽,无局可守。明失守广宁,其严重性,正在于此。明史记载:自努尔哈赤攻陷抚顺以来,明朝在辽东的总兵官,阵亡者共14人:抚顺则张承胤,萨尔浒之战则杜松、刘、王宣、赵梦麟,开原则马林,沈阳则贺世贤、尤世功,浑河则童钟揆、陈策,辽阳则杨宗业、梁仲善,广宁则刘渠、祁秉忠。京师朝野官员,可谓谈敌色变。 袁崇焕就是在明朝关外局势空前严重的态势下,单骑出关,

68、巡视形势。于此,明史袁崇焕传写道: 天启二年正月,朝觐在都。御史侯恂请破格用之,遂擢兵部职方主事。无何,广宁师溃,廷议扼山海关,崇焕即单骑出阅关内外。部中失袁主事,讶之,家人亦莫知所往。已,还朝,具言关上形势。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廷臣益称其才,遂超擢佥事,监关外军,发帑金二十万,俾招募。 第二部分察视边防(3) 在失陷广宁的第四天,御史侯恂慧眼识人,不泥成规,题请破格擢用袁崇焕,具疏奏言: 见在朝觐邵武县知县袁崇焕,英风伟略,不妨破格留用。 明天启帝采纳侯恂等的建议,授袁崇焕为兵部职方司主事,旋升为山东按察司佥事、山海监军。 职方司主事,是兵部的一个官称。明朝官制,兵部下设武选

69、、职方、车驾、武库四个司。职方司有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 时广宁已失,廷臣惶惧,崇焕请一人守关的豪言壮语,对收拾珍宝准备南逃的朝臣,是一剂安神良药。但也表明了袁崇焕的任事任性,很有胆识和几分狂气。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说:“时广宁失守,王化贞与熊廷弼逃归,画山海关为守。京师各官,言及辽事,皆缩朒不敢任。崇焕独攘臂请行。”同僚们赞叹他的勇敢与胆略。 袁崇焕单骑出阅山海关内外的时间,一说是在他朝觐时等待职务变动期间,另一说是他在任兵部职方司主事之后。不管是前者或是后者,其共同之点是都确认袁崇焕到山海关一带察看关内外形势。袁崇焕同当时文武官员惧怕出关、畏敌如虎相反,敢于冒险、敢挑重担,的确胆略

70、过人。袁崇焕任职后,上擢佥事监军奏方略疏。他在奏疏中一扫文臣武将中普遍存在的悲观、恐惧情绪,力请练兵选将,整械造船,固守山海,远图恢复。他疏言:“不但巩固山海,即已失之封疆,行将复之。”袁崇焕赴任前,往见革职听勘在京的熊廷弼。“廷弼问:操何策以往?曰:主守而后战。廷弼跃然喜。”袁、熊二人为图先守后战,恢复辽东方略,诚恳交谈,商酌竟日。袁崇焕辞别熊廷弼,策骑驰往山海关,会同经略,商度战守。不久,袁崇焕出关就职。 时京师文武各官,皆心情畏缩,不敢出关,担任辽职,但袁崇焕看望熊廷弼,请教兵略,勇敢出任。后他在边中送别诗中抒发出京赴辽的雄心与抱负: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

71、用安危问去留。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袁崇焕赴任后,先驻山海关,不久移驻中前所。当时山海关外广大地域,为漠南蒙古哈剌慎等部占据,袁崇焕便驻守关内。朝廷采纳蓟辽总督王象乾的奏议,对边外蒙古部落实行“抚赏”政策,就是颁发赏银,争取他们同明朝结盟,共同抵御后金。一些蒙古部落首领接受了“抚赏”,辽东经略王在晋令袁崇焕移到山海关外中前所(今辽宁省绥中县前所镇)。王在晋又令袁崇焕往前屯(今辽宁绥中前屯),安置辽民流亡、失业者。袁崇焕受命之后,连夜赶路,丛林荒野,虎豹出没,天明入城,将士都赞叹他的勇敢与胆量。王在晋更加信任、器重袁崇焕,于七月初题请任命他为宁前兵

72、备佥事。 袁崇焕分管募兵期间,从家乡招募了一批兵员。他推荐叔父袁玉佩负责招募广东兵,又从广西调集狼兵,由他亲戚,慷慨且善武艺的林凤翔带领。他们中包括袁崇焕生平所结纳的死士谢尚政、洪安澜等人。朝廷一一批准。 王在晋提出在山海关外八里铺地方,再建一座城,设官兵4万,护卫山海关。袁崇焕认为:不应当在八里铺筑城,而应当在宁远卫筑城。两人意见不合,发生尖锐争论。第二部分营筑宁远 当时形势:广宁兵败后,明朝内部对辽西布局出现重大分歧,王在晋主张在八里铺筑城,孙承宗、袁崇焕主张营筑宁远。 大事件:营筑宁远。 主要人物:孙承宗、袁崇焕;王在晋。 结局:宁远城历时两年修筑完成。 影响:宁远城成为努尔哈赤后金军长

73、期难以逾越的屏障,和明军进图恢复的基地。 袁崇焕: 主要事迹:营筑宁远城;闻父丧离任奔丧,至丰润奉圣旨回任。 主要活动区域:宁远。 遗迹、文物:宁远城。 营筑宁远王在晋石刻像 广宁失守,明军大败,辽西之局,如何部署?明朝辽东经略王在晋等主张在山海关外八里的地方即八里铺,再筑一座重城,御山海,保京师。佥事袁崇焕等则主张在山海关外200里的地方即宁远卫,修筑坚城,捍山海,卫京师。 王在晋,江苏太仓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后历官江西布政使、山东巡抚、兵部侍郎,天启初任兵部尚书。熊廷弼、王化贞丢失广宁后,以在晋代廷弼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后著三朝

74、辽事实录。王在晋主张消极防御的策略,即在山海关外,筑重城,捍关门,卫京师。王在晋的消极防御策略,受到袁崇焕的挑战。 袁崇焕进士出身,他性格特点是“敢走险路,敢犯上司,敢违圣颜”。袁崇焕对上司辽东经略王在晋,虽薄其无远略,却人微言轻,争辩不得,便将自己的意见奏告首辅叶向高。袁崇焕越级呈报犯了官场大忌,这既表现了他的勇敢,又反映了他的蛮劲。叶不明情况,不能决断。由天启帝的老师、大学士孙承宗出关巡边,了解边情,决策方略。王在晋主张尽弃山海关外城池、台堡、土地、军民,退守山海关的消极防御兵略,遭到了巡边大学士孙承宗的批评。王在晋虽经孙承宗“推心告语,凡七昼夜”的规劝,仍固执己见,冥顽不化。孙承宗只好上

75、奏朝廷,免王在晋辽东经略的职务,奏经旨准,自任督师。孙承宗上任后,采纳袁崇焕等人的建议,奏报关外防守方略修宁远卫城,建山海关宁远锦州防线。孙承宗、袁崇焕等在辽西建立山海关至锦州的关宁锦军事防线,阻遏后金军渡河西进,卫守关门,以固京师。 袁崇焕到山海关外,同经略王在晋发生军事防御方略的意见分歧。这件事情,不仅显示袁崇焕超人的胆略,而且影响袁崇焕人生的荣辱。事情由袁崇焕向首辅叶向高奏告经略王在晋开始。第二部分奏告首辅(1) 明朝在辽河以东连失沈阳、辽阳后,在辽河以西又连失广宁、义州。广宁、义州兵溃报至明廷,风鹤一惊,举朝魂震;京师戒严,官民惶惧。天启帝惊慌失措,抓住首辅叶向高“衣袂而泣”。京师的官

76、宦们:借差出京,望眼欲穿,“苟出春明一步,即为放生之场”。在这里“春明”是指京城。就是说,只要迈出京城一步,即是逃生活命之地。不顾困难,只求偷生。会试的举子们:“上公车者,但得马首回南,胜似春风得意;点闱中者,一闻燕台选骥,不觉泣对牛衣。”在这里,“公车”是指赴京科试者,“点闱”是指金榜题名者,“牛衣”是“编草使暖,以被牛体”即穷困的意思。就是说,赴京应试举子,但愿调转马头南回乡里,比金榜题名更春风得意;侥幸考中进士,一旦被选在京师里作官,还不如披草衣过穷日子。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明朝局势,极为严重。 天启帝任命王在晋为兵部尚书、辽东经略,驻镇山海关。王在晋还未离京,就上奏章,声称:“奴之煽惑

77、,攻无坚城,战无劲敌”,山海之防,亦艰难矣!他还认为山海关之兵、民、地都不可恃:“恃兵力,而兵力不可恃;恃人心,而人心不可恃;恃地险,又不可恃。”他在另一份奏疏中,力贬山海关的战略价值,说:“山海一关,不过防军民之出入,稽商旅之往来,左为山,而右为海,所以名山海,究竟则犹郡邑之城郭也。彼辽、沈、开、铁、广宁,皆东方之重镇,且望风瓦解,岂一关所能独御哉!”王在晋错误地估计山海关的战略地位与重要作用,就必然产生抚赏蒙古与再筑重城的主张。 天启二年即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十八日,王在晋将起程赴山海关,天启帝特赐蟒玉、衣带和尚方剑,勉励他建树功勋。 后金军又进犯河西,占领广宁。明辽东经略王在晋对自

78、失陷抚顺三年以来的辽东形势,是如何分析的呢?他说: 东事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弃全辽而无局,退缩山海,再无可退。 就是说明军失陷广宁,丢掉全辽,退缩山海,无局可守。那么,王在晋到山海关莅任后如何部署辽西的防守呢? 王在晋到达山海关后不久,便提出“拒奴抚虏、堵隘守关”的防守兵略。这个防守兵略,要在两点: 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书影 其一是“抚虏”,就是由朝廷以金银笼络、羁縻漠南蒙古诸部。他认为“今日东事,惟抚赏西虏为第一紧要著数”。他说:待抚赏事完成,督臣可以还政,枢臣可以还朝。其实,王化贞沿用此策,“抚虏”蒙古,守卫广宁

79、,结果失败。王在晋不从前车之覆汲取教训,仍坚持“抚虏”。 其二是“堵隘”,就是在山海关外再修一座重关。蓟辽总督王象乾告诉王在晋:利用蒙古,袭取广宁,即使“得广宁,不能守也,获罪滋大。不如重关设险,卫山海,以卫京师”。于是,辽东经略王在晋就以“抚虏、堵隘”作为守御山海关的疏报方略。 山海关城上的明代铁炮 五月,辽东经略王在晋提出山海关门守御方略。他认为关门形势是:山海关南为海,虏如舍骑乘舟,乘风破浪,瞬息可达;北为角山,设有逶迤边墙,峰峦高于墙垣,如敌人据高扼险,成凭高搏击之势,山海关便不能守;中为关城,欢喜岭紧抱关门,岭高于城,斗城如锅底,由上击下,则无守地。王在晋既无远略、又无胆识,既无兵略

80、、又无智慧。他主张在山海关外,再筑边城、兴修重城。 其一,再筑边城。从芝麻湾(止锚湾)或八里铺起,再筑一边墙,约长30余里,北绕山,南至海,把关外一片石、角山及欢喜岭等包罗在内。使之关外有关,墙外有墙,以4万人守卫,成为关门捍蔽。用人夫数万,花纹银百万。疏上,谕旨:“封疆事重,还悉心筹画,以计万全。”王在晋的三朝辽事实录对“圣旨”的记载,却为“着该部议行”。以上两者,颇有出入。事实上王在晋的这条奏疏,既未谕准,也未实施。王在晋见“再筑边城”之议不能实现,又提出“兴筑重城”之议。 其二,兴修重城。王在晋疏请在山海关城外八里,即地名八里铺的地方,新修筑一座重城,就是在山海关外距城八里之处再修建一座

81、城,用以护卫山海关城。他在题关门形势疏中道:“画地筑墙,建台结寨,造营房,设公馆,分兵列燧,守望相助。”这项巨大工程,估算用银93万两。他并提出兴筑八里铺重城,可以“钟箎(ch)不惊,宸居永奠”,就是庙社安宁,江山永固,因此辽事“最急莫尚于此”!天启帝谕准,先发帑金20万两。第二部分奏告首辅(2) 其时,山海关完全暴露在后金军事进攻面前。所以,山海关之门,系天下安危。明朝抵御后金,保卫京师,其当务之最急,在于守山海关。王在晋上任之后,对于辽东形势,估计过于悲观。他认为:第一,已经失去的土地,不能够再恢复。第二,关城以外土地,不必加以防卫。第三,要保卫京师,必先保山海关。然而,如何防守山海关?在

82、明朝官员中发生了一场大的争论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消极防御,就是在山海关外八里处的八里铺筑城,增设重关,驻军4万,紧缩保守,以关守关;另一种是积极防御,就是在山海关外200里处的宁远,重筑坚城,驻兵固守,向外开拓,以进守关。 王在晋的山海关外八里铺筑重城之议,是一个只图苟安、无所作为的消极防御方略。他筑重城的主张,遭到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主事沈棨(q)、赞画孙元化等人的反对,王在晋不听。袁崇焕同王在晋相反,力主积极防御,坚守关外,屏障关内,营筑宁远,以图大举。他虽深受王在晋倚重,被题为宁前兵备佥事;但他以关外八里筑重城为非策,极力陈谏。因人微言轻,而不被采纳。袁崇焕想方没法,先后两次直接将意见报告

83、给首辅即宰相叶向高。叶向高看到袁崇焕的报告后,不能肯定哪种意见正确。大学士管兵部事孙承宗自请行边,亲赴山海关实地考察,然后再定大计。叶向高很赞成,天启帝也大喜,特加孙承宗太子太保,赐蟒玉、银币,以示隆礼。六月十五日,孙承宗受命后,前往山海关巡视。 孙承宗像 孙承宗(15631638年),字稚绳,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人,相貌奇伟,声音洪亮,喜欢谈兵,晓畅边事。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殿试,孙承宗得中第一甲第二名榜眼。天启皇帝即位后,充任日讲官(皇帝老师)。明失陷广宁后,孙承宗为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时孙承宗受命往山海关巡视。六月二十六日,孙承宗由兵部主事鹿善继等陪同,抵山海关。孙承宗巡

84、察边关形势,并就关城防御问题,同辽东经略王在晋进行了辩论。明史孙承宗传记载这场辩论如下: 孙承宗问:新城建成后,是调旧城4万军队驻守吗? 王在晋答:不,要另设新兵。 孙承宗问:旧城外为新城,旧城外的品坑地雷为敌人设,还是为自己设?新城如守不住,4万新兵怎么办? 王在晋答:将在山上建三个寨,以待溃卒! 孙承宗问:兵未溃而筑寨以待之,不是教他们溃败吗? 孙承宗说:“今不为恢复计,画关而守,将尽撤藩篱,日鬨()堂奥,畿东其有宁宇乎!” 王在晋虽然无言以对,却坚持修筑重城的主张。孙承宗出示袁崇焕给朝廷的奏疏,王在晋“始丧失色”。孙承宗对他“推心告语,凡七昼夜”。王在晋坚持己见,终不悔悟。 孙承宗督师辽

85、东撰写的车阵扣答合编 孙承宗召集将吏讨论防守山海关的策略。监军阎鸣泰主守觉华岛(今辽宁省兴城市菊花岛乡),佥事袁崇焕主守宁远卫(今辽宁省兴城市)。王在晋都反对。旧监司邢慎言、张应吾等因兵败而逃遁在山海关,都随声附和王在晋的意见。孙承宗以事关重大,意见分歧,没有立即做出决断,便带着袁崇焕等人,策骑出关,察看形势。王在晋哭求孙承宗不要冒险出关,怕出意外。孙承宗重任在身,还是坚持前往关外巡视。时山海关至宁远之间的五座重要城堡中前所、前屯卫、中后所、中右所和宁远卫,满目凄凉,腥膻扑人。 孙承宗在又启叶首揆书中言:“门生苦令抚官,初移之中前为四十里,再移之前屯为七十里,又再移至中后为百里,又再移之宁远为

86、二百里。”后孙承宗巡视关外形势,略谓:失辽左,必不能守榆关;失觉华、宁远,必不能守辽左。其疏陈守关大略言: 盖前屯备而关城安,宁远备而前屯益安。倘不以此计,而以一步不出关为守关,遂以安插辽人为强迎,遂以经营宁远为冒险。夫无辽土何以护辽城,舍辽人谁与守辽土,无宁前何所置辽人,不修筑何以有宁前?而修筑之事不一劳,何以贻永逸而维万世之安! 第二部分奏告首辅(3) 孙承宗等到中前所,满目所见,一片凄凉,城内仅存两间破屋,井臼依然,潸然泪下。他登上城楼,向东北眺望,遥见宁远形势,“天设重关,以护神京”;又见宁远东南,而“觉华孤峙海中,与宁远如左右腋,可厄敌之用”。他看中宁远是山海关的天然“重关”,认为宁

87、远与觉华“必不可不守”。他支持袁崇焕筑守宁远的意见,希望王在晋能赞成袁崇焕的建议,但王在晋“终不应”,就是不同意。孙承宗知王在晋意不可夺,只能回京,别图良策。 孙承宗回京后,上奏疏。他主张重筑宁远城与守卫觉华岛,使宁远城与觉华岛,互为犄角,彼此应援。即便没有战事,也可以收复200里疆土。孙承宗认为:不破庸人之论,辽事终不可为!几天后,他趁给天启帝侍讲的机会,面奏王在晋不足任。他并奏王在晋“笔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天启帝命免去王在晋辽东经略,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八里铺修筑重城之议,随王在晋去职而作罢。同年八月,王在晋既去职,孙承宗自请督师,获允。天启帝赐孙承宗尚方剑;孙启行时,阁臣送出崇

88、文门外。孙承宗抵关,重用袁崇焕,整饬辽西边务。 王在晋在山海关任职半年,毫无作为,兵未合营,将未束伍,议墙议城,化为泡影。王在晋一走,山海关外防务,落在孙承宗及其部下袁崇焕等的肩上。孙承宗与袁崇焕主守山海关外的兵略,建成一道坚固的关(山海关)宁(远)锦(州)防线,成为后金骑兵不可逾越的障碍。 孙承宗、袁崇焕守宁护关、筑城固御、相机进取、徐图恢复的大计,得到朝廷的旨准。天启三年即天命八年(1623年)九月,袁崇焕在孙承宗的督导与支持下,同满桂开始营筑宁远城。这是袁崇焕领军守城的开始。 第二部分营筑宁远(1) 天启二年(1622年)八月,孙承宗以原官督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莱诸处军务。经他推荐

89、,阎鸣泰被任命为辽东巡抚。九月初二日,孙承宗到山海关正式“视事”,调整指挥系统,命将任职:以总兵官江应诏定兵制、监军袁崇焕修营房、总兵官李秉诚练火器、广宁道万有孚主采木、司务孙元化筑炮台、游击祖大寿驻觉华岛并负责粮饷与器械。孙承宗一到任,就把防务部署得井然有序。时辽东巡抚阎鸣泰主张守关内,与承宗意见相左。朝廷以张凤翼代阎鸣泰为辽东巡抚。孙承宗坚持守关外,于天启三年即天命八年(1623年)九月初八日,出山海关东巡,达于宁远以东。他奏报道:“若失辽左,必不能守榆关;失觉华、宁远,必不能守辽左。”孙承宗的战略意图是,山海关外以宁远为重点,将沿线原有各城都恢复起来,派驻军队,层层设防。因而把山海关至宁

90、远200里之间,镇堡收为内镇,建成关宁防线。对于山海关的防御,具有战略意义的是,孙承宗与袁崇焕布置了一条把山海关宁远联结成一体的关宁防线。 全辽志之“宁远卫境图” 天启三年即天命八年(1623年)春,袁崇焕受孙承宗命,往抚蒙古喀喇沁部。先是,明失广宁后,宁远以西五城七十二堡尽为喀喇沁诸部占据。明军前哨不出关外八里铺。袁崇焕亲抚喀喇沁诸部,收复自八里铺至宁远200里;又拊循军民,整治边备,成绩卓著。秋,孙承宗从袁崇焕议,排除巡抚张凤翼、佥事万有孚等力阻,决计戍守宁远。 宁远位于山海关外200里,居辽西走廊中部,在锦州与山海关之间,扼辽西走廊咽喉之地,三面环山,东临大海。它“内拱岩关,南临大海,居

91、表里之间,屹为形胜”。宁远城背山面海,居山海要冲,扼边关锁钥。城外山海之间有一条通道,北达沈阳,南通榆关。宁远城迤东有首山,以其形似“人首”而得名。首山与螺峰山(窟窿山)相对,两山之间仅有百米宽的通道。海中有觉华岛(今菊花岛),可设舟师,囤贮粮秣。 明初宁远属广宁前屯、中屯二卫地。宣德三年(1428年),置宁远卫;五年(1430年),始修卫城。内城周长六里八步,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宽二丈,周长七里八步。呈方形,有四门东为春和、南为迎辉、西为永宁、北为威远。外城周长经测遗址为4319米。其城门四前屯卫中前所瓮城旧影 东为安远、南为永清、西为迎恩、北为大定。景泰中指挥韩斌重修。嘉靖四十三年(15

92、64年)副使陈绛再修。时额定城内驻军1250余名。在明朝前期,辽西军政重点为广宁;明朝后期失陷沈阳、辽阳、广宁,宁远处于关宁防线的先锋。后金攻破广宁后,山海关成为明朝阻挡后金进军的关门,宁远的战略地位尤为凸显。但此期明朝战略家们没有认识到宁远的重要战略地位。随着明朝与后金的形势变化,其重要地位才开始为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们所认识。袁崇焕首先发现宁远的战略价值,展现出其卓越的军事谋略。 孙承宗采纳袁崇焕议守御宁远,命游击祖大寿兴工营筑,袁崇焕与满桂驻守。但祖大寿臆度朝廷不能远守,便草率从事,工程颇为疏薄,仅筑十分之一。袁崇焕手订规制,亲自督责,军民合力,营筑宁远。明史袁崇焕传记载: 崇焕乃定规制

93、: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尺。大寿与参将高见、贺谦分督之。明年迄工,遂为关外重镇。桂,良将,而崇焕勤职,誓与城存亡;又善抚,将士乐为尽力。由是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 宁远城于天启四年即天命九年(1624年)完工,成为关外一座重镇。明朝关宁防线的后劲为山海关,前锋则为宁远城。孙承宗支持袁崇焕营筑宁远城,并部署防御兵力,标志着关宁防线的初建。后在构建关宁防线过程中,袁崇焕雷雳风行,纪律严肃,发现一名校官虚报兵宁远(今辽宁兴城)古城墙登城马道 额,吞没粮饷,脾气发作,越权将其杀了。孙承宗大怒,袁崇焕叩头谢罪。 孙承宗、袁崇焕等为构筑关宁防线,采取诸多措施:一是修筑城堡,二

94、是驻扎军队,三是召回辽人,四是垦荒屯田,五是贸易货物,六是抚绥蒙古。中前所兵民已近5000人,前屯军民有6万余人,中后所兵民不下万余人。宁远兵民达5万余。总计已恢复五城十三堡,垦田5000余顷,兵民已达10余万。宁远经过袁崇焕亲率军民经营,由原先“城中郭外,一望丘墟”,极度荒凉凋敝;变为“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土”。宁远成为明朝抵御后金南犯的关外重镇。明朝调集秦、晋、川、湖、齐、梁、燕、赵等军兵驻扎山海关,到天启五年即天命十年(1625年),已达官兵117086人,马59500匹。关外形势,顿为改观。关宁防线,初步建成。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与崇德帝皇太极,始终没能打破关宁防线。就是这道关

95、宁防线,不仅保卫山海关免受攻击,而且在此后20年间,基本上稳定了辽西走廊的局势。袁崇焕在孙承宗支持下,为建立关宁防线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在“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战略思想下,天启四年即天命九年(1624年)九月,孙承宗派总兵马世龙“偕巡抚喻安性及袁崇焕东巡广宁”,水陆马步军12000人,历十三山,经右屯,又由水路抵三岔河,以都司杨朝文探盖州。袁崇焕等东巡三州、两河,相度形势,察访虚实,训练士卒,增长胆气,实为熊廷弼雪夜巡边后的又一壮举。袁崇焕偕诸将游海岛诗曰: 战守逶迤不自由,偏因胜地重深愁。 荣华我已知庄梦,忠愤人将谓杞忧。 边衅久开终是定,室戈方操几时休。 片云孤

96、月应肠断,椿树凋零又一秋。第二部分营筑宁远(2) 金庸先生认为:偕诸将游海岛一诗,不说率诸将而说偕诸将,不说巡海岛而说游海岛,颇有儒将的雅量高致。诗中抒发袁崇焕的见识:边事的纷争总能平定,但朝廷中的斗争不知几时能休。 孙承宗督师以来,为建关宁防线,定军制,建营垒,备火器,治军储,缮甲仗,筑炮台,买马匹,采木石,练骑卒,汰逃将,“层层布置,节节安排,边亭有相望之旌旗,岛屿有相连之舸舰,分合俱备,水陆兼施”。由是,辽东形势,为之一变。不久,袁崇焕晋升为兵备副使,又被吏部列为预储(后备)巡抚。 孙文正公年谱记载关宁前后变化云:“往还绝塞,道旁多敌骑足迹。士卒皆恐,宿寨儿山,藉草而卧。风雨饥饿,与从行

97、士共之。凡战守之具,自关门渐移前屯,自前屯渐移宁远。袁崇焕领三参将,经营宁远。而公令马世龙等三大将,更番练兵于二百里内外。简阅宁前以西,可屯之田五千余顷,官屯其米。身督将吏分买牛、种,治耕具。诸部将轮防边堡,以护屯。辽人出关者又十余万。车牛属途,轮蹄相续,城堡辐辏,如承平时。行采青之法,不复仰给于关东,省度支巨万。因煤以铸钱,因海以煮盐,因舟以贸易货物,而军需广矣。” 天启五年即天命十年(1625年)夏,孙承宗与袁崇焕计议,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各城,修缮城郭,派军驻守。自宁远向前,推进200里,宁远则成为“内地”。宁远至山海关200里,宁远至锦州又200里,共为400里,

98、形成了以宁远为中心的宁锦防御体系。三朝野纪记载:“自承宗出镇,关门息警,中朝宴然,不复以边事为虑矣。”正当孙承宗与袁崇焕组建宁(远)锦(州)防线、进图恢复大计之际,朝中政局,发生变化,阉党势力,甚为猖獗。 明朝高层内部的党争,直接牵系着辽东的军事形势。魏忠贤自窃夺权柄之后,贬斥东林,控制阁部,提督东厂,广布特务,恣意拷掠,刀锯忠良,祸及封疆,败坏辽事。客、魏擅权,内结宫闱以图自固,外纳朝臣而施淫威。天启帝则成了他们的傀儡。他们恐妃嫔申白其罪孽,矫旨赐泰昌帝选侍赵氏自尽,幽禁并谮(zn)杀怀有身孕的天启帝裕妃张氏,设计堕皇后张氏胎,又杀冯嫔、禁成妃,以及谋害宫嫔冯贵人等,将天启帝妃嫔女侍尽为控制

99、,以擅权柄,残害东林。他们为使“内外大权,一归忠贤”,安插率先附己的顾秉谦和魏广微等入阁,又将东林党的阁臣、六部尚书和卿贰以及科、道次第罢黜。天启四年即天命九年(1624年)六月,正当孙承宗、袁崇焕营筑宁远、日复辽土的时候,副都御史杨涟劾魏忠贤罪疏奏上。阉党凶焰更嚣,中官聚围首辅叶向高府第。后逐吏部尚书赵南星等。东林党首辅叶向高、次辅韩爌(kun或hun)等先后罢去,阉党顾秉谦、魏广微柄政。魏忠贤夺取了朝廷内外大权。 魏忠贤专权后,因孙承宗功高权重,德劭资深,声誉满朝野,欲使其附己,令刘应坤等申明意图,嘱送金银。孙承宗刚直不阿,拒之不纳。魏忠贤见孙承宗不附己,对他加以衔恨。孙承宗嫉恶如仇,杨涟

100、疏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孙承宗诗赞其“大心杨副宪,抗志万言书”。御史李应昇奏疏弹劾阉竖,魏忠贤恚其与孙承宗同党。十一月,魏忠贤尽逐左副都御史杨涟、吏部尚书赵南星、左都御史高攀龙、左佥都御史左光斗等。孙承宗正西巡蓟、昌,欲抗疏阉党,请以“贺圣寿”入朝,面奏机宜,疏论魏忠贤罪端。魏广微得报,奔告魏忠贤:“承宗拥兵数万,将清君侧,兵部侍郎李邦华为内主,公立齑(j)粉矣!”魏忠贤惶惧,到熹宗前,绕御床哭。天启帝为之心动,命内阁拟旨。次辅顾秉谦奋笔书曰:“无旨离信地,非祖宗法,违者不宥(yu)!”午夜,开大明门,召兵部尚书入,命以三道飞骑,阻止孙承宗入觐。又矫旨命守九门宦官:“承宗若至齐化门,反接以入!”

101、孙承宗抵通州后,闻命而返。孙承宗在高阳集中记载请入觐不果时写道:“要人欲并杀予,曰杨、左辈将以谋清君侧。” 孙承宗返回之后,天启五年即天命十年(1625年)五月,高第为兵部尚书,阉党控制枢部。七月,魏忠贤诬杀杨涟、左光斗等于狱。时东林“累累相接,骈首就诛”。正值魏忠贤要借机削夺孙承宗兵权时,八月发生马世龙柳河之败。 马世龙,宁夏人,由世职举武会试,历游击、副总兵。世龙貌伟,承宗奇其人,荐充总兵官。承宗出镇,又荐世龙为山海总兵。世龙感恩承宗知遇,颇为效力,与承宗定计出守关外诸城。天启四年即天命九年(1624年),马世龙偕巡抚喻安性及袁崇焕东巡广宁,又与袁崇焕、王世钦航海抵盖州海滨,相度形势,扬帆

102、而还。其时,孙承宗统士马10余万,用将校数百人。马世龙自信势强,遣师轻袭,兵败柳河:总兵马世龙遣前锋副将鲁之甲、参将李承先,率小股军队,从娘娘宫渡口过河,夜袭后金耀州(今辽宁省营口县岳州村),败于柳河,鲁、李战殁,死士400人,丢马670匹,弃甲600余副。言官交章劾奏,抨劾马世龙,并及孙承宗,参劾章疏,达数十道。圣旨严厉切责,令其戴罪图功。承宗气急,连上二疏,进行自辩,并请罢官。魏忠贤拟由阉党高第代孙承宗。高第性情懦弱,不敢接受,“叩头乞免”,忠贤不听。十月,孙承宗以患病为由上疏告假获准而去。孙离职前,袁崇焕深感“边事不可为”,见承宗时,痛哭流涕。明以兵部尚书高第代孙承宗为辽东经略。孙承宗罢

103、去,阉党分子兵部尚书高第代为经略,辽东形势,急剧逆转。 明廷不信贤臣、廉臣、名臣、能臣孙承宗,而信任佞臣、懦臣、庸臣、昏臣高第,这就给天命汗努尔哈赤进攻宁远提供了机会。天命汗努尔哈赤探知明朝经略易人,便准备亲率大军,西渡辽河,进攻宁远。第二部分宁远大捷(1) 当时形势:后金军大兵压境,明军主力部队撤入山海关内。袁崇焕前有劲敌,后无援军,独守宁远孤城。 大事件:宁远之战。 主要人物:袁崇焕;努尔哈赤。 结局:努尔哈赤兵败撤军。 影响:使明朝军民重新树立了战胜后金军的信心。 袁崇焕: 主要事迹:指挥宁远之战。 主要活动区域:宁远。 遗迹、文物:宁远城。 宁远大捷明朝失去辽河以东土地之后,后金与明朝

104、继续在辽西进行军事争局:第一局是广宁之战,第二局是宁远之战,第三局是宁锦之战,第四局是大凌河之战,第五局是松锦之战,第六局是山海关之战。其中山海关之战发生于顺治朝,主要是同李自成争战。宁远之战是明朝自有辽事以来,明军对后金军的第一个大胜仗,明人称之为“宁远大捷”。但是,宁远战前,形势对袁崇焕极为不利。袁崇焕是在后金兵锋强盛、宁远孤城无援的态势下,取得“宁远大捷”的。 7独卧孤城 袁崇焕修建宁远城完工不久,后金发动对宁远的进攻。袁崇焕顶住辽东经略高第的巨大压力,独守孤城宁远,进行保卫血战。 兴城鼓楼(北侧)高第以兵部尚书经略蓟镇、辽东,驻山海关。高第,字登之,滦州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

105、士,天启三年(1623年)任兵部侍郎,四年致仕。他宦业不显,素不知兵,胆怯无能,以谄附阉党得受封疆重任。高第曾力扼孙承宗守关外以捍关内、先固守以图恢复的积极防御方略。他到达山海关之后,借柳河兵败为由,下檄山海总兵马世龙,令弃关外城堡,尽撤关外戍兵。经略高第的守关方略是:枢辅抚镇,“各率重兵驻关,共图防守之策”。就是弃守关外疆土,退保山海关。高第采取的是不谋进取、只图守关的消极防御策略。 先是,孙承宗和袁崇焕等督率军民,在关外辛勤经营四年,缮城修堡,造炮制械,设营练兵,拓地开屯,劳绩显著,大见成效。据明史孙承宗传记载: 承宗在关四年,前后修复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立车营十二、水营五、火营

106、二、前锋后劲营八,造甲胄、器械、弓矢、炮石、渠答、卤楯之具合数百万,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岁入十五万(石)。 全辽志之“广宁前屯卫境图”孙承宗虽身为大学士、天启帝师、辽东经略,且功绩显著,但因为得罪魏忠贤,微有疏失,而遭到阉党排挤,便借病辞职回乡。他的辽东经略职务,由高第替代。然而,高第同孙承宗相左,色厉内荏,畏敌如虎,折辱将士,撤防弃地。他命尽撤锦州、右屯、大凌河、宁前诸城守军,将器械、枪炮、弹药、粮料移到关内,放弃关外土地400里。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为辽东明军的前锋要塞,如仓皇撤防,使已兴工修筑的城堡弃毁,布置戍守的兵卒撤退,安顿垦耕的辽民重迁,收复200里的封疆丢失。 一些官员对

107、高第的盲目撤退不满,纷纷上书抗争。管锦右粮屯通判金启倧呈照:“锦、右、大凌三城,皆前锋要地。倘收兵退,既安之民庶复罹()播迁,已得之封疆再沦没,关内外堪几次退守耶?”袁崇焕力争:兵不可撤,城不可弃,民不可移,田不可荒。他引据金启倧的呈照,向辽东经略高第具揭道: 兵法有进无退,锦、右一带,既安设兵将,藏卸粮料,部署厅官,安有不守而撤之?万万无是理。脱一动移,示敌以弱,非但东奴,即西虏亦轻中国。前柳河之失,皆缘若辈贪功,自为送死。乃因此而撤城堡、动居民,锦、右摇动,宁、前震惊,关门失障,非本道之所敢任者矣。 第二部分宁远大捷(2) 袁崇焕在揭言中坚信: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屹立,死守不移,且守且

108、前,恢复可必”。就是说坚决防守,边守边进,已失土地,必定恢复。 经略高第凭藉御“赐尚方剑、坐蟒、玉带”的势焰,又有阉党作后台,不但执意要撤锦州、右屯、大凌河三城,而且传檄撤宁(远)前(屯)路防备。宁前道袁崇焕决心身卧宁远,保卫孤城,他斩钉截铁地表示: 宁前道当与宁、前为存亡!如撤宁、前兵,宁前道必不入,独卧孤城,以当虏耳! 袁崇焕只是一个“宁前道”的小官,朝中没有后台,居然敢于违抗兵部尚书、蓟辽经略高第的旨意,实属大胆,难能可贵! 高第无可奈何,只撤锦州、右屯、大凌河及松山、杏山、塔山守具,尽驱屯兵、屯民入关,抛弃粮谷10余万石。这次不战而退,闹得军心不振,民怨沸腾,背乡离井,死亡塞路,哭声震

109、野。 宁前道袁崇焕既得不到兵部尚书、蓟辽经略高第的支持,又失去其座师大学士韩爌和师长大学士孙承宗的奥援,在关外城堡撤防、兵民入关的极为不利情势下,率领一万余名官兵孤守宁远,以抵御后金军的进犯。 天命汗努尔哈赤在占领广宁后的四年间,做了一件大事,就是迁都沈阳。天启五年即天命十年(1625年),努尔哈赤将都城由辽阳迁到沈阳。后金都城的西移,表明努尔哈赤要进一步巩固在辽沈地区的统治,进而对明朝做出更大的举动。但是,天命汗虽派兵攻夺旅顺,并未大举进攻明朝。这固然因天命汗忙于清人绘盛京宫阙图 巩固其对辽沈地区的治理整顿内部,移民运粮,训练军队,发展生产,施行社会改革,镇压汉民反抗。同时,更由于孙承宗、袁

110、崇焕等防务工作井然有序,无懈可击,没有太大把握,不敢轻举妄动。因此,努尔哈赤蛰伏不动,等待时机。善于待机而动的努尔哈赤,曾值熊廷弼下台之机,夺占沈、辽;这次又得到孙承宗罢去、高第撤军向关内、宁远孤守的哨报,决定兵锋直指宁远城。正处于事业顶峰的天命汗努尔哈赤,向一位疆场新手、文弱书生、孤城无援、年轻气盛的宁前道袁崇焕,要发动一场倾国之师的军事进攻。 后金军要大举渡河的军情被明军探得。天启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初六日,经略高第奏报:“奴贼希觊右屯粮食,约于正月十五前后渡河。”果然,后金大军渡辽河,向西扑来。此后,初十日,努尔哈赤从十方堡出边,前至广宁附近地方打围。十二日,回到沈阳。努尔

111、哈赤当即分付各牛录并降将,每官预备牛车30辆、爬犁30张,每人要靰鞡3双,还要各炒米3斗。就是要官兵预备牛车、爬犁、鞋子、干粮等。他做好准备,便率师出征。 正月十四日,天命汗努尔哈赤亲率诸王大臣,统领6万大军,号称20万,往攻宁远。十七日,西渡辽河。八旗军布满辽西平原,清官书称其前后络绎,首尾莫测,旌旗如潮,剑戟似林。八旗劲旅,雄伟壮观,军容强盛,扑向宁远。 后金兵渡辽河,警报驰传明朝,举国汹汹,人心惶惶。兵部尚书王永光“集廷臣议战守,无善策”。明经略高第和总兵杨麒,闻警丧胆,计无所出,龟缩山海关,拥兵不救。道臣刘诏等要统兵2000出关应援,高第令已发出的兵马撤回;李卑援兵蜷缩在满洲实录太祖率

112、兵攻宁远图 中后所,李平胡的援兵不满700人,又退到中前所。所以在宁远紧急关头,“关门援兵,并无一至”。袁崇焕既后无援军,又前临强敌:八旗军连陷右屯、大凌河、锦州、小凌河、松山、杏山、塔山、连山等八座城堡。原驻守军都早已撤到关内,后金兵如入无人之境,未遇抵抗,直奔宁远。 袁崇焕驻守孤城宁远,城中士卒不满2万人。但城中兵民,“死中求生,必生无死”,誓与城共存亡。他面临紧急态势,上奏疏,表决心:“本道身在前冲,奋其智力,自料可以当奴。”他采纳诸将的议请,做了如下守城准备: 第一,制定兵略,凭城固守。宁远战前,彼己态势,强弱悬殊。袁崇焕前临强敌,后无援兵,西翼蒙古不力,东翼朝鲜无助,关外辽西,宁远孤

113、城,只有扬长避短,凭坚城以固守。他尝言:“守为正著,战为奇著,款为旁著。以实不以虚,以渐不以骤。”他汲取抚(顺)、清(河)、开(原)、铁(岭)、沈(阳)、辽(阳)、西(平)、广(宁)失守的惨痛教训,不出城外野战,决意凭城坚守,拚死固守。敌诱不出城,敌激不出战。袁崇焕守卫宁远的要略是:孤守、死守、固守。第二部分宁远大捷(3) 第二,激励士气,画地分守。袁崇焕偕总兵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守备何可纲纲,明史何可纲传、明史庄烈帝纪、明史丘禾嘉传、明史刘光祚传、明史马世龙传均作“纲”;明史袁崇焕传作“刚”。,通判金启倧等,集将士誓死守御宁远。他“刺血为书,激以忠义,为之下拜,将士咸请效死”。

114、又部署官兵,分城防守,画定责任:总兵满桂守东面,副将左辅守西面,参将祖大寿守南面,副总兵朱梅守北面;满桂提督全城,分将画守,相互援应。袁崇焕则坐镇于城中鼓楼,统率全局,督军固守。 第三,修台护铳(chn),布设大炮。袁崇焕在宁远城上,实施“以台护铳,以铳护城,以城护民”的部署。他在宁远城设置红夷大炮(红衣大炮)即西洋大炮。红夷大炮为葡萄牙制造的早期加农炮,具有炮身长、管壁厚、射程远、威力大的特点,是击杀密集骑兵的强力火炮。先是从澳门先后购进红夷大炮4门、又购进26门,共30门,其中留都城18门、炸毁1门、解往山海11门。敌兵逼临,袁崇焕采用茅元仪、王喇嘛等建议,将西洋大炮11门入城,制作炮车,

115、挽设城上,备足弹药,训练炮手。由在京营中受过葡萄牙人训练的孙元化、彭簪古等官员,培训炮手,加以使用。这11门西洋大炮架设在宁远城上,成为袁崇焕凭城用炮退敌的最新式的强大武器。 宁远城(今兴城)东门 第四,坚壁清野,严防奸细。袁崇焕令尽焚城外房舍、积刍,转移城厢商民入城,转运粮料藏觉华岛。又以同知程维楧率员稽查奸细,“纵街民搜奸细,片时而尽”;派诸生巡守街巷路口。在宁远城中,没有“叛夷”,也没有奸细。先是,在辽东的诸城抚顺、清河、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广宁,都是由于“内应外合”才失陷的。而“宁远独无夺门之叛民,内应之奸细”。 第五,兵民联防,送食运弹。袁崇焕令通判金启倧按城四隅,编派民夫,供给

116、守城将士饮食。又派卫官裴国珍带领城内商民,运矢石,送弹药。在宁远城的防卫过程中,袁崇焕能军民一体,相互合作,同命运,共生死,整个宁远军民同心同力,共同守卫宁远城、抗御后金进犯。 第六,整肃军纪,以静待动。袁崇焕严明军纪,派官员巡视全城,命对官兵乱自行动和城上兵下城者即杀。官兵上下,一心守城,“以必一之法,则心无不一,此则崇焕励将士死守之法。其所以完城者,亦在此”。他又从后金细作处,获取谍报。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偃旗息鼓,以静待敌。 第七,重金赏勇,鼓励士气。他一向重视对官兵的奖赏,特别在战况紧急之时,命取库银11100余两,放在城上。袁崇焕宣布:官兵有能中敌与不避艰险者,即时赏银一锭,奖励勇敢退

117、敌者。 第八,防止逃兵,预先布置。他下令前屯守将赵率教、山海关守将杨麒,凡是宁远有兵将逃向前屯、山海关,抓住斩首,以肃军纪。当时,山海关由辽东经略高第镇守,山海关总兵杨麒也是不归他管。他的职权本来只能管到宁远和前屯。军情紧急,他就越权。 袁崇焕在紧张而有序地防御宁远,天命汗则在驱骑急驰而整肃地奔向宁远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第三部分宁远告捷(1) 努尔哈赤统率八旗军西渡辽河之后,长驱直前,指向四虚无援的孤城宁远。 正月二十二日,袁崇焕守城部署刚刚就绪。他与几个幕僚至鼓楼,同朝鲜使臣翻译韩瑗等谈古论今,镇静如常。他先令兵民“偃旗息鼓待之,城中若无人”,静待后金兵近城池。 二十三日,八旗军穿过宁远城东

118、五里处的首山与螺峰山(窟窿山)之间隘口,兵薄宁远城郊。努尔哈赤命离城五里,横截山海大路,安营布阵,并在城北扎设统帅大营。努尔哈赤在发起攻城之前,释放被虏汉人回宁远城,传汗旨,劝投降;但遭到袁崇焕的严辞拒绝。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 放捉获汉人,入宁远往告:“吾以二十万兵攻此城,破之必矣!尔众官若降,即封以高爵。”宁远道袁崇焕答曰:“汗何故遽加兵耶?宁、锦二城,乃汗所弃之地,吾恢复之,义当死守,岂有降理!乃谓来兵二十万,虚也,吾已知十三万,岂其以尔为寡乎!” 袁崇焕断然拒绝努尔哈赤诱降之后,命家人罗立等向城北后金军大营,施放西洋大炮,“遂一炮歼虏数百”。后金军不敢留此驻营,将大营移到城西。努尔哈赤

119、见袁崇焕既拒不投明军铁头盔 降,又发炮轰击大营,命准备战具,次日再攻城。 二十四日。后金兵推楯车,运钩梯,步骑蜂拥进攻,万矢齐射城上。在城堞上,箭镞如雨注,悬牌似猬皮。明军凭坚城护卫,既不怕城下骑兵猛冲,又能够躲避箭矢射击。后金集中兵力,攻打城西南角。左辅领兵坚守,祖大寿率军应援。明军用矢石、铁铳和西洋大炮下击。后金兵死伤累累,又移攻南城。后金军在城门角两台间火力薄弱处凿城。守城军“则门角两台,攒对横击”。明军以城护炮,以炮卫城。都司佥书彭簪古指挥东、北二面大炮,罗立指挥西、南二面大炮,“从城上击,周而不停,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后金兵顶着炮火,用楯车撞城;冒着严寒,用大斧凿城。明军发矢镞,

120、掷礌石,飞火球,投药罐;后金兵前仆明军作战时使用的石雷后继,冒死不退,前锋挖凿冻土城,凿开高二丈余的大洞三四处,宁远城受到严重威胁。袁崇焕在严重危急关头,身先士卒,不幸负伤,“自裂战袍,裹左伤处,战益力;将卒愧,厉奋争先,相翼蔽城”。在城危之时,袁崇焕命官兵用芦花、棉被装裹火药,号“万人敌”;又以“缚柴烧油,并搀火药,用铁绳系下烧之”;并选50名健丁缒下,用棉花火药等物烧杀挖城墙的后金兵勇士“火星所及,无不糜烂”。据明方塘报记载:“贼遂凿城高二丈余者三四处,于是火毬(qi)、火把争乱发下,更以铁索垂火烧之,牌始焚,穴城之人始毙,贼稍却。而金通判手放大炮,竟以此殒。城下贼尸堆积。”这一天,后金军

121、攻城,自清晨至深夜,尸积城下,几乎陷城。 二十五日。后金兵再倾力攻城。城上施放炮火,“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后金兵惧怕利炮,畏葸(x)不前,“其酋长持刀驱兵,仅至城下而返”。后金兵士一面抢走城下尸体,运到城西门外砖窑焚化;一面继续攻城。但攻不能克,乃下令收兵。后金军两日攻城,共折游击二员、备御二员、兵五百,攻具焚弃,丧失殆尽。努尔哈赤被迫停止攻城,退到西南侧离城五里的龙宫寺扎营。 二十六日,后金兵继续围城,明兵不断发射西洋大炮轰击。努尔哈赤无计可施,便改变进攻策略,命武讷格率军履冰渡海,进攻明军储存粮料基地觉华岛(见后文)。 袁崇焕刚击退后金军进攻,派景松和马有功,将他们从城上系下,疾驰山海

122、关,报告经略高第战况。高第派人急驰奏报朝廷:“奴贼攻宁远,炮毙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众贼抬去,放声大哭。分兵一枝,攻觉华岛,焚掠粮货。” 宁远之役,后金某重要人物为明炮弹击伤。各书记载略异,现在征引如下: 明天启年间购自澳门、葡萄牙制造的红夷大炮。 明蓟辽经略高第奏报:“奴贼攻宁远,炮毙一大头目,用红布包裹,众贼抬去。” 张岱在石匮书后集中记载:“炮过处,打死北骑无算,并及黄龙幕,伤一裨王。北骑谓出兵不利,以皮革裹尸,号哭奔去。”第三部分宁远告捷(2) 朝鲜李星龄在春坡堂日月录中载述宁远之役,现抄录于后:“我国译官韩瑗,随使命入朝。适见崇焕,崇焕悦之,请借于使臣,带入其镇,瑗目见其战。军事节制

123、,虽不可知,而军中甚静。崇焕与数三幕僚,相与闲谈而已。及贼报至,崇焕轿到敌楼,又与瑗等论古谈文,略无忧色。俄顷放一炮,声动天地,瑗怕不能举头。崇焕笑曰:贼至矣!乃开窗,俯见贼兵,满野而进,城中了无人声。是夜,贼入外城,盖崇焕预空外城,以为诱入之地矣。贼因并力攻城,又放大炮,城上一时举火,明烛天地,矢石俱下。战方酣,自城中每于堞间,推出木柜子,甚大且长,半在堞内,半出城外,中实伏甲士,立于柜上,俯下矢石。如是层屡次,自城上投枯草油物及棉花,堞堞无数。须臾,地炮大发,自城外遍内外,土石俱扬,火光中见胡人,俱人马腾空,乱堕者无数,贼大挫而退。翌朝,见贼拥聚于大野一边,状若一叶。崇焕即送一使,备物谢曰

124、:老将横行天下久矣,日见败于小子,岂其数耶!奴儿哈赤先已重伤,及是具礼物及名马回谢,请借再战之期,因懑恚(mnhu)而毙云。” 宁远之役,就总体而言,就战术而论,历史的结论是:努尔哈赤兵败宁远。明朝与后金的宁远之战,以明朝的胜利和后金的失败而结束。明朝由“宁远被围,举国汹汹”,到闻报宁远捷音,京师士庶,空巷相庆。宁远大捷是明朝从抚顺失陷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是自“辽左铁佛郎机子铳 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的一个大胜仗;也是“遏十余万之强虏,振八九年之积颓”的一个大胜仗。明天启帝旨称:“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因之,宁远与宁远大捷,对于明朝有着特殊的地位与意义:宁远,为山海

125、之藩篱,关京师之安危,系天下之存亡。与明相反,努尔哈赤原议师略宁远城,夺取山海关,不料败在袁崇焕手下。时袁崇焕43岁,初历战阵;努尔哈赤已68岁,久戎沙场。努尔哈赤在宁远遭到用兵44年来最严重的惨败。宁远之战明军获得大捷,兵部尚书王永光向皇帝盛赞袁崇焕的功绩言: 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乃知中国有人矣!盖缘道臣袁崇焕平日之恩威有以慑之维之也!不然,何宁远独无夺门之叛民、内应之奸细乎?本官智勇兼全,宜优其职级,一切关外事权,悉以委之。 宁远之战对于天命大汗、军事统帅努尔哈赤而言,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指挥失败。清太祖武皇帝实录记载努尔哈赤宁远之败时说: 帝自二十五岁征伐以来,战无不胜,

126、攻无不克,惟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忿恨而回。 天命汗努尔哈赤虽在宁远城下失败,却将骑兵进攻的打击点,由宁远城移向觉华岛。觉华岛成为宁远之战的分战场。 觉华岛具有重要的价值。 觉华岛(今菊花岛)远眺 第一,位置冲要。觉华岛悬于辽西海湾中,距岸18里,离宁远30里,居东西海陆中逵,扼辽西水陆两津。觉华岛早在唐代,已为开发,港口著名,其北边海港,称为靺鞨口,已为岛上要港,出入海岛咽喉。明朝军用粮料,储之海岛,觉华岛成为明军的一个囤积粮料的基地。孙承宗既经营宁远城之筑城与戍守,又经营觉华岛之囤粮与舟师。 第二,囤积粮料。芝麻湾(止锚湾)、笔架山、觉华岛为明军辽西海上囤积粮料的重要基地。明广宁失陷后,御守

127、重在宁远城,粮储则重在觉华岛。觉华岛有一主岛和三小岛今称磨盘岛、张山岛、阎山岛,共135平方公里,其中主岛125平方公里。主岛“呈两头宽,中间狭,不规则的葫芦状,孤悬海中”。这座囤粮城,依据踏勘,简述如下:“觉华岛明囤粮城,今存遗址,清晰可见。城呈矩形,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250米,墙高约10米、底宽约6米。北墙设一门,通城外港口,是为粮料、器械运输之通道;南墙设二门,与龙脖相通,便于岛上往来;东、西墙无门,利于防守。城中有粮囤、料堆及守城官兵营房遗迹,还有一条纵贯南北的排水沟。” 第三,设置水师。明朝于觉华岛,在广宁失陷前,“独金冠之水兵运艘在”。孙承宗出关前,即令龙、武两营,分哨觉华

128、岛的防卫。不久以国宁督发水兵,在觉华岛守卫。明觉华岛的水师,仍由游击金冠统领。其作用:一是守卫岛上的粮料、器械;二是配合陆师进图恢复辽东失地;三是策应宁远之城守正如文献记载:“以筑八里者筑宁远之要害,更以守八里之四万当宁远之冲,与觉华岛相犄角。而寇窥城,则岛上之兵,旁出三岔,烧其浮桥,而绕其后,以横击之。”第三部分宁远告捷(3) 由上,觉华岛成为明辽军与后金军的必据必争之地。觉华岛激战的爆发,是在天命汗努尔哈赤兵败宁远之后,而衍化成的一场残酷的争战。 努尔哈赤一向刚毅自恃,屡战屡胜,难以忍受宁远兵折之耻,誓以洗雪宁远兵败之辱。他决心以攻泄忿,以焚消恨,以胜掩败,以戮震威。 正月二十五日夜,后金

129、一面派军队彻夜攻城,一面将主力转移到城西南五里龙宫寺一带扎营满洲实录武讷格败觉华岛兵 。其目的:一则是龙宫寺距觉华岛最近,便于登岛;二则是龙宫寺囤储粮料,佯装劫粮。此计确实迷惑了明军,高第塘报可以为证:“今奴贼见在西南上离城五里龙官(宫)寺一带扎营,约有五万余骑。讫近岛海岸,冰俱凿开,达贼不能过海。” 时值隆冬,海面冰封,从岸边履冰,可直达岛上。姚抚民等守军,为加强防御,沿岛凿开一道长达15里的冰濠,以阻挡后金骑兵的突入。然而,天气严寒,冰濠凿开,穿而复合。姚抚民等率领官兵,“日夜穿冰,兵皆堕指”。 二十六日,后金一面派少部分兵力继续攻打宁远城;一面命大部分骑兵突然进攻觉华岛。后金军由骁将武讷

130、格率领蒙古骑兵及满洲骑兵,约数万人,由冰上驰攻觉华岛。明军凿冰15里为濠,列阵以车楯卫之。辰时,武讷格统领的后金骑兵,分列12队,武纳格居中,扑向位于岛“龙头”上的囤粮城。岛上明军,“凿冰寒苦,既无盔甲、兵械,又系水手,不能耐战,且以寡不敌众”;不料大雪纷飞,冰濠重新冻合。后金骑兵,履冰驰进,从靺鞨口登岸,攻入囤粮城北门,猛烈厮杀,冲进城中。后金骑兵驰突乱斫(zhu),岛上水兵阵脚遂乱。后金军火焚城中囤积粮料,浓烟蔽岛,火光冲天。旋即转攻东山,万骑驰冲;巳时,并攻西山,一路涌杀。后金军的驰突攻杀,受到明守岛官兵的拼死抵抗:“且岛中诸将,金冠先死,而姚与贤等皆力战而死。视前此奔溃逃窜之夫,尚有生

131、气。金冠之子,会武举金士麒,以迎父丧出关。闻警赴岛,遣其弟奉木主以西,而率义男三百余人力战,三百人无生者。其忠孝全矣!” 觉华岛争战的结局是明军覆没而后金军全胜。此战,明军损失惨重。经略高第塘报:觉华岛“四营尽溃,都司王锡斧、季士登、吴国勋、姚与贤,艟总王朝臣、张士奇、吴惟进及前、左、后营艟百总俱已阵亡”。总督王之臣查报:“觉华兵将俱死以殉。粮料八万二千余及营房、民舍俱被焚。”同知程维楧报:“虏骑既至,逢人立碎,可怜七八千之将卒,七八千之商民,无一不颠越靡烂者。王鳌,新到之将,骨碎身分;金冠,既死之榇,俱经剖割。囤积粮料,实已尽焚。”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载:“我军夺濠口入,击之,遂败其兵,尽斩之。

132、又有二营兵,立岛中山巅。我军冲入,败其兵,亦尽歼之。焚其船二千余;并所积粮刍,高与屋等者千余所。”总之,觉华岛上明军7000余名和商民7000余丁口都被后金军杀戮;粮料8万余石和船2000余艘都被后金军焚烧;主岛作为明朝关外的后勤基地也被后金军摧毁。同时,后金军也付出代价,明统计其死亡官兵为269名。袁崇焕作了祭觉华岛阵亡兵将文,文曰: 慨自战守乖方,屡失疆土。天子赫然震怒,调南北水陆舟师。谓尔乘船如马,遂调之来,为进取也。据尔等间关远至,岂不欲灭此朝食,一帆而金、复归,再帆而黄龙扫哉!奈未尽其用而敌即来。冱(h)寒之月,冰结舟胶。窘尔之所长,乌得不及于难。说者谓谋之不臧,不臧固不臧矣,然排山

133、倒海之势,以十八万而临数千之水卒,即臧可奈何?而尔等计无复之,愤然以死,略无芥蒂。视当年之弃曳倒奔者加一等也。人之罪,至死而免;人之品,至死而定。今将略尔罪而嘉乃忠。请命于天子,谅为之恤,所以不没汝等者,良有在也。 吁嗟!巨浪茫茫,空山寂寂,皆汝等忠灵之所洒荡也。望故乡以何日,即转劫而无期,苒苒游魂,何不相结为厉,歼仇泄愤?在生之志,藉死以伸,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尔其勉之!不腆之奠,涕与俱之。尚飨! 上述祭文,声泪俱下,感动天地,激愤人心。“苒苒游魂,何不相结为厉,歼仇泄愤?在生之志,藉死以伸,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生死同忾,虽死犹生,歼灭仇敌,伸报积愤! 明朝与后金的宁远之战,明军在

134、主战场宁远城获胜,而在分战场觉华岛失利,但总的说来胜利是主要的,所以明朝称这场胜仗为“宁远大捷”。 宁远之战,明朝之所以大捷,后金之所以大败,其原因诸多方面而又错综复杂。 在政治方面,后金进攻宁远的战争,已由统一女真各部、反抗民族压迫的正义战争,变成为掠夺土地人民、争夺统治权力的不义战争,因而遭到辽东汉民的强烈反对。尤其是努尔哈赤对辽沈地区汉民的错误政策,引起后金与明朝两方面辖区汉民的不满和恐惧,从而促使宁远军民拚死抵御后金军的进犯。人心向背是袁崇焕获胜与努尔哈赤失败的一个基本因素。 在军事方面,三年之间,后金兵没有大的野战,额真怠惰,兵无斗志,器械不利;忙于整顿内务,未作军事准备。明朝袁崇焕

135、却在积极备战,修筑坚城,整械备炮,训练士马组成关宁防线。后金打了一场最为兵家所忌的无准备之仗。第三部分宁远告捷(4) 在策略方面,以往后金向明进行攻坚战,在坚城深堑之前,炮火矢石之下,多以诱敌出城、铁骑驰突,或以智取力攻、里应外合而获胜。明军于沈阳和辽阳两城的失陷,都是犯了上述两个同样的错误。这次袁崇焕坚壁清野、撄城固守,又“纵街民、搜奸细”。在宁远城里,“无夺门之叛民,内应之奸细”。努尔哈赤以劳赴逸,以主为客,以骑攻城,以箭制炮,引诱而明军不出城,派谍而城中不内应。后金军以短击长,终至败北。 在思想方面,后金军居于优势,努尔哈赤却思想僵化,骄傲轻敌;明军处于劣势,袁崇焕却群策群力,小心谨慎。

136、后金刘学成在奏陈中分析道:“汗自取广宁以来,马步之兵,三年未战,主将怠惰,军无战心,车梯、藤牌朽坏,器械不利。汗视取宁远甚易,故天使汗劳苦。”努尔哈赤犯了骄帅必败的错误。明军则正如天启皇帝谕旨所言:“袁崇焕血书誓众,将士协心,运筹师中,调度有法,满桂等捍卫孤城,矢心奋勇”,故能“首挫凶锋”。明军官兵同心,上下一致,众志成城,夺得胜利。 在指挥方面,天命汗在宁远的对手已然不是庸拙无能的统帅杨镐,也不是纸上谈兵的经略袁应泰,更不是浪言求宠的巡抚王化贞,而是杰出的将领袁崇焕。袁崇焕在宁远之役中,“委任专,事权一”。但这不是经略高第委任的,而是袁崇焕拚死争得的。在宁远之战中,袁崇焕撄城固守,凭城用炮,

137、调度得体,指挥有方,确实胜过老谋深算的后金军统帅努尔哈赤一筹。 在武器方面,明军已然使用最新式的武器红夷大炮,而八旗兵照旧袭用弓箭刀戈。后金兵的进攻,被袁崇焕凭坚城、用洋炮所击败。在两军争战中,人的因素固然重要,武器的因素也很重要。在一定条件下,武器成为两军决战胜负的关键因素。袁崇焕说:“虏利野战,惟有凭坚城以用大炮一著。”宁远获捷,使红夷火炮声名大噪。明廷封一门红夷大炮为红夷大炮 “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 当然,上述诸因素中任何孤立的一项,不是后金宁远之败的必然因素。天命汗努尔哈赤的悲剧在于,他对上述条件的整合及其变化,尤其是对明军的指挥与武器这两个重要因素的变化,没有起码的认识,结果以

138、己之短击彼之长,铸下了历史性的错误。 可以说,明军之所以获得宁远大捷,以上六项因素,都是相当重要,但最关键的因素有两条指挥正确与武器先进。这个先进武器就是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是中国军事史上出现的最新武器,也是明军装备中的最新因素。明军首次在宁远之战中使用红夷大炮,并获得成功。明军宁远之战的胜利,是袁崇焕凭坚城、用洋炮的胜利。这里有两个因素:一是用红夷大炮,二是使城炮结合。通过宁远之战,袁崇焕认识到红夷大炮的重要价值。他说:“辽左之坏,虽人心不固,亦缘失有形之险,无以固人心。兵不利野战,祗有凭坚城用大炮一策。”他从抚顺、清河、开原、铁岭、沈阳、辽阳、西平、广宁诸城失陷中认识到:旷野厮杀,明军所短

139、;凭城用炮,明军所长。所以,“凭坚城、用大炮”是明军以长击短、克敌制胜的法宝。应当说,徐光启、孙元化等人提出“以城护炮、以炮卫城”的战术思想,而袁崇焕将这一战术思想应用于作战实践,并取得完全的成功。由是袁崇焕形成“凭坚城、用大炮”的守城战术。 相反,天命汗努尔哈赤的悲剧在于,根本没有认识到宁远运用新式武器红夷大炮,也没有认识到袁崇焕“凭坚城、用大炮”的守城战术。后金军队毫无顾忌,蜂拥攻城,遭到城上红夷大炮轰击,死伤惨重。后金在军事上犯了以己之短、攻彼之长的错误。后金军的长处是平原野战,铁骑驰突,弓马取胜。朝鲜人李民寏(wn)在建州闻见录中论述道:后金“铁骑奔驰,冲突蹂躏,无不溃败”。这个论述抓

140、住了后金战术的要害。然而,努尔哈赤没有认识到明军战术武器和战术思想的重大变化,继续使用旧的武器和旧的战术。出乎天命汗努尔哈赤意料之外,铁骑冲到城下,遇上红夷大炮,遭到轰击,溃败而退。明兵坚守城池,施用大炮,改变了守城战术,以对付后金骑兵。努尔哈赤却没有看到这个新的变化,仍用旧的武器、旧的战术,进攻宁远,吃了大亏,兵败城下,死伤惨重。 宁远大捷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政治上对官心、军心与民心有非常巨大的振奋作用,打破后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军事上使刚建立的关宁防线初步经受住了考验。它证明明军坚守城池,使用大炮,城炮结合,依靠坚城屏障,发挥洋炮威力,是阻止后金军强大攻势的有效手段。明朝方面所使用的武

141、器与战术的改变,已经带有近代战争的特点,它反映了军事技术和战术的新的进步。 总之,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的主要原因是两句话、八个字:指挥正确,武器先进。袁崇焕运用正确指挥和先进武器这两大法宝,后又夺取了宁锦大捷。 当年三月初九日,明廷升袁崇焕为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山海等处,简称辽东巡抚;并铸巡抚辽东、山海等处提督军务官防。四月初五日,辽东巡抚袁崇焕上谢守城有功赏赐疏。 袁崇焕虽取得宁远大捷,但还要进行迎接新挑战的准备。一场宁锦大战,又在酝酿之中。 第三部分宁锦大捷 当时形势:袁崇焕重建关宁锦防线,积极备战;努尔哈赤逝世,皇太极即位,佯与明朝议和,实则征抚蒙古、朝鲜,以集中力量对付明朝。 大事件:

142、宁锦之战。 主要人物:袁崇焕;皇太极。 结局:皇太极兵败撤军。 影响:使关宁锦防线经受战火考验,得到朝廷认可,加以修固。 袁崇焕: 主要事迹:指挥宁锦之战。 主要活动区域:关、宁、锦地区。 遗迹、文物:锦州城遗迹。 宁锦大捷宁锦之战是皇太极继位后指挥的第一场大战,也是明清辽西争局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局。这是袁崇焕指挥的对后金第二场大战,取得胜利。明人称之为“宁锦大捷”。第三部分吊丧修城(1) 袁崇焕取得宁远大捷后,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派人到沈阳为努尔哈赤吊丧,兼贺皇太清太祖努尔哈赤福陵图 极继位,并进行“议和”活动;第二件是修建坚城,建设关(山海)宁(远)锦(州)防线。 皇太极像 天命汗努尔

143、哈赤在宁远城下,遭到失败。这是他起兵44年以来,在军事上第一次重大的失败。还有一说,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被西洋大炮击伤。同年七月,努尔哈赤到清河汤泉疗养。八月十一日,天命汗努尔哈赤病重返回途中,死于离沈阳40里的叆鸡堡。后金经过四大贝勒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等会议,决定由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继承汗位。明年改年号为天聪。努尔哈赤发丧后,葬于沈阳福陵,又称沈阳东陵。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的汗位交接,出现一些小的摩擦,没有发生大的震荡。大妃阿巴亥的殉葬,是这场政治摩擦的一曲悲歌。后金八旗贵族集团仍然团聚力量,共同对付大明皇朝。 袁崇焕得到努尔哈赤死讯后,立即奏报朝廷。并经请准

144、,派遣人员,前往沈阳,进行吊丧,兼贺新汗皇太极继位;同时打探后金内部的虚实。这是明朝官员第一次正式到后金都城进行政治活动。皇太极派官接待袁崇焕的来使,又派使臣前往宁远。明朝与后金,使节往来,书信传递,这在明朝与后金关系史上,打破隔绝,实属首次。袁崇焕同后金“议和”,想了解后金的实情,又想拖住后金而修城备战,建立关(山海关)、宁(宁远)、锦(州)军事防线。皇太极同明朝“议和”,想巩固新汗的地位,又想拖住明朝而乘机出兵朝鲜。 明朝获得宁远大捷后,升袁崇焕为辽东巡抚,仍驻宁远。辽东巡抚袁崇焕集中力量,争取时间,建立关宁锦防线。 皇太极致袁崇焕书 明军建立的关宁锦防线,是一个复杂的辽西军事防御系统。先

145、是,明朝在辽东陆路设镇、路、卫、所、堡防御体系。明朝辽东都司共设有两个镇,辽河以东为辽阳镇,辽河以西为广宁镇。明失陷辽阳镇和广宁镇之后,其陆路防御体系被后金军打破。明朝为阻遏后金军南犯,需在关外辽西走廊建立一道从山海关、经宁远、到锦州的防御系统,这就是关宁锦防线。关宁锦防线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从山海关到宁远,约200里;北段,从宁远经松山、锦州至大凌河,也约200里。关宁锦防线是以山海关为后盾总枢、宁远为中坚关城、锦州为先锋要塞,诸城堡台成为联防据点的串珠式防线。早在宁远之战以前,当时的明辽东经略高第主动撤离锦州、右屯、大凌河、小凌河、松山、杏山、塔山、连山等城堡,使得关宁锦防线的北段即宁远到

146、锦州的防线未能巩固,且遭破坏。幸赖袁崇焕坚守宁远,取得宁远大捷,保住了关宁锦防线南段的关宁防线。袁崇焕在取得宁远大捷后,奏报旨准,集中力量,建立关宁锦防线的北段宁远到锦州的防线,防御后金进攻。 明军重建关宁锦防线,始于天启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四月。关宁锦防线,南北两段,为抢时间,加紧用工,分别进行。先修建其南段即山海关到宁远的关宁防线。以辽东巡抚袁崇焕在同月疏陈战守布置大局中,奏报修缮山海四城榆关、前屯、中后、中右为始。此四城为关宁锦防线的南段,分作两期整修。第一期,为同年四月至七月中,刚缮修之城,被豪雨冲毁:“淫雨为灾,山海关内外,城垣倒塌,兵马压伤。宁远、前屯、中后等城修筑者,既

147、成复坏。”于是又进行第二期修缮,自雨季过后至同年末,山海四城,缮筑完工。 关宁锦防线北段即宁锦防线,在宁远之战前,或被后撤的明辽军所自毁,或被败退的后金军所焚毁。关宁锦防线北段四城宁远、中左、锦州、大凌河,自同年九月进行酝酿,袁崇焕奏报此事言:“适内臣刘应坤、纪用至宁远,遂与镇臣赵率教四人,并马历锦(州)、右(屯)、义(州)、广(宁)而东。其诸城堡向臣经灰烬之余,尚见颓垣剩栋,今止白骨累累,残冢依稀而已。”锦州、右屯、义州、广宁等地,残垣一片,白骨蔽野,急需修城,戍兵聚民。自七年正月至五月,即后金军进攻宁远、锦州之前,宁远、锦州两城,修缮基本完工。其他大凌河城、小凌河城等及诸堡城多未修完。在此

148、期间,袁崇焕遣使持书,前往后金议和,以和缓彼,藉机修城。及彼探知,城已缮竣,负山阻海,固若金汤。袁崇焕在修城的同时,又遣将、派军、治械、备粮、屯民,进行备战。经过紧张而有序的部署,重建的关宁锦防线北段宁锦防线基本完成,为宁锦之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关宁锦防线的北段宁锦防线,南起宁远,北至锦州,以宁远为后劲、锦州为中坚、大凌河城为前锋,又以所城、台堡作联络,负山阻海,势踞险要;配以步营、骑营、车营、锋营、劲营、水营诸兵种,置以红夷大炮、诸火炮等守具,备以粮饷、马料、兵械、火药;并屯田聚民,亦屯亦筑,且守且战,相机进取,从而形成沿关外辽西走廊上,纵深400里,以宁远为中坚,榆关为后盾,锦州为前锋,其

149、间中前、前屯、中后、中右、中左、右屯、大凌河、小凌河诸城,形同肩臂,势如联珠,新旧城堡,选将设兵,从而形成一道军事防御体系,遏制后金军南进,保卫辽西,驻防宁远,御守关门,以固京师。第三部分吊丧修城(2) 关宁锦防线的内涵,以宁锦战前为例,略析如下: 第一,指挥。明获宁远大捷后,辽西指挥,发生变动。时魏忠贤窃权,内监势焰嚣张。天启帝以“率循旧制、断在必行”,于天启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三月初四日决定,特命内臣镇守:设立镇守山海关等处太监一员,司礼监秉笔太监、总督忠勇营兼掌御马监印务刘应坤;左右镇守太监二员,乾清宫管事提督、忠勇营御马监太监陶文、纪用;分守中军太监三员,乾清宫打卯牌子、忠勇

150、营中军、御马监太监孙茂霖、武俊、王莅朝,仍俱在山海关驻扎。他们任务虽为清查粮食器械数目、官兵马匹强弱,但奉旨将“声息缓急、进止机宜,务要据实直写密封,不时星驰来奏”。魏忠贤用意在于:内监出镇,收揽兵柄。闻旨,廷议纷纷,人心惶惶,内外百官,纷上驳疏。兵部尚书王永光疏称:“迩者宁远一捷,中外稍稍吐气。当事者且议裁经略、裁总兵,专任袁崇焕,以一事权。而随以六内臣拥聚斗大一关,事权不愈棼(fn)乎?万一袁崇焕瞻回顾望,致误封疆,则此罪崇焕任之乎?内臣任之乎?”又上疏:“此六臣者,与崇焕等为同乎,为异乎?将为同,则无用往也;使为异,则害有不可言者!”袁崇焕也具疏言:“兵,阴谋而诡道也,从来无数人谈兵之理

151、。臣故疏裁总兵,心苦矣。战守之总兵且恐其多,况内臣而六员乎!”其结果是:君命难违,圣旨必遵。袁崇焕抗疏不允,便善处同内监之关系,曾同内臣刘应坤、纪用及总兵赵率教,并马巡历锦州、右屯地带,所见各城,灰烬之余,颓垣剩栋,白骨遍野,残冢依稀,“内臣见所未见,感倍于臣。遂邀镇臣与祝于北镇山神,誓图所以恢复者”。后袁崇焕奏请内监纪用等“移巡阅关外,与袁崇焕料理边事”。袁巡抚同监军太监周旋,得到了他们的一些理解。镇守内监奏报袁崇焕重建的宁锦防线,城势更高,堡垒更固,设备更严,军力更强,“著著皆实,毫无粉饰”。袁崇焕在极力协和与内监关系的同时,还调整同督、将的关系。 明获宁远大捷后,督师王之臣、巡抚袁崇焕、

152、大将满桂之间,先是“同心戮力,共保宁城”;至是产生“廉蔺之隙”。他们或相互参劾,或乞移别镇,或上疏求去,或面和心异。朝廷拟将满桂调离宁远,回任京师。王之臣疏求把满桂留下,调到山海关。但袁不同意,奏请“乞休”。王之臣也疏请“引避”。庙堂谕言:“始因文、武不和,而河东沦于腥膻;继因经、抚不和,而河西鞠为蓁(zhn)莽覆亡之辙,炯然可鉴。”朝廷鉴于督抚生隙、文武不和的教训,决定王之臣加衔回兵部,命袁崇焕兼制调度关门兵马。但是,事过不久,改变主意。朝廷要他们“鉴不和之覆辙,破彼此之藩篱,降志相从,和衷共济”。经过廷议,袁、王留任,但袁管关外防务,王管关内防务,分辖信地,同功同罪。袁崇焕毕竟是个光明磊落

153、的大丈夫,冷静下来后,从大局出发,知道是自己的不对,于是上奏请再用满桂,同意将满桂留任,并愿与之和好。六年(1626年)七月,令满桂为征虏将军、驻山海关、兼管四路。调总兵赵率教由前屯移驻宁远,总兵左辅先代居前屯。 明军辽西诸城官将做出调整,遣将分守。于山海关,由满桂任征虏将军,统兵镇守。于前屯,以其系辽东南路前屯路城,合宁远卫城,而称为宁前路,由总兵赵率教带关内兵马,出壁前屯,以捍关门,并援宁远,后改任左辅镇守前屯。于宁远,袁崇焕在战守布置大局疏中,做出周详而切实的部署,甚至对城上设置西洋炮及司炮官员、对街道牌甲的守兵饮食等都做了安排,并将中右所画入宁远防守汛地,还将觉华岛水师策应做出安排。袁

154、崇焕则驻守宁远,并率总兵满桂(后移镇关门),副总兵王牧民、左辅、刘永昌、朱梅,参将祖大寿,中军何可纲(又作何可刚)等分信协守。于锦州,由太监纪用和总兵赵率教(后移镇于此)镇守。后袁崇焕擢祖大寿为前锋总兵官,“挂征辽前锋将军印,驻锦州”。四月,命原宁夏总兵杜文焕为总兵,调赴宁远。总兵尤世禄驻锦州,总兵侯世禄驻前屯,左辅加总兵衔驻大凌河城;满桂照旧驻关门,节制四镇及燕河、建昌四路,赐尚方剑,以重事权。当后金兵渡辽河的警报传来时,明朝迅即调整各将防地,重新部署兵力:命满桂移镇前屯,原驻此地侯世禄同三屯总兵孙祖寿移驻山海、宣府,黑云龙移驻一片石,蓟辽总督阎鸣泰移镇山海关城。临战前,总兵赵率教尚在锦州负

155、责筑城,责令他与副将左辅、朱梅,监军太监纪用等“婴城固守”。袁崇焕奉命驻宁远,“居中调度,战守兼筹”。这些将领久历战阵,作战勇敢,富有经验。如满桂、赵率教、左辅、祖大寿等都经历宁远血战,立下军功。天启帝称赞“左辅、祖大寿、朱梅俱久在塞垣,将略素著,兵民倚赖”。 以上诸将,所守之城,即为信地,专责其成。战则一城援一城,守则一节顶一节。信守不渝,死生与共。袁崇焕将年迈母亲和妻子从南国接到危地宁远,赵率教也把自己的妻儿迁来居住。他们誓言:“土地破,则家与之俱亡!” 第二,筑城。后金与明朝的战史表明,后金骑兵长于野战,明朝步兵凭藉坚城。袁崇焕总结辽事以来血的教训说:“虏利野战,惟有凭坚城以用大炮一著。

156、”大炮,需要架设在城上;坚城,成为大炮的凭藉。故辽东巡抚袁崇焕将缮筑城垣,作为建立宁锦防线的重要一着。在宁远和宁锦两次战争期间,辽军进行紧张的修城工程。天启六年即天命十一年(1626年)春,在宁远之捷后,袁崇焕即著手修治被战火毁坏的宁远、毁于火灾的中后所及前已毁损的前屯卫、中右所、中前所五座城垣。调用班军,责期完工,有违制者,分别处治。第三部分吊丧修城(3) 修城工程尚未告竣,关内外遭到雨灾:“山海内外,官舍民居,倒塌无算;军马露处,死病相连;中前禾黍,狼藉波涛。前屯、中、后、右复然。粮草三军命脉,皆飘荡如洗。阶苔积滑,灶已产蛙。”淫雨为灾严重,城垣修而复坏,前屯、中前所、中所、后所、右所等都

157、遭受严重水灾。宁远、前屯、中后等城,新葺之垣,遭雨倒塌。同年秋,又调秋班军复行修葺城池。至本年末,山海诸城,未完者完之,覆圮者补之,浚濠筑垣,扼险置器,壁垒一新,固若金汤。 兵部尚书冯嘉会题覆辽东巡抚袁崇焕疏,总结秋季修城工程成绩称:“山海四城,业已鼎新,诚所谓重关累塞矣。”次年春季,进行宁远迤北诸城的修治。时自高第将其尽撤去,宁远外无城障。袁崇焕奏请:“修松山等处扼要城池,以四百里金汤,为千万年屏翰,所用班军四万,缺一不可。”明廷决定调派去年秋班与今年春班,共合4万班军,修缮中左、锦州、大凌河诸城。4万班军,分班筑城,合计工时,按期责成。督令班军,期限一年,“并力修举,通期竣工”。锦州城工刚

158、竣,后金骑兵进围;其他二城,未及完工。 此期三季(秋、冬、春),修治八城。其军事价值,袁崇焕题云: 慨自河西失陷,缩守关门。无论失地示弱,即关门亦控扼山溪耳,何能屯养十三万兵马?虽进而宁前,四城金汤,长二百里,但北负山,南负海,狭不三四十里,屯兵六万、马三万、商民数十万于中,地隘人稠,犹之屯十万兵于山海也。地不广则无以为耕,资生少,具一靠于内地供给。贫瘠而士马不强,且人畜错杂,灾沴(l)易生。故筑锦州、中左、大凌三城,而拓地一百七十里之不可以已也。自中左所以东渐宽,锦州、大凌,南北而东西相方,四城完固,屯兵民于中,且耕且练。贼来我坐而胜,贼不来彼坐而困。此三城之必筑者也。业已移兵民于三城之间,

159、广开屯种。是三城之完不完,天下之安危系之。此三城不得不筑,筑而立刻当完者也。锦州三城若成,有进无退,全辽即在目中。乘彼有事东江,且以款之说缓之。而刻日修筑,令彼掩耳不及。待其警觉,而我险已成。三城成,战守又在关门四百里外,重障万全。 上引题疏,重在阐明:在关宁锦防线,既要缮修南四城,以加强其南段关宁防线;更要缮治北四城,以加强其北段宁锦防线,屯兵屯民,恃城耕练,开疆拓地,凭城御守,战守北推200里,坐操制敌之胜券。 第三,整军。袁崇焕曾任关外监军而掌练兵事,又经历战阵,故熟知辽兵之弊。他在建立关宁锦防线过程中,以辽人守辽土,重建一支辽军。先是熊廷弼认为“辽人必不可用”,用兵应征于外省。经略孙承

160、宗疏议,用辽人以守辽土。孙去职后,袁崇焕坚持“以辽人守辽土”为“聚兵”之计,大力推行,收到实效。他说,自辽事以来,外省调募之兵,皆为市井乌合,御敌不足,鼓噪有余,糜费金钱,不得一用,不能援辽,反而扰辽。他破除以往办法,将外兵撤回,招辽人填充。袁崇焕说:“南兵脆弱,西兵善逃。”袁崇焕奏言:“远求难致之兵,何如近取回乡之众?”袁崇焕对“以辽人守辽土”,从理论上论述,从军事上实证,从舆情上宣传,从行动上落实。他着重对辽军进行了整顿与建设裁冗、选将、编制、治械和备饷等。 于裁冗,袁崇焕疏请撤回调兵,招补辽人。明的辽军,多从关内调募,“兵非贪猾者不应,将非废闲者不就”。袁崇焕奏请以新募辽兵取代部分调兵:

161、“意欲稍破成议,撤回调兵,即招辽人以填之。”兵部议覆:此议“卓识深谋,迥出流辈,且选辽兵实辽伍,养辽人守辽地,智者无以易此”。经朝廷批准,裁汰调募冗兵4000余员,以辽民精壮者补充。客军官疲兵猾,困扰辽军多年,朝廷内外,未得良策。袁崇焕的上述办法,破除旧弊,切实可行。 于选将,袁崇焕先前重血缘关系,疏荐其叔袁玉佩、其亲戚林翔凤等,但此构想,未能实现。时袁崇焕荐选官将,由远选而为近取“将则近取”,就是从在战火中并肩战斗过的军官中选拔。遴选“猷略渊远,著数平实”的赵率教,“辽人复辽,此其首选”的祖大寿,以及不受私馈、韬钤善谋的何可纲等为股肱大将。宁远大战后的五、六月间,袁巡抚疏准营伍调补将领共26

162、员,就是一例。 于编制,整顿关上与关外、南兵与北兵、招募与家丁等编制混乱、互不相属的状况。经过整编,核实为92231员名,其序列:分战兵与守兵战兵为机动作战部队,分为步营、骑营、锋营、劲营、水营,含步兵、骑兵、车兵、水兵等兵种;守兵为戍城守堡部队,按其所戍城堡大小,分为屯守、马援、台烽等不同编制;另有镇军、驿骡、拨马,以警卫、驿传和哨探。辽军整编后,明章程,严法度,分屯束伍,齐肃训练。 于治械,袁崇焕奏称,“关外不苦无兵,只苦无盔甲、器械、马匹”。他奏请添置火炮,整修器械,查盔甲,点守具,辽军武器装备,得到极大改善。第三部分吊丧修城(4) 于备饷,屡疏户部,催运粮饷;并奏准“于关外另设饷司,与

163、关内分收分发”。后锦州被围近月,城内粮食,尚且盈余。 经过整顿的辽军,战有良将,守有精兵,上下协调,彼此呼应,严格训练,整肃纪律,提升了辽军整体的战斗力。 第四,屯田。建立关宁锦防线有两个相关的难题:辽军粮饷难驰解,辽东流民难安置。筹措粮饷,安置流民,以辽土养辽人,以辽人守辽土,办法之一,就是屯田。用兵之道:进则因粮于敌,退则寓兵于农。辽事以来,熊廷弼、孙承宗亦主屯田,但人去而屯废。时宁远战火刚熄,袁崇焕急请银45万两,但不够用。袁崇焕奏请屯田,天启帝以军情急迫,严加防御,“屯田事从容酌议”。粮饷供给不上,战争形势紧迫。袁崇焕再上请屯田疏,极言不屯有“七害”,而屯田有“七利”。疏再上,获旨许。

164、袁崇焕将屯田、御守、争战相结合,使民安、兵强、镇富相联系,从而促进了关宁锦防线的重建及其强固。 第五,抚蒙。漠南蒙古东部诸部,靠近关宁锦防线。明朝对蒙古,注重抚赏,联蒙诸部,对抗后金。抚赏分作关内、关外进行,王象乾管关内,袁崇焕管关外。作为辽东巡抚的袁崇焕,对察哈尔林丹汗与哈喇慎36家,赏酒食,颁额赏,进行笼络,联手蒙古,以“一意防奴”。他对受后金攻逼纷投明边的漠南蒙古内喀尔喀部民,给以安置。他利用矛盾,后金灭叶赫,叶赫贝勒金台石的孙女是林丹汗的苏泰汗后,以此联结他抗金。林丹汗也扬言“助明朝”。他重联合,约察哈尔部林丹汗遣其领兵台吉桑昂寨将10万众东行,并约内喀尔喀“亦西来合营”。他重宣谕,锦

165、州有事即遣人令察哈尔部领赏,贵英恰“率拱兔、乃蛮各家从北入援”。以上举措,力求使“西不与东合”,就是不使西部蒙古同东部后金联合,为巩固关宁锦防线、抗御后金军西犯增强了力量。 明辽东巡抚袁崇焕重建关宁锦防线,以精明之指挥,坚固之城池,勇劲之军旅,有效之屯田,守为正著、战为奇著、款为旁著之战略,凭城用炮、以炮护城之战术关宁锦防线在宁锦激战中,成为坚不可摧的长城。与之同时,皇太极也在加紧备战。 清太宗时所制的“皇帝之宝”宁远鏖战结束之日,便是宁锦激战准备之始。袁崇焕在重建关宁锦防线、准备未来大战之时,皇太极也在进行战争准备。宁远之战是宁锦之战的前因,宁锦之战则是宁远之战的后续。从宁远之战结束,到宁锦

166、之战以前,有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后金发生了四件军政大事:第一件是努尔哈赤病死,皇太极继承汗位。第二件是明朝与后金进行议和活动。明廷的意图是藉议和使臣往来,察探后金内部实情,争取时间,抢修城垣,巩固关宁锦防线;后金的意图则是藉谈判拖延时间,防止明军利用“大丧”北进,东向进攻朝鲜,巩固新汗权位。第三件是征抚右翼漠南蒙古。第四件是用兵左翼朝鲜。努尔哈赤兵败宁远后,皇太极心有余悸,虽未敢轻举,却愤懑胸臆、贪心不死。后金进攻明朝,需做两项准备:剪弱明军两翼征抚蒙古,降服朝鲜。正如袁崇焕所分析:“我欲合西虏而厚其与,彼即攻西虏而伐我之交;我藉鲜为牵,彼即攻鲜而空我之据。”后金征抚蒙古,破坏明

167、朝“抚西虏以拒东夷”策略的实现。后金进攻朝鲜,破坏明朝夹击后金的藩属。天启七年即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初八日,后金天聪汗皇太极命二大贝勒阿敏等统率大军出师朝鲜。二月,阿敏率军过鸭绿江,下义州、占平壤。朝鲜国王李倧逃出王京,避居江华岛。朝鲜国王李倧与后金二大贝勒阿敏订立“兄弟之盟”。天聪汗皇太极此举,一石四鸟:巩固汗权,降服朝鲜,获取粮布,孤立东江解除攻明后顾之忧。 所以,后金与明朝的战争,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时后金发生饥荒,谷一斗银八两,甚至有人食人肉者。皇太极发动战争,让官兵向辽西抢粮食,转移社会矛盾,缓和社会危机。天聪汗皇太极藉新登汗位的英气,凭远征朝鲜得胜的锐气,发动了宁锦之战。 第

168、三部分宁锦大捷(1) 天启七年即天聪元年(1627年)五月初六日,后金天聪汗皇太极,以“明人于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没有议和诚意为藉口,亲率数万军队,谒堂子,出沈阳,举兵向西,进攻宁(远)锦(州)。 袁崇焕得到后金兵过辽河的哨报后,立即部署:满桂移驻前屯,孙祖寿移驻山海关,黑云龙移驻一片石。锦州防务:以副总兵左辅统金国奇为左翼,以副总兵朱梅为右翼,平辽总兵赵率教居中调度,贾胜领奇兵东西策应,镇守太监纪用驻锦州。其他相关事宜,做了相应安排。 皇太极的盔甲 初九日,皇太极率兵至广宁的旧边,命贝勒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岳讬、萨哈廉、豪格率护军精骑为前队,攻城诸将率绵甲军等携云梯、挨牌诸

169、器械为后队,亲自同大贝勒代善、二大贝勒阿敏、三大贝勒莽古尔泰率领大军居中,八旗三队,鱼贯而行。后金军行进,分为前、中、后三队;作战,则列为左、中、右三路。初十日,皇太极至广宁。后金军士捉获明军哨卒,经讯问得知:右屯卫以百人防守,小凌河、大凌河虽修城未竣也有兵驻防,锦州城修缮已毕、马步卒3万人。皇太极命乘夜进军,轻取右屯卫城,直奔大凌河城。 十一日,后金军由纵向的前、中、后三队,调整为横向的左、中、右三路皇太极自率两黄旗和两白旗兵为中路,直趋大凌河城;大贝勒代善、二大贝勒阿敏,贝勒硕讬及总兵官、固山额真等,率两红旗和镶蓝旗兵为右翼,直趋锦州城;三大贝勒莽古尔泰率正蓝旗兵为左翼,直取右屯卫。中路皇

170、太极军逼近大凌河城,时城工未竣,守城兵撤往锦州。左翼莽古尔泰军逼近右屯卫,时城工也未竣,守军逃遁,奔向锦州。后金军轻取大凌河、右屯卫两城后,三路大军,会师锦州,距城一里,四面扎营。 锦州激战后金兵进抵锦州城外,四面扎营布兵,将锦州城严密包围。时明太监纪用、总兵赵率教驻锦州,负责筑城、守城。当后金兵将至时,左辅等人,撤入锦州,凭城固守,准备抵抗。沿边小堡,也都撤兵,归并大城,坚壁清野,合力御敌。 锦州城,即广宁中屯卫城,位于小凌河与哈喇河之间,北依红螺山,南临辽东湾,地处险要,势踞形胜,为明关宁锦防线的前锋要塞。先是,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指挥曹奉修筑。城周围五里一百二十步,高二丈五尺。

171、成化十二年(1476年),都指挥王锴增广南北四十五丈、东西九十五丈。弘治十七年(1504年),参将胡忠、备御管升并城南关,周围六里一十三步,形式若盘,俗称之盘城。池深一丈二尺,宽三丈五尺,周围七里五百七十三步。城门为四:东宁远,南永安,西广顺,北镇北。天启七年(1627年)春,袁崇焕遣官督班军缮竣锦州城。锦州城由内监纪用和总兵赵率教驻守,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为左、右翼,统兵三万,凭城御敌。时“总兵赵率教惩浑河、沈阳之事,不纳溃兵”。后金将收降台堡降卒二千纵还锦州,但赵率教坚拒降卒不许进城。 十二日,纪太监和赵总兵派官到后金军大营,商谈议和。先是,明军对后金来犯,备中有虞。所谓备,就是缮城整军,

172、治械储粮;所谓虞,就是夏季敌军来犯,出乎预料。辽东巡抚袁崇焕在锦州被围九天之前,疏称:“无奈夹河沮洳,夏水方积,未可深入,而夷且聚兵以俟也;水潦既退,禾稼将登,况锦州诸城一筑,又东虏之必争。”即认为后金必定来攻,但约在秋稼登场、水潦退后的秋冬季。后金军突然围城,明朝辽军准备不足。所以,纪太监和赵总兵遣官往皇太极大营议和,拖延时间,以待援兵。 纪用和赵率教派出守备一员、千总一员,缒城而下,到金大营,谈判讲和。皇太极冀望锦州不战而降,轻取胜利,便以礼接待来使。皇太极对锦州来使强硬地表示:“尔欲降则降,欲战则战!”并给纪用、赵率教写了回书,称:“或以城降,或以礼议和。”信带回后,迟不见复。皇太极下令

173、攻城,锦州激战,终于爆发。 明军使用的 四眼铁火铳 同日,中午,开始锦州攻守激战。此战,明总兵赵率教奏报:后金军“分兵两路,抬拽车梯、挨牌,马步轮番,交攻西、北二面。太府纪用同职及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躬披甲胄,亲冒矢石,力督各营将领,并力射打。炮火矢石,交下如雨。自辰至戌,打死夷尸,填塞满道。至亥时,奴兵拖尸,赴班军采办窑,(以)木烧毁,退兵五里,西南下营”。清太宗实录记载:“午刻,攻锦州城西隅。垂克,明三面守城兵来援,火炮、矢石齐下。我军遂退五里而营。遣官调取沈阳兵。”皇太极初战失利,派人到沈阳调兵增援。 是日,后金军攻城不下,受到重大的损失,后退五里结营。城里与城外,议和与兵锋,尔来我往

174、,交替进行。 十三日,凌晨,后金以骑兵围城,环城而行,却不敢靠近城垣。皇太极三次派遣使者到城下说降,都被赵率教拒之城外。赵率教站立城上,对城下的后金使者说:“城可攻,不可说也!”皇太极得报后,传令攻城。后金兵攻城,增加伤亡,别无所获。皇太极再发劝降书,用箭射到城里,连射数封信,城里无反响。第三部分宁锦大捷(2) 和战交替前面已述,后金包围锦州之后,锦州城守太监纪用、总兵赵率教,就派人前往后金军大营进行和谈。皇太极立即回应,遣二位使者还,并带回书信。谈和未果,继之以兵。皇太极围城两日,攻城不下。进攻不利,继之以和。 十五日,皇太极“遣使至明锦州太监纪用处,往返议和者三”。太监纪用亦遣使随往,提出

175、后金派使臣到城中面议。皇太极命绥占、刘兴治往议,但锦州城闭门不纳。 十六日,明太监纪用遣守备一员、千总一员,又到皇太极帐下,言“昨因夜晦,未便开城延入,今日可于日间来议”。皇太极或求和心切,并等待援兵,再遣前二人,随明使臣,回锦州城,但明军仍闭城不纳。且赵率教凭城堞高喊:“汝若退兵,我国自有赏赉!”又令二使臣随同绥占、刘兴治赴皇太极大营。 皇太极令明使者带回书曰:“若尔果勇猛,何不出城决战,乃如野獾入穴,藏匿首尾,狂嗥自得,以为莫能谁何!不知猎人锹镢一加,如探囊中物耳。想尔闻有援兵之信,故出此矜夸之言。夫援兵之来,岂惟尔等知之,我亦闻之矣。我今驻军于此,岂仅为围此一城?正欲俟尔国救援兵众齐集,

176、我可聚而歼之,不烦再举耳!今与尔约,尔出千人,我以十人敌之,我与尔凭轼而观,孰胜孰负,须臾可决。尔若自审力不能支,则当弃城而去,城内人民,我悉纵还,不戮一人;不然,则悉出所有金币、牲畜,饷我军士,我即敛兵以退。” 天聪汗皇太极此书,意在激纪太监和赵总兵,派军出城野战,以决雌雄;打消他们等待援兵解围的希望;进而劝其弃城而去;抑或罄城中财物给后金,还报之以解围撤军。城中纪太监、赵总兵,断然予以拒绝。 同日,明辽东巡抚袁崇焕派人送给纪用、赵率教的书信被后金兵截获,内称“调集水师援兵六七万,将至山海关,蓟州、宣府兵亦至前屯,沙河、中后所兵俱至宁远。各处蒙古兵,已至台楼山”云云。此信,当是袁崇焕的诓骗信

177、,皇太极却信以为真。 十七日,皇太极收缩对锦州城的包围,聚兵于城西二里处结营,以防明朝来援的军兵。 十八日,天聪汗急不可耐,“命系书于矢,射入锦州城中”。皇太极再次劝降。锦州城中的纪太监和赵总兵,对其劝降,不予理睬。 十九日至二十四日,后金军继续围城。 二十五日,后金固山额真博尔晋侍卫、固山额真图尔格副将,率援兵从沈阳来到锦州行营,以增强攻城的兵力。 至二十六日,后金军已围城15日。其间:以军事手段攻城,不克;以政治手段议和,不议;诱其出城野战,不出;布局奇兵打援,不获。时值初暑,后金官兵,暴露荒野,粮料奇缺,人马疲惫士气低落。 二十七日,后金军分兵为两部:一部继续留驻锦州,在锦州城外凿三道濠

178、,加以包围;另一部由皇太极率领官兵数万,往攻宁远。此前,袁崇焕军同皇太极军相遇激战。 出援交锋“锦州危困,势在必援”。这是因为,若锦州失陷,则宁远困危,关门动摇,京师震惊。因而,后金围困锦州,明朝必调援兵。后金也在盘算,集中兵力围攻锦州,明兵必来救援,诱其野战争锋,发挥骑射长技,举歼灭明军。袁崇焕也头脑清醒:不发援兵,锦州危机;如发援兵,“正堕其计”。明军援锦,易中敌计,失恃坚城,恐遭包围。 辽东巡抚袁崇焕既要固守宁远,又要出援锦州。首先是固守宁远,他提出:“坚壁固垒,避锐击惰,相机堵剿。”兵部尚书王之臣批准他的方略,下令“关外四城各当坚壁,断不可越信(地)而远援”。其次是出援解围。因锦州安危

179、,系宁远存亡。兵部认为,“为今之计,急以解围为主,而解围之计,专以责成大帅为主”。天启帝把“援锦之役”责成满桂、尤世禄、祖大寿三将负责,其余坚守信地。但是,总督蓟辽、兵部尚书阎鸣泰题奏:“今天下以榆关为安危,榆关以宁远为安危,宁远又依抚臣为安危,抚臣必不可离宁远一步。而解围之役,宜专责成大帅。”此奏,得旨:“宁抚还在镇,居中调度,以为后劲。”就是说,朝廷为着确保宁远,不允许袁崇焕亲自率领援兵,前往救援;而令满桂、尤世禄、祖大寿等率军一万,驰援锦州。 先是,十六日,明山海总兵满桂率援兵往锦州,过连山,到笊篱(zhol)山,同后金护卫运粮的偏师相遇。清太宗实录记载:“大贝勒莽古尔泰,贝勒济尔哈朗、

180、阿济格、岳讬、萨哈廉、豪格率偏师,往卫塔山运粮”,与明军相遇。后金军由六位贝勒率领,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骑兵。明兵不敢前行,徐缓后退;后金兵则紧跟,谨慎随进。八旗军后续部队赶到,即分作两翼,夹围明军。三朝辽事实录记载:明军在笊篱山被围,“奋勇力战,虏死甚众”。满桂、尤世禄奋勇而前,内外夹攻,拚力冲杀,突破包围。两军交锋,各有死伤。双方互存戒心,战斗很快结束。明援军回到宁远,后金军回到塔山。明军援锦州,有实有虚。后者,袁崇焕计诓皇太极便是一例。同日,清太宗实录记载:后金捕捉宁远信使,截获袁崇焕给纪太监、赵总兵的“密信”。信称:“调集水师援兵六七万,将至山海;蓟州、宣府兵亦至前屯;沙河、中后所兵俱至

181、宁远;各处蒙古兵已至台楼山,我不时进兵”云云。皇太极信以为真,即收缩围锦兵力,聚集于城西,以防明援师。第三部分宁锦大捷(3) 十九日,袁崇焕派出奇兵,进逼扰敌。他说:“且宁远四城,为山海藩篱,若宁远不固,则山海必震,此天下安危所系,故不敢撤四城之守卒而远救,只发奇兵逼之。”袁崇焕设奇兵四支援锦:一是,募死士200人,令其直冲敌营;二是,募川、浙死卒,带铳炮夜惊敌营;三是,令傅以昭率舟师东出而抄敌后;四是,令王喇嘛往谕蒙古贵英恰等从北入援,牵制敌人。以上诸措施,均未见实效。 后金皇太极见诱明援军野战不成,锦州攻城不下,派使劝和不降,便向西移师,攻打宁远城。 盛京皇宫(今沈阳故宫)大清门外的文德坊

182、和武功坊 宁远激战二十七日,早晨,天聪汗皇太极率大贝勒代善、二大贝勒阿敏、三大贝勒莽古尔泰和贝勒济尔哈朗、阿济格、萨哈廉等八旗官兵,往攻宁远。 时宁远城内,辽东巡抚袁崇焕偕内镇太监驻守,督率将士,登陴严防。袁崇焕指挥明军撤进濠内,总兵孙祖寿、副将许定国率军在西面,满桂令副将祖大寿、尤世威等率军在东面,余在四周,分守信地,整备火器,准备迎战。城外,布列车营,前掘深濠,作为屏障,明兵都撤到濠内侧安营。以“副将祖大寿为主帅,统辖各将,分派信地,相机战守”。满桂率援军也在城外助守。宁远城坚、池深、炮精、械利,诚谓“宁城三万五千人,人人精而器器实”。袁崇焕此次固守宁远,除“凭坚城以用大炮”外,还布兵列阵

183、城外,同后金骑兵争锋。他先遣车营都司李春华,率领车营步兵1200人,掘濠以车为营,列火器为守御。 二十八日,黎明,后金兵出现在宁远城北岗,于灰山、窟窿山、首山、连山、南海,分为九营,形成对宁远包围态势。皇太极率诸贝勒巡视阵前,说:“其地逼近城垣,难以尽力纵击,欲稍后退,以观明兵动静。”于是,后金军后撤,退到山岗背侧。他的意图是,引诱明兵趁他们后撤时发起冲锋,使之离开自己的阵地,给后金兵创造驰骑纵击的机会,以便全歼城外明兵,但明兵坚垒不动。 正黄旗、镶黄旗甲胄 正白旗、镶白旗甲胄 正红旗、镶红旗甲胄正蓝旗、镶蓝旗甲胄明辽军与后金军在宁远城,展开激烈的攻守战。袁崇焕列重兵,阵城外,背依城墙,迎击强

184、敌。总兵满桂、副将尤世威和祖大寿等率精锐之师,出城东二里结营,背倚城垣,排列枪炮,士气高涨,严阵待敌。皇太极见满桂军逼近城垣,难以驰骋纵击,便命军队退依山冈,以观察明军动向。天聪汗皇太极欲驰进掩击,贝勒阿济格也欲进战;大贝勒代善、二大贝勒阿敏、三大贝勒莽古尔泰“皆以距城近不可攻,劝上勿进,甚力”。天聪汗皇太极对于三位大贝勒的谏止,怒道: 昔皇考太祖攻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又未克。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 言毕,皇太极亲率贝勒阿济格与诸将、侍卫、护军等,向明军驰疾进击,冲车阵,攻步卒。诸贝勒不及披甲戴胄,仓促而从。明总兵满桂、副将尤世威率军迎战,短兵相接,颇有杀伤。明辽军与后

185、金军两支骑兵,在宁远城外展开激战,矢镞纷飞,马颈相交。明总兵满桂身中数箭,坐骑被创,尤世威的坐骑也被射伤;后金贝勒济尔哈朗、萨哈廉及瓦克达俱受伤。两军士卒,各有死伤。明辽军给后金军以杀伤,后金军予明车营以重创。 明军骑兵战于城下,炮兵则战于城上。袁崇焕亲临城堞指挥,“凭堞大呼”,激励将士,并命从城上以“红夷大炮”、“木龙虎炮”、“灭虏炮”等火器,齐力攻打。参将彭簪古以红夷大炮击碎八旗军营大帐房一座,其他大炮则将“东山坡上奴贼大营打开”。明军车营马步官兵,不畏强敌,安营如堵,且“鳞次前进,相机攻剿”。激战之中,后金兵死于炮火之中,明官兵倒于刀箭之下,横尸城外,尸填濠堑。至午,皇太极以其三员骁将“

186、受伤,退兵,至双树堡驻营”。 从早晨到中午,明兵死战不退,后金军伤亡重大。明太监监军刘应坤奏报称:“打死贼夷,约有数千,尸横满地”。后金档案记载:“瞬间攻破其营阵,而尽杀之。”后金贝勒济尔哈朗、大贝勒代善第三子萨哈廉和第四子瓦克达俱受重伤,游击觉罗拜山、备御巴希等被射死。蒙古正白旗牛录额真博博图等也战死。后金军死伤甚多,尸填濠堑。 宁远比锦州,城池更坚深,兵马更精壮,火炮更猛烈,指挥更高明,尤有袁崇焕坐镇指挥,满桂、祖大寿、尤世威等猛将在城外搏击。后金兵无法靠近城池,甚至没有攻到城下。 经过宁远激战,皇太极亲见袁巡抚麾下炮猛兵勇,八旗官兵伤亡惨重,命令停止进攻,撤退到双树铺。后金将死者尸体,也

187、运到这里焚烧。 二十九日,后金天聪汗皇太极率军撤离宁远,退向锦州。 攻城者,以不克为下;守城者,以全城为上。宁远一战,明军背城而阵,凭城用炮,以车营拒敌,以骑兵野战,打退敌军,终于获胜。辽东巡抚袁崇焕欣喜地奏道: 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尝敢与奴战,合马交锋。今始一刀一枪拚命,不知有夷之凶狠骠悍。职复凭堞大呼,分路进追,诸军忿恨此贼,一战挫之,满镇之力居多。第三部分宁锦大捷(4) 上文的“满镇”,就是总兵满桂。“职”就是辽东巡抚袁崇焕。 宁远城攻守战,皇太极攻城而不克;袁崇焕守城而全城这就是明朝与后金宁远激战的结论。 皇太极攻宁远不克,又转攻锦州。 全城结局二十九日,皇太极率军撤离双树堡。翌日,

188、到锦州城下。 先是二十八日,当后金兵在宁远城下激战之时,锦州的明兵趁后金军主力西进、势单力弱之机,突然大开城门,蜂拥冲杀出来,攻向后金大营,予敌一定杀伤。稍获初胜之后,迅即撤退回城。后锦州战报送到皇太极手里,他感到宁、锦前后、腹背受敌,不得不迅速从宁远撤军。 至是,皇太极回到锦州城外,命官兵向城举炮、鸣角,跃马而前。又令军士大噪三次,才入营。以后数日,后金军继续围困锦州城。白天,以万骑往来,断城出入;夜晚,则遍举薪火,示警干扰。 六月初三日,皇太极见劝降无效,准备向锦州城发起进攻。后金军列八旗梯牌,陈火器攻具,相视四周形势,以备明日激战。 初四日,凌晨,天聪汗皇太极设大营于城东南二里的教场,命

189、数万官兵攻打锦州城南隅,卯刻进兵,辰刻攻城,顶冒挨牌,蜂拥以战。其他三面,列军佯攻,牵制明兵。明军从城上用火炮、火罐与矢石下击,后金军死伤众多。后金兵冒死运车梯,强渡城濠。濠深且宽,不得渡过,拥挤濠外,遭炮轰击,纷纷倒毙,尸积如山。皇太极无视军兵惨死,力督攻城,必欲夺城。至午,后金兵伤亡,更倍于午前。明军凭藉坚城深濠,从城上发射火器,后金兵无法靠近城墙。傍晚,经过一天激战,皇太极见明军凭依高城深堑,施放强大火力,气候炎热,士气低落,攻城不下,遂命撤军回营。 锦州城外激战,后金军的损失,明总兵赵率教疏报:此役后金兵伤亡“不下二三千”。明镇守太监纪用奏报: 初四日,奴贼数万,蜂拥以战。我兵用火炮、

190、火罐与矢石,打死奴贼数千,中伤数千,败回贼营,大放悲声。 清太宗实录记载:“攻锦州城南隅,因城濠深阔,难以骤拔。时值溽暑,天气炎蒸,上悯念士卒,乃引军还。”旧满洲档更少讳饰: 刻有“宽温仁圣皇帝”字样的皇太极信牌 此次攻打时,兵士死亡很多,大军遂还。 由上可见,皇太极撤军的三个因素城濠深、天气热、死伤多,其中“死伤多”是主要原因。 初五日,凌晨,天聪汗皇太极开始从锦州撤军。经小凌河城,拆毁明军工事。初六日,至大凌河城,毁坏城墙,然后东去。皇太极的父汗努尔哈赤在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中曾留下遗训:“至于攻城,当观其势,势可下,则令兵攻之,否则勿攻。倘攻之不拔而回,反辱名矣!”皇太极背负“辱名”之痛,于

191、十二日回到沈阳。 初六日,辽东巡抚袁崇焕上锦州报捷疏言: 仰仗天威,退敌解围,恭纾圣虑事:准总兵官赵率教飞报前事,切照五月十一日,锦州四面被围,大战三次三捷;小战二十五日,无日不战,且克。初四日,敌复益兵攻城,内用西洋巨石炮、火炮、火弹与矢石,损伤城外士卒无算。随至是夜五鼓,撤兵东行。尚在小凌河扎营,留精兵收后。太府纪与职等,发精兵防哨外。是役也,若非仗皇上天威,司礼监庙谟,令内镇纪与职,率同前锋总兵左辅、副总兵朱梅等,扼守锦州要地,安可以出奇制胜!今果解围挫锋,实内镇纪苦心鏖战,阁部秘筹,督、抚、部、道数年鼓舞将士,安能保守六年弃遗之瑕城,一月乌合之兵众,获此奇捷也。为此理合飞报等因到臣。臣看得敌来此一番,乘东江方胜之威,已机上视我宁与锦。孰知皇上中兴之伟烈,师出以律,厂臣帷幄嘉谟,诸臣人人敢死。大小数十战,解围而去。诚数十年未有之武功也! 宁锦大捷,赵率教在锦州、满桂在宁远,英勇作战,立有大功。袁崇焕在报功的奏章中,力称功劳最大的是满桂。可见其大公无私,光明磊落。 宁锦之战,后金军攻城,明辽军坚守,凡二十五日,宁远与锦州,以全城而结局。明人谓之“宁锦大捷”,载入中国战争史册。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