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45971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0.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后训练提升学考过关检验1.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A.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C.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D.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答案:C解析:大气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够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的是臭氧;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2.有关大气各主要成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B.水汽的相变,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C.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D.对流层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答案:B解析:大气中的臭氧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臭氧层存在于平流层中。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水汽的

2、相变,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影响地面和大气温度。3.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正确的是()A.大气中氮含量不断减少B.二氧化碳成为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C.二氧化碳的含量在增加D.臭氧的含量增加答案:C解析:人类活动排放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会导致大气中氮、氧的含量减少,但是二氧化碳不会成为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氟氯烃会破坏臭氧层,使大气中臭氧的含量减少。4.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温度和密度质量和成分大气运动状况大气变化状况A.B.C.D.答案:A解析: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大气的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5.在大气对流层中,平均每上升1 000米,气温降低()

3、A.10 B.6 C.1 D.0.6 答案:B解析:对流层中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米降低0.6 ,则每升高1 000米气温降低6 。6.下列关于对流层厚度的说法,正确的是()赤道地区最厚两极地区最薄厚度无季节变化 夏季厚度大A.B.C.D.答案:C解析:对流层的厚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赤道地区最厚,两极地区最薄;对流层是空气对流运动的结果,对同一地区而言气温高对流层厚度大,气温低对流层厚度小,所以夏季厚度大。7.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答案:A解析:对流层几乎集中了空气中所有的水汽、杂质,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温

4、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8.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存在于()A.平流层B.对流层C.高层大气D.中间层答案:A解析:平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主要是因为在此大气层中存在臭氧层,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大气的温度升高。9.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特点、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电离层“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臭氧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A.B.C.D.答案:D解析:对流层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波;臭氧层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10.飞机适宜在离地面30千米以上的空中飞

5、行,这是因为()A.在高层大气中,温度适宜B.空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气流稳定C.空气湿度小,能见度好D.在高空,视野开阔答案:B解析:距离地面30千米以上为平流层,平流层的大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稳定。11.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C分别代表的大气层是:A,B,C。(2)A层大气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原因是。(3)B层有利于高空飞行,其原因是。该层30千米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原因是。(4)C层中的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5)天气最复杂的是层,原因是什么?答案:(1)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2)降低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

6、热源(3)上热下冷,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水汽、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迅速上升该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而增温(4)电离(5)对流该层上冷下热,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且集中了大气层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易成云致雨。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气温的变化及高度可以判断A为对流层,B为平流层,C为高层大气。第(2)题,对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所以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第(3)题,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导致上热下冷,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高空飞行。第(4)题,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第(5)题,对流层因含有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天气现象

7、复杂多变。选考素养提升1.关于大气的组成成分及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低层到高层的大气成分依次是水汽、干洁空气、尘埃B.对流层由于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使空气对流运动显著C.平流层既对生物有保护作用,又有利于飞机飞行D.高层大气随高度的增加温度降低、密度减小,与人类活动没有关系答案:C解析:地球大气由低到高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等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的空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水汽、固体杂质少,天气晴朗,所以适合高空飞行。在平流层还存在一个臭氧层,臭氧能够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使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线灼伤,对生物有保护作用。2.当今,导致大气成分比例

8、发生变化的人为因素是()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含氟氯烃的制冷设备的大量使用毁林开荒大量抽取地下水A.B.C.D.答案:A解析: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及毁林开荒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含氟氯烃的制冷设备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的臭氧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大气成分比例发生变化。3.300千米以上的高空大气层气温高达1 000 以上,但在其中运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是因为()A.卫星与大气处于静止状态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行,能很好地散热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有限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答案:C解析:虽然300千米以上的高空大气层气温高达1 000 以上,但是由

9、于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热量及与之摩擦产生的热量都很有限,所以不会被烧毁。4.雪灾与大气的逆温现象有关。逆温是指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下列四图中表示近地面逆温现象的是()答案:A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分析可知,近地面大气存在逆温现象的为A、D两项,D项气温分布与大气垂直分层的气温变化规律不符,故选A项。5.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答案:A解析:图中信息显示,该地5时、20时近地面

10、出现逆温现象,大气较稳定。12时、15时近地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无逆温现象。故本题选A项。6.图1表示近地面空气上升到3 000米高度时,理论气温为T。3 000米高空的实际温度为TS。当TST时,近地面空气上升将受阻,即出现了逆温现象。读某市春季气温日变化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1)若TS稳定在-8 ,该城市气温至少要上升到以上时,逆温现象才会结束,这时的时间约为时。(2)一般逆温结束后2小时,近地面对流才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在图示的情况下,仅考虑空气洁净的因素,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以后。答案:(1)108(2)10时解析:TsT时出现逆温现象,则逆温结束的条件是:TsT。然后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思维解答。设城市近地面气温为T,则T=T-0.6 /100 m3 000 m=T-18 ,逆温结束的条件是:TsT-18 ,即-8 10 ,城市近地面气温至少上升到10 以上,逆温才能结束。在图2中的纵坐标找到10 与气温日变化曲线上的交点,再看此交点在横坐标上的位置,可找出时间为8时左右。再依据第(2)题给的条件和第(1)题计算结果,可得出上午体育锻炼的时间宜选在10时以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