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6 ,大小:698KB ,
资源ID:1045601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4560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西201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主要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1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西2015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之主要考点专项训练效果检测题1WORD版含答案.doc

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促进了“民本”思想的产生 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从封建政体向民主政体的转变;依据所学知识,封建时代的政府和家庭相结合,这种“家

2、国一体”的观念在中央形成君主专制政体,在地方容易形成地方势力,割据一方,最后形成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不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个人,则不会形成这种家族地方势力,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争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评价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A中国统一

3、民族的逐渐形成 B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C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 D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西周政治【答案】A解析:东周时期全国性的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形成,封建礼教更未出现,排除B、D项。结合所学,经过西周的长期统治,黄河流域已经形成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的共同体。统一的华夏民族正逐渐形成。再根据题干“(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可以得出,周天子已经成为当时中国精神上的天下共主。这种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国并不需要周王,但是他们也不得不表面上承认周天子的地位,这也是他

4、们能把周天子的名号维持到前256年的原因。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西周政治对后世的影响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2)】26A1R1R2(26分)阅读材料,挖掘古人政治智慧,反思中国近代化历程,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它不是泛泛的所谓社会问题,也不是笼统地民生疾苦问题他们是针对周文疲弊而发。从这个地方讲诸子起源的问题,才是中肯的。” 牟宗三(1)根据材料

5、,“周文疲弊”的涵义是什么?(2分)为什么到春秋的时候会出现“周文疲弊”的问题?(6分)儒家和法家提出了哪些解决“周文疲弊”的主张?(4分)材料二学者姜义华在其论著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古代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文化上高度认同而予以强化的政治大一统文明。结论二:近代史上,中华文明转型的路径,属于“外铄”催化“内生”,“内生”与“外铄”互动型。 摘编自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回答问题:(2)秦朝建立的“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有何特点?(4分)汉朝统治者是如何通过“文化上高度认同”而强化“政

6、治大一统文明”的?(2分)(3)结合19世纪中期的史实,说明结论二的合理性。(8分)(1)从材料看涵义应该指:“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则是指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以及相应的礼乐制度。(2)这一问题应该结合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变动考虑,经济领域的变动会引发政治制度的变化。(3)这是在考查百家争鸣中儒家和法家对统治秩序变动的不同态度,儒家对变动持反对态度,而法家则欢迎这种变化,具体回答所学儒家、法家与此有关的主张即可。【知识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西周政治制度特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答案】解

7、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以及相应的礼乐制度”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变动考虑,经济领域的变动会引发政治制度的变化的角度组织答案;第三小问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思想主张从“儒家礼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战争等。法家强调法治,维护君主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角度组织答案。(2)第一小问从材料“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专制主义(或答中央皇权至上、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集权(或答地方实行郡县制)的角度去概括特点;第二小问依据所学汉代儒家思想演变从罢黜百家

8、,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组织答案。(3)属于论证历史题,依据材料三中“近代史上,中华文明转型的路径,属于“外铄”催化“内生”,“内生”与“外铄”互动型”并结合19世纪晚期中国历史史实,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角度思考作答。参考答案:(1)分封宗法、礼乐制度崩溃。(2分)争霸战争;铁制农具生产力进步;变革变法;地主新阶层出现。(任答三点6分)儒家礼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战争等。法家强调法治,维护君主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各答两点4分)(2)特点:专制主义(或答中央皇权至上、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集权(或答地方实行郡县制)。(4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2分)(3)

9、西方列强入侵,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中国,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任答两点2分)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的开展;早期维新派出现(或答民族企业的诞生),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任答三点6分但要相互对应)【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2)】2下表文献史料,判断它们可以用来辅证那个方面的研究的可能性最大史料出处史料引文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晋襄公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左传宣公十一年“楚子县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吴王发九郡兵伐齐”A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不断的战争 B

10、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郡县行政制度C西周后期宗法制下的分封关系 D当时出现国家统一的政治趋势【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出现【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中“命先茅之县赏胥臣”“楚子县陈”“吴王发九郡兵伐齐”的信息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可能已经出现了郡县制度的雏形,故本题选择B项。A不足以从材料中概括出;C没有体现;D不符合史实。【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材料中史料信息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2)】1有关王权形态发展,王国维曾这样论述:夏商时期的天子与诸侯没有君臣关系,天子只是诸侯的

11、盟主而已;而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天子的地位因此而至尊,由诸侯之长变为其君,并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王国维的上述分析意在说明A夏商是贵族联盟政治,西周是严格的君臣政治B夏商是贵族政治形态,西周则是官僚政治形态C西周的政治制度与国家形态演进强化了王权D西周的专制王权大于夏商时期【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西周政治制度特点【答案】C 解析:西周时期诸侯与天子之间的关系并是不是非常严格,故A错误;西周时期政治属于依靠血缘关系的世袭制,故B错误;“通过宗法礼乐制确定了与诸侯的君臣关系”的信息说明通过宗法制增强王权,故C项正

12、确;西周和商朝没有可比性,故D项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夏商和西周政治制度不同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市五校高三11月联考(201411)】2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史论中说:“(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下列对该段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D“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

13、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宗法制【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划分政治等级;族权与政权合二为一,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容易导致诸侯割据混战。故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周社会政治体制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市五校高三11月联考(201411)】1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的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

14、制的嬗变。在此,“制度的重新构建”指A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 B重新确立以血缘为核心的宗族关系C巩固华夏国家的礼制D 提倡自由平等的观念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宗法制【答案】A 解析:“随着时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氏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指的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分封制不能长久的维持政治关系,结果是诸侯势力增强,威胁中央集权。“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指的是西周的分权、天下共主的国家到秦朝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秦朝与西周政治制度

15、不同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嘉兴一中等五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201412)】4陆游诗纵笔:“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有同学据此认为行省制度开始于宋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较低,不宜采信B宋代行省与元代行省同名异物,没有任何联系C利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可证明行省制度头在宋代D元代吸收了前代地方统治经验【知识点】A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行省制度【答案】D 解析:A项说法错误;古代中央行政机构有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称为三省,王炎为枢密使,官位极高,出使四川,故称行省,B项中与元代行省“没有任何联系”错误;C

16、项错误,题干行省与行省制度不是同一概念,行省制度开始于元朝。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信息解读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分析能力,学生解读材料“行省”概念的同时需结合元朝行省制度进行分析判断。【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浙江省嘉兴一中等五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201412)】3据管子记载:“(齐桓)公曰请问战胜之器。管子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对于“良工”认识无误的是:A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B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C体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 D推动了诸侯的争霸斗争【知识点】A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7、诸侯争霸【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重用天下英雄、使天下的好原料好工匠到来,就有战胜敌人的武器装备了。ABC项俱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有效信息获取能力,在解读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排除相关错误选项即可。【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12月调研考试(201412)】24礼记王制:“山川神祗有不举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君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材料表明西周礼乐制的特点是 A威慑性、实效性 B制度性、强制性C等级性、仪式性 D规范性、持久性【知识点】A1古代中国古

18、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周朝的政治制度【答案】B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提炼材料关键信息“变礼易乐者为不从”、“革制度衣服者为畔”。这体现出西周礼乐制制度性的特点,“不从者君流”、“畔者君讨”又体现出西周礼乐制强制性的特点。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1. “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材料表明A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

19、序的作用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C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D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宗法制【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中“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可知以父兄、宗子治之,可以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而父兄、宗子体现了宗法制的特点,体现了宗法制具有治理家族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A符合题意。【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宗法制对社会统治作用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6以下为青铜文物、文物上的拓片(钟鼎文)

20、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结论错误的是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已达很高水平钟鼎文是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拓片部分内容涉及到西周王朝建立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全部为礼器A.B. C. D. 【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分封制【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和图片中信息,钟鼎文是在西周时期出现,二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商周时期青铜器除了礼器还有酒器等,故错误,本题选择C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周时期青铜器知识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

21、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任嚣任南海郡郡尉统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以上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任嚣的职位由吏部任命,不可以世袭 B郡县制从秦朝开始实行C任嚣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南海郡实际上是任嚣的封地【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答案】C 解析: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或中央任命,且不可世袭,故A, C两项正确。结合题中括号内的注释,可判断C正确。秦的郡守,县令等地方官,官位不世袭,只有俸禄,没有封地,故B、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秦朝郡县制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

22、史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有人说,权力一旦失去了监督就会泛滥成灾。在我国古代官僚机构中,也存在着对官僚的监督。下列官职中最早具备监察职能的是()A太尉 B御史大夫 C锦衣卫D刺史【知识点】A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监察制度【答案】B 解析:太尉掌管军事,锦衣卫是明朝特务机构成员,只有御史大夫和刺史具有监察职能,而御史大夫出现在秦朝,刺史出现于汉武帝时期,故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依据所学可直接答题。【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一位西方

23、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代官僚政治【答案】 A 解析:从题干信息“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以及“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可以看出,该学者强调秦始皇打破了长期以来实行的以血缘世袭或继承官位的模式,废除了依靠血缘关系的世卿世禄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全部

24、由皇帝任免。B项属于经济方面;C项和D项中的“分权”、“军功”等表述均与材料不符,A项正确。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贵族政治和官僚政治的特征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宗法制【答案】

25、D解析:材料反映了宗法制下大宗与小宗的权力分配关系:嫡子中的长子继承王位,嗣为诸侯;庶子人数众多,为凝聚宗族,制定宗法制进行约束。说明宗法制是贵族维系政治联系和政治等级的纽带。D项正确。A项说的是表面的意思;B项本身错误;C项错误,西周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局面。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宗法制的核心思想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411)】1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鼓励臣

26、民建立军功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西周政治制度特点【答案】B 解析:刘邦的话是两层意思:一是限定只有刘姓才能当诸侯王,二是没有刘姓皇帝的批准,非刘姓的人没有大功是不能被封侯的。很显然刘邦此举之目的在于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故本题选择B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分封制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安徽省安庆一中等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411)】7汉高祖刘邦灭异姓王后,大封刘姓诸王,立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明初朱元璋将除太子之外的23个儿子和1个从孙都封为藩王,以“藩屏帝室”。血

27、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A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B有利于中央集权和政权的长期稳定C西周分封制度完备为后世普遍推崇 D分封对象主要为同姓子弟【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分封制【答案】A 解析:材料中“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明初朱元璋将除太子之外的23个儿子和1个从孙都封为藩王,以“藩屏帝室”的信息说明分王子弟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故A项符合题意。B说法不符合分封制特点;C说法不符合事实;D说法明显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分封制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2月月考(201412)】1“先王之

28、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 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 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 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宗法制【答案】D 解析:过嫡长子继承制,明确了家族内部的等级关系,保障了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稳定了统治秩序。故选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

29、生对古代宗法制对社会统治作用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201412)】1王国维认为“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以下选项最符合材料的观点是A周人的大宗、小宗体制B嫡庶制是宗法制产生的根源C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宗法等级D周人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知识点】A1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早期政治制度宗法制【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周人嫡庶之制,本为天子、诸侯继统法而设,”表明先有嫡庶之制,用来解决周天了家族嫡庶

30、之间的权力分配,“复以此制通之大夫以下,则不为君统而为宗统,于是宗法生焉。”表明宗法制产生是由于周人嫡庶之制推广而产生,进一步说明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所以最符合材料的观点是B;A、C、D三项没有体现;故选B。【思路点拨】宗法制是是家族内部根据血缘的亲疏,确立的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是是统治阶级内部根据宗法血缘关系,联合同姓及异姓贵族在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核心内容是规定了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A2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5史学家张岂之认为,一个

31、新的王朝的建设,“必然要体现自己的新”,但“也离不开别人的旧”。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A隋朝的科举制 B元朝的行省制C唐朝的三省制 D明朝的内阁制【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唐朝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秦是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是继承而不是创新;隋创立科举制是创新,没有体现继承;明废除丞相制度是除旧,也不是继承,A、B、D三项错误,唐代三省六部制是在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完善,C项正确。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32、(201411)】14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然中外朝之分,汉初盖未之有,武帝始以严助、主父偃辈入直承明,与参谋议,而其秩尚卑。至昭宣之世,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中者,皆自托为腹心之臣矣。”据此,对“中(内)朝”认识不正确的是A以卑职掌重权 B削弱“三公”职权C重用亲信侍从 D专职辅助军事决策【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中朝【答案】D解析:汉武帝为加强皇权,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随侍左右,顾问应对,参议要政。“中(内外)朝”是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中朝”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

33、事先做出决策,B项正确;从材料中“与参谋议,而其秩尚卑”可知A项正确,“皆自托为腹心之臣矣”可知C项正确。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汉武帝时期的“中(内)朝”的特点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12月月考(201412)】11870年,史皮尔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史皮尔评析的是()A.中国中央集权制度 B.中国的科举制度C.新中国的政

34、治协商制度 D.西方的民主制度【知识点】A2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竞争”“政治原则公开化”“没有世袭等级”“不主张任人唯亲”可以判断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复习时引导学生从对中国和世界的角度掌握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2)】6清史稿中记载:“先是世祖亲政,日至票本房,大学士司票拟,意任隆密。康熙时,改内阁,分其职设翰林院。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

35、郎内特旨召入。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明降谕旨,述交内阁。”由此可知军机处A大臣须由专人担任 B掌控军国大事决策权C分化了内阁的权力 D主要为皇帝提供建议【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军机处【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军机处军机大臣,无定员,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特旨召入”,可知军机大臣并不是由专人担任,故A项错误;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对于 军国大事的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雍正时,青海告警,复分其职设军机处”和“明降谕旨,述交内阁”可知,军机处的设置分化了内阁的 权力,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军机大臣主要并不是为皇帝提

36、供建议,故D项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军机处职权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2)】4有学者在对中国古代政治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一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绕的一个核心是A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主权B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王权【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实质【答案】D

37、 解析:材料中说明我国古代政治主要是为了君主的统治,古代政治制度的共同规律是“统治性政权”,即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统治,故D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古代君主专制统治实质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2)】3下列三段有关北魏太延四年(438年)的资料:资料一通鉴记载:北魏太武帝“下诏,沙门年五十以下者还俗。”资料二通鉴胡三省注:“因为这些人身体强壮,还俗于民,还可以为国作战。”资料三通鉴记载:“九月,魏主伐柔然,相持不下。柔然担心魏大军将至,突围而去。”我们如何理解这三则资料?A资料二注释资料一,资料三说明背景 B资料一注

38、释资料三,资料二说明动机C资料二注释资料三,资料一说明结果 D资料三注释资料一,资料二解释起因【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北魏政治【答案】A 解析:材料一中说明要求和尚还俗;材料二中说明这些人身体强壮可以为国作战;材料三说明的北魏和少数民族柔然的战争,导致军力下降,因此可以判断资料三说明背景,而材料二是对材料一的解释,故本题选择A 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所给历史史料因果关系的正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市五校高三11月联考(201411)】3 “公元前一世纪为了增加政府的新血液,仿效战国时代招贤办法,命高级官员和地方政府推荐贤良方

39、正直言极谏人士,政府中非贵族血统的官员群遂逐渐形成一个新兴的士大夫阶层。”这里的“招贤”办法是A世官职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察举制【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公元前一世纪为了增加政府的新血液,仿效战国时代招贤办法,命高级官员和地方政府推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人士。”说明西汉时期采取,注重品行的察举制,故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察举制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A2 R1 R3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

40、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

41、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评价第三帝国。(6分)(3)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第三帝国政治制度受到了怎样的冲击和挑战?(4分)【知识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答案】答案:(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或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变)。(2分)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2分)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2分)(2)政治方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如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加强皇

42、权,实行特务统治等。(2分)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方面:中止西学东渐,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2分)评价: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西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社会面临深重的危机。(2分)(3)冲击与挑战:19世纪末维新派倡导变法,提出君主立宪制的主张;(2分)20世纪初期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解析:(1)关键信息:“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依据关键信息分析归纳,按照问题要求从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等三

43、个方面分析。(2)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相关知识点。“表现”应从政治方面皇权的加强来阐述“内向”和“保守”,以及从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方面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来阐述;“评价”则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带来的危害来阐述。(3)主要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来分析“第三帝国”明清的封建专制制度受到的重大冲击。【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的准确分析、理解、归纳。【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2元政府设置的行省一般不以自然屏障为边界,如将汉中地区划入陕西,将徐

44、州划归江淮,人为割裂自然经济区。其主要原因是 A.游牧民族经济活动单一 B.吸取宋代地方分权教训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节制 D.行省面积较广管辖困难【知识点】A2古代东西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的行省制度【答案】C解析:题干信息反映了元代行省制打破了山川形便,呈现犬牙交错的特征,这种做法加强对地方的军事控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经济的交流,A、B、D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有效解读,并对元朝行省制度的相关内容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12)】24史载

45、唐高宗在位时期处理的政务,将近300件,发现其中20多件有武则天参加,但大多是有关外戚和后宫的事务,而任命宰相、将领等重要事务,都由唐高宗亲自处理,材料主要表明A武则天干预朝政较为合理B唐高宗临朝主政不决事C武则天政绩实在乏善可陈D国事政务由唐高宗主导【知识点】A2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D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由题干可判断是武则天参加多是有关外戚和后宫的事务,而重要事务则由唐高宗亲自处理,这充分表明在当时,国家政务仍由唐高宗主导,其余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

46、出正确的阐释。【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南省开封高中等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A2 H2 O2 Q1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评材料中关于宋代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知识点】古代中国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商业的发展宋明理学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

47、灿烂的文学【答案】答案:观点一: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2分)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6分)思想文化方面: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2分)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2分)观点二: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2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威胁着两宋安全,宋初由于过分集中军权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失利,两宋政府通过签订屈辱和约换取边境安宁;(5分)宋代虽然经济繁荣,但宋初的制度革新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财

48、政入不敷出,民富国不强;虽经王安石变法也未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5分)【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解析:本题属于评述型试题,以“关于宋代观点”的文字材料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述问题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史论结合、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学科综合能力。解答本题需据题意解读材料,首先归纳材料的观点,然后迁移所学知识、选取论据进行论

49、证。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且言之有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南省开封高中等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25“君王自命天子,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这段材料所表达的主旨是A君权神授,皇位世袭B君父同伦,家国同构C强干弱枝,中央集权D男尊女卑,君父一体【知识点】A2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B本

50、题主要考察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材料“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反映的是宗法制度。“父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反映出父为“家君”,君王为“国父”,B表述正确;“父母官”的称谓并未体现“皇位世袭”,且A项仅从君王位置上表述,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排除A;“父母官”的称谓并未体现“男女平等”,排除C;D表述的是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不符合题旨。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201412)】12(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讲了一个宦官对这种权势变化的亲身体会

51、。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申的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C明朝的礼仪制度曰益规范D皇帝的威权被宦官分割【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明代宦官专权【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宦官权力不断增大的现象。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为加强集权,防止大臣擅权,往往重用身边的人。宦官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在这时通常会受到重用,宦官又利用自己的这种身份,假借皇帝的名义,作威作

52、福。从本质上来看,宦官专权实际上是专制统治的产物。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明代宦官专权与君主专制的关系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201412)】11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作者认为A行省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行省制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C行省制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D行省制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摈弃了两宋政治制

53、度的缺点【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可分析出元行省制是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的产物。它并非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元行省制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元朝的行省制的特点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12月调研考试(201412)】A2 C

54、1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没有与中国平行的、多元的国家观念,“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只有君临天下的一元等级世界秩序:中国居天地之中心,以控周边的万邦属国。华夷之辨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对外关系,确立了华夏民族在文化上的自信心和优越感,进而形成了对外关系格局里中国居高临下、傲视万国的情势。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中国古代外交实践形式有文武两类。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这些形式的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外交体

55、制为天下体系,即君臣关系,强时为君,弱时为臣。中国处于儒家文化共同体的核心位置,既保有道德和法律上的至尊,又能以军力保护诸国,同时在外敌入侵时由邻国充当挡箭牌,为中国争取缓冲时间,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 摘编自何新华古代中国的世界观与清政府的三项外交原则等材料二 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

56、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 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10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并简要评价。

57、(15分)【知识点】古代中国近代中国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答案:(1)以儒家思想为外交的基本原则(没有正式的外交观念);文武并用,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注重文化感召;形成朝贡体制,确立君臣关系;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没有正式外交机构。(10分)(2)变化:逐步接受了西方的外交观念,改变了外交态度;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形成近代外交体制;扩大了对外交往的范围。(9分)评价:打破了“华夷观念”,开始接受西方思想观念,增进了对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外交近代化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表现之一,是中国的进步;中国逐渐融入世界。(6分)解析:(1)注意材料信息“一切

58、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体制:天下体系君臣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2)根据材料信息“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

59、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再根据材料信息“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做简要评价。【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12月调研考试(201412)】27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他这样做

60、 A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B改变了中国人观察世界的角度C迎合了统治者“天朝上国”的心理 D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知识点】A2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C本题考查学生历史问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利玛窦为意大利传教士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完全是为了迎合中国“天朝上国”的心理,其他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12月调研考试(201412)】26

61、有学者认为,夏商西周确立了封建大一统,那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秦统一后,确立新的体制,又是对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的否定。这种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螺旋式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正反合阶段。而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反合阶段。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合”。由此,作者认为行省制 A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 C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D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摒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知识点】A2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A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

62、的联系能力。准确解读材料中“合”的含义是解答本体的关键。材料认为“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反合阶段”,其中隋唐末期藩镇割据,地方势力庞大,而宋代削弱地方力量,加强了中央集权,这属于“正”、“反”,作者认为元行省制相当于“合”,即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12月调研考试(201412)】25有学者经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B理学影响

63、有限,文化教育落后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知识点】A2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A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又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的实行,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但过度集权导致地方权力削弱,造成地方县官职位空缺时却无人履职的现象。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科学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南

64、昌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A2C1F227.(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材料二谕内阁,从敦笃邦交,端在讲信修睦。朝廷与东西各国,通商立约,开诚布公,固已情谊交孚,毫无隔阂总之团体原,M,宜固结,而断不可有讎视外洋之心。权利固当保全,而断不可有违背条约之举。若士大夫宗旨不明,愚民将何所倡导?一

65、有匪人乘机滋事,必至贻害地方。经此次宣谕之后,著各省将军督抚,严饬该文武各官,认真防范,所有外国人命财产及各教堂,均应一体切实保护,即遇不平之事,应候官为理论。摘编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德宗实录【知识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开创外交新局面【答案】解析:第一问,要求依据材料回答两个问题,清政府的对外态度和对外关系的影响,注意分析归纳概括材料。第二问,有两小问清朝官员态度的变化以及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三问,结合三则材料,分别指出不同时期的外交特点以及形成原因,两个小问,

66、可以分解为,以上三则材料各反映的对外关系特点以及成因是是什么。因此在解答大题的时候要学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难懂问题通俗化,进而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参考答案:(1)以天朝上国自居、不愿与他国平等交往。限制中外交往,堵塞与世界沟通的渠道,使中国继续处于封闭状态(2)畏惧西方列强,对外态度软弱,不敢为维护民族利益而抗争。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在外交上处于不利地位;某些清朝官员已感到中国的实力不如西方国家,不惜放弃民族利益以维护清王朝统治(3)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中国曾长期在世界文明中居于领先地位,封建统治者养成了盲目自大心理;中国不断遭受列强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

67、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获得独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近现代中国外交把握以及进行评述。【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201412)】5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随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但明中后期又出现了严嵩、张居正把持朝政的现象。这表明()A宰相制度一直都存在B皇权曾一度削弱C内阁权力失控D君主集权强化【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朝内阁制【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所说的首辅权利来源于皇帝,皇帝信任首辅大臣专权只能说明是皇权的集权不断加强。故选:D

68、【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对于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状况的正确理解与分析。【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3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曾经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他这样做A迎合了统治者“天朝上国”的心理 B打破了中国传统“天圆地方”观念C大大开拓了中国知识分子眼界 D改变了中国人观察世界的角度【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A 解析:利玛窦为意大利传教士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中央向西移动170度,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

69、央,完全是为了迎合中国“天朝上国”的心理,其他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故选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晚晴政治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6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皇帝裁定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70、 D、秦、唐、明【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机构运作程序【答案】A 解析:中有丞相、诸卿、皇帝,可得出这最早在秦朝;中有中书门下尚书三省,而且相互制约,可以得出这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有阁臣,可知这最早在明朝才会有,故本题选择A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央政府运作机构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唐中期历史学家杜佑在通典选举典中写道:“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用非所习者也,故当官少称职之吏。”这表明作者认为唐朝进士科的弊端在于A.重视文才,轻

71、视德行 B.脱离现实,学不致用C.注重门第,多不称职 D.重视诗赋,无法选才【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说明科举制只注重诗词,没有注重实际的用处,即脱离现实,学不致用,故B项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科举制作用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12月)(201412)】6据嘉庆两淮盐法志科举志记载:明代两淮共取进士137名,其中徽、晋、陕籍106名;共取举人286名,其中徽、陕、晋籍者213名,均占70%以上,盖皆商人子弟。这说明此时期()A部分地区的商

72、人广泛享有科考权 B市籍者不得宦的古训彻底被打破C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被放宽 D政府控制商人势力维护专制集权【知识点】A2 H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徽、陕、晋地区取进士和举人的人数中,商人子弟占70%以上,且相对所占比例较高,说明部分地区的商人广泛享有科考权,A项正确;材料信息仅涉及徽、陕、晋地区取进士和举人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且都是商人,但不能说明古训被彻底打破,B项错误;仅凭材料不能说明商人参与科考的各项限制被放宽,说法过于绝对,C项错误;材料信息仅涉及徽、陕、晋地区取进士和举人的

73、人数比例相对较高,且都是商人,但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在商人中取士的目的,D项错误。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12月)(201412)】2.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这表明()A官僚制度对皇权有制约作用 B“君主专制”也体现民主性 C皇帝制度经常遭到权臣的控制 D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

74、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上”说明官僚制度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在君主专制体制下,皇权至高无上。B、C项“民主性”“控制”说法有误;D项材料中未涉及到中央集权。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特征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关于下图解读正确的是()图1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图2秦朝疆域图 图3元朝行省图A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君主专制在逐步加强B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C三幅图共同反映了封

75、建国家的发展D三幅图反映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逐步提高【知识点】A2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答案】B 解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故A项错误;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这一变化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故B项正确;西周是奴隶社会,故C项错误;秦朝和元朝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获取图片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清代赵翼廿二史札记载:“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

76、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材料反映了A分封制度开始瓦解 B贵族政治遭到破坏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察举制度逐渐形成【知识点】A2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官僚制度【答案】B 解析:“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反映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体现贵族政治的特点。“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反映了世卿世禄制被破坏,贵族政治被官僚政治所取代,答案为B。分封制开始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A项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于秦朝,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解题时排除与题干信息无关选项

77、即可。【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412)】2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 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知识点】A2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的政治制度【答案】D 解析:题目中的“官员在酒店吃喝重则轻则”“王公贵族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等信息表明:宋朝采取种种措施来防止权力

78、的滥用。故本题应选D项;A项中“遏止”、B项中“严密”、C项中“有效”的说法过于绝对化,故排除。【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有效信息获取能力,解题时在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基础上排除相关错误选项即可。【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5.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这几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 B.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C.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 D.宗

79、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家国同构【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等信息可知,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和家庭具有共同性,这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征,A项正确;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是表象,不是实质,B项错误;材料的主旨不是在探讨家长制作风,C项错误;材料主旨也不是揭示宗法关系的广泛影响,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4.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

80、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创立内阁【答案】D 解析:材料中“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意见发回重拟时,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说明明代内阁尽管没有最终的决策权但也能参与重大行政事务的决策和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当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内阁对皇权也有制约作用,皇权并不能完全恣意

81、妄。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明代内阁制与皇权的关系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政的中央政府,宰相的派出所,分驻在各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A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C元代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 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的影响【答案】A解析: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它是

82、元朝开创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结合材料中“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各个地方来管事”的信息可以排除B、C两项。D项说法在材料中难以体现。“元代的行中书省,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说明统治者最初设置行省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可判断A项准确。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元朝行省制的影响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411)】8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

83、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实质【答案】A 解析:B不对,中央集权主要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主要表现为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专制主义主要是指中央政府的决策方式而言,即皇权的强化,主要表现为中央官制的变革,A正确;C不对,“监察权力”理解片面;D不对,材料中也无从体现。考点:本题考查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点评:本题的要领在于把握中国古代秦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发展变革的总体趋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古代君主专制统治实质的正确理解【原

84、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411)】7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时间都有错误【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答案】C 解析:科举制并非是秦朝时所创,而是隋朝所创。初时也并未以八股为试,而是明清时候才出现的。其次,该网友对科举制的评价持否定态度,主要论述的就是科举制的消极作

85、用。因此,该网友对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是有问题的,故C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古代科举制度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411)】6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 B.行政 C监察 D司法【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明代内阁【答案】B 解析:明朝的六部主要是负责行政大权,A 选项的权力归皇帝所有,故B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六部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411)】5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

86、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 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C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 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实质【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实际上反映出明太祖对丞相怀有戒心,力图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D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古代君主专制统治实质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411)】4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

87、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答案】C 解析:明代内阁不能统领六部,A错误,二者都不是决策机构B错误,C正确,军机处最初是负责西北军务,故D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411)】3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88、宋代君主专制实质【答案】B 解析:宋代的地方行政机构设置为路、州、县三级,与题干图片相符合。另外,由图片中的“知州”、“通判”也可得出正确答案,故B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宋代君主专制实质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411)】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答案】B 解析:唐朝为了强化中央集权,进一步削弱相权,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由中书省、尚书

89、省、门下省构成,中书省负责草拟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三 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各有分工,相互制衡,提高了工作效率,题干中“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精细分工”, 反映了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故C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古代三省六部制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安徽省安庆一中等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411)】A2P128(16分)教育发展的特点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太学生数量示意图材料二在1338年的佛罗伦萨9万人口中,约有8000一10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这些儿童在识字教育后,大部分

90、男孩开始学习商业算术此类教育很适合意大利城市商业社会的需要,实用和职业性是其显著特色。少部分学生进入“拉丁学校”学习。1 5世纪随着人文主义运动的发展拉丁学校教育内容发生革命性变化一人文主义者把他们的理想贯彻到教育实践中。人文主义教育是一种世俗教育,教育目的不在于增加人们的宗教知识,而是注重培养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人文主义教育是“自由教育”,而非职业教育,它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人文主义教育是一种贵族教育,真正能享受人文主义教育的是那些君主、显贵和富裕市民的子女。欧洲文艺复兴史(1)依据材料指出西汉太学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兴起与发展

91、的积极影响。(6分)(2)依据材料-指出1416世纪意大利教育的主要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10分)【知识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太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答案】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数轴柱状图中“人数的变化”可以概括出数量增多、发展迅速的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太学设立的意义从“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提高了儒学地位以及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概括作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学习商业算术此类教育很适合意大利城市商业社会的需要,实用和职业性是其显著特色”从实用性、职业性的角度概述“俗语学校”答案,从“拉

92、丁学校教育把人文主义者把他们的理想贯彻到教育实践中注重培养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的信息概括“拉丁学校”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经济以及人文化主义思想角度组织答案。参考答案:(1)特点:发展迅速、学生数量增长快。(2分)影响: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大大提高了儒学地位,促进了儒学的传播,推动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任2点4分)(2)特点:“俗语学校”重商业算术学习,重实用,具有职业性;(3分)“拉丁学校”重培养人的品行,重促进人性的发展,上层人士享受教育,不平等。(3分)原因:商品经济发展;人文主义思想传播。(4分)【思路点拨】解

93、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DBDD CACDD DBCBC DDABB ADCAC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6小题 16分,第27小题 18 分,第28题16分。共计50分。)26.(16分)(1)承秦之制,实行郡县制;尊重东方社会习俗,实行封国制。(4分)(2)特点:行省长官由中央派驻、拥有经济军事大权(2分);作用: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影响后世(4分)(3)第一,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第二,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第三,联邦地位高于州。(6分)27.(18分)(1)变化:范围不断扩大。(

94、2分)评价: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使世界逐渐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推动了人类文明交融与发展。(2分)(2)特点:流动的规模大(人口流动数量大增);范围(区域)大;(4分)因素:工业革命;新交通工具的发明;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发展。(6分)作用: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促进世界市场发展;促进迁入国经济发展(任2点4分)28.(16分)(1)特点:发展迅速、学生数量增长快。(2分)影响: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大大提高了儒学地位,促进了儒学的传播,推动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促进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任2点4分)(2)特点:“俗语

95、学校”重商业算术学习,重实用,具有职业性;(3分)“拉丁学校”重培养人的品行,重促进人性的发展,上层人士享受教育,不平等。(3分)原因:商品经济发展;人文主义思想传播。(4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安徽省安庆一中等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411)】A2B126(16分)地方行政制度是一个国家统治制度中的重耍部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秦以郡县治东方,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结果激起东方社会的反抗,其中楚人表现得最激烈,齐人、赵人次之,其问包含着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而在刘邦重建帝业的过程中,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又一次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

96、显。由此我们看到,在东西文化尚未充分融合、战国时代的文化布局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刘邦建立汉家帝业,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陈苏镇(春秋)与“汉道”材料二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景自降临到地方。在当时,并不是说把全国划分成几个地方行政区,乃是这几区地方各驻有中央宰相,即成为中央宰相府的活动分张所。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中央需要派一个大员采镇压某

97、地方,就派一个外驻的宰相。在元代,共计有如是的十个分张所,并不是全国地方行政分成十个区。行省制度在法理上的实际情形是如此。这种行省的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所以直沿袭到近代,依然有其痕迹可。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保留,或由人民保留”“联邦设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统一的宪法和法律,是国际交往的主体,各州也有自己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联邦政府不能任命州政府的官员,不能监督、考核州政屙的施政行为,州政府也不得干涉联邦事务。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联邦宪法、法律以及以联邦名

98、叉缔结的条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各州必须遵守;州的宪法或法律,凡与联邦宪法、)去律或条约相抵触者一律无效。”摘编自美匡1787年宪法(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4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元行省制度的特点和作用。(6分)(3)根据材三,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中规定的联邦制的特点。(6分)【知识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郡国并行制;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元代行省制;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共和制【答案】解析:(1)从材料“用秦吏秦法“经纬天下”,移风“濯俗”“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

99、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父母”的信息并结合封国制的特点来回答。(2)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景自降临到地方”“行省的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并结合所学行省制特点去概括特点;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便利中央对地方管理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角度去思考作答。(3)依据材料三中“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保留”“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联邦宪法、法律以及以联邦名叉缔结的条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各州必须遵守”中信息从“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联邦地位高于州”的角度去概括作答。参考答案:(1)承秦

100、之制,实行郡县制;尊重东方社会习俗,实行封国制。(4分)(2)特点:行省长官由中央派驻、拥有经济军事大权(2分);作用: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影响后世(4分)(3)第一,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结合);第二,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第三,联邦地位高于州。(6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安徽省安庆一中等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411)】9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把战国至明清中国历史描绘为游士社会、郎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F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游士社会”已经普及铁犁牛耕B

101、“门第社会”开始在地方设置郡县 C“郎吏社会”出现了百家争鸣D“科举社会”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D 解析:游士社会是指战国时期,士(知识分子)阶层活跃,游士即游说谋划之人士;普及铁犁牛耕是在汉代,故A错误;郎吏社会是指秦汉时期,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故B错误;门第社会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第族望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故C项错误;科举社会是指隋唐至明清时期,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在南宋时期,故D项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战国至晚晴政治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安徽省安庆一中等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102、(201411)】6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A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渚,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辟入仕做官新途径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自设立起即为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 D地位和职能后期有较大变化【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内阁制【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内阁地位虽有提高,但是并不能正式统率六部,B项错误;A项是科举制度;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D项错误;内阁地位虽有变化但始终是皇帝的咨询机构,职能

103、基本未变。故本题选择C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内阁制度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安徽省安庆一中等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411)】5明史专家马渭源在讲解中网科举制度时说:“中国的科举制度起源于汉代,经过隋唐两代的发展,在宋代得以完善,被利玛窦等人介绍到西方,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根源”马渭源认为“中同的科举制度起源于汉代”的依据最可能是()A汉代察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汉代察举制选拔人才注重德才兼备C汉代察举制开创了以儒学选官的标准D汉代察举制中考试是制度中重要环节【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察举制【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中“中国的科

104、举制度起源于汉代,经过隋唐两代的发展,在宋代得以完善,被利玛窦等人介绍到西方,成为西方文官制度的根源”说明作者比较倾向于汉代选官制度察举制中的考试制度,故D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察举制的理解。A3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12月月考(201412)】12. 罗马帝国时代法学家盖尤斯指出:“所有受到法律和习惯调整的民族,他们一方面遵守自己的法律,另一方面遵守为人类所共有的法律。” 这体现的法治观念是( ) A.扩大司法保障的对象 B.贵族拥有法律解释权 C.审判量刑必须有法可依 D.构建系统的罗马法体系【知识点】A3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

105、制度罗马法【答案】A 解析: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己无法应对这些新变化,在借鉴外邦法律基础上,发展到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因此罗马人既要遵守自己的法律,也要遵守为人类所共有的法律,故A项正确;习惯法使得贵族拥有法律解释权,故B项错误;成文法使审判、量刑须有法可依,故C项错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构建系统的罗马法体系,故D项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有效信息获取能力,解题时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罗马帝国时代”及“一方面另一方面”结合相关所学分析即可。二、非选择题(52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1

106、0、伯利克里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这段话表明古希腊A保护希腊人合法权利 B尊重希腊公民个人意志C遵循法律至上原则 D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可以看出古代雅典有遵循法律的特点;而“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说明法律至上的原则在雅典社会生活中得到体现,A、B、D项都在材料中无从体现,A项不对,享有权利的是成年男性公民而非全体雅典人;B项不对,材料强调的是遵守法律;D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故选:C【

107、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准确理解分析的能力,并全面认识雅典民主制的特征。【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9、柏拉图认为“我们的法律必须把一切不断地引向一个目的,这个唯一的目的就是美德,叫作正义,这个美德通过教育实现节制或自制,人们就成为一个守法的合格公民”。这说明A.雅典城邦重视对公民的教育 B.雅典城邦政治进入黄金时代C.雅典民主制应具备理性精神 D.雅典的不良风气得到改变 【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答案】C解析:从材料“美德通过教育实现节制或自制,人们就成为一个守法的合格公民”,并结

108、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制应具备理性精神。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理解、分析,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准确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2)】16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答案】D 解析:材料中“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

109、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的信息强调罗马法在罗马帝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当然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和稳定帝国统治,答案选D,A B 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罗马法实质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长沙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2)】15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这样看待民主政体:“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在柏拉图看来,雅典的民主政体A为民众获得自由提供了重要保障 B有利于民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C是社会不公平、政治动荡的根源 D体现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知识点

110、】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答案】C 解析:材料中“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说明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态度是不赞成的,从而说明C的正确性。而A、B和D都是从积极角度来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所以都不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市五校高三11月联考(201411)】A3C2E1 27(13分) 政治生活的有序化、法制化是人类进步的重要表现和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罗马帝国时期查士丁尼皇帝敕定的法学总论中明确界定:“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

111、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任何人都享有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法制史学者将唐高宗时颁行的唐律疏议与 “罗马法”相提并论,并视之为古代中华法系的代表著作。唐律疏议首篇开宗明义:“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可见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实质上是“以法制国(the rulebyz )”而不是“法治(theruleoflaw)”,不过是君主用刑罚律令来控制臣民罢了。材料二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

112、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法制建设材料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高度注重法制建设,已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截止2010年)共237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仅以19821992年为例,我国颁布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修正)、外资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继承法、工会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

113、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矿山安全法、传染病防治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水法、草原法、渔业法、森林法等。摘编自赵惜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发展历程的全景回顾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比较罗马法和中国传统法律精神(或原则)的不同。(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作用。(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时期我国法律建设的基本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5分)【知识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

114、国的政治建设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太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答案】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信息从中西法律服务宗旨的角度比较作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工(农)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的角度概括民国立法特点;第二小问历史作用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组织答案。(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我国高度

115、注重法制建设,已制定宪法和现行有效法律(截止2010年)共237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继承法、工会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信息来归纳特点;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改革开发、政府的领导和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等角度分析原因。参考答案:(1)不同:罗马法强调正义、平等、人权、理性等原则,而中国古代法律强调为君主专制服务、为君主德礼治国服务、重视刑罚惩治。(4)(2)特点:经济立法涉及领域较为广泛;立法比较民主,吸取了民族资产阶级(工商界代表)的建议;将西方有关法规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历史作用:

116、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4)(3)基本特点:高度重视;基本形成宪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保护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与推动;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国力增强,各种保障条件逐渐具备。(5)【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古今中外法律材信息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市五校高三11月联考(201411)】19著名法学家江平认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司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复兴。”那么应当怎样来理

117、解和认识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呢?A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定应首先复兴西方古典法律制度 B从强调统治阶级意志本位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本位C权力自主的经济本位应完全服从于国家至上的国家本位D立法从罗马法的经验主义为基础到借鉴出“摸着石头过河”【知识点】A3 K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关键信息“司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复兴。”并联系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强调阶级意识到改革开放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倡导市场规律精神,只有B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市场经济思想的理解。【

118、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市五校高三11月联考(201411)】10 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的法学专家徐显明教授认为:罗马法堪称世界范围内的最伟大的法典,它对法学的精神性的贡献,跨越了时空。据此,罗马法的最突出贡献是 A 构建了一些法律分类模式,如习惯法、成文法 B 提供了制度性的样板,如债权制度,侵权制度C 提出了一系列原则,如平等、自由、自治等 D 设计了一般性的原理,如法律关系主体与客体 【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罗马法堪称世界范围内最伟大的法典,它对法学的精神性的贡献,跨越了时空”的信息说明罗马的法理思想如平等

119、、自由等,超越了时空界限。故本题选择C项。其他选项不符合题干意思。【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罗马法影响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重点高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15罗马法的旧式诉讼程序规定,以神官司审判一职,原、被双方供托保证金或牛羊于神圣之处所,诉讼结束后,没收败诉者之保证金或牛羊归于国库。该规定 A看似公允实则维护富人利益 B维护了平民的基本诉讼权力 C充斥着封建迷信和野蛮习俗 D充分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知识点】A3古代东西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答案】A解析:罗马法是建立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基础之上。从材料中可分析出,罗马法的旧式诉讼

120、程序规定,诉讼前要先交纳一定的保证金或财物,保证了富人的利益,不能体现B、D项,C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01412)】A3 C2 R3 E1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然法为人神共有,人类既然是自然创造的,被赋予了正确的理性,也赋予了正确的法律”。“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并非所有的法律都是好的、善的。判断一个法律的好与坏,或者说判断一个法律是否是真正的法律,并非看其是否是以元老院的决议抑或是

121、以人民大会的决议形式通过的法律。”西塞罗论共和国材料二“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它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因自己的过失使损害发生之人,对该他人负赔偿的责任。”法国民法典(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塞罗阐述的自然法的特点(6分),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国民法典是如何体现自然法原则的。(5分)材料三彼又曰:中国人富于服从权势之性质,而非富于服从法律性之性质。试问无权势可以行法律乎? 今日檀岛,若政府无权势以拘禁处罚犯法之人,其法律尚成法律乎? 夫法律者,治之体也,权势者,治之用也,体用相因不相

122、判也。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管理物的方法,可以学欧美;管理人的方法,当然不能完全学欧美。孙中山全集(2)材料三中,孙中山主张治国方法不能全学欧美的理由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在法制方面的创新之处。(4分)材料四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

123、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实现“依法治国”谈谈你的看法。(8分)【知识点】古代世界近代中国现代中国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辛亥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答案】答案:(1)特点:体现理性;具有普适性永恒性;是判断法律好坏与否的标准;(6分)法国民法典所规定的“私有财产无限制”、“契约自治”(或契约具有法律效力)和“过失责任”等,都充分体现了自然法的理性精神。(5分)(2)理由:中西方的国情(或文化氛围)不同。(2分)明确地把法律作为治国之“体”,把权力作为

124、治国之“用”;以三民主义作为立法指导思想,提出“五权宪法”(或“五权分立”)理论。(4分)(3)借鉴其他国家的法治经验,并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加强立法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进一步树立法律的权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完善法治监督机制和法治保障体系,做到“违法必究”;进一步普及法律知识,使群众知法、守法。(8分,言之有理,任答四点即可)解析:(1)注意材料一信息“被赋予了正确的理性”、“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据此分析出自然法的特点是体现理性,普遍永恒。结合材料二中“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契约为一种合意”、“对该他人负赔偿的责任”这些

125、内容均体现了材料一中自然法体现理性的原则。(2)根据材料信息“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可分析出孙中山主张治国方法不能全学欧美的理由是中西方的国情不同。利用材料信息“夫法律者,治之体也,权势者,治之用也”并结合临时约法、三民主义的相关史实分析其体制的创新之处。(3)充分提炼材料四信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并综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的得出的感悟谈就如何实现“依法治国”的看法。【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

126、有效信息。【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南省开封高中等中原名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201411)】30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为确切的认识是( ) A废除贵族对法律的控制权 B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C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D野蛮的习惯法被废除【知识点】A3古代世界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127、,材料中“国家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说明了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能够说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所以A B D三项表述符合材料含义,C项说法材料中并未体现。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201412)】47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一书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

128、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C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D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知识点】A3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答案】C解析:从材料“但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可以认识到法律是公民政治运行的重要保障。城邦社会生活一定程度上对公民不利,但从政治上能保障公民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B项错误,材料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并未说明是否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平等;D项明显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

129、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理解,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的正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201412)】46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知识点】A3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答案】C解析:古代雅典,生活在山区的主要是农民,从事农业,所受压迫最严重,政治主张最激进。平原地区生活的是贵族,主张维护

130、贵族政治。生活在海滨地区的主要是工商业者,从事商业为主,财富多,政治主张较为温和。这说明了不同阶层因其经济地位不同,政治诉求也不尽相同,C项正确;题干材料表明的是不同阶层不同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强调他们之间的对立,排除A项;政治要求最为激进的是农民,而不是工商业者,排除B项;D项与题意无关。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的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201412)】45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

131、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知识点】A3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说明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和民主政治是一种强制行为,雅典民主政治已经走到了极端不民主的地步,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的正确认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

132、卷2015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201412)】44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民众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俸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表明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知识点】A3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雅典修改法律的门槛很高,说明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并非说明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描述的是法律的

133、修订,与民主程序和司法程序无关,A、C两项均错误。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的准确分析、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三12月调研考试(201412)】31罗马法规定,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2)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3)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4)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宣述。由此推断,此时期的罗马法应是A习惯法B自然法C公民法D万民法【知识点】A3古代世界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罗马的政

134、治制度【答案】C本题考查罗马法的相关内容,材料详细描述了物品交易的过程及其条件,对物品交易的规定极为详细,由此可以看出罗马法比较重视形式和程序,并结合材料“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判断出此时期的罗马法应是公民法。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南昌二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201411)】15.若某人非法杀死另一个人的奴隶或牲畜,应当以去年奴隶与该牲畜的最高价格赔偿受损害人;若某人非法损坏了另一个人的物品,应以近三年该物品的最高价赔偿之。这说明罗马法A内容丰富详实,应用性强B量刑有理有据,保障平民权益C协调社会矛盾

135、,巩固统治D涉及民事诉讼,保护私有财产【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答案】D解析:料涉及到的奴隶或牲畜、物品属于私有财产,说明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而这种基于公民个人的纠纷又属于民事问题,很明显材料中所述事实属于民事诉讼,因此D项符合题意,答案为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罗马法特点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西省五校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201412)】13罗马法原论:“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材料说明罗马法()A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

136、隶的利益B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注意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D蕴含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答案】A解析:B项与罗马法的根本原则与特点不相符合,排除;C项为无关项;罗马法是维护贵族利益的,对于平民与奴隶来说是不平等的,排除D项;根据有关罗马法中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可以推断出A项正确。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罗马法的作用准确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12月)(201412)】15.法国年鉴学派代

137、表人物布罗代尔曾提出过“世界时间”的概念。意即人类文明并非均衡地发生在地球的每一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少数两三个地区代表着那个时代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每个民族都应该谨慎地寻找自己的方位,判断自己到底是与“世界时间”同行还是被远远抛弃在外面。根据这个说法 A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一直处于“世界时间”之中 B英国从工业革命开始跻身到了“世界时间”当中 C罗马法是古罗马处于“世界时间”中的重要标志 D改革开放和国力增强使中国再度回归“世界时间”【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分析出所谓的“世界时间”主要是指在同一时代的几个地区中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平。西

138、欧的崛起在新航路开辟之后,A、B项说法错误;D项中只能强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增强,说法有误。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412)】7罗马法的最后发展阶段出现在与其土生土长之地全然不同的土地上和罗马帝国最不罗马化的民族之中。立法活动在那里紧张地进行着,整个古老的生机和威力一直保持着其全部光彩。下列表述符合此观点的是A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 B万民法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C帝国的扩张是罗马法发展的重要原因 D罗马法迅速向世界传播【知识点】A3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答案】C 解析:题

139、干信息“罗马法的最后发展阶段出现在罗马帝国最不罗马化的民族之中”表明随着帝国扩张罗马法由共和国向帝国时期境内发展,A项与题干信息不符,B项错误,查士丁尼时汇编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D项错误,罗马法向帝国境内传播而不是向世界传播,故本题正确选项为C。【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材料有效信息的获取能力,解题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信息“最后发展阶段在罗马帝国的民族之中”。【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西省山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31.“在传统中国,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宗法因素决定的,而在传统欧洲,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契约规定的。”能够佐证材料观点

140、的是A古雅典的民主政治 B古希腊的人文主义C古罗马的法治原则 D卢梭的社会契约说【知识点】A3 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答案】C 解析:民主是为了保障契约的有效运行,而不是契约精神本身,A项错误;人文主义是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与契约无关,B项排除;卢梭提出了社会契约论,但与传统欧洲说法不符合,D项排除,C项古罗马的法律原则更注重契约规定。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对罗马法的核心内容的准确解读。【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411)】11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私犯中规定:“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

141、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该条款体现的目的是A维护罗马贵族的利益 B保障下层平民的权益C严厉惩处夜间行窃者 D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答案】D 解析:从材料中“则处死以祭谷神”“投塔尔佩欧岩下摔死”的信息可知罗马法重罪轻罚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述了罗马法对“适婚人”“未适婚人”的不同处罚,从中可以看出法律对未成年人进行了适当的保护,故D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罗马法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

142、诊断性考试(201411)】10中国隋唐科举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答案】B 解析:科举制是更多的人参加政治,扩大了统治基础;罗马万民法适合境内所有的人也扩大了统治基础,所以B项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罗马法和科举制作用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201411)】9“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这是柏拉图批判雅典民主制的核心理念。此语体现了柏拉图的政治观点是A民主城邦里应一切自由 B人人享

143、有直接参政权利C直接民主存在体制危机 D人人有拒绝参政的自由【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答案】C 解析:雅典的民主政治建立在“轮番为治”的理念上,每位公民都可以直接行使参政权利。人人都有机会参政或拒绝参政的绝对自由,使得民主泛滥,政治如同儿戏。最终导致希腊城邦衰落,被马其顿控制。柏拉图批判雅典民主“极端的自由导致极端的奴役”,指出了雅典直接民主的局限。故C项正确。【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民主制度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安徽省安庆一中等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411)】16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

144、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纪录的事。而在“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由此可见,事件的时间是历史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问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曲辕犁的出现秦王朝建赢罗马帝国建立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梭伦改革 AB CD【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答案】D解析:曲辕犁的出现在8世纪唐朝;秦王朝建立狮子啊公元前221年,罗马帝国建立是27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是在汉代;梭伦改革狮子啊公共元前5世纪;依据时间排序正确的是D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

145、把握。【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安徽省安庆一中等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411)】15“公元前5世纪,经过平民的长期斗争,罗马颁布r一,些新的法案,其中规定贵族和平民之间缔结的婚约应是合法的。”这些新法案的制定,其曰的在于() A健全法律体系,维护贵族特权B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罗马帝国统治 C缓解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D强调平等,废除罗马法律的阶级性【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答案】C解析: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其颁布是贵族和平民斗争的结果,也是统治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而采取的措施,所以选C项。【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

146、对古代罗马法实质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安徽省安庆一中等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411)】14罗马法是古代罗马人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巾,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B对于严重的案件即使证据不足,也可以判定有罪C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D主要依据法律和法学家解释对罪行进行判决【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答案】B解析:罗马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审判时注重证据,依照法律太哦问进行审判。故B项不符合罗马法的审判原则。【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罗马法特点的理解。【原创精品解析

147、】历史卷2015届安徽省安庆一中等江淮名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01411)】12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最能支持该论断的是()A十将军职位不对全体公民开放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公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网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答案】B解析:由“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得知材料反映了古希腊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少数人的民主。选项中B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点的理解。【原

148、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12月月考(201412)】12伯利克里(约公元前495年一公元前429年)说:“在我们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共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深使我们心悦诚服。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这说明当时古代雅典A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局面 B法律只在公共事务中发挥作用C受罗马帝国万民法的影响 D法律制度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答案】D 解析:抓住题干中“但是在公共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和“我们服从法律本身,特别是那些保护被压迫者的法律

149、”的信息可知,古代雅典法律制度保护了普通公民的利益,为民主政治提供保障,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且表述错误,排除;罗马万民法的时间是在公元前3世纪到前1世纪出现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梭伦改革初步改变了贵族专权局面,故D项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雅典法律制度的理解第卷(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0分,每个大题各2分书写分,共两大题52分。【原创精品解析】历史卷2015届云南省部分名校高三12月统一考试(201412)】31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对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的资格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的人都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这主要反映出A雅典的民主存在虚伪性 B民主与道德要求的统一C家庭是雅典民主的基础 D财产是享有民主的前提【知识点】A3古代世界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答案】B注意材料信息“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的人都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说明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要具有一定的道德修养,AD不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C说法明显错误,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政治、经济发展基础上的。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历史事实,正确分析历史结论。A4综合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