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24江雪西师大版2019师:江雪诗中有画。如果让你按这四句诗的诗意画一幅画,你会怎么画?请你读古诗江雪,边读边想象,看你头脑中出现了什么画面。待会儿,我们一起画一画你头脑中出现的画面。(生自由读诗,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什么画面?你脑海中的画都有什么呢? 生:一个渔翁在钓鱼。师:一个什么样的渔翁在哪里钓鱼啊?生: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坐在一条小船上,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师画简笔画,先画江,再画孤舟,再画蓑篱翁,最后画独钓寒江雪。) 师:远处该画些什么呢?生:山。(师画两座山)生:这样画不行。师:为什么?生:因为诗中说是“千山”,千山就是很
2、多座山。师:是啊,极目远眺,山连绵起伏,却看不到一只飞鸟的影子。 (师边说边画简笔画,表现山的多,连绵起伏。)师:哪句诗我们没画?生:万径人踪灭。师:万径是生:很多小路。生:所有的小路。师:我还需要画出很多条小路吗?生:不需要,因为雪下得很大,把所有的路都覆盖了。(师边说边画几笔大雪覆盖群山的简笔画。)师:“人踪灭”什么意思?生:雪很大,路上没有行人。师:没有行人的踪影,我们就不画了。画了,就不叫“人踪灭”了。师:(指画)读了这首诗,我们头脑里立刻出现了一幅画。你们看,是不是“诗中有画”?师:明代文学家、十大才子之一顾璘读了柳宗元的江雪,做出了这样的评价:绝唱,雪景如在目前。大屏幕出示:绝唱,
3、雪景如在目前。顾璘师:诗人对雪的描写“绝”在哪里呢?看图看不出来,我们再到诗中去品味吧! (学生自由读诗,品味。)生:我从“鸟飞绝”、“人踪灭”感受到了雪很大。师:你是说作者没有直接写雪大,而是通过“鸟飞绝”、“人踪灭”让我们感受到了雪大。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不是一座山鸟飞绝,不是一条路上人踪灭,而是千山、万径,这让我感受到了雪下得很大。师:雪景场面之大,不仅是“千山”、“万径”,还有那“孤舟”、“钓翁”、“寒江”,一律被纷纷扬扬苍苍茫茫的大雪所笼罩。极目远眺,万里江山变成了雪的世界,你觉得生:真美啊!生:雪下得好大啊,好厚啊!师:你来读,读出雪之大,雪之美。(生感情朗读。)师:大
4、雪还带给你怎样的感受?生:我还感受到天气的寒冷。师:“鸟不飞,人不行”,主宰世界的只有白茫茫的大雪。那该不是一般的寒冷啊!请你们再读这两句,读出你的感受。(学生再读。)师:还感受到了什么?生:从“鸟飞绝,人踪灭”,我还感受到环境的寂静。师:一绝一灭,让人感受到周围的静寂。我们再一起读读诗的前两句,读出寒冷和静寂。大屏幕出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师:在这两句诗中,千山对生:万径师:鸟对生:人师:绝对生:灭师:对仗多工整啊!朗朗上口,让我们再来读读,感受诗的语言美。 (齐读)师:诗中的景是空旷辽阔、寒冷静寂的,可诗中的人在活动呢!读!板书:景 静人 动大屏幕出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师:诗
5、中的人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生:孤独。师:从哪儿感受到的?生: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一条小船,寒冷的江面上只有他一个人在钓鱼,他是孤独的。师:孤舟,独钓,渔翁是渺小孤独的。请你读出这种感受。师:你还有不同的感受吗?生:坚强。师:谈谈你的理解。生:这么大的雪,这么寒冷的天,他不怕雪大,不怕寒冷,还在江面上钓鱼。 师:不怕寒冷,不畏严寒,不惧孤独,专心致志垂钓,渔翁多么坚强啊!男生一起读。(男生齐读)师:女生一起读。(女生齐读)师:诗中有画,诗中还有情,诗在表达诗人的情感。这首诗的作者是 生:柳宗元。师:课前你搜集了柳宗元的资料,能说说写这首诗时的柳宗元处境是怎样的吗? 生:他在长安参加革新失败,被贬到永
6、州做司马,司马是一个小官。 师:这对33岁,正当盛年的柳宗元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生:他是唐宋八大家,在永州写了很多作品。师:我也搜集了柳宗元在永州的资料,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资料一: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人烟稀少,一片荒凉。和柳宗元同去的有他67 岁的老母。他们没有住的地方,只好借住在一间寺庙里。没有半年,老母病逝,住所连遭火灾。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严重损害了柳宗元的健康,竟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但这并没能动摇柳宗元的理想,他在一封信中说:“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资料二:永州一贬就是10年。10年来,他除了继续坚持斗争,更广泛地研究古往今来关
7、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等作品。永州八记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生动地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师:读了这两段资料,再读诗,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大屏幕出示整首诗: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生:诗中的渔翁就是柳宗元,他乐观,心情好,自得其乐。生:他没有消极,而是顽强抗争。生:他不屈不挠,不向命运屈服。师:纵情山水,享受山水,不向恶劣的环境屈服,不向命运屈服!我们再一起感受柳宗元诗中的这一渔翁形象。(配乐配画齐诵。)师:诗我们不仅会读了,会背了,还读出了诗中画,诗中意,诗中情。下面,拿出练习本,写写这首诗。写的
8、时候注意三个字的写法:一是“人踪灭”的“踪”,足字旁,脚印、踪迹的意思;二是“蓑笠翁”的“蓑”和“笠”,“蓑”是草字头,蓑衣是用生:草编的师:“笠”是竹字头,大多是用生:竹子做的。(学生或抄写,或默写。)师:柳宗元在永州时,还写过一首渔翁,请看大屏幕: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师:自己试着读一读。(生自由读。)师:听老师读。(师读一句,说一句诗的大体意思:夜晚,渔翁宿在西岩山旁边,清晨,打来清澈的湘江水,燃起楚地的竹枝做饭。烟雾消散,太阳出来,却看不到渔翁的影子。老渔翁哪里去了?忽然间桨声传来,放眼望去,面前是一片青绿的山水。回头望天际,江流滚滚,山岩上白云悠悠,自由自在。)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生齐读)师:这首诗有孤寂的情怀,有纵情山水自然的平淡闲适,也有高傲的品格。总之,写的还是柳宗元自己。(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自由朗读背诵等。)下课铃响,下课。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