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之一。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 D.龙山文化遗址解析:元谋人遗址距今约170万年,北京人遗址距今约70万20万年,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至5000年,龙山文化遗址距今约5 000年。故选A项。答案:A2.有学者认为,黄帝的名称实际反映了原始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因崇拜黄土地而表达的一种特殊感情。以下属于黄帝部落活动区域的是()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C.辽河地区 D.珠江流域解析:黄帝部落活动区域处于黄河中上游地区,因此B项正确。答案:
2、B3.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下列有关夏朝的论述,正确的是()A.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建立B.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实行禅让制C.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D.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解析: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A项错误;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故B项错误;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因此C项正确;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并非处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因此D项错误。答案:C4.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
3、尺,其中处反映的史实应该是()A.商朝的建立 B.西周的建立C.夏朝的建立 D.东周的建立解析: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因此A项正确;分别对应夏朝、西周、东周的建立时间,均可排除。答案:A5.2021年4月4日,海内外各界代表共同参加了陕西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的辛丑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国家的倡导 B.分封制的产物C.部落联盟的需要 D.宗法制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及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宗族内部关系。材料反映的现象是宗法制的影响。故选D项。答案:D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
4、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在殷墟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葬,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河南文物工作50年(1)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葬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3)综合材料一、二,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答案:(1)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2)青铜器
5、品种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等。(3)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课堂建构基础巩固1.元谋人的发现,对于揭示人类演化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元谋”出自傣语,意为“骏马”。下列关于元谋人及其遗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B.从事渔猎和采集C.其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D.已经学会使用火解析:元谋人时期,还没有陶器出现,出现彩绘陶器的是距今约7000至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因此C项描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项。答案:C2.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节目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
6、景地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 D.仰韶文化遗址解析: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因此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可排除。答案:C3.关于中国史前文明,历来众说纷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中国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B.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C.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精美的玉器D.父系氏族社会时期,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解析:中国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因此A项正确;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人们普遍使用打制石器,故排除B项;龙山文化的代表器物是黑陶,因此C项排除;父系氏族社会
7、时期,社会贫富分化和不平等开始出现,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因此D项排除。答案:A4.关于商朝的历史,有以下四种史料,根据一般的历史研究方法,其中可信程度最高的史料应是()A.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殷本纪B.明代许仲琳所著封神演义C.近代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甲骨卜辞D.当代谌中和所著夏商时代的社会与文化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研究历史可信度最高的是一手史料,即原始史料。汉代司马迁所著史记殷本纪和当代谌中和所著夏商时代的社会与文化都属于二手史料,明代许仲琳所著封神演义属于小说,这些可信度都不如一手史料高,故A、B、D三项错误。近代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的甲骨卜辞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最高,故C项正确。答案:
8、C5.楚简记载:“唐虞之道,禅而不传。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自己)也。禅而不传,圣之盛也。利天下而弗利(自己)也,仁之至也。”材料中称赞的这种制度()A.使国家开始成为帝王的私产B.是以传贤为宗旨的民主制度C.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D.利于帝王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解析:从“禅而不传”“利天下而弗利(自己)也”两句可获得信息:禅让而且不指定传人,使天下(的人)得到利益而不是利己,故选B项;题中阐述的是禅让制,国家开始成为帝王的私产指的是王权在一姓中世袭,排除A项;禅让制并非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权力,而是部落推举贤能者,排除C项;“地方的管理”题中未涉及,排除D项。答案:B6.(2021广东)今河南平
9、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时期的文化交流。从材料中在河南、陕西等地墓葬中出土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可知,西周时期南北文化相互交流,D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维护周礼的信息,B项排除;西周时期宗法制度是主要的政治制度,并未出现分崩离析现象,且与材料无关,C项排除。答案:D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
10、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材料二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两种制度?这两种制度各有何特点?(2)材料一、二反映的两种制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概念及两者互为表里的关系。答案:(1)分封制与宗法制。分封制的特点是按爵位高低赐给不等的土地与
11、人口,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2)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拓展提高8.1987年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会制造彩绘陶器和种植粟D.已经掌握养蚕缫丝技术解析: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因此排除A项;会制造彩绘陶器和种植粟的是仰韶文化的居民,故排除C项;已经掌握养蚕缫丝技术的是河姆渡文化的居民,因此排除D项;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已经学会用火,故B项正确。答案:B9.“北京周口
12、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等。”材料反映了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会种植庄稼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 B. C. D.解析:由题干中“北京人遗址”发现数量众多的“石器”“骨器”和“大量灰烬”可知,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正确。内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B项。答案:B10.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福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解析:由商代甲
13、骨文的卜辞内容可以看出早期中国统治者注重神权,因此A项正确;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在题干中并未体现,故排除B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是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征之一,与题干甲骨文信息不符,可排除C项;“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和题干无关,排除D项。答案:A1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会将鸟兽杀绝,“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建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解析:由材料“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会将鸟兽杀绝”“乃去其三面”可知这种仁德之
14、心赢得诸侯拥护,最终灭夏建商,故A项正确;夏商时期已形成奴隶制生产方式,奴隶集体耕作,土地轮流休耕,且材料强调的是商汤的仁德之心,故B项错误;由材料“认为这样会将鸟兽杀绝”可知商汤认为四面设网捕猎鸟兽的方式过于残忍而非保护环境,故C项错误;夏商更替的主因在于社会矛盾的激化而非资源争夺,故D项错误。答案:A12.下图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琉璃河燕国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克罍,其铭文大意为:周王说,太保(指周召公),你用盟誓和清酒来供你的君王。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养,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考古成果可用于研究()A.禅让制的实行 B.分封制的实施C.内外服制度 D.井田制的概况解析:根据题干信息“
15、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周王分封召公之子为诸侯,体现了西周实行分封制度,故B项正确。将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传给贤能人的制度称为“禅让制”,为尧舜禹时期的制度,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内外服与井田制的内容,故排除C、D两项。答案:B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由于传统史书对于殷商历史叙述过于简略,故一度有人质疑其是否存在。甲骨文被发现后,殷商的历史得以证实。甲骨文记载的商王世系继承与史记所载不尽相同,并出现类似“嫡”“庶”的词语;甲骨文还记载了商王与其他地区的朝聘贡巡之礼、军事联盟之礼、贵族之间的通婚之礼等。材料二唯九月,王在宗周,命盂。王若曰 :盂,丕显文王受天有大
16、命,在武王嗣文作邦,辟厥匿,匍有四方,畯正厥民。大盂鼎铭文(1)根据材料一,指出甲骨文反映了商朝哪些社会状况。简述甲骨文的发现对历史研究的意义。(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怎样的思想观念?材料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怎样的研究方法?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商朝出现王位世袭制、出现宗法制雏形、存在等级差异、商与周边部族存在松散的政治联系,还有王室与贵族间有联姻、存在各种礼仪等。第二小问,应当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从证实商朝历史存在、印证文献史料或订正其错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等方面来回答。第(2)问注意结合材料中“受天有大命”等信息分析“思想观念”,对于史学研究方法,当今史学界基本上采用两重证据法,出土文物与史书记载相互印证。答案:(1)状况:出现王位世袭制;宗法制雏形出现;存在等级差异;商与周边部族存在松散的政治联系;王室与贵族间有联姻;存在各种礼仪等。意义:证实商朝历史存在;印证文献史料或订正其错误;开辟新的研究领域。(2)强调天命的观念。注意采用第一手史料,将出土文物和史书记载相互印证,即两重证据验证历史真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