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讲水土流失与荒漠化考纲呈现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综合治理与保护措施。考纲解读1.掌握水土流失的危害、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2.理解不同地区生态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重点)思维导图考点一水土流失1黄土高原概况(1)范围: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2)地貌特征:厚层黄土覆盖(风力沉积),沟谷发育,地表破碎(流水侵蚀)。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原因原因表现地理位置特殊从平原向山地高原、从湿润区向干旱区、从森林向草原、从农业区向牧业区的过渡地区黄土质地特殊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干燥时坚实,遇水易分散,易受侵蚀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多集
2、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地质灾害频繁滑坡、塌陷、泥石流等时有发生(2)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轮荒耕作制度、生产建设过程中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农业垦荒(为主),历史上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战争等。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黄土高原地区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术措施”,实行“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考向一水土流失的原因和过程(2018全国文综)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
3、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3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 m3/s6254.4洪峰流量1 750 m3/s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历时长强度大下渗少植被截流少A BC D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 B沟谷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答案1.B2.
4、B3.D解析第1题,B对、D错: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会减小河流径流量和河水含沙量。A、C错: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对减小降水变率和增加降水量影响不大。第2题,对:由于该月降水异常增多,因此到第5次降水时,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从而产生洪峰;由表可知,第5次降水时间短,降水量多,即降水强度大。错:由表可知,第5次降水历时只有2天,相对于第2次和第3次降水来说,历时较短。错:由于当月该地植被覆盖率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植被截流差异不明显。第3题,D对:由表中信息可知,第6次和第5次降水过程的影响相比,河流洪峰流量明显增加
5、,且洪水含沙量极高,说明河流水位上升,淹没部分植被覆盖的坡面,造成水土流失严重,使得河流含沙量增多。A、B错:第5次和第6次降水过程,都为同一流域的河床和沟谷,因此水土流失变化不可能相差太大。C错:第5次降水的强度更大,对裸露坡面泥沙的冲刷作用更明显,但河流泥沙含量较低,说明裸露坡面不是主要的泥沙来源。(2019镇江模拟)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皮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46题。4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
6、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差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5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爬山难度 B增加耕地面积C便于汇集雨水 D提高地面美观度6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应具有的特点为()A耐旱、耐贫瘠 B耐旱、耐盐碱C耐涝、耐贫瘠 D耐涝、耐盐碱答案4.C5.C6.A解析第4题,山体裸露、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差,故需人工进行修复。第5题,注意修复的目的是恢复生态系统,即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植被修复离不开水,该山体坡度大而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同时石灰岩地区地表水缺乏,故修
7、建退台主要考虑收集雨水,C正确。第6题,石灰岩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区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故植被要能适应干旱和土壤贫瘠的条件。考向二水土流失的影响与治理7黄土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1)简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2)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
8、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答案(1)不利影响:黄土地貌塬、梁、峁的演变过程,实际上是黄土地貌的碎片化过程,即先前的地貌顶部面积逐渐减小的过程。这一过程导致可耕地面积不断缩减;耕种条件越来越差;土壤逐渐贫瘠化;水土流失加剧。(2)有利作用:平整土地可以使黄土高原地表不易形成径流,或减少地表径流的形成,从而减少冲沟和沟壑的形成,有利于减少和阻止地表形态破碎。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于农田灌溉。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水土流失,破坏原有的耕作层。解析第(1)题,可以通过水土流失、土壤肥力、耕地面积、地表破碎增加耕作难度等角度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第(2)题
9、,有利作用可以从对黄土地貌的改善分析,不利影响可以从对土质的影响分析。考点二荒漠化1荒漠化的含义及表现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2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3荒漠化的成因 (1)自然因素是荒漠化形成的必要条件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年际变化大。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是荒漠化形成的决定条件4荒漠化的防治对
10、策和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地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大量无序增长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考向一荒漠化的原因及危害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 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
11、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
12、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解析(1)读图文材料可知,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有三个:一是来自注入湖泊的河流形成的河口三角洲;二是来自冬春季河流水位低而裸露的河滩;三是来自错那湖冬春季水位低而出露的湖滩。(2)图示区域冬春季干燥少雨,植被稀少,沙源裸露,再加上多风力强劲的西风,故易起沙。(3)可从对铁路基础设施和列车运行安全等方面分析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强劲的风沙活动会掩埋铁路、吹翻列车,破坏铁路沿线的基础设施。(4
13、)迁移运用腾格里沙漠区采用草方格沙障固沙保护包兰铁路的措施;还可以建设铁路防护墙,阻断自然灾害与受灾体的接触。下图为“非洲大陆荒漠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3题。2非洲荒漠化严重区主要出现在()A热带雨林带 B热带草原带C热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3造成非洲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有()人口增长荒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过度砍伐大约600万公顷的森林遭到砍伐过度放牧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遭到破坏过度开垦耕地面积扩大是荒漠化的首要因素A B C D答案2.B3.A解析第2题,读图,联系非洲气候的分布可知,热带草原气候区是非洲荒漠化严重的地区。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越大荒漠化的面积越大
14、,二者呈正相关;过度放牧是荒漠化扩大的首要因素;从柱状图可以看出,大约2.4亿公顷的草场因过度放牧遭到破坏。考向二荒漠化的特征与防治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据此完成46题。4该固定沙丘()浅层土壤含水量低深层土壤含水量低68月土壤含水量低68月土壤含水量高A B C D5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风速较大蒸腾量较大气温较高降水较少A B C D6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A植树 B种草 C栽灌木 D自然演化答案4.C5.B6.D解析第4题,仔细读图,从空间看,
15、随着沙丘深度增加,土壤含水量增加。从时间看,5月和9月土壤含水量较高,68月含水量较低。第5题,该地为非季风区,夏季不受季风影响,风速较小;夏季气温高,降水多,但水分蒸发量大。第6题,该地在无人为扰动的情况下多年保持稳定,说明自然植被与水分条件相符合,能够起到控制沙丘发展的作用,人工种植林草会增加耗水量,破坏生态平衡,因此该地更适合自然演化。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7“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16、8“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答案7.C8.D解析第7题,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形成漏斗区,周围的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并逐渐向漏斗中心流动,从而导致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地带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形成生态裂谷,故选C项。第8题,当该地“生态裂谷”出现后,即出现了土地的荒漠化,为了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既有利于绿洲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故D正确;荒漠区水资源不足,不宜植树造林,A错误;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不适
17、宜发展灌溉农业,而应该做好生态恢复工作,B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禁止开采不符合实际,C错。课时作业(2019天一中学月考)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年来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这引起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组织专家进行调查。据此完成12题。 1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水土流失的原因最可能是()A城市化进程快,占用大量土地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D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2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A B C D答案1.D2.A解析第1题,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的主要人为原因是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
18、等经济林。第2题,一般情况下,随坡度增大,水土流失状况会加剧,单位面积产沙量会增加,故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曲线是。(2018南京师大附中期末)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约166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34题。表1新疆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111.322.354.3150.5454.12表2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水蚀风蚀冻融盐碱化12.5383.935.249.3983.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B荒漠化主要是由滥伐林木造成的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D荒漠化主
19、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4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农牧活动造成的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D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答案3.C4.D解析第3题,由题干可知,我国新疆土地面积约166万km2,由表1可知,新疆荒漠化土地总面积是111.32万km2,由此判断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故A错误;由表2可知,荒漠化的主要成因是风蚀,故B错误;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故C正确;由表1可知,未利用土地荒漠化面积最大,由此判断荒漠化大部分发生
20、在无人类活动的地区,故D错误。第4题,由表1可知,荒漠化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未利用土地,说明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不是人类活动,故A、B、C错误;由表2可知,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风蚀和水蚀,即和近地面的水平气流(风)和地表径流(水)的侵蚀有关,故D正确。沙产业是指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景观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下图是“宁夏沙坡头地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据此回答56题。5构筑草方格沙障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铁路线削减风力改变气候类型增加旅游景观提高沙层含水量A B C D6下列不适合在该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是()A建材产业 B沙漠旅游休闲业C光伏发
21、电产业 D沙生中药材产业答案5.C6.A解析第5题,沙坡头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荒漠化严重,降水稀少;包兰铁路在此经过。设置草方格沙障主要是为了削减风力、提高沙层含水量、保护铁路线。第6题,该区域气候干旱,沙源广布、光照充足,适合发展沙漠旅游休闲业、光伏发电产业、沙生中药材产业等,但不适合发展建材产业。读“贵州省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危险度评价图”,回答78题。7关于贵州省石漠化形成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起伏越大,石漠化越严重B石漠化的成因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C植被覆盖率越高,石漠化越严重D石漠化的成因与气候条件关系不大8有关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石漠化地区分布比较均匀B东
22、部地区石漠化危险程度最低,因该地降水量少C中度危险及以上石漠化面积占绝大部分D石漠化地区分布主要呈东南西北走向答案7.A8.C解析第7题,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植被较少,地形起伏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石漠化越严重,A项正确。人类破坏地表植被加剧了石漠化的形成;植被覆盖率越高,石漠化程度越轻;石漠化的形成与地形、植被与气候等因素有关。第8题,读图可知,贵州省石漠化地区差异较大;东南部地区石漠化危险程度最低,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有关;贵州省石漠化以中度及以上危害程度为主;石漠化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2018无锡检测)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两地区共同存在的环境问题是()A
23、水土流失B酸雨危害C土壤侵蚀和草地退化D土壤盐碱化10图中三个地区土壤侵蚀严重,其形成的共同原因有()以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人口密集,过度开垦严重酸雨危害严重A BC D答案9.C10.C解析第9题,位于塔里木盆地边缘,位于内蒙古高原,两地都位于我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风力作用显著,土壤遭受风蚀作用严重;由于过度放牧,导致草地退化。第10题,三个地区都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三地区都是人口密集区,过度开垦,造成植被破坏,加重了土壤侵蚀。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红薯是
24、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1)分析黄泛平原风沙区多沙地的自然原因。(2)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3)分析红薯种植加剧开封风沙活动的原因,并说明“冬小麦红薯”模式能抑制风沙的原因。答案(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输沙量大;该区域地势平坦,夏季多暴雨,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成灾,大量泥沙堆积地表。(2)沙地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岗地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涝灾;起垄种植可加厚土层,且更易排水。(3)开封
25、冬半年气候寒冷,不适宜喜温的红薯生长,只种植红薯会导致冬春季土地裸露;春季红薯种植前需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两茬作物种植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红薯生长初期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地表。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图1是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图2是图1中甲处的气候资料。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图2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1)根据材料,分析图1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2)图1中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在充分利用当地资
26、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答案(1)“红色荒漠”是南方低山丘陵红壤水土流失的结果。其形成原因如下:自然原因: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降水集中多暴雨;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强烈。人为原因: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能源短缺,乱砍滥伐。(2)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使粮食减产;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影响交通等;山麓地带水冲沙压,旱涝严重;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湖淤塞,河湖调洪能力降低,使旱涝灾害加剧;同时还影响航运。(3)发展立体农业;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建设水电站,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兴建沼气池和营造速生薪炭林等;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