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时空坐标单元概览阶段特征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时期,中华文明基本定型。先秦至秦汉对整个中华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时空坐标整体感知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思想上经历了
2、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科学技术则具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考点1 先秦时期的政治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2神权色彩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3行政管理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2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3内容分封对象
3、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核心内容土地和人民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楚等诸侯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诸侯权利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4影响(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2)消极: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5演变(1)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3)秦汉时期:秦始皇大一统,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汉初又兼
4、采之,实行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4)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性质不全相同,仅为皇权体现。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1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2内容(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2)建立起大宗、小宗体系,形成宗族内等级关系和政治上隶属关系。3实质按父系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4影响(1)使宗统和君统结合起来,强化了王权。(2)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的推行。(3)
5、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的分封。(4)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如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5)其内涵仍体现在当今日常生活和观念中,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天下一家”等观念的形成。轻巧识记早期政治制度1礼乐制度权力认同制度概念“礼”是维护贵族等级秩序的曲章制度和礼仪规定。“乐”是配合“礼”进行维护等级差别的乐舞内容礼乐制度要求不同等级都安于名分,遵守礼制,不得僭越目的巩固贵族的身份地位,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解决权力认同问题,即天下归心实质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影响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瓦解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6、2两大基本政治理念(1)贵族政治政治权力都掌握在世袭贵族手里,实行“世卿世禄制”,所有的官员都是贵族,有封地而无薪俸,将政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用族权维护王权。(2)“家国同构”“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国同构”是古代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父家长因其血统上的宗主地位,理所当然地统率其族众家人,而且这一宗主地位并不因其生命的中止而停止,而是通过血脉遗传,代代相继。
7、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在农业社会衍生出的这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管理文化,在当代仍然“余音不绝”,在现实中这种文化传统仍然根深蒂固。理解史料研习归纳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史料一史料二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西周分封制的特点。解读本史料应注意图中文字信息和封国地域分布上的特点。由图中
8、“周王室贵族”“武王弟”“周公长子”等信息分析出同姓封国数量上的特点;从封国的地理分布可看出同姓封国地域分布上的特点。(2)史料二说明了西周分封制的发展演变情况。史料二第一句话体现了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与原有邦国的不同;第二、三句话说明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较大的权力,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有实权”说明分封制下诸侯国实行世袭贵族统治,拥有较大的独立性。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指出图示中同姓封国与异姓封国相比在数量与地域分布上呈现出什么明显特点,分析这些特点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怎样的统治策略?提示特点: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居于战略要地。统治策略:以亲制
9、疏,将血缘内聚力转化为政治向心力。(2)根据史料二,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史论归纳1分封制的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3)纵向联系:明确周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2分封制的影响(1)在西周初期的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较高的权威,周天子对诸侯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
10、。分封制起到了拱卫周王室、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西周后期,分封制逐渐崩溃,导致了诸侯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2)历史遗存影响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史料一史料二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或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
11、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中国历史纵与横史料解读(1)史料一中图片及“宗庙”“祖庙”“家族”等信息说明宗法制是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缘关系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2)史料二描述了西周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史料二以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主要阐述了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特点“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第二层主要阐述了宗法制的裙带作风和荫庇现象。史料运用(1)“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什么?提示祖先牌位。(2)根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宗法制的特点
12、。提示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相结合。大宗与小宗既是宗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史论归纳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甲骨文合
13、集记载:商王去占卜,问下旬有没有灾祸降临?占卜师说卜象显示了不好的征兆。不久有人向商王报告说,益这个地方逃走了12个奴隶。这反映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导学号:61600000】A神权高于王权B国王没有实现集权C宗法制成为主导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D材料无法体现出神权与王权的比较,故A项错误;材料不在于突出国王的集权与否,故B项错误;材料与宗法制无关,故C项错误;商王占卜问政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故D项正确。2西周初年兼并无数,封建制度遂发生大变革。分封同宗以树屏藩,授土勋旧以拓疆域。材料表明“封建制度”()A有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B推动了西周政治文化的传播C是西周稳固统治的重要途
14、径D加速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C西周初年,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也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但不能消除地方与中央的矛盾,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故A项错误;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未涉及文化的传播,故B项错误;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与材料中“以树屏藩”“以拓疆域”相符,故C项正确;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并不能加速“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故D项错误。3诗经大雅板记载:“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充分说明()A宗法制维系社会统治的功效B中央集权得到充分体现C分
15、封制下诸侯权力空前强大D大宗和小宗是完全相对的A由材料中“大宗维翰”“宗子维城”可知,这段文字是论证西周宗法制度的宝贵材料,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与材料中“大宗维翰”“宗子维城”不符,故B项错误;诸侯权力空前强大,与材料中“大宗维翰”“宗子维城”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是说大国是屏障,大族是栋梁,为政有德国安宁,宗子是城墙;没有涉及大宗和小宗是完全相对,故D项错误。4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这里的“乐”已经超越了音乐范畴,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色彩。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A稳定统治秩序B体现贵贱有序C调节人们情绪D凝聚
16、家族亲情A“乐”讲究不同阶层的和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从而稳定统治秩序,故A项正确;“礼”讲究差异,体现贵贱有序,故B项错误;“乐”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色彩,主要目的不是调节情绪,故C项错误;“乐”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色彩,主要目的是维护统治秩序,故D项错误。考点2 先秦时期的经济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发达的古代农业1农耕方式的发展(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的人们用石刀、石斧砍树焚烧,用石犁翻土播种,依土地肥力变化而迁徙。(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但很少使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推广。2农业技术的进步(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
17、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技术。(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3)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3农业经营模式的演变(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生产力水平落后,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原因: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评价:小农经济下,农民具有一定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民负担沉重,而且十分脆弱。4土地制度的变革(1)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下,土
18、地不能随便买卖、转让。西周后期,贵族间的土地买卖、转让现象出现,地权逐渐开始由王下移到贵族、平民。(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时,废井田,开阡陌,从法律上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有,土地私有成为土地兼并的根源。5赋税制度改革春秋战国时期,劳役地租逐渐为实物地租所取代。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征税,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6租佃关系战国时期,租佃关系产生。轻巧识记图解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和经营方式的演变关系二、手工业的兴起与发展1经营形态及特点(1)官营手工业特点: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代表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产品不投放市场,主要满足皇帝、贵族和军队使用;冶金、制
19、瓷、纺织等行业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局限:生产不计成本;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具有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其劳动创造性受到束缚。(2)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经营,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3)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产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主要成就(1)冶金业: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西周晚期已有铁器。(2)陶瓷业:原始社会的彩陶已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商朝时烧出原始瓷器。(3)纺织业: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周时期,纺织业在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提醒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的
20、演变(1)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垄断。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开始出现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2)在明代前期以前,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它代表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明代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三、商业的发展1商业活动(1)商代:职业商人和货币已经产生,商业初步发展。(2)西周:实行“工商食官”,货币需求数量增加,骨贝和铜贝流通。(3)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私营商业兴起,官营局面被打破;出现了许多强大经济实力的大商人和商业中心。2商业政策(1)商周:国家采取鼓励政策,支持商业发展。(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理解史料研习归
21、纳“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史料一农夫蚕(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布縿,此其分事也。墨子非乐上史料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百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史料三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荀子王制史料解读(1)史料一为原始文献史料,主要体现了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的特点。(2)史料二为原始文献史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也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3)史料三是原
22、始文献史料,史料“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说明政府设置官员管理手工业。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提示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单位、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脆弱性: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弱。(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提示有利因素:农民的辛勤劳动;耕作工具的不断改进;政府的重视。不利因素:自身的脆弱性;自然条件的制约。史论归纳多元视角认识小农经济的影响(1)政治上:小农经济
23、的分散性是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经济基础。(2)经济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是“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源;小农经济的脆弱性,要求统治阶级抑制商业,防止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3)科技文化: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与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造就了中国古代科技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同时,小农经济发展的落后性也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无法实现根本性的突破;古代许多文学作品多是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憧憬。(4)民族心理与家庭伦理观念:小农经济下的中国农民具有忠厚老实、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狭隘、自私、保守性的不足;小农经济条件下,导致“重男轻女”“安土重迁”思想观念的产生;同时也
24、铸就了中国古代注重孝道、重视加强邻里关系及家庭和睦的观念。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已很普遍,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这一变化说明()A铁犁牛耕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B商鞅变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各国变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D材料反映的是井田制逐渐瓦解,私有制逐渐确立,不是对土地私有制产生的表述,故A项错误;商鞅变法是材料中一个方面,不是对材料的全面概括,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古代税收制度的变化,
25、小农经济发展不是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西周末期井田制瓦解到商鞅变法,反映的是土地所有制的变化过程,故D项正确。2国语齐语载:工之子恒为工;荀子儒效载:工匠之子,莫不继事;唐六典载:工商皆为家传其业以求利。上述记载() 【导学号:61600001】A表明手工业的发展为官府垄断B阐释了手工业技术的传承特点C说明手工商业在家族之间传承D反映了家庭手工业居从属地位B材料中呈现的工商业不涉及官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材料中工商业的传承,呈现传于子的特点,故B项正确;材料中“工之子”“工匠之子”是传于儿子,不体现在家族间传承,故C项错误;题干是指手工业技术传承,没有涉及手工业经营方式,故D项错误。3
26、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使民间技术的传习也成为顽固的传统。直至当今各地仍有所谓“祖传秘方”的说法。产生这种传习方式的原因是()A为避免技术竞争而采取的保护措施B手工业发展促使专利保护意识增强C商品流通领域形成了市场垄断现象D政府引导社会力量重视工商业发展A根据材料“民间技术的传习也成为顽固的传统。直至当今各地仍有所谓祖传秘方的说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样做可以避免技术竞争,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故A项正确。4战国时期流通货币种类有刀、布、钱和爰金,刀币是齐国货币。考古发现在古代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亦有大量刀币流通,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A齐国铸币业发达B这些地区经济交
27、往频繁C齐国征服了燕赵等地D刀币较其他钱币易于携带B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齐国货币在赵、燕及辽东和朝鲜北部流通,说明这些地区经济交往频繁,故B项符合题意。考点3 先秦时期的思想文化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主张:政治上提出了“仁”与“礼”的学说;主张德治;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教育上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影响: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儒学的“六经”。(2)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规范;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并提出“君轻民贵”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
28、民本思想的基础。(3)荀子:强调“天行有常”,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易误警示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现代的“以人为本”理念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孟子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而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2其他学派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内容影响道家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老庄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庄子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追求逍遥法家韩非子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
29、“术”“势”合一,将法家理论系统化;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主张“事异则备变”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汉代以来,其法治思想被吸收到儒学体系中,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墨家墨子“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汉代以来,逐渐湮没失传了轻巧识记百家争鸣选修融会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选修4)1背景(1)春秋时期社会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违背周礼的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2)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2内容(1)政治礼: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
30、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收重税。中庸:为恰当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2)教育:开创私学,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3对后世的影响(1)对中国:创立的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2)对世界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二、先秦时期的科技文化1科技夏朝出现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春秋战国使用硫磺和硝石,为火药的发明奠定了基础战国出现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战国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
31、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2汉字(1)起源:刻画在早期陶器上的简单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起源。(2)成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3绘画(1)分类:以题材的不同,可以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在表现技法上,分为工笔与写意。(2)成就远古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4文学诗经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内容丰富,语言质朴,现实感强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楚辞创始者:屈原特点: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代表作
32、:充满浪漫主义风格的离骚理解史料研习归纳“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史料一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史料二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间很长,问题很多,情况很复杂。但简要一点,也可以概括为三场大辩论,或者“三大战役”。第一场是儒墨之争,争论的焦点是“仁爱还是兼爱”;第二场是儒道之争,争论的焦点是“有为还是无为”;第三场是儒法之争,争论的焦点是“德治还是法治”。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史料解读
33、(1)史料一主要反映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和历史使命。根据句号分层概括是解读本史料的关键。第一层说明了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应时代需要。第二层说明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促进了社会转型。(2)史料二反映了百家争鸣具体辩论的内容。“三场大辩论”“三大战役”是本史料的核心语句。“三场大辩论”“三大战役”说明了百家争鸣具体辩论的内容涉及人生和治国等方面。史料运用(1)有学者认为,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潮流发展的产物,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时代潮流是什么?提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社会制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2)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到冷落,而法家思
34、想备受推崇的原因。提示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割据,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改革古制,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主张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法家的中央集权、严刑峻法等主张适应了时代要求。史论归纳1“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治国理念(1)儒家推崇“人治”,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道”。2“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1)“
35、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的哲学思想、法家的变革精神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在“百家争鸣”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3)“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4)形成的思想传播到邻国及西方,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史料一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视人之国,若
36、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史料二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史记太史公自序史料解读(1)史料一的三段话分别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儒、法、墨三家的思想主张。理解文言语句是解读本史料的关键。第一自然段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第二自然段反映法家强调实行严刑峻法治理国家;第三自然段体现了墨家“兼爱”思想。(2)史料二分三个层次,分别从正反两个角度对儒、墨、法三家进行了评价。根据句号分层概括即可。从“不可易”、“不可废”、“不
37、可改”三个词中分析儒家在维护统治秩序、墨家在“强本节用”、法家在“正君臣上下”中各自的作用。史料运用依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诸子百家中相互对立的观点。提示(1)治国上:儒家主张“德治”,法家主张“法治”。(2)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本恶”。(3)人与自然关系:荀子主张“制天命”,庄子主张“顺自然”。(4)人生态度:儒家主张入世,道家主张避世。(5)看待社会成员关系:墨家主张“兼爱”,儒家主张尊卑有序。史论归纳1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比较项目孔子孟子荀子同仁的思想爱人仁政仁义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异人性论性相近性本善性本恶目的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新
38、兴地主阶级统治2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应用对点强化训练1“君
39、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这句话强调的是()A爱的层次差别和内在的联系B君子能成为圣君的必备条件C君子与百姓都应有仁爱之心D实施仁政的前提是仁民爱物A“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体现了爱的层次性,“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则体现了爱的内在联系,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君子的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强调君子应有的品德,没有说明百姓的品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治理国家的政策,故D项错误。2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所以“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
40、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认为“制礼义”的目的是()A消灭人的欲望B维护社会稳定C满足物质需求D调节社会纷争B荀子主张应当调和人的欲望和物质需求,以达到社会稳定,荀子主张克制欲望,故A项错误;荀子希望其主张能够为社会稳定服务,故B项正确;荀子主张调和物质需求,促进社会稳定,故C项错误;荀子认为社会纷争是由人过度的欲望引发的,社会纷争应当制礼仪,维持社会稳定,故D项错误。3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导学号
41、:61600002】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C儒家更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道家更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故B项错误;儒家和墨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法家强调人和法和谐,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杂家强调人和国家的和谐,故C项正确;主张“礼”、“法”并用的是儒家,故D项错误。4有学者指出:“诸子百家的智慧和伟大成就,不是战国之后历代专制主义者所能泯灭的,它所留给后世的宝贵思想财富,两千多年来世代传承不已,不仅有相当的历史价值,更有难以估量的现时价值。”这说明()A历代以百家思想为官方思想B百家争鸣具有深
42、远历史影响C百家思想符合现实社会需要D历代君主企图扼杀各家思想B不同的朝代会根据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采取适合本朝需要的官方思想,这些思想不一定是诸子百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百家争鸣具有深远历史影响,故B项正确;百家思想中有些是符合现实社会需要,往往被统治者推崇,不是百家思想都符合现实社会需要,故C项错误;有的君主会推崇百家思想,像秦始皇就以法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故D项错误。(对应学生用书第9页)2012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点卷别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先秦社会经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先秦文化全国卷2017西周分封制的深远影响2015战国小农经济;2017春
43、秋战国之际商业的发展2013中国古代儒家思想;2015孔孟儒学思想、对待孔子与儒学的态度全国卷2014分封制、礼乐制;2016宗法制的影响2015孟子思想主张;2015儒学理想化的政治诉求全国卷2016西周政治制度2017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考情分析(1)从考查内容看:政治、思想是考查的重点。政治主要考查政治演变趋势及特点;经济考查相对较少,主要考查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思想主要考查儒学思想主张及演变等。(2)从考查题型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主要是从通史或中外对比角度考查。(3)从命题特点看:主要考查重要历史现象的特点、成因及历史发展趋势的结论性认识。高考命题探究找规律立足时空观念主干知识迁移考
44、1(2017全国卷)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随着分封范围的扩大,周朝的制度传扬天下。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A题干材料反映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分封王族等到各地建立诸侯国,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从而使周的文化影响也因此覆盖其所辖之处,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A项正确。在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没有形成君主专制局面,B项错误。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直接控制的地区称为王畿。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周天子对地方是间接控制,C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到贵族的世袭特权问题,D项错误。2(2014全国卷)周代分封
45、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A河南B河北C陕西D山东C“雅言”是周王室使用的语言,而西周的统治中心镐京在今陕西省境内,故选C项。名师点拨全国卷的命题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但试题杜绝了机械地考查“死”的知识点和低水平的“点对点”的试题,对知识的考查更多地体现出综合性、灵活性的特点。试题注重通过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考查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如上述第1题实际上是考查分封制的深远影响,第2题实际是迁移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3(2015全国卷)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
46、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问题。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4(2017全国卷)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
47、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A由图片可以看出,“陶”位于济水之滨、“曹鲁之间”,水运交通便利,区域位置优越,促进了跨区域商贸的发展,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争霸战争”,且争霸战争不利于经济的交往与商贸发展,B项错误;交通条件会影响地方经济状况,但不起决定作用,C项错误;“城市规模扩大”没有涉及,D项错误。名师点拨古代商业的发展、城市经济发展、国内贸易的发展都是教材的主干知识,高考命题并没有回避这些主干知识,而是通过创新情境,通过特定的时空,考查教材知识。立足史料实证创设情境灵活考5(2013全国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
48、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有效信息: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体现了秦国已经走向集权,C项正确。A项是对题干材料的错误解读;B项表述本身错误,分封制下君主权力有限;D项表述本身错误,春秋时期分封制就已经遭到破坏。名师点拨目前全国卷高考历史试题的
49、学术性趋向明显,本讲内容距今年代久远,历史研究、史料挖掘和考古新发现的成果会不断地充实、印证甚至要修改历史。新的史学研究新成果不断引入高考,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考查学生对待史实的态度与方法,如上述第5题就以西周、战国时期的墓葬等级为切入点考查当时的政治制度。6(2017全国卷)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A文字的发展演变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为了书写方便,人们对文字的丰富、发展做了有益的尝试,使文字
50、由繁到简,A项正确;西周时期的文字书写载体以龟甲、兽骨以及青铜器为主,竹片也有少量使用。春秋战国时期,竹简开始大规模使用。虽然书写材料不同,但这不是造成文字笔画发生由繁到简变化的主要因素,B项错误;字形的变化是为了书写方便,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故战国时期的变法与字形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C项错误;“书同文”是在秦统一全国后推行的,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D项错误。名师点拨史料实证是指获取史料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然后得出结论。第6题,战国时期同一字形的变化,由繁到简是表层信息,再推理判断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既可得出正确答案。立足唯物史观学科理论引领考7(2016全国卷)孔子是儒家学
51、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C“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是由孔子整理并用作教学的儒家经典,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排除A项;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五经”是孔子整理的典籍,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记录孔子言论的著作,不是孔子编订的,所以论语不在“五经”之中,故选C项;秦始皇焚书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但儒学传统并没有因此断绝,故D项错误。名师点拨立足唯物史观引领,加强对
52、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考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近几年全国卷命题的突出特点。近几年的全国卷专门设计了以儒学为考查内容的试题,从不同角度选择材料,多角度考查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试题融入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立足家国情怀社会热点隐性考8(2016全国卷)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B题干反映的是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数、格
53、式和内容情况。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意味着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项符合题意。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商代一样,都是“金文”,并没有创造出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度,故排除C项。商周青铜器多用于祭祀,题干信息不能说明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故排除D项。名师点拨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其价值引领的作用毋庸置疑,有价值引领就必然有价值取向。在素养立意的全国卷历史命题中,充分挖掘本讲分封宗法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所蕴涵的历史价值,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内涵,是高考的趋势所在,上述试题最具代表性。9(2015全国卷)古代儒家
54、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准确理解儒家的主张。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对待百姓要实行仁政,不可过度威逼百姓,以达到巩固统治秩序的目的,材料反映了儒家的政治理想,C项符合题意。名师点拨“儒家思想的政治哲学解读”成为2014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之一。对儒家思想与理想政治形态及社会治理关系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儒家王道政治理想的现代意义、儒家思想与国际秩序的构建关系上。高考仿真演练明趋向1商汤以夏桀“弃捐五帝之恩刑,推蹶三王之法籍”
55、为词进行征伐,周武王以商纣“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作为讨伐的理由之一。这些做法()A反映开战目的是维护传统B表明当时已确立礼与法同等的效力C利用了尊祖崇礼的观念D说明奉天伐罪成为常用的起义手段C材料“弃捐五帝之恩刑,推蹶三王之法籍”“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反映了商汤和周武王利用夏桀和商纣不尊祖崇礼而对其讨伐进攻,体现了商汤和周武王重视传统观念的应用,故C项正确。2中国古代男子休妻有“七出”之说,同时又有“三不去”对男子随意休妻进行限制,即妻子无娘家可归、曾替家翁姑服丧三年的、丈夫娶妻时贫贱但后来富贵的。这一规定()A切实保护了妻子利益B维护了宗法伦理秩序C稳定了家庭婚姻关系D赋予了女子主动权B从
56、题干内容可以看出“三不去”以家庭伦理为核心,注重维护宗法伦理秩序,B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片面,排除;C项反映的是表面现象,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说:“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列强之间订立国际条约都要把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等家庭小事写入国际公法,以维持世界和平。”“列强”的做法()A加强了中央集权B维护了宗法制度C导致分封制崩溃D促使礼崩乐坏B中央集权强调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毋易树子”意思是要立嫡长子为接班人,“毋以妾为妻”意思是妻子是正统,两者皆强调不要违背宗法制,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分封制的内容,故C项错误;“列强”的做法维护了宗法制度,不能体
57、现促使礼崩乐坏,故D项错误。4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普通人)可以为禹”。符合两者观点的是()A主张“因材施教”B重视人民群众力量C认为“人性本善”D通过教化使人从善DA项为孔子的主张,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荀子主张“人性本恶”,排除C项;两人皆主张通过教化使人向善,D项正确。5春秋至战国前期,先后形成了儒家学派、墨家学派、道家学派、法家学派等。到战国后期,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收录各家学说的著作如吕氏春秋等。这说明() 【导学号:61600003】A百家争鸣的结束B思想兼容的出现C各学派间的诘难D国家统一的实现B百家争鸣的结束是在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
58、,独尊儒术”主张之后,故A项错误;“出现总结百家思想的人物如荀子,收录各家学说的著作如吕氏春秋等”能够体现战国后期出现思想兼容的趋势,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各学派之间的斗争,故C项错误;国家统一的实现有赖于秦始皇,故D项错误。6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精耕细作B刀耕火种C男耕女织D自给自足A根据材料“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刀耕火种是粗放型农业,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男耕女织强调农业和家庭手工
59、业的结合,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自给自足强调自足性,是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古代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学术前沿热点关注我国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有中国的特色,它必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鉴于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必须有所扬弃,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现代科学的思想,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焕发新的生命。运用点拨1儒家的“民本”思想(1)表现孔子:“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孟子:民贵君轻、痛恨暴政和战争。荀子:“君舟
60、民水”。(2)实质:古代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以维护“君”为中心的,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一种维护统治的策略。2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3)道家学说构成了我国2000多年的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4)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5)墨家思想中的尚贤精神,成为后世社会重视人才的思想来源。3(对接高考
61、)古代传统文化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试题侧重于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儒家文化的趋时更新的考查,突出古代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的认识。针对训练1(2017宝鸡质检)“明君制民之产(保证农民拥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材料体现了()A孔子“仁”的主张B孟子“仁政”思想C墨子“兼爱”思想D老子“无为”思想B材料重点讲了君主要好好对待老百姓,从而让人民过得更好,国家安定太平,这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故B项正确。2阅读材料,完成下
62、列要求。材料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摘编自刘恒
63、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强调儒家的入世精神,首先表明观点。对儒家入世精神给予解释和表明态度。论述要结合阶段发展的特征,以典型人物的事例和行为进行说明,如孔子主张“仁”的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但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积极周游列国,宣扬其思想;后世汉代的董仲舒、宋明时期理学家都秉承了这一精神,积极地面对现实社会,积极入世,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即可。【答案】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示例: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实行“仁政”,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这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总结: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