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21 ,大小:222KB ,
资源ID:104362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436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2017学年语文版必修2 第14课 崔杼弑其君 课件(共21张)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2017学年语文版必修2 第14课 崔杼弑其君 课件(共21张) .ppt

1、第14课 崔杼弑其君 修身名句读书 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宋朱熹性理精义 赏读:读书最可贵在于循序渐进,最后达到精通。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耳。宋朱熹学规类编 赏读:笃志:意志专一。详玩:深刻领会。读书的方法没有别的,只有专心致志,虚心探索,深刻领会,才能收到成效。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赏读:池塘的水为什么如此清澄,因为源头不断流来活水。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方能进步。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 赏读:束:搁置。把书闲置不读,说起话来没有底蕴。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全书共60卷,记载从鲁隐公

2、元年(前722年)至鲁悼公四年(前464年)二百五十余年间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有关活动及重大事件。其内容包括天文历法、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是我国研究先秦历史的重要文献。相传左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司马迁云:“左丘失明,厥有国语。”2写作背景 崔杼弑其君记载了这么一个史实:齐庄公因通奸大臣崔杼妻,不但经常到崔杼家里去幽会,而且公开污辱崔杼。崔杼趁庄公入室幽会之机,令卫兵射死庄公。然后随即立景公为帝,自立为相。史官如实记下“崔杼弑其君”这一史实,崔杼大怒,连杀三名史官。最后慑于正义与英勇,崔杼只好作罢。3审美视窗 齐太史的独立人格 每读文天祥的正气歌,总要被其中的“在齐太史简

3、,在晋董狐笔”所感动。战士马革裹尸,战死沙场,是情理中事,可是一介文人,又只是个书记官,就因为直书事实而不惜掉脑袋,就有点匪夷所思了。“在齐太史简”说的是齐国大夫崔杼把国君杀了,于是太史就在史书上直书“崔杼弑其君”,崔一气之下把他给杀了,可是他的弟弟还是这样写,崔又把他的弟弟杀了,可是弟弟的弟弟还是这样写,一直到第三个弟弟,还是这样写,大有子子孙孙无穷匮的架势,搞得崔杼也没有办法了,只好随他们这样写下去。故事真的很感人。特别是那四个齐太史,一个比一个更耿直,一个比一个更悲壮,一个比一个更高大。如果说第一个太史是在为职业责任冒风险,那么第二个、第三个则是在用生命为职业准则作抗争,到了第四个干脆就

4、是在用死去维护职业道德和尊严了。那时的史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点像今天的法官,不但不应受权力的约束,反而还应对权力实行必要的监督,而秉笔直书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基本职业要求。正像今天的司法终究离不开权力的影响一样,这种独立行使职责的行为说起来容易而做起来难,即使从职业责任出发,也可以有很多的选择,可是这几个史官却偏偏都不这样做,而是完全按照事件自身的因果规律和逻辑关系去写,这也正是太史们的人格魅力之所在,要不然也就不会留下“在齐太史简”这样的句子了。设想齐太史中如果有一个屈服于权力,那么在史册上还会是“崔杼弑其君”这样的字眼吗?以秉笔直书而彪炳史册,是千古佳话,也是千古悲哀。此

5、事讴歌的是太史们的职业道德和人格的魅力,反衬的则是人性的丑恶、权力的畸变、人们对权力的畏惧盲从以及对于专制的仇恨。直到今天,人们仍在呼唤着现代太史们的出现,也仍在痛恨着现代崔杼们的可恶。试想,那些与太史们有着同等职业特性的人们,如果都能像太史们那样,秉笔直书,秉公办事,还会有那么多让人们深恶痛绝的事发生吗?学学齐太史的精神,培养一点齐太史的人格,树立点齐太史的尊严,对于今天的人们,尤其是那些行使权力的人们来说,真的十分必要。结构图示 主旨归纳 “不死君难”一节的描写,刻画了晏子聪明正直、忠诚无私、机敏善辩、外圆内方、圆滑世故的性格特征。通过“太史秉笔直书”的描写表现了我国古代史官崇高的职业精神

6、和职业道德。重点突破 晏子找了个借口,既逃脱了殉死,还谴责了庄公及崔子二人。如何看待晏子这种举动?提示 这段历史,是历史上有名的“晏子不死君难”,它表现了晏子的聪明耿介,忠诚与正直。文中的晏子是机敏善变的,同时又是无私的,但也不失圆滑世故,甚而可说是“狡猾”。在对待崔子弑君这件事上,晏子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立场;对于弑君的不义之举,他斥责了崔子;但其说话技巧是十分高超的,他并没有进行面对面的批判,而是用婉转的方式表达了对崔子的不满。这样,既达到了批判的目的,又达到了明哲保身的效果。按照常理讲,君王任务是主持社稷的,不是君临老百姓的。如果君王为社稷而死,老百姓当然可以和君王同死。因为作为君王的臣民

7、,其责任是供养社稷的,不是单单为自己而生存的。如果臣民为国而亡,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人为自己的私利而死了,我们大家都要为此而同死、同亡,那就是不义的事情。除非是其同党,正直的人是没有人敢担当这个不义之名的。何况现在君王是被人立而又被其杀的,怎能为这样的人而死呢?在这里,晏子的精明、正直、明辨是非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在春秋时期,讲究忠君固是一种传统,但晏子却具有超然于上的态度,明确了忠君的界限与尺度。这样既保全了自己,又阐明了道理,其用词的高超、巧妙令人刮目相看,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齐庄公死后人们有不同的反应,请把他们的表现进行大致归类。对这些人物,你有何评价?提示 人物分为五类:被杀公

8、孙敖、封具、祝佗,殉死申蒯、(申蒯其)宰,逃亡卢蒲葵、王何,不死不逃晏子,记史太史。评价 殉死的申蒯、(申蒯其)宰两人以身殉道,忠诚正直,但却是愚忠。逃亡的卢蒲葵、王何大难临头,“树倒猢狲散”。“不死不逃”的晏子聪明正直、忠诚无私、机敏善辩而又圆滑世故,既逃脱了殉死又坚持了自己做人的准则,保持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同流合污,不奴颜婢膝(参考晏子仰天叹曰:“婴所不唯忠于君、利社稷者是与,有如上帝!”),外圆内方的性格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史的太史“威武不能屈”,舍命护卫自己的职业原则不避不隐,体现了其崇高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精神。史记和左传分别是怎样表明作者主观情愁的?提示 史记的选文后往往有“太

9、史公曰”来表明司马迁的主观情感,而左传则把主观情感隐藏在文间的记叙中,这种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崔杼为什么杀死太史?又为什么对第四位太史“舍之”?南史氏“执简以往”,用意何在?提示 崔杼不愿在历史上留下杀君的罪名,因而杀死太史。但他感到正直的史官是杀不绝的,故“舍之”,南史氏唯恐没有人再敢直书其事,故“执简以往”。这一小段文字在我国历史上可谓字字千钧。不足60字,却将我国古代史官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操守写了出来。中国史官向来重视秉笔直书。为了做到这一点,史家们往往不忌讳、不避嫌,不惜牺牲自己,也要保持历史的真实。这种精神可以说是史家的传统。作为史官,一家三人被杀却毫不动摇

10、,甚至感动了南史氏一干人等,足见我国古代史官的伟大与崇高。1文本审美(1)本文叙事详略得当,有条不紊,把整个事件交代得井然有序。(2)塑造人物形象生动,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写作迁移【角度】中国史学有着“秉笔直书”和“春秋笔法”两大传统。“秉笔直书”,即直笔,遵循“书法不隐”、“据事直书”的写史原则。“春秋笔法”源自孔子修春秋,每用一字,必寓褒贬,后因以称曲折而意含褒贬的文字为“春秋笔法”。你对“秉笔直书”和“春秋笔法”是怎样认识的?请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表达你的观点。【示例】孔子高度评价董狐“书法不隐”,司马迁著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被人称为“实录”,受到了崇高的赞誉。我觉

11、得,凡历史必得澄澈如镜,不能遮掩,方能还历史以真实。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国大夫崔杼杀其国君齐庄公后,“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齐太史兄弟三人先后被杀,四弟继续书“弑”,终于成功。古代如此,近代亦然。1918年在北京创办京报的邵飘萍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由于坚持披露事实真相,支持民众反帝反军阀斗争,被奉系军阀杀害。在“文革”中,不少记者不愿与“四人帮”同流合污,敢于说真话,说实话。他们虽然遭到“四人帮”的种种迫害,却表现了一个正直的史学家的尊严,人民是会永远铭记他们的。只有秉笔直书,才会真正著成千古流传的“春秋”。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