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177.50KB ,
资源ID:104348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4348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1、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传统节日的意义,可以从文化、民俗学、经济等角度阐发,也可以放进文学世界理解。传统节日不仅能保存民族历史记忆,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认同,还能促进社会文化再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文学的角度观照传统节日,并不牵强。传统节日在传承过程中,一些原初的价值与功能或有所丢失,或发生变异,节日仪式中的功利作用悄悄向审美作用转移,端午节就是例子。端午又称“重午”,阳气盛极,阴气初生。为避邪气,用置菖艾

2、、戴香包等方式防五毒、送瘟神。延习既久,这些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活动,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可见,在审美需求的层面,传统节日与文学有相通之处,因为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文学的功用,并不仅仅给人带来心灵的愉悦。文学也经由审美活动,引发人们思考人的本原,即人从何而来、人之为人的意义和生命的终极价值。清明扫墓祭拜,是追念先人与逝者,祈求保佑的虔诚表达;中元节送河灯,活着的人希望那些无所归依的魂灵也应被善待。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有些节日,由人类对自然的崇拜演化为人类对生活愿望的象征性表达,比如七夕节。七夕节由“天河”

3、两岸的牛郎织女星座而来,反映了人类对天象的崇拜。根据这一天象,产生了牛郎织女鹊桥会的凄美爱情故事。这个节日的诞生,可以说与文学生产同时进行。传统节日得以保存并成为中国人精神里不可剔除的部分,也依赖文学创造的艺术形象和语言篇章。从古代开始,对传统节日的吟咏,产生了大量的诗词歌赋。说到春节就会想起王安石的元日,说到清明就会吟诵杜牧的清明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文学起了主要作用。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人类文明的进步,由科学不断地对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去魅”,造成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更重要的是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试想,只有陨石坑

4、的月球,比起有嫦娥、玉兔和桂花树的月宫,是多么无趣。因此,保留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神话和文学形象,对于工业化时代的人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复魅”,它将使日益单面化的人在精神世界里丰富起来。在这个意义上,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是对全人类的一种文化贡献。而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摘编自传统节日的文学理解)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传统节日能保存民族记忆、增强民族认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可从文化、民俗学、文学等方面理解和阐发其意义。B. 因为传统节日带有娱乐性,能给人带来精神愉悦,所以传统节日与文学在审美层面是相通。C. 清明节扫墓、中元节送

5、灯活动,与其他传统节日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是相似的。D. 成体系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传统节日是对全人类的文化贡献,文学有责任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不断地再生产。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端午节为例,论述了传统节日原初价值与功能慢慢转移,逐渐具备了功利和美感的双重作用。B. 文章将清明节、中元节与七夕节进行类比,说明了七夕这类节日的诞生与文学生产是同时进行的。C. 文章列举了王安石和杜牧的诗歌,旨在说明文学在传统节日由民俗风习向审美对象转化过程中起了主要作用。D. 文章运用了对比论证,揭示了传统节日中“去魅”与“复魅”、无趣与有趣、科学

6、与文学的关系。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文学不仅给人带来心灵愉悦,也直接引发人们对人之起源、意义、价值等问题的思考。B. 传统节日得以保存,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精神,从根本上来说是文学艺术的功劳。C. 文章论证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嬗变,同时在工业化背景下,作者表现出了深深的焦虑。D. 文章论证了文学和传统节日的关系,肯定了文学在传统节日的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答案】1. C 2. B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

7、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C项,张冠李戴。根据原文第三段内容:“这些在固定时间里反复进行的活动,跟文学里对生者与死者、此岸与彼岸关系的思考,如出一辙”不是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而是和“文学”相比。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B项,“将清明节、中元节与七夕节进行类比”错误。根据第3段的内容,中秋节与清明节、中元节,不是类比关系,而是对

8、比的关系。类比论证的侧重点是寻求两个同质同类的事物之间的共通性或相似点,对比则强调两个(可同类,也可不同类)事物之间差异性。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项,不合逻辑,文学并不能直接引发人对生命本原的思考,而是要经由审美活动;B项,奇大其词,“从根本上”于文无据,应该是起了重要作用或主要作

9、用;C项,张冠李戴,原文第2段论述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嬗变,但并未表示“忧虑”或“焦虑”之情,原文第5段分析了科学不断地对神话传说等原始思维构造的世界形象的“去魅”,乃至造成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关系的紧张,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的科学认知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失去不少光彩,对此作者有一定的担忧,但也不至于“深深焦虑”。故选D。【点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答非所问、以偏概全、

10、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现代乡村旅游是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

11、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摘编自百度百科乡村旅游有删减)材料:2017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8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56%;营业总收入超7400亿元,占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6.2%。数据显示,我国乡村旅游旅游人数占国内游客比重在历经2012-2015年的快速增长后,2016-2017年保持平稳增长。而乡村旅游收入比重更是保持稳定增长趋势。(数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乡村旅游市场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材料:景区门票政策性下调的背景下,景村融合构建新消费增长极成为趋势。目前景区存在的几个普遍现象:产品结构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自由行,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旅游消费需求;景区淡

12、旺季明显、夜间游览产品不足;景区的消费主要停留在白天,夜间产品仍然十分不足,许多景区留不住游客过夜;随着门票价格的政策性下调,景区必须彻底打破门票经济的依赖度,需构建新的消费增长极。目前国家5A级的大部分景区内及周边存在丰富且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有景中村、景边村,景区及其周边的乡村资源就为其提供了很好的增量空间和消费场景,同时这样的乡村资源又具备了天然的人流基础,享受景区的基础配套设施。这样的二者结合发展,必然会形成共振效应。(左驭乡村旅游洞察:逆城市化、景区变革与精准扶贫)材料:发展乡村旅游应注重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立足于绿色发展,指的是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当地生态

13、环境的保护,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构建产业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系。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环境承载量发展的现象,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这种破坏一方面源自本地村民在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开发行为、环境污染行为,另一方面来自游客游览中带来的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这些破坏了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虽然能够一时得益,但却是“吃子孙饭、断子孙路”。注重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必然选择。所以,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科学合理地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

14、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乡村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就是自掘坟墓。从消费需求来看,乡村生态环境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所在,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就失去了消费动力,产业发展也是无源之水。要在乡村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先行,科学筹谋,控制开发强度,将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高源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应把握“四性”2018年5月5日中国旅游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现代乡村旅游具有旅游时间自由和旅游资源丰富的特征,为农村

15、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B. 从数据和图表可以看出,从2010-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和过夜游客数量都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C. 在景区门票政策性下调的背景下,景区旅游发展必须和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构建新的消费增长极,才能解决本身存在的普遍问题。D. 目前国家所有5A级景区内和周边都存在有丰富且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二者结合发展,必然会形成共振效应。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景区和乡村旅游结合发展的共振效应具体表现为:乡村资源在享受景区基础配套设施的同时,也为景区提供了增量空间、消费场景。B. 不管是乡村旅游开发者开发过程中的过度开发行为,还

16、是游客游览中带来的汽车尾气和生活垃圾等,都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资源环境的基础。C. 产业发展是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乡村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需求,破坏了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就无从谈起,也会让群众失去消费动力。D.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重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将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和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是不矛盾的。6.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最应该注意的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你认为需要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4. A 5. C 6. (1)从政府角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地进行乡村旅游开发。(2)从当地乡村角度:发挥基层行政单

17、位的监督职能,加强对村民的引导,加大惩处力度,杜绝过度开发行为和环境污染行为。(3)从游客角度:增强环保意识,做到“文明旅游”“文明出行”。【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B项,“从2010-2016年过夜游客数量都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二的图表,过夜游客数量在2013年呈现下降态势;C项,“景区旅游发展必须和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表述错误。根据文本“随着门票价格的政策性下调,景区

18、必须彻底打破门票经济的依赖度,需构建新的消费增长极”可知,景区发展必须打破门票经济依赖度,而非必须和乡村旅游相结合。D项,“国家所有的5A级景区内和周边都存在有丰富且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说法错误,根据文本“目前国家5A级的大部分景区内及周边存在丰富且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可知,原文是国家5A级的大部分景区而非国家所有的5A级景区。故选A。【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19、C项,“产业发展是乡村生态环境的基础”表述错误,原文应该是“乡村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探究类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本题要求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对于发展乡村旅游最应该注意的当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你认为需要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属于向内挖掘类探究题,貌似提出自己的观点,实际上概括材料的观点,注意提取材料中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通读材料,根据文本“从产业发展角度看,乡村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基础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就是自掘坟墓”“从消费需求

20、来看,乡村生态环境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所在,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就失去了消费动力,产业发展也是无源之水”“要在乡村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先行,科学筹谋,控制开发强度,将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起来”等信息可知,(1)从政府角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地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根据文本“发展乡村旅游应注重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可持续性立足于绿色发展,指的是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环境承载力范围内构建产业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体系”“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超环境承载量发展的现象,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这种破坏一方面源自本地村民在开发过程中的

21、过度开发行为、环境污染行为,另一方面来自游客游览中带来的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这些破坏了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虽然能够一时得益,但却是吃子孙饭、断子孙路。注重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可知, (2)从当地乡村角度:发挥基层行政单位的监督职能,加强对村民的引导,加大惩处力度,杜绝过度开发行为和环境污染行为;(3)从游客角度:增强环保意识,

22、做到“文明旅游”“文明出行”。(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就等拆迁伍中正宋玉生的房子低、矮,逢雨必漏。他对自己的房子特别不满意,一心盼望着拆迁。那年,宋玉生30岁。有天早上,宋玉生从门前的枫树上的高音喇叭里听到了一个让他振奋的消息。在离宋村三十里开外的地方要建一个大型变电站,那地方有十多户人家要搬迁,并且,那十多户人家的房子由政府统一修建后,再分给他们。也就是那天早上,宋玉生就萌生了一个希望,将来哪一天,自己的房子也能名正言顺地拆迁。不到一年,变电站建好。宋玉生去看变电站。除了变电站,宋玉生最关心的是那些拆迁户。然后他跑到统一安置的住房一看,一栋栋

23、房屋果真整齐漂亮。回来的路上,他就想,自己的房子有那么漂亮就好了。好不容易到来一次的拆迁机会白白地错失了。宋玉生那年40岁。那一年,从葛洲坝输往广州的高压线路经过宋村。测量线路时,宋玉生拉着一位测量员问,路线经过不经过他的房屋?他那破屋碍事不碍事?测量员说,还说不准,要等整个线路的测量数据都计算好再定。等吧。宋玉生不再犹豫。后来,宋村有3户人家的房屋需要拆迁。那3户人家的房子由政府出钱修建,3幢房子建好,在丽日蓝天下格外漂亮。宋玉生开始埋怨:那条线路怎么就不经过自己的房屋?50岁那年,宋玉生的身体再没有以前健康,时常咳嗽,还伴随头晕。可是一听到要拆迁的消息,他就会强打精神。那一年,县里要在宋村

24、修建一个农药厂。整个村里,再没有比宋玉生更兴奋的。宋玉生逢人便说,只要项目一开工,自己就可以拆迁,就可以享受到政府修建的好房子。他经常出现在人堆里,开口闭口就是拆迁。这个项目让宋玉生兴奋了一年。那一年,宋玉生的咳嗽和头晕仿佛减轻了很多。一年后,农药厂的建设没有一点儿动静。后来他才明白,建农药厂是县长的想法,没经过科学论证。有专家提出,在宋村坚决不能修建农药厂,专家还列出了不能建厂的8条理由。宋玉生的病情慢慢加重。他的房子越来越破败。村主任宋家宝每次见到宋玉生就说,玉生老爹,村里愿意出钱翻修你的房子,房子拆迁,说不定等上好多年呢。宋玉生说,不翻修,我就等拆迁,愿意等。60岁那年,宋玉生大病了一场

25、。宋家宝领着村医去看宋玉生。村医拿出听诊器搁在宋玉生胸口,还摸着宋玉生的手,辨别着他的脉象。听完看完,村医给了宋玉生一些药,叮嘱他怎么吃。临走,宋家宝说,今年,宋村将引来市里的公墓建设项目,需要宋村几座山,说不定,你的房屋将被拆迁。真的!宋家宝肯定。不久,宋玉生用颤抖的手在房屋拆迁协议上签了字。签完字的那天晚上,宋玉生一阵猛咳,一口气没接上来,就走了。那年他61岁。宋玉生走的时候,手里紧紧抓着那份拆迁协议。宋家宝在村委会上提议,宋玉生用不着分房子了。他的钱,放在宋村的账户上,往后,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拿出一部分作为学费。宋家宝的建议很好,村干部都答应,村民也答应。2011年春,宋家宝讲了同族人

26、宋玉生的故事。我一直没有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按辈分,宋玉生,我应该叫他叔。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命运跟宋玉生紧紧地连在一起。我还知道,村里其他孩子的命运还将与他连在一起。我就是拿着宋村,也就是宋玉生的钱念完大学的。这是一个老人等了半辈子却没有享用的房屋拆迁费用。大学毕业,我留在宋村小学。每次上课,我对孩子们说,只要你们用心学习,考上大学,村里就会有一个人为你们提供学费。那个人是谁,我没有告诉孩子们,孩子们也没有问。每年清明,我都领着宋村小学的孩子们在宋玉生的坟头放上一挂长长的鞭炮,撒上纸钱。空旷的天空下,宁静山野中,那一挂鞭炮清脆激越的声音,传播得很远、很远。(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第12期,

27、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小说关注社会现实,“拆迁户”一夜之间可以变成“暴发户”,是小说主人公“就等拆迁”的心理支撑。B. 房屋拆迁后农民变市民,村委会变居委会,宋玉生代表着农民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与时俱进。C. 小说运用语言、细节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形象地刻画了“拆迁”给主人公带来的精神刺激。D. 宋玉生“等拆迁”等了大半辈子,小说以其为视点,暴露了浓缩的众生相。8. 小说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小说这样叙事的好处。9. 小说中说,“宋家宝的提议好”,好在哪里?谈谈你的认识。【答案】7. B

28、8. 小说用第三人称叙述宋玉生的故事,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他希图一夜暴富,渴望不劳而获的思想,这种现状令人深思。小说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我的成长经历及我对孩子们的教育,真实地表现了我及后代人思想的改变。 9. 符合农民子女上大学急需学费的实际情况;下一代人的文化素养亟待提高,需要摆脱上一代人不思进取变革,一味等靠、依赖的懒惰思想;宋玉生坟头的鞭炮声,反应了后代人的思想醒悟,是“宋家宝的提议好”的事实印证。【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

29、,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宋玉生代表着农民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与时俱进”错误,文中没有这个意思,从文中来看,“宋玉生的房子低、矮,逢雨必漏。他对自己的房子特别不满意,一心盼望着拆迁”,这应是宋玉生盼望拆迁的直接原因,“农民在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与时俱进”拔高了人物形象。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明确表明了全文采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相结合

30、的叙述方式,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小说这样叙事的好处。小说前半部分采用第三人称,原文 “他一心盼望着拆迁”“宋玉生拉着一位测量员问,路线经过不经过他的房屋?他那破屋碍事不碍事?”“萌生了一个希望,将来哪天,自己的房子也能名正言顺地拆迁”“宋玉生逢人便说,只要项目一开工,自己就可以拆迁,就可以享受到政府修建的好房子。他经常出现在人堆里,开口闭口就是拆迁”“一听到要拆迁的消息,他就会强打精神”等,可见他一心只等拆迁,甚至拒绝村里出钱翻修的提议,他功利心严重,想享受到政府的好处,在等拆迁的过程中根本不思进取,客观真实地展现了宋玉生认为“拆迁户”一夜之间可以变成“暴发户”和不劳而获的思想。小说最后采用第

31、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原文“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命运跟宋玉生紧紧地连在一起。我还知道,村里其他孩子的命运还将与他连在一起。我就是拿着宋村,也就是宋玉生的钱念完大学的”“大学毕业,我留在宋村小学。每次上课,我对孩子们说,只要你们用心学习,考上大学,村里就会有一个人为你们提供学费”“每年清明,我都领着宋村小学的孩子们在宋玉生的坟头放上一挂长长的鞭炮,撒上纸钱”等,讲述“我”的成长经历,“我”的命运跟宋玉生紧紧地连在一起,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以及“我”对孩子们的教育,让孩子们努力读书改变命运,真实地表现了“我”及后代人思想的改变。【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针对文中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本题属于探究能

32、力考查题。所谓“探究”,就是有“我”有“思”,探索追寻。学生在答题时,只要不脱离文本,只要不是消极的,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视为正确答案。所以,做题时,一定多角度考虑问题,结合文本内容陈述自己的见解。答题时,先在文章中找到“宋家宝的提议”,然后在文章找出认为能证明“提议好”的相关内容,阐述认为好的理由。原文“宋家宝在村委会上提议,宋玉生用不着分房子了。他的钱,放在宋村的账户上,往后,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拿出一部分作为学费。宋家宝的建议很好,村干部都答应,村民也答应”,这是宋家宝的提议内容。宋玉生等了一辈子拆迁,却在拆迁协议签了的当天晚上死去。他死去之后,村主任宋家宝在村委会上提议“把宋玉生

33、的拆迁放款放在宋村的账户上,往后,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就拿出一部分作为学费”“宋家宝的提议好,村干部都答应,村民也答应”,宋家宝的提议是将宋玉生的拆迁款作为村里的教育基金,谁家孩子考上大学,就拿出部分作为学费,符合村民子女上大学急需学费的实际情况。宋玉生等了一辈子拆迁,房子越来越破,也不愿意修,是不思进取,一味依赖的懒惰思想在作祟。与其生活在一个村子的下一代避免出现类似情况,下一代的文化素养亟待提高,宋玉生等了一辈子的拆迁款用作教育下一代的提高文化素质的教育资金,更具有实用性。文章最后说“我”的“命运跟宋玉生紧紧地连在一起”,“我还知道,村里其他孩子的命运还将与他连在一起”“我就是拿着宋玉生的

34、钱念完大学的”,“我”毕业后,就在宋村小学,教育宋村的孩子好好读书,还告诉孩子们“只要你们用心学习,考上大学,村里就会有一个人为你们提供学费”。还有每年清明,“我”都会“领着宋村小学的孩子们在宋玉生的坟头放上一挂长长的鞭炮”,感谢宋玉生老人对“我们”求学路上的帮助。这鞭炮声反映了“我们”这些后代人思想的醒悟,也是“宋家宝的提议好”的事实印证。【点睛】关于小说阅读需要:1理清事件发展的线索和过程,把握小说的结构。要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再具体分析结构。通过这些就可以整体把握小说的大致内容了。2分析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的表现手法较多,应

35、着重分析小说的情节、环境以及细节。小说一共有几个情节,用了几个细节,这几个细节侧重表现主要形象的哪些方面,处于怎样的环境等。3鉴赏形象。阅读小说一定要把握形象的特点,小说通过情节刻画,表现了形象哪些具体的特点,这一形象又有怎样具体的作用。4归纳作品的主题。通过事物和形象的叙写,就可以大致把握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态度,进而去推测小说的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李勉,字玄卿,郑惠王元懿曾孙。勉少喜学内沉雅外清整始调开封尉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为有名。从肃宗于灵武,擢监察御史。时武臣崛兴,无法度,大将管崇嗣背阙坐,笑语哗纵,勉 劾不恭,帝叹曰:“

36、吾有勉,乃知朝廷之尊!”迁司膳员外郎。累为河东王思礼、朔方河东都统李国贞行军司马,进梁州刺史。勉假王晬南郑令,晬为权幸所诬,诏诛之。勉曰:“方藉牧宰为人父母,岂以谗杀郎吏乎?”即拘晬,为请得免。晬后以推择为龙门令,果有名。羌、浑、奴剌寇州,勉不能守,召为大理少卿。然天子素重其正,擢太常少卿, 欲遂柄用。而李辅国讽使下己,勉不肯,乃出为汾州刺史。历河南尹,徙江西观察 使。部人父病,为蛊求厌者,以木偶署勉名埋之,掘治验服, 勉曰:“是为其父,则孝也。”纵不诛。入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鱼朝恩领国子监, 威宠震赫,前尹黎干谄事之,须其入,敕吏治数百人具以饷。至是吏请,勉不从, 曰:“吾候太学,彼当见享,

37、军容幸过府,则修具。”朝恩衔之,亦不复至太学。贞元初,帝起卢杞为刺史,袁高还诏不得下。帝问勉曰:“众谓卢杞奸邪,朕顾不知,谓何?”勉曰: “天下皆知,而陛下独不知,此所以为奸邪也。”时韪其对,然自是益见疏。居相二岁,辞位,以太子太 师罢。卒,年七十二,赠太傅,谥曰贞简。勉少贫狭,客梁、宋,与诸生共逆旅,诸生疾且死,出白金曰:“左右无知者,幸君以此为我葬,余则君自取之。”勉许诺。既葬。密置余金棺下。后其家谒勉,共启墓出金付之。(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五十六,有删节)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勉少喜学/内沉雅/外清整/始调开封尉/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

38、为有名。B. 勉少喜学/内沉雅/外清整/始调开封尉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为有名。C. 勉少喜学/内沉雅/外清整/始调开封尉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为有名。D. 勉少喜学/内沉雅/外清整/始调开封尉/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为有名。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 尧典中说:“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这里的“朔方”、“幽都”和本文的“朔方”一样都是指北方。木兰辞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中的“朔”也是指北方。B. 羌,是我国古代西部的个少数民族,在唐朝时期,经常因与争夺资源而与唐朝政府发生冲突。C. 太学,即

39、古代的大学,在汉朝时候设立,在唐朝,太学与国子、广文、四门一起隶属国子监。D. 逆旅,指住宿的地方,这里指李勉和儒生们在梁、宋两地学习时一起住在学校的宿舍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勉指佞触邪,一身正气,面对毫无法度,背对天子而坐,大声喧哗笑谈的大将管崇嗣,李勉敢于向朝廷弹劾。B. 李勉刚正不阿,面对权贵不讨巧谄媚。既不肯阿谀讨好权倾朝野的权宦李辅国,也不愿意学 前任京兆尹专门置办宴席招待显赫一时的鱼朝恩,更要求鱼朝恩到他府上设宴。C. 李勉能体恤下属,宽以待人,他部下的父亲生病了,为了在下神祝祷时能够找到一个去妖除 病的人,就在木偶上写上李勉的名字,并埋

40、在地下。后来事情暴露,李勉认为他是为了尽孝,就把这 个部下释放了。D. 李勉言信行果,不贪人财物,他不仅信守承诺,安葬了临死前留下银子请李勉代以安葬的儒 生,而且在安葬后,暗中将剩下的银子藏起来,等到与儒生的家属见面时交还给他们。13.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勉假王晬南郑令,晬为权幸所诬,诏诛之。(2)时韪其对,然自是益见疏。居相二岁,辞位,以太子太 师罢。【答案】10. A 11. D 12. B 13. (1) 李勉授予王晬南郑守令一职。王晬被权贵们所诬陷,(朝廷)下诏令要诛杀他。(2)当时(皇帝)认为李勉的回答是对的,但是从此李勉渐渐地被疏远。李勉连续担任两年宰相后,辞去

41、相位,此后在太子太师的官位上被免去官职。【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勉少喜学/内沉雅/外清整/始调开封尉/汴州水陆一都会/俗厖错/号难治/勉摧奸决隐为有名”,这句话的含义是“李勉少年时好学,内心沉静儒雅,外貌清洁整齐。一开始调任开封尉。开封是汴州水陆的一个都会,民俗杂乱,是号称难于治理的地方。李勉以挫折奸邪、破除隐患知名”,圈出句子中的名词和代词,如“勉”“内”“外”“开封尉”“汴州”“都会”等,然后依据语法关系进行排除,“调”意思是“调任”,后面需要跟官职,而“开封”是地名,“尉”才是官职,故应从“尉”后断开,排

42、除BC两项,“汴州水陆一都会”是说“开封”,“都会”指“都市”,故应在“都会”后断开,排除D项,故选A。【1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项,“逆旅这里指李勉和儒生们在梁、宋两地学习时一起居住的学校宿舍”错误,“逆旅”,是我国古代对旅馆的别称,并非学校的宿舍。故选D。【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43、考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B项,“更大胆要求鱼朝恩到李勉府上设宴”错误,文中说的是“吾候太学,彼当见享,军容幸过府,则脩具”,这是是说他过去太学见鱼朝恩,应该由鱼朝恩宴请他,只有鱼朝恩到府衙,他才准备招待鱼朝恩。并非要求鱼朝恩到他府上设宴。故选B。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

44、,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B项对应的内容,考生可以借助“鱼朝恩”快速找到设题区域,在第四段,从文中来看,官吏们请李勉办宴席接待鱼朝恩。李勉没有答应,说:“我到太学来见他,应该他宴请我。如果军容使(指鱼朝恩)到府衙,那就准备招待”,并不是要求鱼朝恩到他府上设宴。【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

45、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假”,译为“授予”、“给予”等,也可译为“让暂任”、“让代理”等;“诏”,译为下诏,诏令、下达命令、下达诏书等;“勉假王晬南郑令”,译为“李勉授予王晬南郑守令一职”,此句应断读为“勉/假/王晬/南郑令”,其中“南郑”为地名,“令”为官职名;“晬为权幸所诬”,译为“王晬被权贵们所诬陷”,“权幸”,“权”字意为“有权势”,“幸”意为“被宠幸”,但此处应由动词活用为名词,因而考生在翻译时应将其译为名词性短语,如“有权势被宠幸的小人”、“权贵”等,“诬”译为“诬蔑”、“诬陷”、“诬告”等,“为所”,表被动;“诏诛之”,译为“(朝廷)下诏令要诛杀他”,此句为省略句

46、,所补充的主语可作“朝廷”,也可作“皇帝”。第二句中,韪,“对”,“正确”,此处为意动用法,应译为“认为是对的”、“对感到正确”等;“见”,助词,表示被动状态,译为“被”;“属”,动词,连续,接连。参考译文:李勉,字玄卿,是郑惠王李元懿的曾孙。李勉少年时好学,内心沉静儒雅,外貌清洁整齐。一开始调任开封尉。开封是汴州水陆的一个都会,民俗杂乱,是号称难于治理的地方。李勉以挫折奸邪、破除隐患知名。李勉跟随肃宗到灵武,被提拔为监察御史。那时,武臣崛起,不守法度,大将管崇嗣背对天子而坐,且笑语喧哗。李勉弹劾他不恭敬。皇帝叹息说“:我有了李勉,才知道朝廷的尊严。”升李勉为司膳员外郎。李勉累官至河东王思礼、

47、朔方河东都统李国贞的行军司马,又晋升为梁州刺史。李勉暂任命王晬为南郑令。王晬遭权贵们诬蔑,朝廷下诏令诛杀他。李勉说:“现在正应该顾惜为民父母的州县长官,怎么可以因为谗言而诛杀官吏呢?”就把王晬拘捕起来待命。由于李勉的奏请,王晬得以免死 。王晬后来被推优为龙门令,果然有好名声。羌、浑、奴刺联合侵扰梁州,李勉不能守住,朝廷征召他回去担任大理少卿。但是天子一向看重他的正直不阿,提升他为太常少卿,准备重用他。而李辅国暗示他必须讨好自己,李勉不肯,于是出京任汾州刺史。后来历任河南尹,转任江西观察使。李勉的有一个部下的父亲病了,下神祝祷时要找一个能去妖灭病的人。就做了个木偶,上面写上李勉的名字埋在地下。后

48、来事情 被发觉,挖出木偶,审出实情,李勉说:“他是为父亲治病,是尽孝。”就放了这人没有杀他。李勉入京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其时,鱼朝恩管理国子监,威宠显赫,震惊一时。前任京兆尹黎干巴结谄媚,每当鱼朝恩来,就要办几百人的宴席接待他们。此时,官吏们请李勉也这样做。李勉没有答应,说:“我到太学来见他,应该他宴请我。如果军容使(指鱼朝恩)到府衙,那就准备招待。”鱼朝恩知道后,心中怀恨,以后再也不到太学来了。贞元初年,皇帝起用卢杞为刺史,令给事中袁高草拟制书。袁高认为卢杞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不肯下笔拟制。皇帝问李勉:“大家都说卢杞奸邪,只有我并不知道,为什么?”李勉说:“天下人都知道,唯独独陛下不知道。这就

49、是他成为奸邪的原因。”当时皇帝认为李勉的回答是正确的,但从此却渐渐疏远了他。李勉任宰相两年后辞去相位,此后又在太子太师的官位上被免去官职。死时七十二岁,追赠太傅,赐谥为“贞简”。李勉年轻时贫穷窘困,客居梁州、宋州,与另一些儒生同住客栈。有个儒生病危将死,拿出一块白金交给他: “旁边没人知道这件事,希望你用这钱为我埋葬,多余的钱就送给你。”李勉答应了。入葬后,李勉秘密地把剩下的钱放置在棺材下面。后来,那人的家属来拜见李勉向他道谢,李勉与他家人一同挖开坟墓拿出剩钱交还他们。(二)(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小寒食舟中作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

50、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诗人暮年漂泊潭州时所作。隐几:席地而坐,靠着小桌几。鹖冠:传为楚隐者鹬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题交代写作时间与地点。“舟中”一语双关,真实反映了杜甫晚年的漂泊处境,同时隐喻天下百姓像自己一样流离失所。B. 首句承题,写诗人强打精神,饮酒过节。“强饮”两字意蕴丰富,折射出诗人不欲饮酒、应节当饮、以饮酒浇愁的复杂心绪。C. 第二句写诗人穷愁潦倒的身世际遇。以儒士之身而戴隐者鹗冠,点出诗人无官无职,包蕴着不为朝廷所用的无奈与辛酸。D. 尾联总束全诗,深化主题。面对眼前春江之上青山白

51、云的自然景色,诗人遥想万里外的长安,表现了他忠君忧国的执著。15. 第三联在诗中有何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4. A 15. 承接第二联,写舟中所见的蝴蝶翩跹、白鸥远翔之景,呼应题目“舟中作”。与尾联抒情形成反转:蝶鸥自在,与诗人的困于舟中的处境形成反衬。【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准确把握诗歌词句含义和诗歌内容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同时结合手法加以理解。A项,结合注释内容“诗人暮年漂泊潭州时所作”分析推测,没有“一语双关”;“舟中作”为实写,并无隐喻。故选A。【15题详解】本题

52、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和把握作品内容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应该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诗词结构,尤其是上下诗句之间关系。结构上承上启下。“娟娟戏蝶”承上句“看花”,“闲幔”回应首联中“萧条”,布幔闲卷,舟中寂寥,所以蝴蝶蹁跹,穿空而过;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引出下文作者困居舟中、空望长安的忧思,过渡自然,使诗歌结构紧凑。对比反衬。蝶鸥往来自如的景色与年迈多病、困居舟中的作者形成对比,更反衬出诗人的失意和困窘。(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登高望远,追怀英雄豪杰,暗寓南宋统治集团没有像孙权那样的英雄豪杰的句子是_,_。锦瑟一

53、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荀子劝学中,“_,_”两句强调只要不停地雕刻,即使是金属和玉石也能在上面刻出图案。【答案】 (1). 千古江山 (2).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3). 此情可待成追忆 (4). 只是当时已惘然 (5). 锲而不舍 (6). 金石可镂【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本题属于后者,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觅,惘,锲,镂

54、。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有些阅读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 地把读者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得以发散。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 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面前 ,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之下惊诧莫名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注视着后人,( );今人虽然平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蝴蝶。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阅读是一

55、种孤独。它同看电影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 。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B. 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C. 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

56、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D. 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18. 下列在文中括号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们虽然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B. 虽然他们灿烂,但已经凝固C. 虽然他们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D. 他们虽然灿烂,但已经凝固19. 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千方百计 耳濡目染 顶礼膜拜 窃窃私议B. 处心积虑 耳濡目染 奉若神明 窃窃私语C. 千方百计 潜移默化 顶礼膜拜 窃窃私语D. 处心积虑 潜移默化 奉若神明 窃窃私议【答案】17. B 18. D 19. 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

57、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关联词语与主语的语序不当,应将“如果”放在“你”前,排除C项、D项;第二处是“渗出叹息的悲悯”搭配不当,应该是“渗出悲悯的叹息”,排除A项。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句子顺序是否合理,话题是否一致,前后是否照应,格式是否一致,音节是否和谐等。根据分号前后两个句子的对比关系,“

58、平凡”对应“灿烂”,“年轻”对应“凝固”,排除A项、C项。对比B项和D项,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语“虽然”应该放在“他们”的后面。排除B。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要求,选词语填空,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词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千方百计:形容想尽或用尽种种办法。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这里根据语境“我们不断同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地把读者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这里突出的是想办法解决问题,应该使用“千方百计”。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耳濡目染:形容听

59、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结合“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分析,选用“潜移默化”。顶礼膜拜:比喻对人特别恭敬或极端崇拜。奉若神明:指盲目崇拜某人或某事物,像迷信的人敬奉神灵一样。结合“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面前”分析,选用“顶礼膜拜”。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说话。窃窃私议:背地里小声议论。结合“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分析,选用“窃窃私语”。故选C。20.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示例:言语得体,举止优雅,传播传统文化,新时代学生应以文明自豪。材料:平等 诚信 友善遵守社会公约 关怀弱势群体 维护公共权益 尊老爱幼信息开明 克

60、勤克俭 嘘寒问暖 打击特权 有始有终(1):_。(2):_。(3):_。【答案】 (1). 克勤克俭,打击特权,维护公共权益,新时代官员应以平等自警。 (2). 信息开明,有始有终,遵守社会公约,新时代商家应以诚信自律。 (3). 嘘寒问暖,尊老爱幼,关怀弱势群体,新时代公民应以友善自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以及仿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题干要求“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写三句话”“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然后分析材料之间的关系,把有关联的词语分为一组,接着分析例句的句式、句子之间的关系,最后模仿例句的样式,把分为一组的词语按照例句的样式填写进去

61、。由“平等”可以找到“维护公共权益”“克勤克俭”“打击特权”;由“诚信”可以找到“遵守社会公约”“信息开明”“有始有终”;由“友善”可以找到“关怀弱势群体”“尊老爱幼”“嘘寒问暖”;接着分析例句的句式,“言语得体,举止优雅,传播传统文化,新时代学生应以文明自豪”,前三句“言语得体”“举止优雅”“传播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学生应该做的,后面“文明”是前三句中彰显出的品质,明确了这个之后再仿写就简单了,如“维护公共权益”“克勤克俭”“打击特权”应是针对官员而言,“遵守社会公约”“信息开明”“有始有终”应是针对商家而言,而“关怀弱势群体”“尊老爱幼”“嘘寒问暖”应是针对公民而言。21.国庆节期间,在北京

62、工作的小张收到了老家邻居送来的土特产,他写了一封回信,其中有5个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我很高兴地收到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有空我一定莅临寒舍当面感谢。您想让我为家父联系医院治病一事,我一定会鼎力相助,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些烟酒,请笑纳。【答案】“莅临”改为“到”;“寒舍”改为“府上”或“贵府”;“家父”改为“令尊”;“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惠赠”改为“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表达连贯、简明、得体。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

63、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莅临”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到”;“寒舍”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应改为“贵府”;“家父”是称呼自己及父亲说的,应改为“令尊”;“鼎力相助”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尽力而为”;“惠赠”敬辞,不能用于自己,应改为“送”。【点睛】语言得体运用看准对象要注意谦辞和敬辞,要注意禁忌语。讲话要讲究分寸,巧妙用语,日常场合亲切、自然,正式场合庄重、规范,娱乐场合幽默、活泼,悲伤场合低沉、哀婉。分清书面语和口语,口语亲切自然,书面语庄严、严谨。注意区分各种文体的不同的语言要求:议论文讲究用语准确严密,注意修饰语的使用。实用性文章语言讲究平实。新闻稿简

64、洁、扼要,概括性强。广播、演讲辞明白、口语化,避免同音歧义词。广告用语通俗凝练,新颖活泼,幽默易记。合同措辞严密,表达清晰,政令词语庄严而有分寸等等。贺辞热情洋溢。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对此,你怎么看?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你对职业生涯的思考和规划。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

65、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答案】范文生命在于奉献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我对职业生涯的思考与规划。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生命在于奉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对人来说,最大的欢乐,最大的幸福是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奉献给他人。而马克思也曾提到过“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所以我的将来无论是从事什么职业,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一定把人类的幸福与利益放在第一位,我的职业规划的精髓始终遵循“生命在于奉献”的

66、原则。生命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而在于奉献多少;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懂得如何索取,而在于学会如何付出。岁月流走,时光会冲淡一切,会带走所有,而奉献的精神与价值将会流传百世、流芳千古。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生命献给阿里。他们以无私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以自己为社会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永留世间。奉献只是一个普通的字眼,折射出的却是伟大人格。马克思说过:“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的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才达到自身的完善。”奉献不取决于财富的多少,也不取决于地位的高低。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以博大的情怀甘于奉献、乐于奉献,才可能在平凡工作中铸就生命的

67、伟大,在普通工作中打造生命的非凡。有人说,当今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私,为别人奉献是吃亏。这样的人囿于个人狭隘的圈子,只讲索取,不讲奉献。自私自利的人得到了个人暂时的点滴利益,却遭到众人唾弃,这样的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这样的职业又有何意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便是为他人奉献的真谛。态度决定着生命的质量,行为改变着人生的命运。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人生多些价值,希望自己的职业多些光辉,那就经常反思诸如此类的问题:我能为他人做点什么?谁需要我的帮助?翻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像春蚕那样做贡献的人还少吗?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扁鹊周游列国解除人间疾苦,屈原为寻求救国真理上下而求索,他们不都是无私奉献的英雄吗?如

68、果有人认为当今职业不再需要奉献的话,那么请想想血染党旗的左权、怕死不当共产党员的刘胡兰、人民好卫土任长霞是的我们怎能否认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奉献?每一次奉献都会给生命注入一份新鲜的活力,每一次奉献都会给职业添上一道美丽的花环,每一次奉献都会带给自己的心灵透彻的洗礼。作为新世纪年轻一代,我们在未来都将面临着职业的选择,所以我再这里想告诉大家,将来无论你做什么,请记住在你的职业规划中一定不要忘记奉献二字,甘于奉献、乐于奉献,使生命闪光,铸就人生的伟大,铸就职业的非凡。让我们用平凡的心、有限的生命,去铸就伟大的、辉煌的人生价值,生命的本色本该如此,职业的精髓亦然如此。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解析】【

69、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分两步,一是解读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句,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明确立意方向;二是解读任务,在文体、内容、思维、对象等方面明确任务导向。审题:首先分析材料,文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相反,人类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是: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生最根本的价值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包括两个方面:(1)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70、:(2)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而关于“职业生涯的规划”。落脚在“规划”上,是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对职业方向选择、职业发展空间与前景、职业成长与成就等的规划。职业生涯关系到个人的命运与前途,是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重要内容。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就是规划自己的人生方向,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之路。而“规划”则是思考与设计,是权衡与选择,它需要综合各方面的条件和因素,比如个人的兴趣、特长、性格、愿望和抱负等,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需要等。所以,“职业生涯规划”不能简单等同于选择某一具体职业。而应落脚到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

71、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二者的关系应该辩证统一的。在职业规划的选择与思考中应该突出奉献、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统一的原则。从文体来看,材料要求写一篇发言稿,围绕职业生涯的思考与规划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考生可以选取议论文文体,要有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思路,注意演讲的对象和场合。参考立意:1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思考。2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3路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4生命在于奉献。5我们一定要做个有价值的人。写作素材:1.我们从时代变化和发展的层面上去思考自己未来的职业思考自己人生发展的方向。时代与个人的命运前途密切相关,影响甚至决定着个人的发展,如果只顾埋头拉车,却不能抬头

72、看路,势必会使个人的未来走入歧途。习近平曾引东汉桓宽盐铁论中的话,“明者知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告诫领导干部要明晓天下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因时制宜,因事制宜,与时俱新,而不能循规蹈矩,故步自封,坐井观天,昧于形势。作为即将迈入高一级学校与未来职场的青年学生而言,更应培养自己具有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胸怀,培养自己的大格局与大气象,在规划自己的未来人生时能够建立历史和时代的维度,把握时代的机遇,借力时代促成自我的成长和飞跃。清末状元张謇曾说:“一个人,办一县事,须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须有一国的眼光;办一国事,须有世界的眼光。”可见,年轻人培养眼界、胸怀和气度是重要的,惟此才能敏锐感应时代脉搏,

73、随时代的节奏而不断新变自我。2在规划职业生涯时考要虑时代的条件、具有危机感的重要性,谈要克服稳定和安逸的思想,要有长远眼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等;在规划职业生涯时要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利用时代机遇的重要性,谈要有新变的思想,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改变自我适应时代等;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既要顺应时代的趋势,又要在历史潮流中保持某种清醒,不致于被时代所裹挟,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 3.现代诗人艾青曾经说过:“即使我们是一支蜡烛,也应该蜡炬成灰泪始干;即使我们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即使我们死后尸骨都腐烂了,也要变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烧。”人民的好榜样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

74、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裴多菲也曾说:“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贡献计算。”人的生命有限,何不在有生之年为国家为人民多做奉献?况且为祖国、为自己的事业、为他人奉献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只有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当中,具有奉献的人生才是伟大、幸福、快乐的人生。4.人们赞美春蚕,是因为它吃的是桑叶,吐出的是蚕丝,闪耀“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人们赞美蜡烛,是因为它燃烧自己,为人们带来光明,闪耀着“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人们赞美老牛,是因为它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索取甚少,奉献甚多,终生劳作不辍,死而后已;人们热爱太阳,是因为它把无穷的光和热无私奉献给世间万物。人们常以雷锋、焦裕禄、王继光、邱少云为榜样,把他们称为最可爱的人,就是因为他们在自己平凡的职业当中,都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在奉献的同时,也享受着奉献创造的充实和快乐。写作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段根据材料提出自己的中心论点“生命在于奉献”,然后围绕为什么生命在于奉献;怎样实现这样的人生;最后回扣中心论点,总结全文。- 25 -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