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631KB ,
资源ID:1043455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4345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安徽省六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某些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运出B. 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不会阻碍氧气进入细胞C. 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两种D. 细胞主动运输物质的结果是使该物质在细胞膜内外浓度趋于平衡【答案】D【解析】【分析】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为协助扩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物质为主动运输的方式。【详解】A、某些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运出,如胰岛B细

2、胞分泌胰岛素,A正确;B、氧气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故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不会阻碍氧气进入细胞,B正确;C、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如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和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C正确;D、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一般是逆浓度运输,使膜内外浓度差增大,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要求考生识记小分子物质的几种跨膜运输方式,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的影响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 人肝细胞内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Na+浓度低于细胞外,肝细胞可合成并向血浆释放白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组织液中葡萄糖和O2运入肝细胞

3、均为自由扩散B. Na+运入肝细胞为主动运输而运出肝细胞为被动运输C. 肝细胞通过胞吐释放白蛋白需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D. K+运入肝细胞需要载体而运出肝细胞不需要载体【答案】C【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这两种被动运输方式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需要消耗能量。【详解】A、组织液中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而O2运入肝细胞为自由扩散,A错误;B、Na+运入肝细胞为协助扩散而运出肝细胞为主动运输,B错误;C、肝细胞通过胞吐释放白蛋白,此过程需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C正确;D、K+

4、运入肝细胞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运出肝细胞为协助扩散,也需要载体,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运输,考查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3. 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浸润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0-T1段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B. 质壁分离完全复原后,其细胞液浓度最终与外界KNO3溶液浓度相等C. T2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KNO3溶液浓度相等D. 细胞从T2时开始吸收K+、NO3-【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0T2h内,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缩小,说明此时期细胞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T2h以后,原

5、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不断增大,说明此时期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详解】A、0-T1段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增强,A错误;B、质壁分离后完全复原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最终可能大于外界KNO3溶液浓度,B错误;C、T2前细胞外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T2后,细胞外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因此在T2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KNO3溶液浓度相等,C正确;D、细胞从T2前就已经在吸收K+、NO3-,D错误。故选C。4. 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高

6、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B. 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C. 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D.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答案】C【解析】【分析】0.9%的生理盐水与人和哺乳动物血浆中无机盐的浓度相同,水分子进出细胞膜达到动态平衡,因此红细胞能保持正常形态。在低浓度的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涨破,在高浓度的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皱缩。【详解】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但红细胞无细胞壁结构,故不会发生质壁分离,A选项错

7、误;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水分子进出细胞膜达到动态平衡,而不是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B选项错误;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甚至导致涨破,C选项正确;渗透是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扩散,D选项错误。【点睛】当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浓度达到平衡时,水分子的扩散不会停止。由于分子是在不断进行无规则运动的,所以即使细胞膜内外浓度达到平衡状态后,水分子依旧会不断进出细胞,保持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5. 能催化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 淀粉酶B. 蛋白酶C. 麦芽糖酶D. 脂肪酶【答案】B【解析】【分析】唾液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8、故促进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蛋白酶。【详解】A、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不能促进蛋白质水解,A错误;C、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酶能促进蛋白质水解,B正确;B、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不催化蛋白质水解,C错误;D、脂肪酶水解脂肪,不能水解蛋白质,D错误。故选B。6. 物质甲作为抑制剂能与蔗糖酶结合或分离,从而改变蔗糖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pH等条件下,某同学将蔗糖酶和物质甲的混合液均分为若干份,分别加入到不同浓度的等量蔗糖溶液中,检测发现,蔗糖的水解速率随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分析与该实验相符的是()A. 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使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增强B. 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能改

9、变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C. 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能导致物质甲与蔗糖酶的分离D. 反应体系中没有甲时,蔗糖溶液的浓度会改变酶活性【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物质甲属于抑制剂,当蔗糖溶液浓度越低,物质甲容易与蔗糖酶的结合,使蔗糖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降低;反之,当蔗糖溶液浓度越高,物质甲容易与蔗糖酶的分离,使蔗糖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增强。【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物质甲属于抑制剂,即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使酶降低活化能的能力降低,导致酶活性降低,A错误;物质甲与蔗糖酶的结合能降低酶活性,从而改变酶的高效性,但不改变专一性,B错误;蔗糖溶液浓度的升高能导致物质甲与蔗糖酶的分离,从而使酶活性升高,蔗糖的水

10、解速率增大,C正确;反应体系中没有甲时,蔗糖溶液的浓度不会改变酶活性,只是改变酶促反应速率,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需要识记酶的特点以及酶的作用机理。7. 吡唑醚菌酯能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据此推测该物质可以()A. 直接抑制线粒体内产生CO2的反应过程B. 降低细菌和真菌细胞中ATP的产生速率C. 抑制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的酒精发酵过程D. 用于治理需氧型真菌所引起的农作物感染【答案】D【解析】【分析】有氧呼吸阶段场所物质变化产能情况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C6H12O6酶酶2丙酮酸+4H+能量少量能量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6H2O酶酶6CO2+20H+能量少量能量第三

11、阶段线粒体内膜24H+6O2酶酶12H2O+能量大量能量【详解】线粒体内产生CO2的反应为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而吡唑醚菌酯能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即第三阶段,A错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线粒体,所以该物质不会降低细菌中ATP的产生速率,B错误;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的酒精发酵过程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以该物质不会抑制酵母菌在无氧环境中的酒精发酵过程,C错误;吡唑醚菌酯能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即阻止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不能阻止无氧呼吸,因此吡唑醚菌酯不可用于治理由厌氧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

12、场所、条件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 有关探究温度或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酶是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良好实验材料B.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应保持相同C. 低温和pH较小时酶活性均很弱的原因相同D. 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和pH一般不同,且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

13、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详解】A、过氧化氢加热易分解,故过氧化氢酶不适宜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材料,A错误;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B正确;C、低温使酶活性暂时降低,升高温度可恢复,而pH较小时,酶的空间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酶活性发生不可逆降低甚至失活,C错误;D、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和pH一般不同,由酶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不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D错误。故选B。9. 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A. 蔬菜在低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B. 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乳酸菌的厌氧呼吸实现

14、的C. 跑步时,人体所需能量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D. 放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伴随ATP的水解【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应用: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3、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4、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5、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细胞酒精中毒,烂根死亡。6、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

15、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特别注意:1、储存粮食的条件:低温、低氧、干燥,以抑制细胞呼吸。2、果蔬保鲜的条件:低温(零上低温)、低氧(注意不是无氧)、保持一定的湿度。【详解】A、蔬菜在低氧、适宜湿度、零上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A错误;B、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实现,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只产生乳酸,B错误;C、人属于需氧生物,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氧气,在剧烈运动时,人体仍然以有氧呼吸为主获取能量,只有部分细胞因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C错误;D、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

16、呼吸的应用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及产物,理解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0. 北欧鲫鱼在寒冷条件下,通过向体外排出酒精来延缓周围水体结冰,其细胞呼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能产生CO2B. 过程均能生成ATPC. 过程发生线粒体D. 图中葡萄糖能彻底氧化【答案】B【解析】【分析】无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2C2H5OH(酒精)+2CO2或2C3H4O3(丙酮酸)+4

17、HC3H6O3(乳酸)【详解】A、过程为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该过程没有CO2产生,A错误;B、过程为无氧呼吸过程,该过程中有ATP产生,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该过程中能生成ATP,B正确;C、过程为产酒精的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错误;D、图中显示的是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的变化,图中过程葡萄糖不能彻底氧化,D错误。故选B。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此时患者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 )酒精 乳酸 CO2 H2O ATP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细胞主要进行需氧呼吸,葡萄糖氧化分解得到水、CO2和大量ATP;当细胞

18、氧气浓度不足时,会进行厌氧呼吸,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乳酸和少量ATP。【详解】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不会产生酒精,错误;在细胞中氧气浓度较低时,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少量ATP,正确;人体细胞主要进行需氧呼吸,葡萄糖彻底分解得到水、CO2和大量ATP,正确;人体细胞主要进行需氧呼吸,葡萄糖彻底分解得到水、CO2和大量ATP,正确;不论细胞进行需氧呼吸还是厌氧呼吸,均会产生ATP,正确;故选D。12.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绝大部分用于合成ATPB.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会产生丙酮酸C. 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细胞呼吸会产生乳酸D

19、. 无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答案】B【解析】【分析】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产物也不同,一般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详解】A、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绝大部分以热能形式丧失,A错误;B、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B正确;C、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C错误;D、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无氧呼吸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不大。13. 在线粒体的内外膜间隙中存在着腺苷酸激酶,它能

20、将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腺苷酸激酶的数量影响葡萄糖分子进入线粒体B. 腺苷酸激酶极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C. 腺苷酸激酶与细胞内ATP的含量相对稳定有关D. 腺苷酸激酶发挥作用时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ATP,考查对细胞呼吸过程和ATP结构、功能的理解。ATP分子末端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与形成,通过ATP与ADP之间的转化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详解】葡萄糖分子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A项错误;腺苷酸激酶能将ATP分子末端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

21、苷酸(AMP)上而形成ADP,应是一种ATP水解酶,该过程伴随着高能磷酸键的断裂与形成,可以维持细胞内ATP的含量相对稳定,B项、C项、D项正确。14. 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人体细胞需氧呼吸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18O标记葡萄糖,产物H2O中能检测到放射性B. 用18O标记氧气,能检测到的产物有H218O和C18O2C. 用14C标记葡萄糖,产物CO2中能检测到放射性D. 用14C标记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能检测到放射性【答案】A【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第二阶

22、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 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详解】A、人体细胞需氧呼吸产生的水全部来自O2,而且18O是稳定性同位素,没有放射性,A错误;B、用18O标记氧气,18O在第三阶段参与水的形成,H218O可参与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形成C18O2,B正确;C、14C是放射性同位素,葡萄糖标记后可在产物CO2中检测到放射性,C正确;D、14C是放射性同位素,葡萄糖标记后可在产物丙酮酸中检测到放射性,丙酮酸进入线粒

23、体中进行彻底氧化分解,因此,在线粒体中能检测到放射性,D正确。故选A。15.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中合成酶时所需要的原料都是氨基酸B.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 【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3)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

24、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详解】A、酶的本质为蛋白质或RNA,细胞中合成酶时所需要的原料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B、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也具有催化活性,B错误;C、盐析可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但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C正确;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37,但是37不是保存该酶的最适温度,酶应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D错误。故选C。16.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 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

25、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答案】C【解析】【详解】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pH为无关变量,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应控制相同且适宜,而缓冲液能够起到维持反应液的pH恒定的作用,因此需最先加入;酶具有高效性,所以在控制pH恒定的条件下,应先加底物后加酶,让酶促反应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一定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根据题干信息“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所以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在调整pH值后,加入酶,即加入缓冲液加入底

26、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故选C。【点睛】获取题干信息“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根据实验设计中无关变量要保持适宜且相同,科学设计实验程序。17. 下图甲是H20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02分解产生的02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温度降低时,乙图中的e点不变,d点右移B. H202量增加时,乙图中的e点上升,d点左移C. 最适温度下,pH=c时,乙图中e点的值为0D. 最适温度下,pH=a时,乙图中e点下移,d点左移【答案】A【解析】【详解】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降低,导致乙图中的d点右移,但是e点不变,A正确;H202量增加时

27、,乙图中的e点上升,d点不变,B错误;pH=c时,过碱条件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不能催化H2O2水解,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分解,所以e点不为0,C错误;最适温度下,pH=a时,酶的活性降低,导致乙图中d点右移,而e点不变,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图中各个关键点的含义,根据改变的因素判断对酶活性的影响,从而确定各个点的变化情况。18. 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二氧化碳B.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C. 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

28、而来D. 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适度升髙会增加酸味的产生【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ATP的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A、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二氧化碳,A错误;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会生成少量ATP,B错误;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C正确;D、马铃薯块茎储存时,氧气浓度增加会抑制其无氧呼吸,酸味会减少,D错误;

29、故选C。【点睛】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第二阶段丙酮酸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乳酸;在不同的生物中进行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19. 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简单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不需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

30、易化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详解】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和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错误;B、离子泵的运输类型属性是主动运输,运输方向为逆浓度方向,B错误;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减少能量的供应,进而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C正确;D、离子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因此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错误。故选C。20. 撕去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馏水中浸泡相同的

31、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里处理,一段时间后外表皮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减少。此时甲、乙两组细胞水分渗出量的大小,以及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A.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主动运输B.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比乙组细胞的高,主动运输C.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比乙组细胞的低,被动运输D. 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两与乙组细胞的相等,被动运输【答案】C【解析】【详解】水分运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由于甲组细胞用完全营养液处理,乙组细胞用清水处理,所以此时乙组细胞液浓度小于甲组,则用蔗糖溶液处理后甲组细胞的水分渗出量比乙组低。故选C。21.

3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B. 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C. 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D. 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细胞呼吸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ATP的有关知识。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

33、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详解】A、细胞核无法进行细胞呼吸,细胞核需要的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故A选项正确;B、ATP是生命活动直接的能源物质,机体无时无刻不在消耗ATP,睡眠时生命活动并没停止,也需要消耗能量,故B选项错误;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有ATP形成,故C选项正确;D、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其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细胞呼吸所提供的ATP,故D选项正确。故选B。22. 下列关于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分子以镶、嵌入、贯穿的方式存在于磷脂双分子层B. 细胞膜的流动性强弱是不变的,即使温度发生变化C. 胞吞胞吐、

34、质壁分离及复原的过程都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 流动镶嵌模型中,细胞膜两侧的蛋白质并非均匀分布【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1.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2.蛋白质: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蛋白质位置:有三种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种类:a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 b有的起载体作用,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3.特殊结构-糖被:位置:细胞膜的外表本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

35、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详解】A、蛋白质分子以镶嵌、嵌入、贯穿的方式存在于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B、细胞膜的流动性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错误;C、胞吞胞吐、质壁分离及复原的过程都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正确;D、细胞膜两侧的蛋白质分布不均匀,具有不对称性,D正确。故选B。23. 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A. 载体数量、能量B. 能量、载体数量C. 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 能量、离子浓度【答案】B【解析】【分析】物质的跨膜运输方

36、式有三种: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吸收K+和NO3-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消耗能量ATP;A、B两点表示不同温度下吸收NO3-的量,则载体相同,影响因素是能量,B、C两点表示在同一氧浓度下吸收K+和NO3-的量,则能量相同,影响因素是载体。【详解】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与载体和能量有关,据图可知:A、B两点在同一曲线(吸收NO3-)上,载体数量相同,因变量是氧浓度,A点大于B,A点有氧呼吸较强,提供能量较多,则主动运输吸收的NO3-较多;而B、C两点对应的氧浓度一样,说明有氧呼吸提供的能量一样,不同是B所在的曲线NO3-载体数量多于A所在曲线K+载体数量。故选B。【点睛】

37、本题考查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难度中等,理解主动运输的条件,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a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b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a载体(核糖体);b能量(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4. 我国民间常用盐渍法来保存食品,其原理是( )A. 食盐水中的Cl- 有杀菌作用B. 浓盐水中含O2少,细菌无法生存C. 由于渗透作用使细菌失水死亡D. 由于渗透作用使鱼、肉细胞过度失水【答案】C【解析】【分析】食品腐败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导致的,防止食物腐败,主要是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据此答题。【详解】我国民间常用盐

38、渍法来保存食品,其原理是,在食物表面形成高渗溶液,使落在上面的微生物脱水死亡,从而防止食物腐败。故选C。25. 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渗透装置的半透膜B. 当甲的浓度大于乙的浓度时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C. 水分子从甲进入乙需要穿过4层磷脂分子D. 细胞内外水分子进出平衡时,甲的浓度一定与乙的浓度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A、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和之间的细胞质构成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故A正确;B、渗透作用水分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当外界溶液浓度甲乙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当溶液浓度乙甲时,细胞

39、发生渗透吸水,B正确;C、水分子从甲进入乙需要穿过细胞膜和液泡膜,所以要穿过4层磷脂分子,C正确;D、由于有细胞壁的保护作用,当细胞内外水分子进出平衡时,甲的浓度不一定与乙的浓度相等,D错误。故选D。【点睛】成熟的植物细胞构成渗透系统可发生渗透作用: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反之,则细胞失水;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平衡。二、简答题26. 下面是探究细胞呼吸场所的经典实验。科学家研磨肝脏组织,调节pH,离心获取细胞质基质(A组)、线粒体(B组)和细胞匀浆(细胞膜破碎后,含有细胞质和各种细胞器的匀浆)(C组)分别加入等量葡萄糖,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

40、。每隔一定时间检测葡萄糖的含量,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2)据图分析: _不能利用葡萄糖,推测可能的原因_。(3)为进一步探究线粒体在葡萄糖氧化分解中的作用,科学家进一步改变检测指标,将检测葡萄糖含量改为检测耗氧量相对值,得到实验结果如图: 推测_组有气体产生,该气体用_水溶液检测,最终结果呈黄色。【答案】 (1). 呼吸场所不同(是否加入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 (2). 线粒体 (3). 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输葡萄糖载体 (4). c (5). 溴麝香草酚蓝【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过程: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

41、(线粒体基质)24H6O212H2O能量(线粒体内膜)2、无氧呼吸的过程: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2丙酮酸2酒精2CO2(细胞质基质)或C6H12O62乳酸能量(细胞质基质)【详解】(1)该实验分为三组:细胞质基质(A组)、线粒体(B组)和细胞匀浆(C组)。分别加入等量葡萄糖,用于探究细胞呼吸场所,所以实验的自变量是呼吸场所不同。(2)据图分析:A、C图中葡萄糖含量明显下降,说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匀浆都可以利用葡萄糖,B组葡萄糖含量无明显变化,说明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原因可能是线粒体膜上没有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3)据图分析:a图中,加入葡萄糖后,溶解氧

42、含量无较大变化,说明细胞质基质中的反应不消耗O2;b图中,加入葡萄糖后,溶解氧含量无较大变化,是由于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故溶氧量无较大的变化;c图中,细胞匀浆组加入葡萄糖后,溶解氧含量大幅度下降,说明在细胞匀浆中能进行完整的有氧呼吸过程。因此推测c组可以产生气体CO2,CO2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最终结果呈黄色。【点睛】本题考查有氧呼吸的过程和场所,对有氧呼吸各个阶段反应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此外,考查了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从图表中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27. 图甲表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a、b、c、d表示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浓度。请分析回答问题: (1)细胞膜

43、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_。 (2)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过程表明细胞膜具有_功能。(3)若图甲是肝细胞膜,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输到膜外,运输方向为_ (填“膜EF侧”或“膜FE侧”)。(4)图乙中_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你的判断依据是_。【答案】 (1). 蛋白质种类和数量 (2).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 膜F侧膜E侧 (4). K+、Mg2+ (5). 两种离子的浓度膜外远低于膜内【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甲中,A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B是糖蛋白,C是磷脂双分子层,故E侧是细胞膜外侧;根据物质跨膜运输的特点判断,a方式属于主动运输,b、c是自由扩散,d是主动

44、运输。根据乙图可知,细胞内Na+、Cl浓度低于细胞外,细胞内K+、Mg2+浓度高于细胞外,据此分析。【详解】(1)细胞膜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 (2)精子与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过程表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3)据分析可知,E侧表示细胞膜外侧,若图甲是肝细胞膜,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输到膜外,运输方向为膜F侧膜E侧。(4)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根据乙图可知,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的是K+、Mg2+,因为两种离子的浓度膜外远低于膜内。【点睛】本题着重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物质运输方式的特点确定图中各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难度不大

45、。28. 图为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图解:(1)ATP 的中文名称是_,结构简式为_。(2)对于动物和人来说,进行反应吋能量主要来源是_。(3)反应和在生物体内发生速度很快,反映出酶具有_性。(4)的能量主要用于_。【答案】 (1). 三磷酸腺苷 (2). APPP (3). 呼吸作用 (4). 高效性 (5). 各项耗能的生命活动【解析】【分析】反应为ATP水解,反应为ATP的合成。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详解】(1)ATP的中文名称是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为A-PPP。(2)对于动物和人来说,进行AT

46、P合成反应吋能量主要来源于呼吸作用。(3)反应和在生物体内发生速度很快,反映出酶具有高效性。(4)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主要用于各项耗能的生命活动。【点睛】本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难度较小,学生只需记住ATP的合成和水解即可解题。29. 含有较大的叶绿体和无色液泡的某种绿藻由单列细胞组成。研究人员为探究该种绿藻细胞液的浓度大小,进行了如下实验:配制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制作该绿藻的临时装片,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将该绿藻临时装片中的清水换成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结果如下表(“一”表示质壁分离不能发生,“+”表示质壁分离能发生,“+”越多表示质壁分离程度越

47、大)。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蔗糖浓度/gml-1020025030035040045050055质壁分离程度-+(1)选用该绿藻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之一是原生质层呈_色,便于观察。其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取决于_(填结构名称)。(2)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细胞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_方移动。(3)分析实验结果可推测,该绿藻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在_之间。(4)某同学换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重复该实验,发现在没有将KNO3溶液置换成清水的情况下,质壁分离的细胞发生了自动复原现象。在此过程中,相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_。【答案】 (1). 绿 (2). 细胞膜和液泡膜 (3). 右上 (4). 035040gmL1

48、 (5). 自由扩散、主动运输【解析】【分析】质壁分离是指植物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发生分离,所以只有植物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离,且是成熟的植物细胞,要有大液泡;植物细胞浸入较高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细胞体积缩小,但由于K+和NO3-不断被吸收进入细胞,使细胞液浓度增大而吸水,细胞发生自动复原。【详解】(1)根据题意,该绿藻含有较大的叶绿体和无色液泡,选用该藻类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之一是原生质层呈绿色,便于观察。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取决于细胞膜和液泡膜。(2)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细胞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3)分析实验结果可知,0.35gmL-1是不发生质壁分离的最大浓度,0.

49、40gmL-1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最小浓度,因此绿藻细胞细胞液浓度在0.350.40gmL-1之间。(4)某同学换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重复该实验,发现在没有将KNO3溶液置换成清水的情况下,质壁分离的细胞发生了自动复原现象。在此过程中,水分子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K+、NO3-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对于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材料、实验现象等,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问题。30. 虾蛄(俗称皮皮虾)为我国重要的经济类海鲜,了解虾蛄体内消化酶的特性,对虾蛄的人工养殖具有重

50、要意义。因此,科研人员分别从虾蛄肌肉及消化腺中提取蛋白酶,并对其特性进行了研究,部分研究结果见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虾蛄蛋白酶在虾蛄食物消化过程中起_作用,其作用机理是_。 (2)由图可知,虾蛄蛋白酶在肌肉中的最适温度是_,在消化腺中的最适pH是_,超过最适pH蛋白酶活性开始下降,请解释可能的原因:_。【答案】 (1). 催化 (2).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3). 50 (4). 6 (5). 蛋白酶空间结构被破坏【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和pH及不同位置对虾蛄体内蛋白酶的的影响,曲线表明在肌肉中的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是50和8,在消化腺中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是40和6,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虾蛄蛋白酶在虾蛄食物消化过程中起催化作用,其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从而可以明显加快反应速率。(2)据图分析可知,虾蛄蛋白酶在肌肉中的最适温度是50,在消化腺中的最适pH为6,超过最适pH蛋白酶空间结构被破坏,活性会降低。【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酶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