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1 ,大小:897.50KB ,
资源ID:1043342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4334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版政治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全国版讲义:必修四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版政治高考新素养总复习全国版讲义:必修四 第二单元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WORD版含答案.doc

1、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考纲考情素养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科学精神:通过对本考点的学习,能够对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进行判断和辨别,能够甄别出正确与错误,从而坚持真理,以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指导自己,能够运用正确的理论、观点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从而不断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018全国卷T40、2017全国卷T21、2017全国卷T21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2016全国卷T20、2016全国卷T20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2018全国卷T22、2017全国卷T23、2016全国卷T20、2016全国卷T39疑点排查1.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

2、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2018全国卷,22)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2017北京卷,28B)3.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2016江苏卷,28)4.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2015福建卷,35)5.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2014山东卷,35D)提示1.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受具体条件的制约。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3.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4.认识具有上升性,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5.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就是真理,不包含谬误。核心考点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科学精神: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

3、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的动力、检验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考向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2017全国卷,21)某科技创业园区创建了集创业者、专家等多种资源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零工社区”。各类专家以“打零工”的方式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创业者通过与专家交流,获得信息资源,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提高了创业成功率。“零工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得益于()专家及时回应和解答创业实践中的新问题创业者用直接经验检验专家的间接经验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创业者善于把创新认识转化

4、为创业实践成果A. B. C. D.解析“零工社区”推动创新创业发展一是得益于专家以“打零工”的方式回答、解决创业者提出的问题,当选;二是得益于创业者通过与专家交流,获得信息资源,把创新思路转化为产品,提高了创业成功率,当选,答案为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不能用直接经验去检验间接经验,错误;专家及时把创业者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的理论,材料中没有体现,与题意不符。答案B2.(2017全国卷,21)2016年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

5、认识论道理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 B. C. D.解析“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正确;认识主体的实践水平、价值观念等会对获得真理性认识产生影响,不是没有影响,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也是有价值的,错误;此次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说明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答案B1.从主体、对象、直接现实性、桥梁四个方面把握

6、实践的概念(1)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必须且只能是人的活动,但并非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实践活动。(2)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既不是主观世界,也不是整个世界。(3)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4)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2.实践的特点特点理解侧重点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强调实践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强调实践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历史性:人的实践活

7、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社会性,强调实践受横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强调实践受纵向因素的影响联系三个特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提醒(1)盲目的实践是错误意识指导下的实践,而不是无目的、无意识的活动。(2)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理解反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将认识的来源等同于获得认识的途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实践是检

8、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科学理论也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真理提醒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无到有”;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强调的是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的是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服

9、务于实践,突出认识的终极意义。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方法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科学精神)(2018北京卷,25)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

10、破”等新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解析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最新技术,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这说明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入选。詹天佑创造设计的“人”字形铁路与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不是新旧事物的关系,A错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是尊重客观规律,C错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D错误

11、。答案B名师点拨区分实践的基本特征:在题目涉及区分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时,材料中强调“计划”“方案”“规划”的制定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具有能动性;材料中强调历史过程或强调“合作”等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性。2.(科学精神)(2018天津卷,6)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解析霍金的“黑洞理论”没有得到验证,这是他没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

12、这说明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C符合题意。答案C3.(科学精神)(2018江苏卷,27)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材料告诉我们()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可以变观念为现实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解析各种新型地图产品的出现及从事地图服务单位的变化,对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修订的要求,这体现了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实践的客观物质性,A与题意无关;题干中没有

13、涉及把观念转变为现实,C与题意无关;题干强调的是实践推动认识发展,而不是认识指导实践,D不符合题意。答案B4.(科学精神)(2017北京卷,28)太空科技助力“健康中国”。“天舟一号”上开展的太空干细胞实验,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该研究有助于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治疗。医学科技的探索不局限于地球表面,也能在太空中开展,这表明()A.人类意识来源于客观对象,它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B.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但需要依赖于客观实践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发展能为认识深化提供新条件D.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才能促成认识的发展解析作为在太空开展的医学科技实验,太空干细胞实验是

14、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旨在更细致地解释人体干细胞定向分化为骨细胞的过程,这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项正确且符合题意要求;意识来源于生活实践,A错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错误;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掌握和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有助于形成对事物完整准确的认识,D表述绝对,且系统优化方法不为材料所反映。答案C5.(科学精神)(2016海南卷,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时代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

15、划纲要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号和学分累计制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某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依托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存储、传输技术,开发智慧学习平台。智慧学习平台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中心,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提供各类学习资源。每个市民都可以在智慧学习平台上拥有记录终身学习过程的学习账户,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定制个性化学习计划,运用搜索引擎等工具搜索跨学科领域知识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大力推进终身学习?解析回答本题,注意从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论述:一方面,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而认识也要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

16、,促进实践发展。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无限的,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推进终身学习,是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提出的要求。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易错点1混淆实践与意识的特点提醒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矫正训练1为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到目前为止,新一届政府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已达221项,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的成效正在显现。这说明()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真理在

17、实践中超越自身A. B. C. D.解析政府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是为了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持续释放改革红利,这体现了。错误;与题意不符。答案A易错点2混淆认识的来源与获得认识的途径提醒认识的来源获得认识的途径。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实践。个人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矫正训练2漫画水没多深提醒我们()A.失败是成功之母B.客观事物是复杂的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D.一个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解析从画面上看到,这是用一条一边非常深,而一边非常浅的河来比喻股市复杂多变,一人站在水浅处说“水没多深”,这说明事物是十分复杂的,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选B。A

18、与漫画没有关系;此人是在实践后获得的认识,但因为事物非常复杂,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获得正确认识,没有调查固然没有发言权,不全面的调查也没有发言权,C不选;D的说法本身错误,因为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可以是亲身实践,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答案B核心考点二真理与认识过程科学精神: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一方面要勇于坚持真理;另一方面,要勇于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考向一真理及其特征1.(2016全国卷,20)习近平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9、,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视智库建设的认识论依据是()脑力劳动者的认识活动越来越具有直接现实性任何具体的认识主体总是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同认识主体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发现真理得到不同认识主体认同的认识才具有真理性A. B. C. D.解析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发挥作用,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错误;新型智库建设说明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要与时俱进,检验和发展真理,当选;真理是客观的,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只有一个,并非多数人认同的认识就是真理,错误。答案C2.(2016全国卷,20)1708年,

20、清政府组织传教士绘制中国地图,历经10年成功绘制的皇舆全览图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却一直被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反之,参加测绘的传教士把资料带回西方后整理发表,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可见,皇舆全览图价值的实现()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取决于其科学内容适用范围的扩大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以其科学内涵的不断发展为条件A. B. C. D.解析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的皇舆全览图使西方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对中国地理的了解超过中国人,这表明其价值的实现以对其价值的真理性认识为前提,当选;这与清朝将其作为密件珍藏于内府相比表明,其价值的实现受到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制约

21、,当选,答案为B;真理是有条件的,错在“范围的扩大”;其价值的实现在于人和其属性之间的关系,而非其内涵的不断发展,错误。答案B考向二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3.(2018全国卷,22)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超越具体条件的限制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用新认识否定、代替已有认识

22、的过程A. B. C. D.解析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认识,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正确;党的十九大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党和国家需要着力解决这一主要矛盾,体现了实践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正确。故选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可能超越具体的历史条件的限制,观点错误;认识的发展并不是对旧认识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吸收旧认识合理因素基础上的发展,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错误的。答案A4.(2017全国卷,23)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

23、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A. B. C. D.解析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这是因为认识具有无限性,当选;每一个问题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这是因为认识具有反复性,当选,答案为B;认为人不可能获得真理性认识属于不可知论,错误;认识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错误。答案B考向三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求索真理的认识过程5.(2016全国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24、要求。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

25、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的知识说明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疟疾新疗法的。审题解题:自我解答: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受主客体条件的限制,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课题,克服困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发挥团队精神,协作攻关。发掘中

26、国传统中医中药学资源,并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疟疾治疗实践,接受检验。1.真理及其特征(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特征特征理解要求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是客观的,要坚持真理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发展真理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求我们正确对待谬误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

27、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提醒真理的具体性是真理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强调纵向的变化。真理的条件性是相对于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来说的,强调横向的变化。(3)真理与谬误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映。二者有着严格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与谬误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提醒通过“三个统一”深刻把握真理真理是客观性与条件性的统一。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客观性强调的是在它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内,它是正确的。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一方面,真理是客观的,真理

28、面前人人平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绝对的。另一方面,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当客观情况或实践发生变化,真理就可能变成谬误,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相对的。真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客观性主要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真理从形式上说是主观的,是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以观念的形式存在。2.认识过程含义原因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

29、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上升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提醒在认识过程中反对两种错误观点:一是“直线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直线式的前进;二是“循环论”,此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1.(科学精神)(2018江苏卷,28)2017年1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

30、两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B.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D.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解析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多人没有机会接触克隆技术,他们并不了解中国克隆猕猴与美国克隆羊采用了不同的技术手段,因此,他们认为中国克隆猕猴技术的突破性并不大,这说明主客观条件影响认识主体认识的正确性,C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客观条件和人们自身的知识积累影响了人们得

31、出正确结论,没有涉及克隆技术要用于改造世界,A与题意无关;只要是真理就不会被推翻,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着,B不选;题干强调的是人们的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D与题意无关。答案C2.(政治认同、科学精神)(2016上海卷,29)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治国理政总体方略的发展所体现的哲理是()A.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B.真理反映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真理性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理论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解析“治国

32、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体现了认识的发展与丰富,故C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认识的发展,而不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故A和题意不符;B是对真理概念的理解,和题意无关;材料强调了认识的发展,但是没有涉及到检验认识正确与否,故D和题意不符。故选C。答案C3.(科学精神)(2017天津卷,11)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这说明()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价值观对人们的行

33、为有规范和引导作用A. B. C. D.解析“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说明应当入选;“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能够体现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当选;题意没有体现实践对认识的检验,属于无关选项,排除;价值观的作用在材料中未体现,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答案C4.(科学精神)(2015全国卷,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

34、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范围是认识论的知识。分析不同学者

35、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考点指向: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其中侧重考查认识主体的不同,主体的差异性的不同,认识不同。要求学生给出理论,然后理论结合具体材料准确作答。答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易错点1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提醒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二者有严格的界限,不容混淆。矫正训练119世纪,科

36、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现在,科学家正在对质子和中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彻底认识世界是不可能的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D.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解析本题的题眼是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过程。科学家的研究发现说明人类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体现了真理是不断发展的,故选C项。A项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与题意不符;B项错误,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能够全面认识世界;D项错误,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本身是正确的认识,与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

37、答案C易错点2对认识的发展过程理解有误提醒对认识的发展过程存在以下误区:(1)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所以人类没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2)认识具有反复性,所以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3)单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整个人类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4)认识过程是从认识到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的过程。(5)认识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翻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矫正训练2(2014全国卷,22)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

38、和无限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A. B. C. D.解析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是因为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正确,故选A。中“永无定论”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观点错误。真理具有相对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但真理又具有客观性,那些真理性的认识并没有被推翻,只能被超越,观点错误。答案A时效热点34建设美丽中国创造美好生活1.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部分)税目计税单位税额北京制定具体适用税额大气污染物每污染当量1.21

39、2元12元水污染物每污染当量1.414元14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取代了实施近40年的排污收费制度,为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次环境保护税改革,以污染物排放量为计税依据,多排污多缴税,少排污少缴税,排污少的企业将得到减税优惠。排污费改税的做法()A.扩大行为税的征税范围,旨在增加北京地方财政收入B.有助于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C.更好促进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是在运用市场调节手段,调动企业治污减排的积极性解析材料反映了我国通过经济手段而非市场调节促进环境保护,故B项正确、D项错误。征收环境保护税旨在推动资源节约与

40、环境保护,而不是增加财政收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征税无关。故A、C两项不选。本题正确答案为B。答案B2.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强调严格考核问责。对工作不力、责任不实、污染严重、问题突出的地区,由生态环境部公开约谈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制定量化问责办法,对重点攻坚任务完成不到位或环境质量改善不到位的实施量化问责。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角度,这一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保护生态环境要遵循客观规律,严格按规律办事承认人类社会物质性,学会尊重自然 站在人民立场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A. B. C. D.解析要承

41、认自然界物质性,学会尊重自然,不选;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选;符合题意且正确。答案A3.某地在实践中对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二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三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认识过程进一步证实了()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A. B. C. D.解析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映实践,实践的不断深化决定认识的不断完善,故错误。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是一个过程,这就决定了人们对

42、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是一个反复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故正确。认识的发展离不开认识主体的努力,故错误。答案C(科学精神、公共参与)(2018全国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

43、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 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 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第一步:依据设问明方向第二步:细审材料调

44、知识第三步:对接教材组答案(教材语言、时政术语、结合材料)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立足社会需要选择课题,开拓创新,在实践、认识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完善育种技术,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不断取得突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应用推广优质杂交水稻,为我国和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高考评分细则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源泉)和发展的动力(无替换),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能动性、指导、导向),正确的认识促进(推动、引领)实践发展。(4分)立足社会需要(实践、实际)选择课题,开拓创新(持续创造),在实践、认识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完善(研

45、究、解决难题)育种技术,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不断取得突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应用推广优质杂交水稻,为我国和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不能用成就替换)。(8分)模板13实践、真理与认识发展的过程实践、真理与认识发展的过程是近年来各地高考的高频考点。试题多结合人们改造自然、社会改革和科学实验的重大成果等进行考查。常见设问方式:(1)运用实践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三步走”战略。(2)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我们对的正确态度。(3)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的探索过程。常用答题语言:答题要素:实践的特征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真理特点认识过程(1)实践是

46、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2)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4)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5)认识发展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课时作业A组基础对点练考点一实践的概念、特点1.(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

47、必须付出百倍努力。”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人的能动性是成功实践的前提A. B. C. D.解析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强调实践的重要,答案为C;与材料中心不符;尊重客观规律是成功实践的前提,错误。答案C考点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目的2.(2018陕西西安八校第一次联考)研学旅行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扩展,又是社会实践的崭新要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不再只停留在课本之上,更多的是来自于真正的实践与体验。开展研学旅行的原因在于()实践是获取知识的唯一正确

48、途径实践是一种客观见之于主观的物质活动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知识正误的唯一标准A. B. C. D.解析通过真正的实践与体验,开展研学旅行,这强调实践的重要,答案为D;认识的来源不等于途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都是获取认识的途径,错误;实践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错误。答案D3.(2018稳派教育联考)艾滋病、乙肝等慢性病毒感染疾病一直困扰着人类的发展。经过反复的探索与实验,我国科学家于近期发现了一群新的CD8T细胞亚类并掌握了其抑制病毒复制的机制,这一发现为根治上述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材料表明()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实践的客观需要推动着人们不断

49、进行新的探索与研究 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 人类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无限发展的A. B. C. D.解析题干强调科学家经过反复的探索与实验找到一直困扰人类慢性病毒感染疾病的方法,因而符合题意;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途径有实践和间接经验,表述错误;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答案D4.网传,酷热天气时,打开暴晒小汽车一侧车门,将另一侧车门开关五次,可使车内温度下降数度。王先生试用此法,发现在中午时效果不明显,反复数十次开关车门后才有一定降温效果;在傍晚环境温度下降时使用,效果则较为明显。这表明()只有自身实践得来的正确观点才具有指导意义经过一次实践检验就能够发现网传观点

50、的真伪外部环境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有重要影响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A. B. C. D.解析材料中王先生通过亲自检验后发现此法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中使用有不一样的效果,体现了外部环境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影响,表明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定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当选;无论是通过亲身实践得到,还是通过学习等方式得到的,正确观点对实践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错误;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其过程可能会受到多种未知因素的干扰,一定条件下的一次实践过程不一定能检验出认识的真伪,错误。答案D考点三真理的客观性5.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

51、,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如果诸葛亮出来说明,道是吃食不过是要发生温热,现在打起嘴巴来,因为摩擦,也有温热发生,所以等于吃饭,则我们必须撕掉他假科学的面子,先前的品行如何,是不必计算的。”这段论述表明()A.真理面前人人平等B.主体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不起任何作用C.真理等于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D.真理是无法判断和证明的解析肚子饿了就应该吃饭,不因认识的人不同而发生改变,这体现了真理的客观性,也就是说真理面前人人平等,A项正确。答案A考点四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真理和谬误6.“真理1谬误,谬误1真理。”该等式形象地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

52、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真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界限A. B. C. D.解析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哪怕是1的大小,也会使得真理变成谬误,故正确;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故正确;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不包含谬误的成分,故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界限分明,哪怕超出界限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故错误;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C考点五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7. 中华人民共

53、和国成立初期,林立的烟囱曾被认为是现代化的标志。针对天安门附近一座废弃多年的大烟囱,“拆”与“留”两种观点激烈交锋:主张拆除的学者认为,烟囱破坏了周围的文物历史风貌和首都中心城区的天际线;主张保留的学者认为,烟囱是北京城发展的历史见证。对此的认识和评价正确的是()不同观点之间的辩论有利于人们深化认识 人们的价值判断决定人类实践发展的方向 “拆”与“留”两种观点的交锋就是真理和谬误之争 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烟囱认识的变化A. B. C. D.解析学者们的争论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废弃大烟囱的价值,帮助人们作出正确选择,正确;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今天,人们对烟囱的认识发

54、生了变化,正确。错误,价值判断是主观的,人的实践是客观的,主观不能决定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拆”与“留”两种观点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同时也都存在局限性,因此二者的交锋不是真理和谬误之争答案B8.科学家发现,在已知的最大病毒潘多拉病毒的基因组中,有93%不能追溯到自然界已知的任何生物演化支系中。而这些独特的基因很可能成为真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三个生命域之外的“第四个生命域”存在的有力证据。这一新发现佐证了()认识是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过程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也有可能被推翻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的本质随着实践的深化不断显现A. B. C. D.解析对潘多拉病毒的新发现

55、有力地佐证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客观事物具有复杂性,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需要不断地深化和发展,正确;对潘多拉病毒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真理的阶段,不选;真理被推翻的说法错误,排除。答案CB组提能强化练9.(2018福建厦门一检)“海水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2017年9月,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进行实地测产,亩产达620.95公斤,这有望使中国28亿亩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海水稻”的研发推广()变更了农业认识的主体创新了农业实践的手段开辟了农业认识的途径拓宽了农业实践的对象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海水稻”的研发推广

56、使中国28亿亩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创新了农业实践的手段,拓宽了农业实践的对象,正确且符合题意;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答案C10.在辩论中我们往往需要为自己的论点寻找合适的论据支撑。下图为如何识别论据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的路径选择。从哲学角度看()识别真伪时应把握真理的客观性识别对错时包含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了解客观实际不包含了解他人的情绪审查论据的过程,是一个纯粹客观的过程A. B. C. D.解析审查论据的过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不选;从图中内容可分析出,了解客观实际蕴含着第三方的情绪,不选;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故识别真伪时应把握真理的客观性,入选;价值判断有主体的差异性,识

57、别对错时包含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入选。答案A11.让实验鼠在嗅到樱花气味后身体通电,使之对樱花气味产生恐惧;而老鼠后代即便未被电流击中,亦会对樱花气味产生恐惧。科学家解释,恐惧记忆之所以被遗传,是因为后天因素改变了基因,使得存储在父代DNA中的遗传信息被遗传给子代。至于哪些后天因素会如何改变记忆模式并遗传给下一代,仍是未解之谜。这表明()后天因素促使生物遗传基因信息发生根本改变后天因素导致生物遗传基因的改变是有条件的人类对生物遗传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未解之谜是人类不断深化探索活动的根本动力A. B. C. D.解析错误,后天因素是生物遗传基因信息发生改变的外因,不会使其发生根本改变;错误,

58、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答案C12.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的迈进,一字之差,标志着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和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型,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跨越。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体现了()实践具有能动性,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发展具有普遍性,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真理具有条件性,其发展过程是不断推翻已有真理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随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A. B. C. D.解析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错误;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迈进,体现了发展具有普遍性,符合题意;真理不会被推翻,而是不断超越自身向前发展,观点错误;从“法律体系”向“法治体系”迈进,一字之

59、差的背后,彰显的是党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飞跃及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符合题意。答案CC组大题冲关练13.近年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转方式调结构上,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推动创新和创业,鼓励小微企业发展,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作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从市场准入、工商注册登记、税收、信贷等方面对各种以创业为主的小微企业给予支持,一大批创业创新型小微企业诞生,它们在扩大就业、活跃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运用实践和认

60、识的关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转变工作思路的哲学依据。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范围限定,切口较小,试题属于原因类,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分析。解答时首先明确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包括: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然后解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实现原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答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这是我国政府转变工作思路的实践根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经济发展出现新问题,我国政府针对新形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正是适应新形势所采取的正确对

61、策。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后,政府所制定的政策正是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14.(2018江苏五校第一次学情监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经过了艰辛的历程。这一探索历程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基础上完成的,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时间会议内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方针1997年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007年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

62、7年十九大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谈谈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探索历程中是如何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解析回答本题,考生可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党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对治国理政方式进行探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党随着具体时空的推移,不断完善和发展党的治国理政方式和理念等角度回答。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党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并根据实践产生的要求、问题,不断对治国理政方式进行探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随着具体时空的推移,不断完善和发展党的治国理政方式和理念,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均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