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语文答案(B)第 1 页(共 3 页)高一语文试题(B)参考答案 1(3 分)D(A.“不需要外来文化”错,原文“不照搬照抄的外来文化”B.两个方面的经验概括有误,应为“将文化基因注入传统产业”或“以当时特色产业为根基,着力挖掘产业的附加值”。C.材料二没有谈创新)2(3 分)C(文化和商业,不是二选一,而是相辅相成的)3(3 分)B(照搬外国文化,与材料一中作者观点相悖)4采用总分总的方式展开论述。首先,通过对比引出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运用破立结合法,先列举错误表现再谈正确做法。最后总结全文,表明特色小镇建设要回归文化的观点。(4 分。每个要点 1 分)5(1)小镇文化建设应当
2、保护好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大拆大建、过度商业化。(2)深度梳理当地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挖掘提炼出小镇独特的文化基因。(3)处理好文化和产业的关系,把文化作为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6 分。每点 2 分。其它答案,只要合理,可酌情赋分)6(3 分)C(母亲对父亲的接受、劝长子与他父亲和解,除了出于对父权家长制的理解与顺从,还有对夫爱的渴望,对完整的家的渴望)7(3 分)B(“不是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错,文中父亲和贤一郎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冲突)8贤一郎亲眼见过以前父亲的荒唐,所以痛恨他;(2 分)新二郎只见过现在年老体弱的父亲,所以可怜他。(2 分)9示例 同意。(2 分)从父权家长
3、制的角度,贤一郎应该接受父亲;从情感的角度,父亲的归来是贤一郎没预料到的,他恐惧、厌恶、憎恨和悲哀,这是矛盾之处。但血缘是任何东西都无法阻隔的,当多年积压的愤怒已经发泄完毕、父亲已经忏悔,看到父亲的确需要照顾,听到母亲的哀求,知道弟弟妹妹对父爱的渴望,他不想继续没有父亲,所以结尾出现了突然转变,这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6 分。观点 2 分,矛盾性分析和统一性分析各 2 分)10(3 分)C(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11(3 分)A(“它是平明以后的那一时段”说法错误)12(3 分)D(“其勇可嘉”错。苏轼认为张良刺杀秦始皇之举是匹夫之勇)13(1)第二天一
4、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而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经常学习、诵读它。(4 分。“旦日”、判断句式、“异”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2)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锋芒是不可以触碰的,而当他处于强弩之末时则有可乘之机。(4 分。“急”“犯”“末”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高一语文答案(B)第 2 页(共 3 页)14张良作虽有盖世之才,但不能忍受一时之愤,难成大事。老人想让张良懂得,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必先学会隐忍。(3 分。张良自身特点 2 分,老人的目的 1 分)15(3 分)C(“着意烘托铁关、交河戍之高”错)16动静结合:既有“凝未开”的静态描摹,又有“风断雨回”的动态刻画
5、;时空交替:既有朝开暮合的时间的纵向变化,又有绕树掩河的空间的横向展开;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既有“满山凝未开”正面展现,又有与“飞鸟不敢来”侧面描写。(6 分。每点 2 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即可)17(1)率尔而对 如其礼乐 (2)秦晋围郑 郑既知亡矣 (3)所见无非全牛(者)未尝见全牛(也)(每句 1 分,共 6 分)18(3 分)C 19“扑打”将麦子拟人化,写出麦浪翻滚的气势;“涌”写出麦浪翻滚的动态情景,准确形象。(2 分)昭示着麦子的生命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2 分)20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3 分)21文创产品是源于文化主题、经由创意转化、具备市场价值的产品。(4 分。定
6、义的内容与形式各 2 分)22登记室医生核实接种对象,凡生病、过敏者,暂不接种;符合条件的接种对象到接种室接种疫苗,医生做好接种记录;然后接种对象到留观室休息,以观察反应;最后医生完成整理、消毒接种现场等后续工作。(6 分。内容要点齐全,4 分;逻辑关系通顺 2 分)23参照 2019 年山东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以 44 分为基准分。参考译文:(甲)张良曾经徜徉于下邳桥上,有一个老人,穿着粗麻布短衣,走到张良(所在)的位置,径直把他的鞋落到桥下,看着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捡上来!”张良有些惊讶,想打他。因为见他年老,勉强地忍了下来,下去捡来了鞋。老人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已经替他把鞋
7、捡了上来,就直着身子跪着替他穿上鞋。老人穿上鞋,笑着离去了。张良十分惊讶,随着老人的身影注视着他。老人离开了约有一里路,又返回来,说:“你这个孩子可以教导教导。五天以后天刚亮时,跟我在这里相会。”张良于是觉得这件事很奇怪,跪下来说:“嗯。”五天后的拂晓,张良到了那里。老人已先在那里,生气地说:“跟老年人约会,反而后到,为什么高一语文答案(B呢?”老人离去并说:“五天以后早早来会面里,又生气地说:“又来晚了,这是为什么?张良不到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书,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穀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说完便走了,没有别的话留下天一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因而觉得
8、这部书非同寻常张良当初在下邳桥上遇见那个给他太公书的老人果然见到了穀城山下的黄石,便把它取回,以后每逢扫墓以及冬夏节日祭祀张良的时候,太史公说:学者大多说没有鬼神,然而又说有精怪也够神奇了。高祖遭遇困厄的情况有多次了不是天意吗?皇上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为此人大概是高大威武的样子,等到看见他的画像照相貌来评判人,在对待子羽上就有所失。”(张良在桥上接受一位老人赠兵书的传说代隐居的君子,出来考验张良的呢?观察桥上老人用来含蓄地表达心意的言行贤互相警示提醒的道理,世俗之人未能明察人的用意并不在于授予兵书上。当韩国灭亡镬等种种酷刑来对待天下有才能的人,平白无故遭到杀戮的人真是难以计其数孟贲、夏育那
9、样的勇士,也无法施展他们的本领可以触碰的,而当他处于强弩之末时则有可乘之机想凭一人之力,用大铁锤的一击来达到目的间连一根头发也容不下,那是何等危险啊。么?因为他的身体值得珍惜,而不值得为干盗贼之类的事去死不去策划伊尹、姜太公之类安邦定国的谋略图在侥幸中保存性命,这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惋惜的原因无礼的行为来刺激他,张良如果能够忍受的话“这孩子是可以教育的。”B)第 3 页(共 3 页)五天以后早早来会面。”五天后鸡一叫,张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老人离去并说:“五天后再早点儿来。”五天后,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像这样。”老人拿出一部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以后就会发迹。十三年后
10、你到济北见我,没有别的话留下,从此也没有再见到这位老人。第二张良因而觉得这部书非同寻常,经常学习、诵读它。张良当初在下邳桥上遇见那个给他太公书的老人,在别后十三年张良随高祖经过济北时,奉若至宝地祭祀它。留侯去世,与黄石一起安葬。,也同时祭祀黄石。然而又说有精怪。至于像留侯遇见老人赠书的故事,高祖遭遇困厄的情况有多次了,而留侯常在这种危急时刻建功效力,难道能说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我比不了子房。”我以等到看见他的画像,相貌却像个美丽的女子。孔子说过:“按”对于留侯也可以这样说。(乙)张良在桥上接受一位老人赠兵书的传说,这件事太怪诞不经了;那又怎么能知道不是秦观察桥上老人用来含蓄地
11、表达心意的言行,都是当时圣世俗之人未能明察,把桥上老人看做鬼神,又大错特错了。而且老当韩国灭亡,秦国正处在强盛的时候,秦国用刀、锯、鼎、平白无故遭到杀戮的人真是难以计其数,那时即使有也无法施展他们的本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锋芒是不而当他处于强弩之末时则有可乘之机。然而张良却不能忍耐一时愤怒的情绪,用大铁锤的一击来达到目的。当时,张良虽然侥幸没有死,但实际上生死之。贵族子弟,不会死于干盗贼这类事上,这是为什而不值得为干盗贼之类的事去死。张良凭着他压倒世人的才华,姜太公之类安邦定国的谋略,却只想采用荆轲与聂政那样行刺的小计谋,企这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惋惜的原因。正因为如此,老人才故意用傲慢张良如果能够忍受的话,然后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所以老人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