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4234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江苏省盱眙县都梁中学2012届高三政治复习资料: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三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复习教学案一、考点解读考点1、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物质的固有属性、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是对万事万物共有属性的抽象和概括;物质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是永恒的东西)2.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人的意识也依赖于物质。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判断: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2.物质与意识的区别在于物质是有形的,意识是无形的。( )3.自然界是物质的,而人类社会不是物质的。( )4.世界的真

2、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5.哲学上的物质观念是指( )A万事万物的特性 B、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C、不依赖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D、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总和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据此回答以下两题:6.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A、 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 C、所有有形的物体 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7. 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范畴的是人脑基本路线生产关系思想观念国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 B、 C、 D、8.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月面图像覆盖区域属于月球高地,长约460公里,宽约280公

3、里,分布有不同大小、形态、结构和形成年代的撞击坑。从唯物论的观点看,这幅图像佐证了( )A、神话的产生是人脑自生的 B、月球与地球具有相同的物质结构C、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念的科学性D、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 )A、物质B、意识C、主观D、客观10.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如计算机、电冰箱、宇宙飞船等。这表明( )A.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C.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考点2、哲学上的运动概念及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1.运动概念: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

4、过程。 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3)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2.静止的含义: 。关系: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判断:1.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3.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4.动者恒动,静止恒静。

5、( )5.事物的绝对运动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 )6.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与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不是风动,不是帆动,仁者心动。”它们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7.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静是不动没有,静是动也没有。”这告诉我们( )A、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的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8.“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是( )物质

6、是运动的世界是物质的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不能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A、 B、 C、D、9.“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一观点( )A、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了静止的相对性C、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D、认为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10.“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句诗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考点3、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其运动变化

7、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判断:1.规律是永恒的、万古不变的。( )2.自然界的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的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3.人们可以发现规律、认识和利用规律,也可以制定、废除、创造、消灭和改变规律。( )4.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5.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只能服从规律。( )6.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7.我国战国时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

8、没了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修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说明(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去改变规律C、自然规律是人们行动的向导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8.“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 )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考点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是人类意识产生

9、的前提。2.意识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考点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考点6、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归纳】意识的内涵?(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起源;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和本质。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考点7、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

10、件。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归纳:意识的反作用哲理判断:1.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2.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上客观的。( )3.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4.只有正确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5.意识是人脑自生的。意识来源于人脑。( )6.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7.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有了人脑就有意识。( )8.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9.人的意识是从 发展而来的。( )A、 物质世界B、人的思想C、动物的心理D、自然界10.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 B、

11、意识对物质世界具有能动作用C、有了人脑,才可能产生意识D、意识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11.“其实胸中有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考点8、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1) 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2) 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首先,主观能动性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其次,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取

12、决于对规律的掌握程度。总之,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与前提。)(3) 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性。判断:1.尊重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是相互制约的关系。( )2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上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时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和改造的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考点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是什么?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

13、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规律是普遍的,规律是客观的。作用: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判断:只要实事求是,做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不能相信书本。( )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意识,因此,我们想问题做事情要从科学发展观出发。( )强调科学

14、发展观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际提出的,体现( )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意识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办事情都必须求真务实,严禁虚报浮夸、欺上瞒下。”从哲学上看,虚报浮夸,欺上瞒下违背了辩证唯物论 原理。( )A、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的作用C、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D、物质决定意识世界上最大的斜拉桥-上海杨浦大桥,是由工程师设计图纸,后由建桥工人按图纸建成的。这说明(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B、意识是在人脑终不过产生的C、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先有意识,后一物质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考点10、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含

15、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特点: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判断:实践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下列的活动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A、蜜蜂酿蜜 B、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C、认识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 D、超市营业员售货考点1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

16、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判断:认识来源于实践和学习。( )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 )错误认识不是来源于实践,正确认识才来源于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要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 )人们只有在失败后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邓小平理论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哲学寓意是(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C、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这一论段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

17、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因在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三十年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闪耀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光辉。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考点12、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客观性。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

18、等)真理都是具体、有条件的。判断:真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认能追求到终极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这句名言是指( )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C、真理与权威相互依存的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有权威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和条件,只要在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B、真理是有条件的C、真理是客观的D、真理是发展的考点13、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具有上升性: 认识具有反

19、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这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判断:1.人类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因此,能够追求到终极真理。( )2.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直线式的上升。( )3.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圆地方”、“圆球体”、“扁球体”和“不规则球体”的漫长过程。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过程,体现的哲理( )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的突破和抛弃B、认识是在实践中多次反复而无限发展的C、意识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而变化D、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4.下列词语中符合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 )A.一概

20、而论 B.千虑一得 C.百感交集 D.三人成虎5.“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地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人的真理性认识包括谬误的成分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A. B. C. D.二、真题回放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看到月亮一个小孩会形象的把它同日常生活中得某些东西联系起来;而一个远离故土的人会以“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这体现了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和思索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

21、的统一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A B. C. D.2.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A. B. C

22、. D.3.某农牧区由于长期滥垦草原、超载放牧,不仅没有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反而导致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草原承载力急剧下降。践行科学发展观以来,农牧民改变以往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种植沙柳资源林,大力发展沙柳加工业,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农牧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明显成效,得益于他们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积极促进沙柳产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完整地保护当地的自然面貌从该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沙柳种植业发挥自觉能动性,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A. B. C. D.4. 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

23、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A. B. C. D.5.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真理不会停下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A.

24、 B. C. D. 6. 22.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边形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 B. C. D.7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

25、.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8.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也不为人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9.国库也叫国家金库,一般以为只是放钱的库房。事实上,现代意义的国库还可以看成是一个簿记系统,用来记录所有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人们对国库的片面认识是A唯意志主义B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人脑主观自生的D脱离客观存在的结果10.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的胶片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的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

26、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形式态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11 关于“意识起源”的正确表述是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B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一旦产生就成为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12. 毛泽东说:“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德国的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这两种观点分歧的实质是A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D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根本对立1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离不开物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