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42135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河北省石家庄市康福外国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1.杜甫在望岳中写道:“岱宗(指泰山)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作者将泰山所在的山东省称为“齐鲁”,这源于A. 夏朝的“家天下”制度B. 西周分封制C. 商朝甲骨文的相关记载D. 西周宗法制【答案】B【解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当时在今山东境内,分封了齐国和鲁国两个诸侯国,因此后世对于山东有齐鲁大地之称,故选B;夏朝的“家天下”制度主要指王位世袭制,排除A;商朝不存在齐鲁这些诸侯国,排除C;西周的宗法制是按照血缘等级制度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排除D。2.礼记云:“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

2、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可见,古时婚姻A. 强调夫妻同心的物质追求B. 强调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C. 带有浓厚的宗法色彩D. 明确男女的家庭分工【答案】C【解析】【详解】古时的婚姻“上以事宗庙”,可见婚姻带有宗法色彩,C正确。材料未提及物质追求,A排除。尊老爱幼在材料中未体现,B排除。家庭分工在材料中未体现,D排除。故选C。3. 分封制在周初和周后期的结果截然不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周王室衰微B. 生产力的发展C. 诸侯争权夺利D. 生产关系的变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在西周初期分封制巩固西周的统治,在西周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周王室

3、衰弱,各诸侯国的势力不断增强,独立性更大,分封制逐渐瓦解,也体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此B符合题意。故选B。AC不是根本原因;D不是导致现象的原因。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4.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政制”最可能指的是A. 分封制B. 世袭制C. 宗法制D. 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政制”是秦朝开始实行的,秦朝开始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故D项正确;ABC项秦朝以前就开始实行,排除。点睛:首先要明确“百代都行秦政制”;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5.一古代算数例题:“今有大夫、不更、簪袅、上造、公士,凡五人。共猎得五鹿,欲以爵次分之,

4、问各得几何?”书中记载正确的答案是:他们依次分别得到1又2/3、1又1/3、1、2/3、1/3只鹿。请问,这道数学题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哪项特色A. 年龄在鹿肉分配上的重要性B. 古代中国人特殊的数学观念C. 个人的地位由猎鹿活动决定D. 不同爵位者的分配权利差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目中五人对猎物“以爵次分之”,爵位不同,分配到的猎物不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道数学题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不同爵位在社会资源分配上享有的权利不等,D项正确;题中五人分五鹿的标准是“爵次”,不是年龄,A项错误;影响到分配的爵次是社会等级差异,不是数学概念,B项错误;五人按爵次分鹿,是爵次影响了分配,不是猎鹿成

5、果或者行动决定了个人的社会地位,C项错误。6.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A. 夏商周时期B. 春秋战国时期C. 秦汉时期D. 隋唐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夏朝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商朝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到了西周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密切结合,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巩固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工具。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血缘与政治相结合,对后世中国人宗族观念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可见,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夏商周时期,排除BCD,A符合题意。7. 学者顾则徐说:“西周封建,方国变为封

6、国,得封则为国,无封则不为国,无封之国为外国(夷狄之国),朝下之国独立程度大大削弱,且国有爵等。”材料表明分封制( )A. 推动了等级社会的形成B. 形成了封国对抗中央的局面C. 削弱了周王的统治地位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分封制在西周初期是以王室子弟为主体进行分封的,他们是周王的直接派遣者,且“得封则为国,无封则不为国”,封国的独立程度大大削弱,故相对于商代的方国而言,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故A项正确,B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等级制度,故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1)概念:分

7、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目的:巩固统治。(3)分封对象: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分封功臣、姻亲、殷商降族;(4)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8.著名史学家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中国历史,二千年前是封建政治,后二千年是郡县政治。”这两种“政治”的根本区别主要集中于A. 皇帝和丞相的权力分配上B. 中央机构的运作方式上C. 地方管理方式上D.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上【答案】C【解析】试题分

8、析:关键要知道文中的“封建政治”其实是指西周时期“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它采用的是地方自治的方式管理,郡县制则是以中央集权的方式管理地方,因此答案选择C项。考点:本题考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郡县制。点评:本题解题的思想,首先通过阅读理解材料确知其反映的是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其次在充分认识郡县制与分封制区别的前提下对应分析备选项。关于郡县制,(1)理解郡县制的概念,认识其任命方式和职权范围;(2)运用比较法分析与分制制的异同点,并根据分封制与郡县制内容分析秦始皇“废分封、行县制”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9.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

9、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所采取的重要举措是A. 废分封,置郡县B. 建立法律体系C. 确立三省六部制D. 实行科举制【答案】C【解析】题干信息“隋唐时期”、“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结合所学可以知道,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故C正确;A项是秦朝的举措,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不符合“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排除;D项是选官制度,不符合“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需要掌握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和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抓住关

10、键信息“隋唐时期”、“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和对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和作用的识记。10.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 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描述了秦汉时期军国大事先由群臣商议,然后宰相上奏皇帝,皇帝最后做出裁决。这种商议的做法有利于集思广益,减少决策的失误。所以本题选D。A项表述与材料“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相矛盾。B项在材料中无

11、法体现。C项对材料的理解错误,并不能起到监督皇权的作用。【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决策产生的方式。11.在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据考证这是墓主人准备上报给秦始皇的有关当朝百官罪行的报告。据此推断,该墓主人生前可能任职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郡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该官员主要是向皇帝就百官的罪行情况进行汇报,这是御史大夫的职责,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选B;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不符合题意,排除A;太尉负责军事,不符合题意,排除C;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不符合题意,排除D。1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经历了

12、诸多变化,其中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主要是A. 郡、县两级制B. 道、州、县三级制C. 路、州、县三级制D. 行省、路、府、州、县五级制【答案】D【解析】秦朝实行郡县两级,排除A;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排除B;宋朝实行路州县三级制,三级制,排除C;元朝实行行省、路、府、州、县五级制,故选D。点睛:元朝创立的行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后来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基础。所以记住元朝的行省制,容易排除ABC。13.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A.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B.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 注重鉴别官员道德水准

13、D. 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提及的选官制度中设置“中正”“区别人物,第其高下”,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制度指九品中正制度,需要中正官品评等级选官,与察举制下的推举相比,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九品中正制度靠家世、门第为选官标准,C项排除;D项是科举制的作用,与题意不符,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九品中正制【名师点睛】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

14、。(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14.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现A. 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B. 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C. 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D. 存在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根据所学知识,隋唐朝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目的是通过分散相权加强君主专制;唐初确立三省制以后,由于三省事权分立,往往产生弊端,唐太宗遂决定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三省制逐渐向三省合一制发展,存在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不利于加强皇权,所以D符合

15、题意。A、B、C体现不出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名师点睛】“政事堂”为唐宰相议事的地方。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唐初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原仅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是当然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以后逐渐统一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亦为宰相。唐中宗即位后,移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名为中书门下。但其后仍有称为中书政事堂或中书都堂。15.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丞相曾经是百官之首,下列朝代中,废除了丞相的是A

16、. 秦始皇B. 汉武帝C. 唐太宗D. 明太祖【答案】D【解析】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故D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6.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国库充实,宋真宗想了解经济发展的具体数字,在多次询问后,宰相李沆将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报告给了真宗。材料反映了A. 宋代政治危机日益加深B. 宋代行政机构效率低下C. 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D. 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民主【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李沆所为目的是让真宗“了解民间疾苦”和避免其“随便花销”,李沆利用自己的一定权力(信息和数据等),来约束皇帝,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政治危机和效率低下的问题,故AB项错误;D项错误,宋代是

17、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不是民主政治。17.中国古代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的选官制度是A. 世卿世禄制B. 察举制C. 三省六部制D. 科举制【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干“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的选官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依据,故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故D项正确;世卿世禄制以血缘世袭为依据,故A项错误;察举制以品德为依据,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官职,不属于选官制度,故C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制度的内容、特点,区别它们的不同点,再结合题干关键词,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

18、确答案。【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18.公元1302年,元朝中书省批评各行省“不详行体轻重,无问巨细,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甚非所宜”,要求各行省自主处事,如非重要事情,应自行解决。元朝中书省这样做的目的是A. 扩大行省权力B. 提高行政效率C. 强化君主专制D. 加强地方监察【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大意为,各行省经常不管大事小事,稍微有点疑问就上报中央咨询禀报,导致中书省琐事繁杂,因而中书省要求各地行省如非重要事情可以自行决断。元朝疆域广大,地方事务动辄禀报中央必然造成办事效率低下,中书省的要求能够提高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根据中书省的要求,行省可以自行决断不重要的事情,并没有体现扩

19、大行省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问题,与君主专制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监察问题,故D项错误。19.宋史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宋朝政治机构改革A. 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B. 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专制C. 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D. 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理解。“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是明太祖朱元璋采取的措施,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书、门下并列于外

20、,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可知,该朝代为宋代,宋代设置了政事堂、枢密院、三司等机构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事权、财政权等权力,以此来加强皇权,故B项正确。“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是三省六部制的特点,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没有反映削弱地方权力,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B。20.文渊阁是阁臣入直办事之所,并随着明代政治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事实上的秘阁禁地。自明成祖始,成为臣僚们进出最为频繁的地方,这表明A. 皇帝和大臣们的关系变得亲近B. 国家权力进一步集中到君主手中C. 中枢权力由武将转到文官手里D.

21、太监掌握的权力超过朝臣的权力【答案】B【解析】明初,皇帝选用身边侍从人员,组成皇帝的侍从顾问,六部官署逐渐冷清,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皇帝通过这些措施使国家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他一人手中,故B正确;A不是材料现象反映的本质,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文渊阁是阁臣并非都是太监,D错误。21.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A. 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B. 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C. 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

22、D. 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主要强调了内阁官员没有实权,却往往成为其他官员攻击的对象,这不利于政府官员之间的协调,B项符合题意;内阁是皇权加强的产物,没有实权,不可能限制皇权,A不符合题意;内阁不是监察机构,没有对百官监察的权力,C不符合题意;内阁不是正式的行政机构,无法起宰相的作用,也就无法弥补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D不符合题意。22.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地方职能的健全B. 思想控制的加强C. 中国社会的进步D. 君主专制的强化【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内阁制度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君主专制的强化

23、,故D正确;内阁属于中央,与地方职能的健全无关,故A排除;内阁属于政治方面,与思想控制的加强无关,故B排除;内阁制度的创立不能说明中国社会的进步,故C排除。23.明史职官一记载:“(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材料说明内阁A. 可以干涉皇权B. 成为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C. 可以劝谏皇帝D. 成为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仅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所以内阁不可以干涉皇权,故ABD项均不合史实;据材料中“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皆起草进画,以

24、下之诸司”等信息可得出材料主要说明了内阁可以劝谏皇帝,故C项正确。24.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A. 监察机构庞大臃肿B. 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C. 监察官员位卑权重D. 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材料指出“大事奏裁,小事主断”、“知府亦陷膝泥中”,体现出明朝的监察制度中,监察官员职位较低,但是权力非常重要。材料的论述重点是监察官员为七品官员,但是权力非常重大,排除A;监察官员的主要职能是对官员进行监督,排除B

25、;监察官员为七品官员,但是权力非常重大,C正确;材料未涉及提高行政效率的信息,排除D。25. 某史书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名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所说的“盖隐然执政之府”指的是( )A. 中书省B. 中书门下C. 内阁D. 军机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清代军机处的认识,解答题目的关键是“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是清朝的军机处。A项是隋唐时期实行的中央机构,负责起草诏令;B是北宋掌管行政权的机构;C项在清朝只负责一般事务,排除A、B、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26.从康熙帝

26、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可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他要求在京满汉大臣、各省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职衔低微的官吏密奏权。密折制度运作特点与以下机构最相近的是A. 中书省B. 门下省C. 枢密院D. 军机处【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密折制度特点是效率高,保密性强,这与军机处特点相似,故D项正确;中书省是草拟,故A项错误;门下省是审核,故B项错误;枢密院是负责军事,故C项错误。 27.作为一位有作为的帝王,汉武帝在政治体制上形成了两个官僚系统:一个由大将军、尚书等组成的中朝(又称内朝或内廷),是决策机关;一个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是政务机关。这一局面的形成A. 强化了中央对地

27、方的管理B. 促使了官僚政治的基本形成C. 限制了权臣对皇权的威胁D. 避免了帝王暴政局面的出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由材料关键信息“决策机关”、“政务机关”,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代“中外朝”制度的推行,其目的就是要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项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错误,秦朝郡县制的推行官僚政治已经形成;C项“避免”一词错误。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的“中外朝”28.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

28、一现象反映了A. 专制主义的不断加强B. 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C. 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 中央对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从秦到宋,通过分化事权,丞相的人数不断增多,专制皇权不断得到加强,A项正确;中国古代政治本质上是君主专制,不是民主政治,B项错误;丞相权力分散是表现,不是核心问题,C项错误;本题研究的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项错误。【点睛】中国古代政治的演变趋势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29. 钱穆国史大纲 中谈到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时说:“ 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 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

29、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这种制度最有可能的是A. 军功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根据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信息“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排除A项;世卿世禄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材料信息“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可排除C项;察举制以才能和品德为选官标准,自上而下地推荐人才为官,政权相对开放,符合材料信息“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政权逐步解放”要求,虽然D科举制也符合材料要求,但在时间上晚于察举制,故B项最有可能。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察

30、举制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概念型选择题,也是高考命题者最钟爱的命题方式,是能力与基础知 识相结合的最好方式,本题的关键是“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等历史概念,因此考生在复 习备考的过程中对教材中的重要历史概念要全面理解与掌握, 特别是对同类历史概念, 需要 准确掌握其鲜明的能区别其它历史概念的特点。30.诸葛忆兵教授在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A. 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B. 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C. 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D. 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答案】C【解

31、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宰辅指宰相制度或相当于宰相职能的机构;军机处是清朝设立,是皇帝的专政工具,不能称其为宰辅制度,排除A 。六部是三省中尚书省的下属机构,从属于三省制,排除BD。秦汉的三公制、隋唐的三省制及明清的内阁制(阁臣是皇帝的顾问和辅政人员),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枢机构的演变历程,体现了宰辅制度的三个发展阶段,故C项正确。【点睛】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的主要内容有秦朝设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隋唐时设三省六部制。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代的一省制、明代废丞相设内阁、清代的军机处等。古代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个发展趋势:皇权在不断地加强,相权在不断地削弱以至于

32、到了明代废除丞相制度。与此类似的知识点如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如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元代实行行省制等也是考试的重点。二、材料分析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自秦朝建立宰相制度以来,历朝的相权在原则上是不可以独自占有的,秦朝和西汉初期,虽然只设一相制,但是有太尉和御史大夫在其左右,以分其权,共同辅佐皇帝,以后汉代有三公制,于是相权便一分为三,从此一人独专相权便被多人共有相权的历史趋势所代替,并被历朝所沿袭,魏晋南北朝时又有了尚书令、中书令、门下侍郎等。隋唐有三省制,三省长官都为宰相,共议国政,几经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宰相群体。摘编自瑰晓巍、钟卫华

33、中国古代宰相制度演变研究材料二 宰相杜范认为:“凡废置予夺,(君主)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舍得以缴驳,台、谏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富弼对宋神宗言:“内外事多陛下亲批,虽事事皆是,亦非为君之道。况事有不中,咎将谁执?必致请属交走,货贿公行,此致乱之道,何太平之敢望!”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材料三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不仅使文官失去了宰相作为他们的“意见领袖”,还使所有文武官员的地位和生命、尊严的价值都变得渺小,使绝大多数时期任何一个官员在皇帝面前都显得“人微言轻”总的来讲,在废除丞相制度后,最高政治权力的运转经常处于失衡

34、或扭曲的状态,舞台上的依靠皇帝暂时亲信而拥有治官权力的人物忠奸贤愚美丑反复变换,严重损害了明代治官活动的连续性、一贯性、稳定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的典章制度越来越形同虚设。摘编自渖平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发展趋势。(2)根据材料二,概述杜范、富弼两位宰相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制约相权,宋代采取的主要措施。(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答案】(1)趋势:宰相数量由一相制发展到多相制;相权由一相独占到群相共有;中央其他部门不断分割相权。(任,言之成理即可)(2)主张:皇帝独裁会招致天下大乱;皇帝与士

35、人共治天下。措施: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3)原因:宰相专权历史教训;皇权专制加强的需要。影响:破坏中央行政体系完整性;降低官员地位和尊严;最高权力运转被扭曲;使官员管理缺乏连续性;损害国家典章制度地位;加重君主负担;容易出现决策失误;(任,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依据材料一“从此一人独专相权便被多人共有相权的历史趋势所代替”的信息并从宰相权力不断削弱回答。(2)第一小问共同主张,材料二中杜范建议君主“不以一己为天下”,富弼提出“事事皆是,亦非为君之道”,二者都认为皇帝独裁是“致乱之道”,建议发挥大臣的议政作用。第二小问措施,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3)第一小问

36、依据材料三及所学从宰相权力以及皇权专制角度思考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最高政治权力的运转经常处于失衡或扭曲的状态,严重损害了明代治官活动的连续性、一贯性、稳定性,明朝的典章制度越来越形同虚设。”的信息归纳回答。32.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能反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材料一:阳嘉元年(东汉顺帝年号,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雄上言:“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人,宣协风教。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儒有一家之学,故曰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

37、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帝从之,於是班下郡国。唐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材料二: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朝代东晋隋唐北宋比例4%172%245%461%数据来源于何怀宏选举社会(1)据材料一,概括左雄改革察举制的主要内容。(2)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的主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官制度变化所反映的古代政治发展趋势。【答案】(1)内容:被举荐者限年龄在40岁以上;察举与考试相结合,有真才实学者方可任用;对有特殊才干者,不限年龄。(2)主要作用: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公正。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由贵族政治向平民政治发展【解析】(1)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即分析理解的能力。依据材料中“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等信息分析归纳即可。(2)主要考查学生观察数据表格,获取历史规律的能力。由题中材料“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可知寒门子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扩大了统治基础与促进了社会公平;同时选拔权利由地方收归中央,也反映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