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究低年级语文自主阅读新方法新课程实施以来,大量的课外阅读已作为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让每一个孩子畅游书海,从浓浓的书香中汲取营养,是我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的读书目标。一、讲成语故事,以“讲”促“读”大家都知道,喜欢听故事是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成语故事通俗简洁,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具有深刻的含义,对低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为了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学习兴趣,实现自主阅读,我在班里开展了天天“读成语故事”活动。先由我示范讲故事,内容包括成语的来历、意思及引申义;再由口才好、记忆力强、胆子大的学生组成成语故事小组,轮流为大家讲成语故事;最后在示范作用的引领下学
2、生利用每周四“课前展示”平台有顺序上台讲成语故事。为了讲好成语故事,孩子们都会做充分准备,精心挑选、反复练讲,还把自己讲述的成语故事标题按规定记录在自己写话本上。整个过程,学生自主阅读、自主选择,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才,更重要的是达到了以“讲”促“读”的目的。二、以“悬念”促“阅读”,诱发兴趣1.一篇带多篇,拓展阅读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小学阶段,每学期大约有 30 篇课文,六年大约能在课内阅读 36 万字。如果仅仅依靠课本,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的。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
3、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50 万字。”这就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而课标指出:第一学段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生活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因此,我们必须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打破课内外的界限,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得以沟通,指导学生进行广泛地阅读。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的同时,让学生拓展阅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其中的美丽的植物天地,在学好原有课文的基础上,延伸扩展,由一篇带多篇;又比如学习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文时,推荐学生读第一次发现(濒临危机的动物);学习
4、二年级上册识字 8一课时,又讲起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同时推荐学生读中国神话故事。这样因势利导,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愿望,使读书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2.以“悬念”推介课外读物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在周五“好书推介”课前展示活动中,我会提前与展示的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做好充分的推介准备,展示的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述,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这时,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故事后面的内容可更精彩呢,欲知后面写了什么,请自读原文。学生被故事的悬念吸引,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事实证明,这
5、效果真的比任何说教都有效。三、重视读书交流,激发阅读兴趣学校每周三下午的课外阅读课上,我组织同学们围绕语文读本和阅读与习作两本读物为主进行阅读,我和学生一起读书,读书之后和学生交流阅读的执行情况。两个学期努力坚持这样做了,大多数学生已经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学生有兴趣地读,阅读量自然就大大增加。我还会让学生把自己的好书带到课堂上来与大家分享,给足时间进行阅读,让学生讲读故事中的精彩句子,或者读一篇文字后作简单的解说,最后评出故事大王、读书小博士等,并通过“识字小报、手抄报、写话优选”展览等活动,引导学生对读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四、開展相关活动,推动自主阅读我会通过家长会、微信群
6、等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建议家长每月给孩子买一本书,建议亲子共读。同时设计制作了班级读书卡,孩子每天坚持读书,在读完之后,记下书籍或篇目的名字,记录一些自己新认识的生字、好的词句并大致口述故事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读书,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有了不小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班级家委会作用,由委员长牵头,把学生分成了七个小组,每个小组开展微信竞赛阅读,每个小组成员每读一次加 2 分,以此累加积分,每两个月公布评选出小组“读书小明星”,家委会准备奖状、奖品,在周三下午读书时间进行颁奖,以此表扬先进,鞭策后进,这样形成了每天坚持微信读书的好习惯,激发了孩子们课外自主阅读的热情,有效地提高了阅读效率。我认为,读书永远是人生重要组成部分,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们学会自主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努力,让自主阅读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