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十七 科学类文章阅读第一节 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2011年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自然科学类文章”。所谓“自然科学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科学的文章,其主要特点是逻辑的严密性和语言的简明性。1理解(能力层级为B)(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010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
2、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探讨,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变,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在人体内,存在着许多调控我们情绪的化学物质,我们的喜怒哀乐受到它们的控制。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究其原因是一种叫做“梅拉多宁”的激素在作怪:如果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烦躁、沮丧等。据研究,梅拉多宁也是导致一种叫“冬季抑郁症”疾病的元凶。得这种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阴霾、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那么快乐,令人羡慕?这又涉及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
3、。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现在生物学家发现,大量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们中的半数是中性菌,对我们既无害也无益,比如肠杆菌、酵母菌及肠球菌;约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门杆菌等;还有约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对有害菌我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它们的活动严格受到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别小看这些寄生在肠道内的小小细菌,它们对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这些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如果消化不良,会引起情绪异常;另一方面,假如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氢、
4、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导致我们情绪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时,猪不仅长得快,而且争食咬斗现象明显减少。这是因为猪的肠道内有益菌受到强化之后,对猪的神经有毒害作用的气体硫化氢和氨等的生成大幅度下降,于是改善了猪的行为。近年来,人们情绪异常和行为失控的发生频率逐年升高,从肠道内细菌的生存环境来看,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滥用。这些药物或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会大量杀死肠道细菌,导致人的代谢紊乱和消化不良,从而引发情绪异常和精神疾病。二是这几年生活水平提高后,部分人吃得太饱。由于摄入的过量高蛋白在人体内缺少有益
5、菌或中性菌为其分解、代谢,它们会在杂菌的分解下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等对神经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破坏人体中起抑制冲动作用的五羟色胺的合成,导致人的情绪异常,产生过激行为。(摘编自2010年4月29日科技文摘报)1下列关于情绪异常及其研究状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所谓情绪异常是指情绪低落、沮丧、烦躁、发怒,乃至做出极端行为等。心情愉快则是人的正常状态,不属于情绪异常。B人的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此前各个领域的学者虽然从不同的学科出发,提出了各种解释,但是始终未能解决问题。C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
6、问题。D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们的喜怒哀 乐,所以许多时候人们并非自己情绪的真正掌控者。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不符合文意。“了”字未然当已然理解。答案:C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们有时候出现烦躁、沮丧等情绪,其原因是体内的激素梅拉多宁的分泌超过了正常的水平。这种情况更严重的例子就是冬季抑郁症。B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和中性菌会有效管制有害菌的活动,当有益菌和中性菌的数量大量减少时,这种管制就会削弱。C如果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猪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那么硫化氢和氨等有害气体的生成
7、就会大量减少。D残存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大量硫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导致人的情绪异常。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残存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大量硫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是两个不同的原因,二者不存在因果关系。答案:D3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只有当人体内多巴胺的量超过一般水平,神经兴奋在神经元中才能得到有效的传导,人的大脑才能产生化学变化,从而获得快感。B即使人们不食用含有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食物,而食用纯“绿色”食品,我们体内的肠道细菌也可能会导致情绪异常。C肠道内
8、的杂菌会分解高蛋白物质,产生硫化氢、氨等毒害神经的气体,这就是说,可以通过杀灭这些杂菌来预防或治疗情绪异常。D近年来,某些人行为失控的现象屡有发生,看来控制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使用也应该是解决此类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是多巴胺传导顺畅与否,不是多巴胺量的多少。答案:A(2010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枝蔓状城市以城市边缘化和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为特征的后现代城市,将既不会是奴隶社会的“城堡式”城市,也不会是封建社会的“城
9、池式”城市,当然也会与现代工业社会高楼耸立的中心化城市相区别。在枝蔓状城市布局中,即使是眼下北京绞尽脑汁建造起来的多层环状结构也将大不适应。中心化城市的各种弊端,诸如交通堵塞、人口拥挤、环境污染、空气浑浊、疾病易于传播、犯罪案件增多、居住环境恶化、管理难度增加和公众空间锐减等,限制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而现代高科技可以自由地用虚拟空间、网络空间取代地理空间或物理空间,因此,人们也就没有必要再拥挤在一个地域。于是自然而然就开始了从市区向市郊的转移,许多工厂、学校、研究机构都迁向市郊。市区再也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而变成纯粹的物质交换和消费的场所。又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信技术的发展,中心化城市的
10、传统布局被彻底打散。现在世界各地迅速崛起许多边缘城市,就属于中心化城市的后现代演变。中心化城市逐渐演变为主城市和边缘城市。主城市和边缘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各自独立,它们更多的是经济、文化和教育上的紧密联系。城市的边缘化,就是城市由中心向四周的蔓延与扩展,扩展到与非城市区域相接壤的既是城市又是乡村的地区。这里,现代商业交易和办公活动也走向郊区化、边缘化。生产规模、生产程序、劳动力市场和销售状况呈分散状。主城市与边缘城市通过铁道、地铁、高速公路、航空路线等组成的多模式运输系统以及卫星天线进行沟通。这种城市的边缘化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规模,比如今天的美国就已经形成大洛杉矶都市区以及波士顿劳伦
11、斯洛厄尔、旧金山奥克兰圣何塞等都市区。它们还会进一步向周边地区扩展,通过原料网、生产网、销售网、消费网、信息网和电脑网的连接而延伸到整个地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化城市。下列对于“枝蔓状城市”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以城市边缘化和信息技术、虚拟技术为特征的后现代城市。B没有工厂和生产基地,成为纯粹的物质交换和消费场所的城市。C彻底打散中心化城市的传统布局,利用各种网络相互连接的城市。D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又各自独立,在经济、文化和教育上联系紧密的城市。解析:对于“枝蔓状城市”的理解,A项可从选文第一段找到依据,B项与选文第二段中的相关表述不一致,文中说的只是“市区”,不能作为对“枝蔓状城市”
12、的理解。C项可从第二段末句找到依据,D项可从第三段中找到依据。答案:B1浏览全篇,把握文章主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一直在告诉人们这样一个信息:现代文阅读(包括自然科学类文章)重在“提高基本的阅读能力”,“理解、读懂”文章。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是考场阅读最基本的要求,自然也是理解词语的基本方法。2联系上下文,把握具体的语言环境在解答这类题目时,不仅要了解词语的基本意义,更重要的是必须紧紧把握词语所在的具体的语言环境,结合上下文,灵活地去思考、分析、推 断,力求得出与原文最符合的正确答案来。3加强阅读训练,寻找答题规律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除了要理解词语的基本意义外,还要加强阅读训练,注
13、意寻找切实可行的理解方法和规律。一般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一是从词语的搭配上去思考,二是从代词的上句去思考,三是从阐释句上去思考,四是通过突破词语本身含义的范围去思考。(2009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数字海洋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空间。建设数字海洋,就是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有效获取和利用信息,实现海洋信息化。在科学家们看来,数字海洋是通过立体化、网络化、持续性的全面观测海洋,获取海量数据来构建一个虚拟的海洋世界。它能够将海洋化学、生物、物理等要素数据变成人类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的有效工具;并通过对当前海洋景观的直接表达和对未来海洋场景的预测
14、、预现,促使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方式更趋合理。数字海洋建设由三个层次的内容构成:一是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对海洋的立体观测包括空间观测,即利用各类遥感新技术,对海面及海面下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海洋特性进行全面观测;海面观测,即由海面观测网对海洋实行全天候观测;海底观测,即由海底工作平台等智能终端组成海底观测网,对海洋深处的各种海洋要素数据进行精确而持续的采集。现代网络技术和能源技术使得这种立体观测能够长时间持续进行。二是信息网格集成。数字海洋通过网格技术协同数据采集、集成信息处理、统一运行计算,使网络上的所有资源合力工作,从而完成传统方式无法完成的海洋活动中的各种复杂计算,建立功能强大的各种应用
15、与决策模型,实现对海洋的深入精确认识。三是知识综合应用。不同用户对海洋信息的需求和应用不尽相同。建设完整的数字海洋体系,必须在海量信息集成平台上,搭建公共性强、综合性广、功能齐全的基础海洋信息服务平台和产品开发的综合应用平台,按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实现海洋信息的一次采集、一次集成、统一开发、各家共用的理想目标。不同用户既可从中获取各自所需的专业信息,又可根据自身需要对相关信息进行二次开发。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首先,海洋是一个变化复杂的整体,仅仅依靠海洋观测站等传统方式,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往住是有限的、滞后的,缺乏对海洋变化过程的了解。数字海洋的数据立体实时
16、和持续采集,以及信息网格集成,使科学家能够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实现人类对海洋认识的质的飞跃。其次,现代海洋管理包括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环境三类海洋行政管理。数字海洋的应用可以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例如在维护海洋权益上,数字海洋的实时立体观测体系,能够对我国沿海200海里内的经济专属区海域进行全天候无遗漏的实时监测,任何违反我国法律的海洋活动,都将在第一时间内被反映到我国海监指挥中心,以便及时形成维权决策,确保国家海洋权益不受侵犯。最后,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以获取和控制资源为目标的海洋开发历来是沿海国家的重点发展战略。数字海洋具有强大的信息集成和综合展示功能,可以
17、为具体的海洋开发项目提供大范围、精确的海洋环境数据,并能用来对项目的需求、效益、成本,以及对周边海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测评,为决策者提供最佳方案。这既避免了海洋开发的盲目性,也为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下列对“数字海洋建设带来了人类认识、管理、开发海洋的一场革命”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建设数字海洋使人类以全新的方式观测海洋、获取信息,为人类深入地认识海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B通过数字海洋建设,采用信息网格集成来处理观测数据,科学家实际掌握海洋变化过程就能成为现实。C建设数字海洋适应了时代需要,通过实现海洋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完成了海洋管理任务。D通过数字海洋建设所提供的有效手段
18、,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更趋合理,从而保障海洋的可持续发展。解析: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C项,建设数字海洋只是一个虚拟应对系统,是庞大的“海洋管理任务”中的一部分,而不是终极完成庞大的“海洋管理任务”。该项说法绝对。答案:C1句子结构分析法对于考查对句子本身含意理解的试题,可以从句子的结构入手,在抓主干的同时,特别留心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因为这些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揭示句子内涵的作用。2句子作用定位法有些句子的含意,在句子本身范围内是找不到的,因此就必须分析这个句子在文章中或者在语段中处于什么地位,起着什么作用。如果句子在文章或语段中起到总起的作用,那么就必须从它的下文中去寻找相关的信息
19、;如果句子在文中起着具体的描写、陈述、支撑作用,那么就应该从观点句、总括起承中去寻找相关的信息。因此,在阅读现代文的时候,要善于抓住以下10种句子:段首句、中心句、转承句、点睛句、抒情句、矛盾句、特殊句、警句、修辞句、结尾句。3语境意义推断法在自然科学类文章中,有些句子表面看起来意思是相当清楚的,是一目了然的,是不需要我们对它作任何解释的。然而,具体的语言环境往往附加给这样的文句一个语境意义。这样的语境意义一般都比较隐蔽,有时候还相当的模糊。在这种情况下,解题时要考虑作者写这句话要达到什么目的,明确了这些对解题是很有帮助的。因此,我们要学会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准确推断句子在文中的意义。(2010重
20、庆卷)下列对中心化城市的后现代演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许多工厂、学校、研究机构都迁向市郊,不再拥挤在市区。B城市蔓延扩展到非城市区域相接壤的地区,这里既是城市又是农村。C现代商业交易和办公活动走向郊区化、边缘化,生产销售、劳动力市场呈分散状。D主城市与边缘城市通过多模式运输系统以及卫星天线进行沟通,成为全球化城市。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中心化城市的后现代演变的表述,A项可从选文第二段中找到依据,B项和C项可从选文第三段中找到依据,D项不符合原文意思,选文第四段中只是对某些发达国家城市的展望。答案:D1明确要求,找准范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通常是以选择题的形式
21、出现的。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明确检索的范围,明确筛选哪个方面的内容,确定思考问题的方向,这样,再复杂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反之,如果不知道题目的要求是什么,选项涉及的内容在文章的哪个地方,那就很难找到正确答案。2对照原文,辨析异同解题时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整体把握全文;第二步找到选项与原文的对照点;第三步回归原文,比照异同。在这三步中,以第三步最为关键,因为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不是对原文的摘录或照搬,而是有意地作一些变动,或者变换了句式,或者改变了叙述的角度,或者进行了引申和推理。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或者偷换概念,或者在不起眼的地方改变了程度、范围,或者错接时空顺序,或者将因果倒置,
22、条件错接。对此要仔细辨析,才能去伪存真,排除干扰项。3掌握原则,遵循规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试题大多数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故此,我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和方法去寻找正确的答案:根据语言标志获得相关的信息,如标题、序词、注释等;根据照应反复确认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根据命题要求或者题目暗示来筛选和提取信息;根据题目的要求筛选并整合文章的信息。其实,解答这些题目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解题的时候要认真总结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些解题方法。(2010重庆卷)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在枝蔓状的城市布局中,主城市和边缘城市的差别将趋于消失。B铲除中心化城市的诸多弊端有待于城市的后
23、现代演变。C在枝蔓状城市中,人们受地理空间或物理空间的限制将越来越少。D随着中心化城市的边缘化,生产地域化和劳动力低廉化将成为现实。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推断,A项与第三段第三句不符,B项与第二、三段不符,C项与第二段第三句一致,D项与第三段不符。B项说得过于绝对,有些弊端恐怕是难于铲除的;D项只是想当然。答案:C1弄清题目的指令意图解答这样的问题,如果对文章的基本意思缺少必要的了解,回答问题就相当困难;同样,如果不明确命题人命题的意图、不明白题目的指令,在原文中寻找文字依据就没有明确的指向,回答问题就无目的可言。这是答题的基础。2筛选出可供答题的
24、信息弄清了题目的指令要求,看清楚了选项的内容,接下来就要到文章中去寻找判断选项是否符合题意要求的文字依据。这些文字依据,其实就是判断推断和想象是否正确的标准。对于这些文字依据,还要进行甄别,力求筛选出真实可靠的信息来,这些信息越是真实可靠,判别的标准也就越准确。这是答题的关键。3认真验证答题的可信度在解答这样的试题时,不仅要明了题目的指令,筛选出可靠的信息,找到准确的判别标准,还要将推断和想象的内容与原文的内容进行比较,看从原文的内容中能否推断或想象出这些新内容;联系日常生活,看所推断的内容是否合情合理;从科学的角度去思考,如果这样的验证没有错误,就可以断定答案是正确的。这是答题的保证。技巧归
25、纳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解答有关题目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通读原文,吃透主旨;研读题干,明确考点;比较选项,排除干扰;找准根据,选择答案。高考现代文阅读在命题方面是有一套命题思路的,以下就是近几年来逐渐形成的规律:阅读,首先是正确理解语义的问题;进一步则是能够根据不同的要 求,筛选出关键语言信息;再进一步,则是对这些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得出必要的结论。这三步命题思路,也是我们识题的思路,这就是“解释语义筛选信息思维加工合理推断”。同时,命题人还说过,对于阅读材料“我们的理解总是逐渐深化的,每一回阅读往往都能发现一些新的东西”。从这里可以看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不是一遍可以奏效的,它是渐进的、渐悟的,是
26、藏着“反复”阅读的深层次理解的。综合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题目设干扰项的方法主要有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应的表述或暗示,选项某些内容是命题者硬加进去的。答非所问:尽管选项内容出自文章,但与题干毫不相干。曲解原文:利用文中某一词语原有的多义性或某一短语的歧义性(这一词语或短语在原文中是无歧义的),故意曲解原文意思。偷换概念:选项中将原文词语用似是而非的非等值概念替换,常见方法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源流倒置:选项在时间上将原文内容提前或滞后;在因果或条件与结果关系上,将原文的“因(或条件)果”互换;在“源流”关系上,将“源流”互换。以偏赅全:即以片面的、局部的认识来概括整体。转化失误:将某一个意思的句子转化成另一个句子时,误将肯定变否定,否定变肯定,全称变特称,特称变全称,已然变未然,未然变已然,或然变必然,必然变或然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