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燕子过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懂得要爱护益鸟燕子。2学会本课生字11个,理解“寒冷、昼夜、疲倦、崇敬”等词义。3运用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能按提示用“怀着心情(干什么)”写句子。6.能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重点、难点:理解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
2、、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2学会本课生字11个,理解“寒冷、昼夜、疲倦、崇敬”等词义。3运用前两课学到的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读懂描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写燕子过海不怕辛苦、艰难和写水手们对待燕子的态度的句子教学难点: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教学准备:地图、地球仪、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
3、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一
4、、启发谈话,引入课题。每当春天,燕子就会从南方飞到北方;到了秋天,燕子又要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同学们你知道吗,燕子从北方飞到南方去,会飞过哪些地方?今天,我们来学习燕子过海一课,看看小燕子是怎样飞越大海的。二、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1听录音。2看地图或地球仪,知道燕子过海要飞过哪些地方。3请学生简单地说说课文什么地方令人感动。4再听录音,说说课文的哪句话写得特别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研究课文的开头。1许多同学说课文的开头写得好,我们来读一读,具体说说好在哪里。(运用了设问自问自答的写法)2自问自答的写法在本单元的哪一课学过?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这是我小学的老师)3练习朗读
5、,把大海无边无际、很辽阔的感觉读出来。四、学习第2自然段。1轻声自读这一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理解词语“不分昼夜”。 讨论:燕子干吗要“不分昼夜”地飞呀飞?3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读这一段,边听边想像:你脑 海里有没有出现一幅美丽的图画?你觉得课文的哪些词语用得特别好?(风平浪静:没有风浪。“蓝色”一词写出了颜色。“寒冷”、“温暖”是一组反义词,用在句子中很具体。)4读读写写这些好词语。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五、学习第3自然段。1自读这一段,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燕子实在是太疲倦了。2理解重点句:“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出示句子,齐读;比较读,说说
6、加点字作用;A“燕子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B“燕子一定是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像雨点一样地飞下来,停在甲板上休息。”播放录音出示句子交流:(“太”写出疲倦程度深;“落”说明已经飞不动了;“伏”是说燕子已经疲倦到连站都站不动了,只能伏在甲板上休息让学生做“伏”的动作对比读,体会3那为什么燕子只休息“一会儿”就又“展翅起飞”了呢?4理解“崇敬”的意思: 讨论:水手们为什么“崇敬”小燕子? 你是怎样学懂这句话的?5再读读这一段,看看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如:停止了呼吸的燕子,已经没有知觉了,水手们为什么要“轻轻放”)六、小结,朗读。1小结: 每当春天,燕子就
7、会从南方飞到北方;到了秋天,燕子又要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去。一路上,它们要历尽千辛万苦,飞过辽阔无边的大海。在过海时,有的勇敢的展翅飞翔,有的却永远不能飞起来了,它们回到南方真不容易!这些小燕子为了回到南方不怕辛苦,不畏艰难,真值得我们赞美和学习! 2感情朗读。七、作业布置。1抄写词语4遍。2作业本1、2。3感情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燕子过海的辛苦和艰难,懂得要爱护益鸟燕子。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能按提示用“怀着心情(干什么)”写句子;4.能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重点:对祈使句和设问句的作用理解教学难点:仿写句子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
8、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一、复习导入。1感情朗读课文1、2、3自然段。2说说课文插图的内容。二、学习第4自然段。1读这一段,思考:这些话是谁对谁说的?2为什么作者让我们不要伤害燕子?3读下面的话,与课文最后一段比较读,体会:“因为燕子在到达目的地以前飞过大海十分辛苦、艰难,所以我们不要去伤害它们。”“当你看见燕子飞来的时候,请不要伤害它们吧!你可知道,在到达目的地以前,它们飞过大海,是多么辛苦、艰难!”(文中第一句是祈使句,带有命令的口气,要求我们爱护燕子;第二句是感叹句,带有对燕子不怕辛苦、不畏艰难的赞美。)4感情朗读。5当你看见燕子飞来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你还想对有可能伤害燕子的人说些什么?6读读背背这几句话。7朗读全文,选择自己最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三、仿写1仿写第一段的设问句。2用“有的有的”写句子。3用“怀着心情(干什么)”写句子。四、课堂作业1完成作业本上的第3、4题。2听写第4自然段(作业本第6题)。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