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举学的教育视角摘要:科举教育的传统主要为有教无类、及第争先,努力向学、重视教育,公平竞争、公正录取,片面应试、学优则仕等方面。近年来,科举学的教育视角研究成果较集中探讨古代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的关系、书院与科举的关系、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关系、高考和科举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对其他学科视角的科举学研究具有一定推动作用。许多论著联系当代的教育考试改革,探寻科举历史中可资参考借鉴的经验教训,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科举;科举学;考试;教育传统中图分类号:G40-06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4-0544(2009)05-0005-05科举制虽然已成为历史陈迹,但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长达 13
2、00 年之久,对中国的政治、思想和文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古代的考试制度,科举制牵涉面很广,性质至为复杂。科举首先是一种文官考试,但又有教育考试性质,而且越到后来教育考试性质越明显。科举对教育的影响,既有促进民间私学发展和书院的兴起、调动士子的读书积极性的作用,也有压抑求异思维、导致书院官学化、学校科举化等问题。本文拟总结科举教育的传统,介述从教育角度研究科举学的动态。一、科举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科举时代的教育可以称之为科举教育,科举教育是指以科举为重心的教育,即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的教育,也可以说是重视考试的教育,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考试领导下的教育或“应试教育”。科举教育长期实行所形成的一
3、些传统,对今天的教育和考试还有不少影响,客观公正地总结评价科举考试的传统,有助于我们去芜取精、扬长避短。具体来说,科举教育的传统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有教无类,及第争先考试取士的竞争机制促进了教育的普及,也促进教育机会的扩大和下移,并造成相当范围内的社会阶层流动。从考生来源和报考条件来看,科举制在理论上将参政权向大多数人开放。中国古代教育最初是“学在官府”,实行的是贵族教育。汉代太学较具平民色彩,但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各级官学等级森严,尤其是国子学和太学,限制要三品和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才能入学。盛唐以后,科举取士从重生徒改变为重乡贡,而乡贡一途是全然没有父祖官阶限制的。科举制的勃兴导致
4、官学的衰弱,但却客观上促使教育机会下移。因此,对科举痛加批判的黄炎培,也认为由贵族教育移到平民教育是靠科举作为“过渡的舟子”。1唐后期太学已允许八品以上官员的子弟入学。到南宋时,太学成为中央官学的重心,入学已无多少身份品级的限制,以至出现了“读书人人有分”2的观念。明清时期,考为府州县学生员没有身份地位的要求,贡入国子监学习也没有父祖官阶的限制,教育范围更加扩大,从制度上形成了有教无类的传统。考试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科举时代的启蒙读物鼓励人们少小立志、及第争先,神童诗中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等歌诗,既是劝诱人们积极进取、报效朝廷的利诱和鞭策,也是科举制下屡见
5、不鲜的茅屋出公卿的历史事实的真实写照。科举造成较大的社会流动究竟是事实还是错误印象,历来存在不同看法,中外学术界曾作过大量的研究,已成为科举学的五大热点和公案之一。3我也较赞成潘光旦和费孝通、柯睿格、何炳棣、李弘祺等一派学者的观点,即科举制造成了相当范围的社会阶层流动。总体地说,科举制度在下层官员中引进了比较多的贫寒人士。4尽管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竞争十分激烈,但科举制至少给了一般寒士做梦的权力和实现梦想的机会。由于家庭经济基础和受教育的条件存在差异,不同背景的举子往往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但至今人类社会在哪个国度哪个时代存在完全平等的竞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而科举时代一般人所谓的少壮
6、努力以求出人头地,指的就是读书应举。现代中国人具有较强的进取心,与科举制下形成的勇于进取、及第争先的传统不无关系。(二)努力向学,重视教育子曰:“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5企求功名富贵是多数士子学习的根本动机。以才学为录取依据的科举制利诱士子刻苦学习,形成了中国社会努力向学、重视教育的传统。龙门登科,“鱼”可以化为“龙”,科举及第具有使人化为另一“族类”的升迁功能,这种中举效应的强烈示范,极大地调动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以至出现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6的社会风气,有力地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文化发展。唐末五代时期,中原地区乡村之间,几乎每家都藏有一本启蒙通俗读物兔园册府。7据罗斯基(
7、E.Rawski)的研究,1880 年清代识字率男性为 30%45%,女性为 2%10%,平均识字率在 20%左右,这一比率不亚于英国和日本现代化以前的识字率。但自 1895 年以后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期间,全国的识字率一直在下降,到 30 年代,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只占总人口的 17%。8受科举重学传统的影响,向来中国的种田和工商人家,看读书人家都十分羡慕,只要有一线成材的希望,自己家可以培植出一两个读书子弟,父母往往愿意含辛茹苦,送子就读。当今中国人成为世界上最重视子女教育的民族之一,应该说与科举时代形成的传统是分不开的。科举时代教育的目的是“储才以应科目”,读书人作秀才时便以日后当宰臣相
8、期许。尽管大多数人无法实现入仕的愿望,但许多人小小年纪,便胸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抱负。这就像现代竞技体育是为了培养选拔金牌选手,但更深层的目的在于通过示范,促进全民健身,部分程度上还可以使广大青少年远离犯罪。科举时代只有 1%左右的读书人能够功成名就,而在科举考试的利诱之下,但却促使其他 99%的读书人的文化素养大为提高。本来一般古代社会是不会有那么多读书人的,而科举以考促学,造就了许多“业儒”的读书人。科举制是为选拔少数精英而设计的选才办法,这是会造成大量落第者的才智的浪费。科举剥夺了许多读书人的欢乐,却至少在程序公平方面给每一个读书人同样的报考和入仕的机会。从教育的视角细
9、加考察,可以看出科举既有高等教育考试性质和学位考试性质,又有自学考试和智力测验性质。任何一种制度的出现都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因,实行以考促学是中国的古老传统。科举具备了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这三个要素,从其考试和教育的层面来看,科举属于古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植根于传统文化且继承科举考试丰富经验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自学考试制度,是中国古代考试传统在现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和创新。有的学者认为,古代科举是其创立之前数千年各朝探索人才选拔机制的结果,这一结果对当代自学考试制度的创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科举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则为自考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借鉴。科
10、举与自考同为古代和当代的大规模社会考试,无论在考试外部各因素的关系抑或考试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比较、去挖掘的经验教训。9(三)公平竞争,公正录取科举时代在长期的考试实践中形成了在考试成绩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平竞争观念(当然是指相对的平等),这是在等级森严的中国传统社会中难能可贵的一个闪光的方面。作为“量才尺”,考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从隋唐至明清的科举时代,许多人将科举考试看成是一种“至公”的制度。不管科举是否真正做到“至公”(实际上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至少成熟期的科举考试从制度上说是提倡公平竞争的。唐宪宗元和三年(808 年),白居易在主持制科考试的复试时便说自
11、己“唯秉至公,以为取舍”。10唐宣宗大中元年(847 年)复试进士敕文也声称“有司考试,只在至公”。11科举考试“至公”观念到宋代以后有所发展,特别是普遍采用弥封和誊录法之后,其公平客观进一步得到保障,以至欧阳修认为科举取士“无情如造化,至公若权衡”。12明清时期,各省贡院中的中心位置都有一座名为“至公堂”的建筑,将“至公”理念具体化,也是考试公平性的象征。在明代,科举已被人们视为天下最公平的一种制度,以致有“科举,天下之公;科举而私,何事为公”之说。13因此,虽然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等级的国度,但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注重以考试来进行公平竞争的社会,考试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公
12、平取士与选拔真才有时难以兼顾,一般社会大众明知考试选材具有局限性,但还是宁愿选择艰苦刻板的考试,而不愿接受全面考核却可能舞弊不公的选材方式。这便是为什么中国过去会形成科举社会,现今还在走向考试社会的原因之一。由于科举制是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各个地区的应试者必须接受同样的测试标准,其中脱颖而出者总体而言当然要比名落孙山者具有更高的文化水平。因此,科名的盛衰和科举中式人数的多寡是唐宋以后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发达水平的最重要、最客观的指针,科名既是个人和家族的奋斗目标,也成为地方集团或区域群体的追求对象。中国科举史上曾出现过激烈的南北地域之争,其结果是实行分区定额取中举人和进士的制度,这一规定带有优待照顾
13、边疆和文化相对落后地区的用意,从自由竞争的角度来看是与考试的公平原则有某些矛盾之处,但从调动落后地区士人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当地人文教育水平提升以及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的角度来看,则有其合理之处,具有一定的公正性。所以中国科举史上关于凭才取人与分区取人的办法还越来越具体,区域配额越分越细,这成了中国科举史上的一个发展趋势和规律。14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近代以来中国的高等学校区域布局和高考分省定额划线录取制度的实行。(四)片面应试,学优则仕从隋唐到明清,科举既成了教育的手段,也成为教育的目的。作为整个教育的重心,科举的影响无所不在,为求中举及第的科举教育就是一种应试教育。科举考什么士人就学什么,不考什
14、么就不学什么,功令所在,一切都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而转动。这种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士人都自动地限制到一条狭窄的成材之路上。为了通过激烈的科举竞争,许多人奉行举业至上主义,与举业无关的学问暂时乃至长期弃之不顾。科举很难考察德行,举子也就不必太重修身。文科举不考体能,许多士人三更灯火五更鸡地苦读,谈何体育锻炼。即使是考智力方面的经术文章,也是只集中于考试的文体和内容。科举重八股制义、楷法试帖,士人便追求八股清通、楷法圆美。至于其它学问,统统可以弃之不顾。一千多年的科举社会使中国人养成了一种“应考的遗传性”,与片面的应举教育一脉相承的当代应试教育,便是科举教育传统的典型体现。另一方面,科举教育长期实行,
15、养成了中国人读书至上、学优则仕的观念,使升学主义和读书做官的风气盛行。晚唐五代以后,望族高门的延续一般需要科第锁链的维系,达官贵人的子弟也须通过科举才能保住其家庭的政治和经济地位。而草泽寒士为求闻达,改变命运,也千方百计地修“举子业”,希望从社会下层跻身主流社会。这种社会阶层流动在相当程度上更新了官僚结构,有利于澄清吏治。然而,“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的客观现实,自然而然使人们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人生信条,读书的所有目的就是为了做官,使无数知识分子认定举业至上,争相成为“治人”的劳心者而不愿成为“治于人”的劳力者,养成了对做官的向往和迷恋心态。科举教育将学而优则仕的理念付诸实施,
16、形成制度。这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深入人心,在近现代中国仍然根深蒂固,影响到中国人的思维定势和深层心理结构。在现今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人们选择专业和职业时,还可以看到科举文化的深刻遗存。15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原因,也有其内在必然性与合理性。科举虽已停罢,但考试这种选才方式却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废止。西方借鉴科举建立的文官考试制度,中国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形式上皆与科举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而且继承了科举考试竞争、择优录用的平等原则。因此,了解古代科举制的教育性质及其长期存在的原因,吸取经验和教训,对我们今天认识和改革统一高考制度很有意义。科举教育或者传统中国重视考
17、试的教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深刻的历史教训,在 21世纪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对之进行创造性的变革与转化。而要真正深入地认识科举教育及其传统,就应该从教育的角度研究“科举学”。二、从教育视角看科举学科举学是以中国和其它东亚国家历史上存在的科举考试制度及其运作的历史为研究对象的一个专门研究领域,或者说是类似于红楼梦学、敦煌学、甲骨学的一门专学。但科举学的广博性超过敦煌学、红学等 20 世纪的显学。现有许多专学往往集中于一个人物、一本名著、一个地区,一般多涉及中国文化史的局部,而“科举学”却是与隋唐以后中国大多数名人、大多数书籍、大多数地区密切相关,即与传统文化整体相关
18、的一门专学。16现代人从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角度研究科举学,但教育学、政治学与社会学、文学、历史学、文化学的科举学研究略有不同,即后者较侧重学术性的研究,前者则较注重古为今用的现实应用研究,因为被称为“现代科举”的高考和公务员考试作为科举的“替身”还在演变发展。教育学方面的科举研究许多是从科举与教育的关系入手,尤其注重探讨科举制的经验教训对现代教育考试的参考价值,从科举史中抽象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丰富考试理论。对科举史料尤其是中国近代科举史料的整理最用力的也是教育学界,20 世纪 90 年代系统组织编纂科举考试史资料者往往是教育学者或教育考试管理者。当代中国发展最早
19、、规模和影响最大的考试是教育考试,现实需要促使教育学界去探寻历史上有关科举利弊存废的现象和考试发展规律。教育视角的科举研究论著很多,有关现代教育考试的科举研究论著,主要从科举对现代教育与教育价值观的影响、科举考试与素质教育、科举与高考的比较和借鉴、科举与自学考试的比较和借鉴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这方面,我曾在“科举学”研究与教育考试改革一文中介绍过。17与早先往往带有批判色彩的科举研究不同,新世纪以来的科举研究较为冷静、全面和客观,而且也注重评价科举制的积极方面。近年来,科举学的教育视角研究成果较集中探讨古代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的关系、书院与科举的关系、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关系、高考和科举与社会的关
20、系等方面,这里仅择要略加介述。科举学与教育史研究的关系,近年来受到教育史学界的关注。张亚群认为,科举学与教育史的研究对象交叉,研究方法相通互补,研究成果相得益彰。科举史作为中国教育史、考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成为教育史学科一个重要的学术增长点。地方教育史成为区域教育史研究的一个热点,科举整体研究是认识教育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东亚科举史则是教育史学的海外延伸。18科举学的兴起,拓展和深化了中国教育史的研究内容,更新对科举制性质的认识,促进科举研究的学科整合及理论化、系统化。科举学研究对于客观、全面地评价科举制的地位与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与科举制紧密相连的科举教育,尽管存在不少历
21、史缺陷,但它在普及民众教育、传承中华文化、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民族凝聚力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不应抹煞,不应将其简化为“应试教育”而全盘否定。从科举学的视角考察和分析教育史,可以纠偏补失,全面总结经验教训,保存和重构完整的中国教育史;可以更好地理解教育史,探寻古今教育的发展规律,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历史借鉴。19越来越多的论著将古代科举与现代高考联系在一起进行比照研究。例如郑若玲指出: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大国,若欲从富庶厚重的传统文化寻找承传至今、历久弥新的制度遗产,考试无疑是最为人所熟识的一种。考试作为一种甄别人才的活动,几乎与人类社会及教育活动同时出现。一方面,漫长的考试历史形
22、成了国人血脉中的“考试基因”,使倚重考试成为一种截斩不断的传统。另一方悠远的考试历史又成了现代考试必须背负的沉重包袱。作者将科举与高考这两种古今重要的选拔性考试联系起来,对考试与社会之关系问题作了深入的理论研究与精当的实证调查。特别是对科举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所作的大样本调查与分析,是对“科举学”研究的重要学术贡献。20她认为,现代高考作为一种与古代科举有着基本相同的精神实质的大规模竞争性考试,在改革发展过程中遭遇的许多困惑与难题与科举有着惊人的相似,它甚至被比喻为“现代科举”。许多学者论及高考时,都不可避免要提及科举,更有一些成果直接对二者进行观照研究,而高考存废问题乃重中之重,并引发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议。这些论争既有激越之“攻”与冷静之“守”的巨大反差,也有唇枪舌战、笔锋墨利的“你来我往”。高考重大的社会影响也不会在短期内弱化,存废之争必将继续,这将使科举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更加凸显。21刘海峰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说,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的科举。古代科举在追求考试公平的同时兼顾区域公平的历史传统,影响了近代以来的高校区域布局和目前高考分省定额划线录取制度的实行。在改革和完善高考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借鉴科举考试的某些防弊措施与考试管理方法,加强考试立法。研究历史上的科举考试制度,可以为当今的高考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科举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