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专项练习(课内整篇阅读)篇目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
2、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大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B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C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D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可以兴,可以观兴:激发人的感情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D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知晓,明自3下列对“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一句的意思理解错误的一
3、项是()A这句话可译为“从近处来说可以侍奉父母,从长远来说可以辅佐君王”。B这句话强调了“诗”的教化作用和文化地位。C这句话充分说明孔子对“诗”的重视。D“事君”就是做官,是古代教育的最高理想。4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子认为,“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标,而且责任重大,应为此奋斗终生。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孔子的义利观,从个人道德着眼,主张个人在面临选择之时,应舍利取义。这里的“利”,主要是私利。C“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从这个层面来说,“礼”是“仁”的内化和自觉。D孔子认为学诗经好处很多,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
4、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君王。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答案】1C2B3D4C5(1)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兼备、匹配适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2)一旦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天下的人就会称赞为仁人。做到仁德要靠自己,难道还靠别人吗?【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子曰”是主谓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天下归仁焉”中的“焉”是句末语气词,与“为仁由己”之间没有意义关联,“焉”后断开,排除D;“克己复礼”词义固
5、定,联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B。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B.敏,勤勉。句意:做事勤勉,说话谨慎。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D.“事君就是做官”错,“事君”是侍奉君主。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礼是仁的内化和自觉”错,应为“仁”是“礼”的内化和自觉。故选C。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质”,质朴;“文”,文采;“野”,粗野;“史”,浮夸;“然”,这样。(2)“一日”,一旦;“克”,约束;“归”,称赞;“由”,依靠。篇目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大学之道礼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
6、于至善。_,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6填上第段空格句_,礼记中的大学属于_家学派代表作之一。7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一项()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终止B致知在格物格:探究C国治而后天下平治:太平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壹是:一律
7、,一概8第段从句式或修辞的角度赏析其表达效果。9概述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并谈谈对你的启发。【答案】6 知止而后有定 儒7A8整散结合的句式,句式错落有致,读来有节奏感,音韵美。充分论述了大学之道之“明明德”的八大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内修到外治的阶段,互相关联,是为实现上文的“三纲”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具体步骤,也即治国之理。修辞:排比和顶真。从“天下”“国”“家”到“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外治到内修的阶段,互相关联,逻辑严密,说理有气势,充分论证了治
8、国之理。9大学之道的观点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和“以修身为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表达)对我们的启发:治国平天下是我们的向往和大志,但是先从自身修身开始,强调修身的重要性。比如多读经典,从正心诚意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言之成理即可)【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第空结合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可知应是“知止而后有定”;第空,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可
9、见礼记中的大学属于“儒”家学派代表作之一。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止:终止”错。止:达到。句意: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本语言的能力。先看句式。这段文字有很多整句,如“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采用“欲,先”的句式,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语势;整句还有“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采用“而后”的句式表达,句子整饬,音
10、韵和谐;再夹以散句,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样整散结合,错落有致,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再看修辞。“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欲,先”构成排比;“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既是排比又是收尾相接构成顶真,从“天下”“国”“家”到“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层次分明,阐述了“八目”的具体内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
11、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这样由社会治理到个人修养,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外治到内修的阶段,互相关联,逻辑严密,说理有气势,充分论证了治国之理。9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观点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大学第一章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
12、、新民、止于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由此得出本文的观点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和“以修身为本”。对我们的启发: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 “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由此我们应
13、当明白,治国平天下是我们的向往和大志,但是先从自身修身开始,强调修身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修身”呢?比如多读经典,从正心诚意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篇目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致,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
14、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恐惧。B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同“纳”,结交。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求取。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然:的样子。11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A由是观之是非之心B无恻隐之心,非人也非有仲尼、墨翟之贤C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天子能荐人于天D自贼者也贼其君者也12下列各项中,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如果国君有了怜爱别人的心
15、,有了施行怜爱别人的政治,那么,治理天下就好像可以放在手掌上运转一样容易了。B本章是孟子阐述“性善”基本理论的一章,孟子认为“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四端和四肢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固有的。C孟子所提出的“仁义礼智”都是发端于这种“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更是成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性善论”的理论基础和支柱。D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如果能扩充这四个善端,就能够用来侍奉父母,就足够用来安定天下。【答案】10D11D12B【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D.“然”,通“燃”,燃烧,句意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
16、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故选D。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以及虚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A.“是”,这;/正确的。B.“非”,不是;/无。C.“于”,到;/向。D.两个“贼”都是动词,残害。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辨析文段内容的能力。B.“仁义礼智四端和四肢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固有的”错误,原文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可知“四端”应指“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故选B。篇目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填
17、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
18、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第六十四章)(老子四章,选自老子道德经注校译)13下面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凿户牖以为室牖:窗B自伐者无功伐:夸耀C其脆易泮泮:同“判”,分离D复众人之所过复:重复14下面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当其无,有车之用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B死而不亡者寿常于几成而败之C凿户牖以为室是以圣人欲不欲D为之于未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B古代汉语中有些与走路有关的词语,有其特殊的含义。如“企者不立”的“企”是踮起脚后跟;“不积跬步”的
19、“跬”是跨出一脚。C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经老子等对其都有阐释。古人认为上寿是百岁,中寿是八十岁,下寿是六十岁。D老子,即老聃,相传姓李名耳,为我国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担任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相传曾向孔子问礼。1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2)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答案】13D14B15D16(1)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刚强。知道满足的人富有,勤勉而行的人有意志。(2)很高很高的台子,是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的:很遥远很遥远的行程,是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的。【分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
20、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复众人之所过:意思是,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复:弥补、补救。故选D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之:结构助词,的;主谓之间,取独。B.而:连词,表转折,却。C.以:介词,把;介词,因为。D.于:介词,在;介词,从故选B。15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D.“曾向孔子问礼”错,孔子曾入周向他问礼故选D。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自胜”,战胜自己;“强行”勤勉而行。(2)“起于累土”,状语后置,从一筐土开始建起来;“始于足下”,状语后置,从脚下那一小步走出来。篇目五阅读下面的短文及五石之瓠,回答
21、各小题。(三)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惠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
22、,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犛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节选自庄子逍遥游)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B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C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
23、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D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惠子”即惠施,庄子的朋友,先秦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B“魏王”即魏惠王。由于魏国曾定都大梁,所以魏国也称为梁国,因此魏惠王即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梁惠王。C“石”即“禾石”,古代重量单位,相当于一百二十斤(担)。秦汉时期度量衡制度中的“衡制”:铢、两、斤、钧、石。1石=4钧,1钧=30斤,1斤=8两,1两=24铢。D“
24、樽”指腰舟,可以捆在腰间漂浮在水上。古人以瓠系于腰间,用以渡水。19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惠子以“大瓠之种”为比喻,其实是要说在纷乱的现实社会中,有一些人怀有才能却无法施展。B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故事来批评惠子的观点,指出有才能的人在施展自己的才华时可能是方法不对,用错了方向,而不是“才能”本身的错误。C惠子又用大树的比喻进一步申述自己的观点,大树的遭遇是“立之涂,匠者不顾”,而庄子同意他“大了就没有用处”的说法,这样大家就只有一同离开这个世界了。D庄子继续反驳惠子的观点,指出“无用”即是一种“逍遥”,在那远离尘世的地方,精神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比那些耍小聪明而不
25、免于死亡的“狸狌”强多了。20翻译句子: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答案】17D18C19C20反而担忧它大得无处可容?可见你还有不通达的见识啊!【分析】17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是“有”的宾语,“子有大树”主谓宾俱全,句子结构完整,故应在宾语“大树”后断开,而“患”是“其无用”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树之于无何有之乡”是状语后置句,“于无何有之乡”是后置状语,中间不能断开;“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
26、寝卧其下”是对仗结构,各自断开,排除C。故选D。18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1斤8两”错,1斤16两,有成语“半斤八两”作证。故选C。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庄子同意他大了就没有用处的说法”“这样大家就只有一同离开这个世界了”都错误。结合原文“今夫犛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庄子认为犛牛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是说大有大的好处,不是认同“大了就没有用处”;而“众所同去也”意思是“大家都会鄙弃它的”,不是选项说的“这样大家就只有一同离开这个世界了”。故选C。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瓠落”,宽大空廓的样子;
27、“夫子”,你;“蓬之心”,不通达的见识。篇目六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也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
28、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身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
29、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2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1)焉能治之( )(2)治乱者何独不然( )(3)当察乱何自起( )(4)恶施不孝( )22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故攻异国以利其国B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恶得不禁恶而劝爱C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D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医之攻人之疾者然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
30、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24联系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文,简要分析儒家“仁爱”和墨家“兼爱”的不同含义。【答案】21 于是 这样 同“尝”,尝试 相当于“何”,怎么22D23这就好像医生给人治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根源,于是能进行医治。24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所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仁爱”是指对别人的怜悯之心,恻隐之心,是单向向外的。而本文中,从“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可知,墨家的“兼爱”就是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所谓“兼爱”,就是自己和别人一起爱。【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1)句意:于是能对它进行治理。焉:于是。(2)句意: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然
31、:这样。(3)句意:尝试考察混乱从哪里产生呢。当:同“尝”,尝试。(4)句意:怎么会做出不孝的事呢?恶:相当于“何”,怎么。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以”,介词,把;/介词,用来。B“而”,连词,表顺承关系;/连词,表并列关系。C“有”,连词,通“又”;/动词,可以译为“存在”。D“之”,两句中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故选D。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譬之如”,比如;“攻”,医治;“然”,这样;“焉”,于是。2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主旨以及文言文的比较阅读能力。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重点讨论了人都有同情心,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内在品质,没有同情心的就不是人。所以,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对别人的同情,就是“仁”的发端。所以,儒家所提倡的“仁爱”就是对他人之爱,这是单向的。而从本文中墨子所论述的“兼爱”,如文中“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等,说明墨子主张的“兼爱”是指不仅要爱自己,也要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只有这样,国家间才能和平没有纷争,家庭才能和睦而没有矛盾,最后达到天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