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学习目标点击】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末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重点难点】重点: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难点: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基础自测】知识点一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时间是_,意义是_。知识点二 左宗堂收复新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_和_ 都力图
2、向新疆扩张势力,竟相勾结和支持_政权,企图利用它来达到支解中国新疆的目的。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略方针是“_ ”。_年,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关于伊犁问题解决,由_出使俄国具体交涉伊犁问题,终于在1881年双方签订了_,中国收回伊犁。知识点三 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中,清军中涌现出的著名爱国将士有:致远号管带_,经远号管带_,靖远号管带_。2.反割台斗争中,著名的爱国志士_和_领导的义军与刘永福领导的_并肩作战,英勇抗击日军。反割台斗争失败后,台湾在日本统治下整整半个世纪,直到_年回归祖国。知识点四 义和团反帝运动 1.义和团源于_,是_和_一带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提出了“_”口
3、号。义和团运动在山东时遭到_的血腥镇压。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慈禧太后下令清军“_”义和团。在_联合剿杀下,义和团运动最后失败。义和团运动的意义是_。2.中国军民斗争的意义 _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_原因。【课堂导学】一、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根本原因)腐败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承担起反侵略战争的重担。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4、背景: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落后的东方中国及其领国,成为侵略者争夺的主要目标。列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西南(英国侵略西藏)、和东南地区(日美侵略台湾)俄英侵略新疆:俄英竟相拉拢和控制阿古柏政权,企图以此作为支解中国新疆的工具。沙俄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发生于1894年9月海战的爆发:日军蓄谋已久,清军仓促应战海战经过:由学生自己阅读后,形成感性认识。重点掌握丁汝昌、邓世
5、昌、刘步蟾、林永升、叶祖硅等英雄人物的事迹。结果:日舰队率先逃离战场。中日双方海军战斗实力是敌强我弱,但北洋水师同仇敌忾,虽伤亡惨重,但舰船损失程度大体相当,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而李鸿章有意夸大战败程度,命北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后海陆两路夹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经过: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丘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意义: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四、义和团反
6、帝运动(设问:为什么会兴起?)1、 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根本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国事垂危,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最终由山东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表现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主观原因:“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
7、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阴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的实现加速了腐朽的清政府的垮台。【重点归纳】1、日本提出的所谓“大陆政策” “大陆政策”是指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始于明治维新时期,由明治天皂亲自制定。它的实施步骤是:第一步征服台湾;第二步征眼朝鲜;第三步占领满蒙;第四步占领支那(中国);第五步征服世界。2、日本割占台湾的野心由来已久日本的割台方案不是一下子出笼的,而是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酝酿时间。据当时的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透露,起初在日本政府内部,对割台问题的意见颇有分歧。陆军方面主张:“辽东半岛是我国军队流血牺牲夺取来的,这和我国军队足迹尚未
8、踏及的台湾不能相提并论。”海军方面则主张:“与其割取辽东半岛,不如割取台湾全岛。”其实,这只是表明日本陆海军在割地问题上各有侧重,并不意味着陆军方面反对割取台湾。更值得注意的是,从日本报纸所反映的社会舆论看,“把台湾永久割让给日本”早就几乎成为日本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要求。当时,有一位英国人士对此作了详细的分析:“日本觊觎台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地理上来看,地理学家可能这样说:台湾是日本以琉球群岛为终点的岛链上继续延伸的一部分,健全这条岛链对组成日本帝国十分必要。从感情上说,三百七十多年前,在中国人获得任何立足之地以前,日本已试图在台湾岛上培植一块殖民地。若不是荷兰冒险者凭诡计占有了这块殖民地,并
9、把日本人驱逐出去,日本本来可以长期占领整个岛屿的。从经济上说,台湾岛对于日本将来的潜在价值几乎是不可估量的。再就战略而言,日本不用多少年就能够在岛上建成军事基地。万一将来中国恢复了足够的国力,并试图为目前遭受屈辱而对日本进行报复时,该基地不仅对包括汕头、厦门、福州等重要而富裕的城市在内的整个中国南海岸构成真正的威胁,而且将使整个经过台湾海峡的中国南北口岸之间的海岸贸易线可能被切断。这样,日本南有不亚于旅顺海军基地的台湾岛,北有派驻精兵把守的辽东半岛,就再也不用担心中国东山再起。无论其未来的命运如何,日本都可以高枕无忧了。”这一分析精辟人里,说明了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割取中国台湾,并非是出自其当
10、政者的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有着长久的思想根源的。 、清政府设立台湾行省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一府三县,隶属于福建省。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引起清政府的高度重视,于是掀起海防之议。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军屡犯台湾,攻占基隆和澎湖。中国守台军民和援台官兵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刘铭传率军取得淡水大捷。清军不断在台北增加兵力,与占据基隆的法军对峙。由于台湾军民的坚决抵抗,使法军依靠封锁占领台湾的企图也落得个徒劳无功的结局。中法停战协议签署后,法军从强占的基隆、澎湖撤出。为了加强海防,巩固台湾,1885年10月,清政府正式决定在台湾建省,随后于1886年任命刘铭传为
11、第一任台湾巡抚。台湾建省后,加强了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刘铭传治台期间,大力整顿军队,筹办海防,修建铁路,开办工厂,架设电线,鼓励商贸,兴办教育,台湾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上都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化道路上先行一步的地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不争的事实。清政府设置台湾省,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海防,也使台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堂检测】 1、下列事件属于人民群众自发抗击列强侵略的是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黄海海战刘永福黑旗军义和团运动A、 B、 C、 D、2、19世纪70年代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国家是A、英法 B、英俄 C、英德 D、俄法3、赴俄谈判经过艰苦斗争终于迫使俄国归还伊犁的中国政府代表是A、左宗棠 B、李鸿章 C、张之洞 D、曾纪泽4、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中俄签订改订条约左宗棠收复新疆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曾纪泽出使俄国A、 B、 C、 D、 5、黄海海战中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将领是A、刘步蟾 B 、邓世昌 C、叶祖珪 D、丁汝昌6、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最深刻地表明了A洋务派卖国 B中国经济落后 C西方制度先进 D封建统治的腐朽7、在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湾斗争中,英勇抗击日军的爱国人士有刘永福 徐骧 丘逢甲 唐景崧A. B. C. D. 【知识梳理】见练习册13页【课后反思】1、A 2、B 3、D 4、C 5、B 6、D 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