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9 ,大小:581.16KB ,
资源ID:10386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869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滨州市十二校联考2019-2020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PDF).pdf)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滨州市十二校联考2019-2020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PDF).pdf

1、高二语文试题第 1 页 共 9 页山东省滨州市十二校联考 2019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司马迁是一个史官,对于那样一个泱泱大国,他所能做的多半是记录。和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他可以改变的东西相当有限,而其性格更决定了他在政治上的劣势。客观地讲,后人纪念司马迁,既是对他的尊敬,也包含了许多同情,这让司马迁成为了历史上一个典型的悲情英雄。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淹没在一个所谓“盛世”的大汉。司马迁的爱憎分明是大部分人爱他的主要理由,但这四个字

2、却远远不能概括司马迁的全部。之所以他的名字能够和他的史记一起被载入史册,不仅因为他有一颗心怀天下的赤诚之心,更重要的是他做到了一个史官和一个人的境界真。这种真概括起来就是一种“实录精神”,这种精神源于他父亲临终前的嘱咐,也一直延续到司马迁生命的终点。为了得到历史最真实的素材,司马迁必须以最近的距离去触摸每一个历史人物,我们今天才得以将史记奉为历史真实公正的范本。从技术上讲,司马迁收集史料的方式是原始而落后的,没有碳-14定位仪,没有多少人的协助,也没有今天史学家们系统的理论知识,他能做的只是朴实的记录。面对现实,记录现实,秉笔直书,看上去不及征伐疆场将领之勇,也不及社稷江山帝王之智,但司马迁的

3、史记真实的呈现告诉我们,王侯将相、布衣百姓只不过是历史中的一个又一个等质量的元素,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记录方式,对于司马迁来说既是一位史官的职责,更是他胸中最大的心愿。比了解到真相更难的是把真相说出来,而钱与权正是说出真相最大的阻碍。幸运的是,历史人物不会因为自已的丑像被暴露而找司马迁算账,但他所经历着的一切钱与权的现实压力,却也着实考验着他作为一个史官的秉性而他做得很好。实录精神的存在需要社会的宽容,也需要实录者的勇气,而一个宽容的社会也注定会增加实录者的勇气。记录现实比记录历史更需要勇气,因为现实中的丑陋者从来害怕让人知道自己的丑陋,而记录也远远不止于美丑之辩!不要说记录者代表正义,但起码应

4、该代表事实这是记录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呈现真实是一个技术活,但更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中国的历史从来不缺创造者,他们在历史的巨钟上猛敲,要让后人也能听到余音。历史让我们记住了他们,可谁又让我们记住历史?司马迁正是用他这种呈现真实的执着,让后人记住了历史,也记住了这本巨制背后的那个曾受腐刑的司马迁。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谈道:“我们国家一直有三个大祭,一是祭黄陵,属于国之祭、族之祭;一是祭孔子,属于文之祭祀,是对文脉的一种追踪;还有一个就是祭司马迁,它既是文祭,又是心祭,是高二语文试题第 2 页 共 9 页对一种伟大人格的缅怀。”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悲剧感的民族,喜欢大大团圆、喜欢盛世、喜欢辉煌

5、、喜欢纪念成功人物,司马迁的存在就有了他特殊的意义,我们应该负重,要有悲剧感,心存忧患意识。所有这些司马精神,为我们今后悼念司马迁,敬仰我们的民族精神,建树我们的文化灵魂,提出了非常久远的任务。(选自司马迁实录精神,有增删)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因为司马迁只是一个史官,所以在所谓“盛世”大汉中,与同时代的许多官员相比,司马迁在政治上能够改变国家社会的力量更小。B在人才辈出的汉朝,司马迁也许不是一个成功人物,但他心怀忧患,直面历史,秉笔直书的精神,正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精华所在。C在历史长河中,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布衣百姓,他们一个个都是等质量的元素,处于平等的

6、地位,司马迁对他们都进行了真实的呈现。D司马迁运用实录精神写史记的目的在于,既让后人记住真实的历史,能以史为鉴,也让人们记住真实的自己。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首先对司马迁的人生做了一个整体评价,然后引出了本文的观点,即司马迁记史的实录精神。B本文在论述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后,借古鉴今,给我们当代社会敲响了警钟,提出了号召。C本文从不同角度,层层深入论述中心主旨,并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进行分析闸述,如举例论证、引证、比较论证等。D全文在论证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时,先从司马迁实践求真的角度展开论述,再阐述了司马迁记史面临的多重压力及应具备的勇敢无畏的精神。3根据原文内

7、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历史要得到真实记录,那么这个史官必须能够具有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能够拒绝金钱的诱惑,能够不畏强权。B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应该经受了来自朝廷高层对他的种种非难,但作为一名史官,秉笔直书是他胸中的最大心愿。C呈现真实不只是简单的技术活,更是对一种精神和理念的执着,我们要传承司马迁的爱憎分明、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D我们祭奠缅怀司马迁,既是对司马迁写下历史巨著史记表达崇敬之情,也是对他这种实录精神进行讴歌与赞美。(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46 题。高二语文试题第 3 页 共 9 页材料一:近日,教育部公布了

8、第二批 1035 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下简称“传承学校”)。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的过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第二批传承学校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实现了 31 个省(市、区)全覆盖,实现了城区、镇区和乡村学校的全覆盖。二是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各地各校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传承项目,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 55。三是凸显育人特质。传承学校以教育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

9、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方法,聘请社会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以成果展示为助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摘自 2018 年 2 月 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有删改)材料二:某杂志社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材料三:2014 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然而,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不少学校发现,师资缺、涵养浅、不系统、课时紧、不持久、家校分成为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面对的问题。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最

10、现场,课堂是主阵地,教师是基础。“教师本身的素养、人文价值、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仍很欠缺。”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看来,教师数量不足、内涵不够使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展开。“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一种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有益补充,应该充分肯定这种进步。”在袁济喜看来,当下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要与现在的西式教育体系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山东省.摘自 2018 年 12 月 17 日中国教育报,有删节)材料四: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校园文化要有活动设计方案,扩大

11、师生参与度。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是比赛拿奖,少数特长生参加的活动虽然有“看点”,但受众面不广,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从学理上而言,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内核、本质;“术”是形式、方法。“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抽去“道”,文化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两者孰轻孰重,毋庸赘言。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堆积”,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要不断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校园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和谐文化,和谐能激活教育的潜力,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正能量。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要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

12、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课程育人。当前,“互联网+”浪潮如火如荼,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摘自 2018 年 12 月 6 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二批传承学校全覆盖了 31 个省(市、区)的城区、镇区和乡村学校,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凸显了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育人特质。B学校与课堂,课程与教材,教师本身的素养、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都影响高二语文试题第 4 页 共 9 页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成效。C被调查教师普遍认为课程设置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困难的主要

13、因素,而袁济喜教授则不赞同这个观点,认为师资力量不足、内涵不够才是主要问题。D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要在活动层面开展文体活动,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挖掘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是传统文化进校园,戏曲、书法、传统手工技艺等进校园也是传统文化进校园。B虽然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调查显示,60的教师对传统文化仅了解一点点,32的教师仅有一定的了解,这是制约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C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开展具有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利

14、于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D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就可能解决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6.材料一、三、四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第三条路陈力娇战争打得很苦,一个连的兵力被吞噬。敌人的炮火还在猛攻,连长举着望远镜,对身边的丁二娃说,活着是出不去了,看看我们是文死还是武死吧。丁二娃的一只耳朵已经被削掉了,一圈绷带斜缠在脑门和下巴上。他问连长,文怎么讲?武怎么讲?连长放下望远镜,掏出烟,指指身后的山崖,说,看到了吧,那儿有一线天,不怕

15、死就从那儿攀上去,或许有救;还有就是做假投降,等敌人上来和他们同归于尽。丁二娃想了想,说,听你的连长,我这命,活着是你的,死了是阎王的。连长高兴了,拍着丁二娃的肩说,好小子,下辈子若带兵,我还带你。丁二娃嘿嘿地笑,黑一块白一块的脸,到处是憨相。鬼子的又一轮冲锋开始了。连长把十几棵手榴弹捆在内衣里。连长瘦,穿上衣服和没捆一个样。丁二娃也想像连长那样往腰间捆,可是办不到,没有了,他除了有七颗子弹,别的什么都没有了,这让他很沮丧,有一身的力气没处使,只等着送死。连长捆好手榴弹,他回过头对丁二娃说,娃子,你上一线天吧,全国解放那天,你给我立个碑,也好在人世留个念想儿。丁二娃听了连长的话,拍地打了个立正

16、,连长,丁二娃誓死和你战斗到底!高二语文试题第 5 页 共 9 页鬼子越来越近了,前一排已经直起了腰身。二娃,把前边那个军官干掉。连长说。二娃躲在树后,只一抬手,那个军官应声倒下。二娃退下来,跑向南边的阵地,还是手起枪落,又一个鬼子应声倒下。鬼子开始小心了,他们由站着迫近改为匍匐前进,而二娃的子弹也快用完了。二娃只有在死去的战友身上寻找武器,正翻着,就听连长哼了一声,之后倒在了他的脚下。二娃看到,一颗子弹,正中连长的眉心,就像小时候,妈妈在姐姐的眉心点上个小红点。妈的小日本!二娃向着鬼子的队伍甩了两枪,可是子弹太贵重了,就剩三颗了,由不得他浪费。他勉强在一战友身下翻出一棵手榴弹,迅速抛了出去。

17、随着轰隆一声巨响,二娃突然改了主意,何不趁机逃跑,逃跑可比和敌人同归于尽更有赚头。二娃看一眼连长说,连长,反正你也死了,我就不跟你去了,我会给你报仇的!他把刚才对连长的许诺忘个一干二净。二娃双手遮住嘴巴对着鬼子喊,别开枪,我们投降!二娃又喊,我们身上都捆着手榴弹,你们若开枪,就连你们一起炸飞喽。鬼子真就没有开枪,但也没有向前半步,二娃趁机把连长抱起放在战壕沿上,只露出上半身,两边用战友的尸体支撑着。一杆步枪被二娃插在地上,二娃脱下自己的白衬衣挂在上面,白衬衣带着血迹十分醒眼,在连长的头上飘呀飘。阵地静了下来,小鬼子在一步步靠近,而这会儿的二娃,已经不在连长的身边了,他凭着一身好功夫,两腿蹬住崖

18、壁,双手倒换着,一点一点攀上一米宽、二十几米高的一线天。几乎是一眨眼的光景,鬼子上来了,他们战战兢兢、层层叠叠围住了连长,判断他是否还活着,就在他们举棋不定,想上前试试连长还有没有气息时,不知从什么方向,射来三枪,一枪打死鬼子为首的军官,一枪打翻了想试连长是否还活着的那个士兵,而第三枪则打在连长腰间那捆手榴弹上。顿时,数声爆炸,火光冲天,一朵朵红磨菇瞬间绽放,染红了半个阵地。(小说林)7.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小说在开篇就交代“战争打得很苦,一个连的兵力被吞噬”,突出战争的残酷,并且为后文做铺垫。B第三段对连长动作和语言的描写体现了连长对二

19、娃的喜爱,从他的话语中流露出对生命的不舍之情。C丁二娃最后仅剩下三颗子弹这个情节非常重要,与后文的三枪相呼应,可见此处并非闲笔,体现了作者的精心构思。D小说结尾没有直接描写爆炸后的场面,而是运用比喻的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深刻的思考。8.小说中丁二娃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9.小说的开篇连长给二娃指出了两条路,二娃没有选择跟敌人同归于尽,而是选择上一线天偷生人世,有人不认同二娃的做法,你怎么看待二娃的选择?(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高二语文试题第 6 页 共 9 页(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王清,字去瑕,

20、洺州曲周人也。清少以勇力端厚称于乡里。后唐明宗领行台,置步直军,清预其募,渐升为小校。明宗即位,历严卫、宁卫指挥使,加检校右散骑常侍。天福三年,从杨光远平范延光于邺,改奉国军都虞候。六年,襄州安从进叛,从高行周讨之,逾年不下。一日,清请先登,诸军继其后,会有内应者,遂拔其城,有诏褒慰。八年,诏遣以所部兵屯于邺。九年春,契丹南牧,围其城,清与张从恩守之,契丹退,以干城功,继迁军额。开运二年春三月,从杜重威北征,解阳城之围,加检校司徒。是岁秋七月,诏遣与皇甫遇援粮入易州。十一月,从杜重威收瀛州,闻契丹大至,重威率诸军沿滹水而西,将保常山,及至中渡桥,契丹已屯于北岸。自其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五日,军不

21、能解。时戎王至,留骑之精者以御我,分其弱者,自故灵都城缘其山足,涉滹沱之浅处,引众而南,至赵郡,凡百余里,断我飞挽,且扼归路。清知势蹙,谓重威曰:“军去常山五里,守株于此,营孤食尽,将若之何!请以步兵二千为前锋,夺桥开路,公可率诸军继之,期入常山,必济矣。”重威可之,遣宋彦筠俱行。清一击获其桥,契丹为之小却,重威犹豫不进,密已贰于国矣。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军无寸刃以益之清与其下殁焉时年五十三。契丹寻于所战之地,筑一京观。及汉高祖即位,使人平之,赠清太傅。是岁,清子守钧于本邑义化别业,招魂以葬之也。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22、.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军无寸刃以益之清/与其下殁焉/B.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军无寸刃以益之/清与其下殁焉/C.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军无寸刃以益之/清与其下殁焉/D.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军无寸刃以益之/清与其下殁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行台,官职名,只设置在外州的尚书省。原本专门主持军事事宜,后来开始兼理民事、财政等地方事务。B.虞候,为侍卫亲军的高级军官,宋代

23、的“虞候”指官僚雇佣的侍从。C.南牧,这里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下放牧,语出西汉著名政治家贾谊的过秦论中的“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D.京观,亦称“京丘”。指古代战争中,胜利者为炫耀武功,收集敌军的尸首,堆积起来封土而筑成的高冢。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王清年少时勇敢力大,品性温厚,为乡邻称道。从军后从一个普通士兵被逐步提拔,先后担任指挥使,奉国军都虞侯等职务。B.天福年间,王清参与平定范延光,安从进等人的叛乱与张从恩固守邺城,成功抵御契丹的进攻,功勋卓著。C.在危急之时,王清分析战争形势,认为不可守株待兔,坐视军队孤立无援,于是,他主动请缨担任先高二语文

24、试题第 7 页 共 9 页锋,也得到了杜重威的认可。D.瀛洲之战中,契丹屯兵滹水北岸,留精兵与王清的军队对抗,杜重威率军苦战多日,并分兵渡过滹水,结果粮道与归路均被契丹阻断。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清请先登,诸军继其后,会有内应者,遂拔其城,有诏褒慰。(5 分)清一击获其桥,契丹为之小却,重威犹豫不进,密已贰于国矣。(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415 题。对雪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长安失陷时,诗人逃到半路被叛军

25、抓住,解送回长安。世说新语黜免载: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诗人用“多”写“安史之乱”带来的悲惨景象;用“独”写老翁一家只剩一人的情境,抒发了诗人的悲凉之情。B.“瓢弃樽无绿”一句写出了诗人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的窘态,表现了诗人困居长安生活的艰苦。C.第四联,诗人以殷浩自比,因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写着字,以此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离散的亲人深切牵挂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D.诗歌塑造了因国家动乱而滞留京城的一位贫寒交困、牵挂亲人、愁苦无奈、忧伤国事的诗人形象。15.本

26、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庄子逍遥游中“_,_”两句,以水与舟为喻来写大鹏南飞要有所凭借。(2)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3)李白蜀道难中,“_,_”,以剑阁的易守难攻来体高二语文试题第 8 页 共 9 页现其地势险要。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600 岁的故宫,早已一改严肃、古板的面孔,科技将自己打造成一个超级网红。“故宫猫”吸粉无数、“朕已阅”胶带纸热卖如今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是

27、一个越来越年轻、亲民的超级大 IP。人们对故宫的追捧。传统文化如果不与时代连接,不与人,就是“死”的,只能是一堆空洞的符号和呆板的素材。(),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兴趣和敬畏。以故宫为代表的文博院馆要与时俱进,再次焕发活力,关键是创造机会与“新人类”实现“文化的相遇”。根据故宫公布的数据显示,80 后、90 后已成为故宫博物馆游客的主力,30 岁以下游客约占 40%左右。故宫文创在为产品目标用户画像时,也将其年龄设定为 35 岁以下的年轻人。复盘故宫的网红进阶路,不难发现它确实“”为年轻一代投以更多心思,比如写“萌萌哒”的段子,比如上综艺。这种做法,瞄准的不仅是眼前的经济收益,更意在通过年轻

28、人接受的“玩法”,吸引青年一代加入到文化内容的传播和再生产中来,这也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不绝坚实的支撑。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借助甚嚣尘上联通投桃报李B.援引与日俱增沟通投其所好C.援引甚嚣尘上沟通投桃报李D.借助与日俱增联通投其所好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只有“活起来”的古老文化,可知可感、可亲可近,才谈得上被了解B.古老文化只有“活起来”,可知可感、可亲可近,才谈得上被了解C.古老文化因为可知可感、可亲可近才被了解,并因此“活起来”D.古老文化如果“活起来”,就能可知可感、可亲可近,进而被了解19.文中画横

29、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根据故宫公布的数据,80 后、90 后已组成故宫博物馆游客的主力,30 岁以下游客约占 40%左右。B.根据故宫公布的数据显示,80 后、90 后已成为故宫博物馆游客的主力,30 岁以下游客约占 40%左右。C.根据故宫公布的数据显示,80 后、90 后已组成故宫博物馆游客的主力,30 岁以下游客约占 40%。D.根据故宫公布的数据,80 后、90 后已成为故宫博物馆游客的主力,30 岁以下游客约占 40%。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6 分)高二语文试题第

30、 9 页 共 9 页毫无疑问,。当科学技术的能量越来越大,把控不好科技伦理的危险也日益加剧。亟须解决科学始终向善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乃至西方国家的共同呼声。如果任其无约束地发展,它的潜在成果既可造福人类,如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生殖技术等前沿科技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福祉的同时,也不断突破着人类的伦理底线和价值尺度。与近代科学的发展同步,西方国家较早提出一些伦理规范,而在我国,由于现代科学是舶来品,我们没有与此相对应的传统与经验,需要加强科技伦理建设。21.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5 分)10 月 12 日对外公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

31、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科学确定课堂问答、学术论文、调研报告、作业测评、阶段性测试等过程考核比重。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不得不承认,一些大学生日常熬夜、旷课、滑水是有“底气”的。如果期末考试没有通过,还可以参加补考;补考没过还可以重修;若学校不允许重修,或重修考试仍然没有通过,毕业前还会有一次考试机会,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清考”。作为学生的学业能力是否可以达到毕业标准的最后一道检测,“清考”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在很多学校,“清考”其实就是一次集体的大型“

32、放水”现场。取消“清考”制度,针对本科生的毕业考核进行严格管理,拆除了平稳毕业的最后一道保护墙,将大学生赶出“安乐窝”,从学生主体入手倒逼本科生教学效果的提升。(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18 个字。(2)结合材料,针对一些大学生在“安乐窝”乐不思学的不良现象,你有哪些建议?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1996 年春天,延寿乡官亨村胡运海在老屋发现一张毛边纸借据。借据上写着:“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壹佰零伍担,牲猪叁头,重量伍佰零叁斤,鸡壹拾贰只,重量肆拾贰斤。”落款是叶祖令,时间为1934 年。胡四德是他的爷爷。当年,红军长征路过官亨村,爷爷曾带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司务长叶祖令到各家各户筹集粮食。“革命胜利了,我们会兑换借据的。”叶祖令曾经这样承诺。当年,红军走过的村庄,敌人就会来搜查。为什么老百姓要冒着死的风险保存这些“红军信物”?因为他们保存的不是一张普通的借据,而是革命胜利的信念!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选用新鲜、切题的论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