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困境与突破.pdf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038666 上传时间:2024-06-0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4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困境与突破.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困境与突破.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困境与突破.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困境与突破.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困境与突破.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困境与突破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活动为形式,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性课程。目前,我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如课程开发难度大、课程组织缺乏连续性以及课程实施存在形式化等问题。杜威的“做中学”教育理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为克服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指导。解决当下困难应结合杜威的教育思想,实现“做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而促进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杜威;“做中学”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活动性的课程,充分发挥

2、课程的实践性是极为重要的。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以实用主义为基础,他的教育理论核心“做中学”思想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二、以“做中学”为中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含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实践性课程。要充分发挥杜威的“做中学”教育理念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积极影响,首先应该弄清楚什么是以“做中学”为中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做中学”教育理论是杜威的重要思想,它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以及实施提供了有益的指导。首先,“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应当以学生自身的兴趣、需求以及身心发展特征为前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顺应自然的發展以

3、激发学生的潜能。其次,“做中学“的教育教学应当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建构主义在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解释,充分强调了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以及情境性1。只有将所学的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通过创设真实的情境,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本身发展。最后,“做中学”是以活动为中心实现的。杜威认为活动性的课程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通过活动实施的整体过程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和综合能力的提高2。仅仅在课堂上听教师的讲解对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够直接而且深刻地掌握知识。将杜威的“做中学”教育理念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对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

4、很重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面向学生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3。从课程开设方面来看,应当继承“做中学”的学生本位思想,必须从学生本身出发,符合学生的需要、兴趣以及发展阶段。从课程设计方面来说,应当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以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尤其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当让学生有带入感。从课程实施方面来看,应当充分发挥”做中学“的本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加注重实践性与自主性,从活动的选题、设计、实施到反思,学生都会参与其中。由上述论述可知,

5、以“做中学”为中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是以学生为本,在课程的设计中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并且以丰富多样的活动作为实施方式的实践性课程。三、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困境自基础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有很大改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很大发展,但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经过分析总结,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不足。(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难度大作为新课改后推出的一门全新的课程,其在理论上研究较多而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则困难重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通过实践性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考能力。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并没有固定的课程内容以及教材教法等,这

6、就需要学校的师生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实施这门课程。在目前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大多数学校都能够意识到自身发展所拥有的优势及特色,比如,有的学校根据当地的地质特征开发课程,有的学校则以当地的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活动。但是在具体的课程开发过程中,由于缺实践经验又无参考范例,教师在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屡屡碰壁。此外,部分学校在开发课程时仅根据教师个人特长或当地特色,并未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从而导致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法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缺乏连续性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的不断重组与改造,是经验不断生长与增值的过程,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应当具有连续性。然而其在具体的组织中

7、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些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将它与学科课程分割开来同时忽略了活动课程的综合性。比如,本土音乐的探究活动不仅与音乐课程相关,而且与历史及语文课程都有很紧密的联系。其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仅仅考虑到学生某个阶段的兴趣需求,缺乏长期的规划与系统的安排。在不同的阶段,该课程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但是在整体范畴上是相互联系的。部分学校在实施时仅为实现当前的课程目标,并未考虑与学生已有经验结合,也没有为学生谋求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从而无法实现教育的连续性。(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形式化我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经有数十年,但是仍然存在形式化问题。

8、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方式较多,主要包括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许多学校将综合活动课程加入学生的学业评价以及必修学分中,学生为获得相应的学分去参加活动并未加入深入的思考。比如,研学旅行在许多学校都开展过了,有些学生的探索思考与实际操作能力都能得到锻炼,而有些学生仅仅是出去走走看看。如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能与学生的学科知识相结合就会出现形式化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多样,无论是野外考察、社会调查还是研学旅行,在实践过程中都要与学生所学知识相结合,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从而避免形式化。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突破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以及“教育即经验的改

9、组和改造”。他的“做中学”理论,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为形式,这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一)课程开发以学生为本,紧密结合学生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发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本,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关联。杜威认为教育就是促进儿童本能的增长,而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开展的。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他们的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都会有所不同。比如,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抽象思维的掌握会有困难。经验表明,当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他们的自然冲动的身体活动时,上学便是一件乐事,而学习也比较容易了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发过程中要掌握学生的阶段发展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

10、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的选择与设计。此外,活动课程的主题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无处不在,比如综合实践活動课程中的职业体验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就如杜威曾说园艺教学并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园林工人,也不是用来作为舒适的消遣办法。园艺作业为了解农业和园艺在人类历史上和现代社会组织中所占的位置,提供了一个研究的途径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贴近生活并不是为了还原生活,而是让学生在自身熟悉的情境下提高自我探索的能力。(二)课程组织注重经验的连续性,以谋求学生未来发展杜威指出,受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儿童不断地获取个人的直接经验,即是经验不断改组和改造的过程。于是要求在教育

11、过程中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和水平,顾及儿童兴趣,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外部条件。杜威把经验当作主体和对象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经验包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这两个因素以特有的形式相结合。只有注意到这一点,才能了解到经验的性质4。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要注意将学生已有的经验看作是可发展的动态的存在,有意识地在活动课程中引导学生将已有经验与活动中获得的直接经验相结合。同时,在组织课程时要打破将知识当作固定经验的看法,将已有的学科知识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充分发挥活动的综合性。这样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不仅可以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也可以培

12、养自我的综合思维能力,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三)课程评价以综合素质为导向,达到真正的做中有学课程评价一直都是有难度的一项工作,一是评价标准难以制定,二是有些事情难以用精确的数字来衡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固定的评价标准和实施策略,那么判定学生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该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这就要求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进行全方位评价。此外,所谓有效学习,就是知识获得是从事有目的地活动的结果,而不是应付学校功课的结果4。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设置活动目标,只有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才能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才能真正地做到在活动中学习。参考文献:1张建伟,孙燕青.从“做中学”到建构主义探究学习的理论轨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7):35.2丁道勇.警惕“做中学”:杜威参与理论辩正J.全球教育展望,2017,46(8):6.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S.2017.4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简介:宋佳欢(1995),女,湖北襄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理论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