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墅私立高中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年级历史试卷一、单选(30*2=60):1、1871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已做好先扣动扳机的准备。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A法德地位的变化改变了欧洲格局 B英国放弃均衡政策插手欧洲事务C美国积极向欧洲扩展自己的势力 D欧洲国家担心俾斯麦挑起世界大战2、一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是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对外以商品输出为主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A. B. C. D.3、俾
2、斯麦早就承认:“在欧洲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彼此敌对的两大势力。两个大国都希望把世界变成自己的属地,并从属地上获取商业收入。”这里的“两个大国”在一战前最有可能是指A俄国和奥匈帝国 B英国和法国 C法国和俄国 D英国和德国4、下列各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A. B. C. D.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战场的重心有三次转移,其顺序是 A.南线东线西线 B.东线西线东线 C.西线东线西线 D.东线南线东线6、下列战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
3、战役 日德兰海战 马恩河战役 A. B. C. D.7、19世纪末,科技进步成果运用到军事领域所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使战争更加残酷B使人们对战争望而却步,制约了战争的发生C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 D使战争突破地域限制,波及的范围更大8、一战期间,美国对一战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保持“中立”到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密切 “无限制的潜艇战”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 美国爱好和平 谋取战后霸权 A B C D 9、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曾这样评价说, “任何人都不会
4、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结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10、一战中,对1918年战争形势的分析,正确的是: A、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双方转入阵地战 B、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C、协约国发动大规模进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D、德国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11、19世纪末,当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初步形成后,英国并没有急于加入某一集团,而是继续奉行“光荣孤立
5、”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A、英国不想参与大国间的争霸斗争 B、英国已完全丧失“海上霸主”的地位C、不受条约约束,以便趁机在各地扩张 D、利用两大集团的对立,使其相互牵制12、1918年,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目睹当时的状况后,出版了西方的没落这本名著。就当时的历史而言,这个“西方”是指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13、 “一战”对欧洲带来的影响有丧失了大量的海外投资 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 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AB CD14、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彼得格勒发出的冲击力,传到了一切工厂和矿山,引起了王国政府的严重不安。”这种“不安”的原因是: A
6、、苏俄退出战争,削弱协约国力量 B、布列斯特和约签订有利于德国集中进攻西线 C、俄国革命引发英国工人运动高涨 D、俄国与英国争夺巴尔干地区15、一本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A B。 C. D.16、“一战”前后,帝国主义国家间主要矛盾的变化是 A由德法矛盾到美日矛盾 B由英德矛盾到美日矛盾 C由英美矛盾到美俄矛盾 D由
7、英德矛盾到英美矛盾17、在巴黎和会上,操纵会议的英法美三大国争夺的根本点是 A争夺对德国的控制权 B争夺战争赔款 C争夺对国际联盟的领导权 D争夺地区及世界霸权18、“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所体现的国际关系的实质是 A战后须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帝国主义试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D国际社会要求维护世界和平19、凡尔赛和约的规定是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 A领土问题 B军事问题 C殖民地问题 D赔款问题20、在巴黎和会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华盛顿会议上,他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美、英转变态度的原因是 A力图遏制日本势力扩张 B中国人民反日斗争
8、的高涨 C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D英日同盟已经宣告失败21、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共同之处 是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侵犯了中国主权,损坏了中华民族的利益 由少数大国操纵会议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A B C D22、下面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认识不正确的是 A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彻底改变 B是“一战”中的战胜国凭借实力重新分割世界的产物 C从法律上确认了帝国主义奴役、压迫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权益 D客观上维护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23、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给日本 对德国的军备严格限制 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 以“
9、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A. B. C. D.24、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主要原因是A认为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 B无力与欧美列强争夺欧洲霸权C日本代表不擅长外交 D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力25、“一战”后初期,国际社会的基本矛盾有 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社会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宗主国间的矛盾 A B C D26、一战后在亚太地区的激烈竞争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美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意大利 A B C D27、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四国条约对日本的影响不包括 A与英
10、国的同盟被拆散 B在太平洋地区的权益得到他国的正式承认 C首次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 D独霸中国的局面就此被打破28、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五国条约规定了有关舰只的比例或限额,包括 巡洋舰 航空母舰 主力舰 潜水艇 A B C D29、在华盛顿会议期间,英美向日本施压,要求日本将其在中国攫取的权益还给中国,其真实的意图是: A维护中国的领土与主权完整 B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C分割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 D抑制日本,打破其独霸中国的局面30、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不同之处是 A是惩办战败国的会议 B英、法、美三国都参加了会议 C是一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的组成部分D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二、材料
11、解析(20*2=40):31、材料一 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向它们证明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引起了一场激烈、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发表,还导致了一批批、总计达6万多份文件的出版;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1) 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从战争爆发的背景的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说法是否得当,并请指出当初某些人宣扬这一说法学术以外的目的。(8分)(3)一战
12、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惨重的伤亡代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思考。请结合所学,说明这句话的含义。(4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二)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航行有绝对自由。 (三)自由地,坦率地和公平不偏地调整一切有关殖民地的要求。 (十一)应保证现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有无可置疑的生命安全和自由发展的绝对自由的机会。 (十四)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必须依据具体的协定,其目的是向大小国家同样提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互相保证。 摘自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材料二 第四条:各缔约国主力替换总吨位按标准排水量计算不得超过如下:合众国525000吨,英帝国525000吨,法国175000吨,意大利
13、175000吨,日本315000吨。 摘自五国条约请回答:(1)“一战”后的战胜国是怎样“调整”德国殖民地的? (6分)(2)材料一、二说明“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是否有“绝对自由”? (6分)(3)举出与所谓“绝对公正的调整”的原则相违背的实例。(4分)(4)请举出一战后依“民族自决”原则成立的欧洲国家(至少两例)。(4分)参考答案1、A 2、B 3、D 4、D 5、C 6、B 7、B 8、A 9、C10、C 11、D12、C 13、D 14、C15、D16、D17、D18、B19、C20、A21、D22、A23、D24、B25、C26、C27、D28、D29、D30、A32、(1)以“委任统治”的形成加以瓜分,其中非洲和中东归英法,太平洋上岛屿归澳日。(6分)(2)各国主力航吨位即实力大小,实际上决定了各国制海权和海上航行权利的大小,实力弱小的国家绝不可能和实力强大国家有相同的领海及海上的绝对自由。(6分)(3)凡尔赛和约不顾中国是战胜国,竟规定将德国原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和胶州湾转让给日本(4分)(4)捷克斯洛伐克、波兰(4分)